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性嵌入:从企业生产要素看社会企业模式的产生 被引量:18
1
作者 时立荣 刘菁 徐美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5,124,共5页
尽管用市场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企业的特点,但社会企业和工商企业一样仍然具备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生产要素,只是这四种要素的使用和商业企业又有不同。在社会企业中,各个生产要素都同社会性因素发生关联,通过嵌入... 尽管用市场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企业的特点,但社会企业和工商企业一样仍然具备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生产要素,只是这四种要素的使用和商业企业又有不同。在社会企业中,各个生产要素都同社会性因素发生关联,通过嵌入机制社会性因素与各个生产要素连在一起。而企业家才能是四个要素中最具有使能作用的要素,它能够使管理者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并在配置各生产要素时将社会因素作为一种创新性方法运用到生产过程中。正是通过传统生产要素的变革,最终引起了企业性质的改变,形成了投资型社会企业、就业型社会企业和地区资源中心型社会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运作模式。因此,社会企业是一种组织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社会性因素 社会企业家精神 嵌入机制 社会企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统课堂中进行指向高阶思维和社会性发展的话语变革 被引量:33
2
作者 夏雪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话语变革是课堂变革的核心。传统课堂的特征之一在于教师控制课堂的话语权,并表现为教师发起-学生回应-教师评价(IRE)的话语结构。教师和学生应该说什么,怎样说,才能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社会性发展?近20年来,课堂话语在结构、内容与功... 话语变革是课堂变革的核心。传统课堂的特征之一在于教师控制课堂的话语权,并表现为教师发起-学生回应-教师评价(IRE)的话语结构。教师和学生应该说什么,怎样说,才能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社会性发展?近20年来,课堂话语在结构、内容与功能上产生了深刻的转向。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进行了调节话语、改变话语内容、创建新的话语规则的设计研究。前后测的对比数据表明,课堂中产生了指向高阶思维和社会性发展的话语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话语 课堂变革 高阶思维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对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石冠峰 杨高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120,共7页
基于社会交换和内在动机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的262名员工为对象,探讨变革型领导对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影响并厘清心理授权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对收集到的262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效率导向、同事导向... 基于社会交换和内在动机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的262名员工为对象,探讨变革型领导对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影响并厘清心理授权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对收集到的262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效率导向、同事导向、顾客导向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的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对亲社会性违规行为和效率导向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同事导向和效率导向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 心理授权 社会性违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更高的社会性来组织我们的生活——关于生活方式变革的思考
4
作者 宛新 《社会》 1985年第6期63-64,共2页
每一位不轻视人生的人,在变化多端发展迅猛的世界面前,一定不会甘于“静守佛地”而无动于衷。是的,为了适应变化、为了适应发展,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科学技术的巨大进展,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导致了社会分工的急骤增长。在这种分离的进程中,... 每一位不轻视人生的人,在变化多端发展迅猛的世界面前,一定不会甘于“静守佛地”而无动于衷。是的,为了适应变化、为了适应发展,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科学技术的巨大进展,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导致了社会分工的急骤增长。在这种分离的进程中,分离也同时发展了自己的对立面:统一。因为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一方面,每个人比其他人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每个人能深入了解的领域却更加狭窄;这两个相反又相成的因素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生活方式变革 自然性 适应发展 国际交往 每个人 生产 相互作用 社会分工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社会性规制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立胜 樊慧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3,共3页
市场是在各种或隐或现的规则中发挥其功能的。精简、高效的政府机构对于市场的运行是不可或缺的,强化政府的社会性规制是解决市场失灵、保障市场有效运行、发挥市场功能的必要条件。而对社会性规制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则有利于对社会性规... 市场是在各种或隐或现的规则中发挥其功能的。精简、高效的政府机构对于市场的运行是不可或缺的,强化政府的社会性规制是解决市场失灵、保障市场有效运行、发挥市场功能的必要条件。而对社会性规制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则有利于对社会性规制的测度及其变革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失灵 社会性规制 规制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产业经济属性到要素属性的传媒变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梅连军 王雪野 +1 位作者 仇梦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传媒发展的脉络与格局,对数据与数据、数据与人、数据与业务、数据与价值的处理取代媒介属性成为其基本功能。传媒作为要素融入全行业或全产业的新属性,突破了以媒介属性诠释传媒经济概念的局限,使传...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传媒发展的脉络与格局,对数据与数据、数据与人、数据与业务、数据与价值的处理取代媒介属性成为其基本功能。传媒作为要素融入全行业或全产业的新属性,突破了以媒介属性诠释传媒经济概念的局限,使传媒经济有了全新发展,且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市场实现形式。组织和个人信息传播与表达的社会化分享和裂变式传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信息传输迭代模式的激活,商业模式的无限创新与再造,管理和社会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改造,皆源于从产业经济属性到要素属性的传媒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经济 传媒经济 传媒要素 生产要素 创新要素 传媒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革与社会舞蹈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毓霖 陈广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社会舞蹈”包括广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少儿舞蹈、校园舞蹈、自创舞台表演舞蹈等多种类别,所包含的内容,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操和民族意识。社会舞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亦即群众... “社会舞蹈”包括广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少儿舞蹈、校园舞蹈、自创舞台表演舞蹈等多种类别,所包含的内容,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操和民族意识。社会舞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亦即群众的参与性和参与对象的社会性。群众的参与性是识别“社会舞蹈”开展的深度与广度的标尺。 纵观近几年来社会舞蹈的勃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舞蹈 社会变革 民族意识 舞台表演 民间舞蹈 参与性 社会性 接受主体 创造主体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企业与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20
8
作者 时立荣 王安岩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社会治理需要解决多主体参与问题。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社会企业属于增强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的一方。从社会创新中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是社会企业跨界发展的动因,也使它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力主体。而社会嵌入机制促使企业的传统... 社会治理需要解决多主体参与问题。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社会企业属于增强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的一方。从社会创新中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是社会企业跨界发展的动因,也使它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力主体。而社会嵌入机制促使企业的传统生产要素与社会性要素相结合,发展出社会企业类型的组织。社会企业的出现,创新了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资源组合运作模式,其与众不同的核心造血功能,克服了营利企业不关注社会问题和非营利机构效率低下的痼疾。社会企业使企业社会责任升级为"社会企业家精神",提供了企业直接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案;推动了公益项目创新、公益创业和社会影响力投资,具有推动公民参与,促进社会融合作用;改变了旧的慈善观,更有可能颠覆人们对传统企业的认知,引发组织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会治理创新 生产要素的社会性变革 资源组合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变革规律和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昌黎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87-91,共5页
本文认为产业变革规律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科学依据。产业变革规律不只是一条,而是由诸多规律构成的体系,如产业分叉规律、产业继承规律、产业转移规律、产业形成规律等。该文还指出,调整产业结构要能顺利实现,除了掌握产业变革规律外... 本文认为产业变革规律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科学依据。产业变革规律不只是一条,而是由诸多规律构成的体系,如产业分叉规律、产业继承规律、产业转移规律、产业形成规律等。该文还指出,调整产业结构要能顺利实现,除了掌握产业变革规律外,还要有正确的指导方针,即“抓难控易”,以及沿着加强基础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基础产业 变革规律 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调整 科学技术 新兴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 中心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社会营销
10
作者 井浩涌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68,共2页
社会营销是以对社会有利的方式来改变公共行为的一种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效的开展社会营销工作必须遵守顾客导向、目标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等原则。
关键词 社会营销 社会性营销 社会变革 顾客导向 目标市场 问题导向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的基本逻辑与人才培养体系变革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共1页
经过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推进的改革。
关键词 生产要素投入 体系变革 结构性改革 生产率提高 资本投入 劳动投入 土地资源 关键期 经济结构转型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管理:理论前沿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7 位作者 王刊良 杨汝岱 郭迅华 杨俊 吴瑶 陈斌开 寇宗来 李雪灵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在相关领域理论前沿与企业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基于数据生产要素和数实融合的中国数字经济原创思想及理论,按“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的科学研究递进逻辑,提出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管理的研究框架;然后,归纳提炼出7个重要... 在相关领域理论前沿与企业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基于数据生产要素和数实融合的中国数字经济原创思想及理论,按“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的科学研究递进逻辑,提出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管理的研究框架;然后,归纳提炼出7个重要研究领域及关键科学问题;最后,通过与已有相关研究框架和结论的文献对话,论述该框架理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潜力,以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数据生产要素 资源配置效率 管理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清海 秦光涛 《现代哲学》 1987年第1期35-37,共3页
我们常说旧唯物主义缺乏辩证法、实践论和唯物史观,那么,是否加上这几方面内容就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哲学变革呢?显然不是。马克思在批评旧唯物主义时。
关键词 主客体关系 社会性 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旧唯物主义 主体观念 感性 唯物史观 辩证法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必须在社会的熔炉中冶炼
1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5-95,共1页
李瑞环在《天津奋飞录》的序言(转引自《是领导,也是挚友》一文,见《文学报》89年11月23日)中指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社会的熔炉中冶炼,在历史的变革中变革,来源社会生话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奋飞录》中每一篇真实生... 李瑞环在《天津奋飞录》的序言(转引自《是领导,也是挚友》一文,见《文学报》89年11月23日)中指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社会的熔炉中冶炼,在历史的变革中变革,来源社会生话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奋飞录》中每一篇真实生动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冶炼 长时间 社会生活 社会性 熔炉 工作者 变革 学报 服务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人与社会中介的组织
15
作者 张尚仁 《现代哲学》 1987年第1期5-8,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社会结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研究社会离不开研究人,研究人又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关系。怎样具体地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呢?除了说明人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应说明人是怎... 历史唯物主义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社会结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研究社会离不开研究人,研究人又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关系。怎样具体地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呢?除了说明人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应说明人是怎样结成社会关系的。人结成的社会关系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即社会结构形式。考察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社会变革 管理学 脱离社会 组织学 相对独立 社会关系 小群体 学科取向 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惑与选择——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原则
16
作者 李开文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潮流更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是新的追求,到处是议论纷纷,又到处是意识“逆反”。在错综复杂、奔腾激荡的社会生活...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潮流更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是新的追求,到处是议论纷纷,又到处是意识“逆反”。在错综复杂、奔腾激荡的社会生活面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认识事物是从事物的特点开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历史的具体的 “人”——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我们不应强调了一面而忽 视另一面。 认识事物是从事物的特点开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特点,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依据和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人。进行思想工作,必须细致地了解人,弄清人的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已经有过充分的论述。其中,下列观点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生活 思想工作 历史变革 社会性 思想行为 全面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对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与重要研究议题 被引量:71
17
作者 魏江 刘嘉玲 刘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7,共7页
数字技术催生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形态,表现出参与者身份相对模糊、更关注产品使用和服务延伸等与传统经济不同的形式。梳理与总结数字经济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社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甚至重构经济管... 数字技术催生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形态,表现出参与者身份相对模糊、更关注产品使用和服务延伸等与传统经济不同的形式。梳理与总结数字经济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社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甚至重构经济管理理论逻辑。在梳理数字经济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数据要素非竞争性、使能性、生产与消费统一性等特征以及数字技术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路径,探讨数字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为构建数字经济学术共同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要素 生产过程变革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制度性通胀及其治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振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6,共10页
我国现阶段的通胀主要并非因美国等核心经济体一致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形成的输入型通胀,与非周期性的通胀不同,而是一种源自我国既往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累积已久的、具有自强化特征的制度性通胀... 我国现阶段的通胀主要并非因美国等核心经济体一致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形成的输入型通胀,与非周期性的通胀不同,而是一种源自我国既往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累积已久的、具有自强化特征的制度性通胀。这种制度性通胀的实质上是由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形成的生产"洼地"效应所致。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使靠投资与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速放缓,致使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之间不协调而累积起来的矛盾日益尖锐,内外因素促成的通胀显现并不断恶化。此轮通胀治理必须立足于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加快汇率、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继续加大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力度。具体对策上应遵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与货币政策工具本身的完善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汇率工具先行,利率市场化紧跟的步骤,标本兼治,以使我国经济社会尽快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通胀 体制与模式变革 生产要素市场化 汇率与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唯物史观中技术因素的地位与作用
19
作者 徐敦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5,共3页
唯物史观把历史客观性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性,基本矛盾运动是通过科学发展及其运用得以实现的。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必然要选择更具社会性的生产要素作为其载体,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资本强化社会性和劳... 唯物史观把历史客观性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性,基本矛盾运动是通过科学发展及其运用得以实现的。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必然要选择更具社会性的生产要素作为其载体,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资本强化社会性和劳动走向片面性的过程,劳动对资本的依附是科学发挥选择作用的必然结果。理解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对认识信息时代新型劳资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基本矛盾 科学 生产要素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个人观的觉醒及其演变进程
20
作者 张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6-211,共6页
五四时期,中国近代个人观在批判传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西学东渐和基督教教义都为个人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再加上原初个人观的直接传入,使五四时期的个人观体现出不同形态和学派。同时,各学派之间为取得话语权又相互攻伐,这不仅受... 五四时期,中国近代个人观在批判传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西学东渐和基督教教义都为个人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再加上原初个人观的直接传入,使五四时期的个人观体现出不同形态和学派。同时,各学派之间为取得话语权又相互攻伐,这不仅受传统的影响,而且受制于西方思想的共时态矛盾。在西潮冲击下,这些个人观的发展也都只体现出时代的一个面相,矛盾性无处不在。五四学人化解矛盾的方法如群己平衡等,并未找到问题的症结,且使这一矛盾更加复杂。从时代大环境来看,由于政治救亡的紧迫性,人情世故的复杂性,以及西方思想的多元性,都使这一时期的矛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不可调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个人观 历史变革 救亡意识 社会性制约 心理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