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8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被引量:
11
1
作者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2期25-31,共7页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根本区别。而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不仅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必然导致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代替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根本区别。而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不仅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必然导致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代替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为此,有必要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主要论据加以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劳动
活劳动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
7
2
作者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不同特点。把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作为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 ,必然把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取得的收入的源泉归于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不同特点。把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作为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 ,必然把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取得的收入的源泉归于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 ,从而否定劳动价值论 ,最终滑向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社会主义
相对剩余价值
商品价值
三
要素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收入分配方式的重大举措——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被引量:
2
3
作者
敖带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7-41,共5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新的突破。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新的突破。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需要。只有完善并规范要素市场,才能真正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
分配
效率
公平
要素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 ,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者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 ,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 ,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 ,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者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 ,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 ,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完全适用 ,两种分配方式也都承认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 ,劳动者对劳动拥有所有权。因此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 ,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兼容。从收入分配的目标来看 ,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公平与效率
分配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实“按生产要素分配”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
作者
周龙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3,共4页
1“按生产要素分配”全面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反映生产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以法的形式确定了资本独占利润的权利,形成资产阶级和劳...
1“按生产要素分配”全面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反映生产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以法的形式确定了资本独占利润的权利,形成资产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即使在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要素分配
科技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6
作者
于延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4-66,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分配问题历来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配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主要的是它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
一、问题的提出分配问题历来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配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主要的是它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
所有者
按劳
分配
为主体
收入
分配
理论
社会主义
多种
分配
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
分配
制度
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
7
作者
吴君杨
《继续教育研究》
1998年第3期26-30,共5页
人们将货币存入银行而获得的利息,以及人们持有股票而获得的红利是一种什么分配? 房东获得的房租是什么分配? 一项专利技术的发明人,凭借专利权所获得的收入是什么分配? 各企业的管理者,由于经营有方而取得的高于一般职工的收入又是什...
人们将货币存入银行而获得的利息,以及人们持有股票而获得的红利是一种什么分配? 房东获得的房租是什么分配? 一项专利技术的发明人,凭借专利权所获得的收入是什么分配? 各企业的管理者,由于经营有方而取得的高于一般职工的收入又是什么分配?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非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悄然兴起并且迅速扩大。目前在我国的分配领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一种是在公有经济中实行的按劳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
方式
所有权
按
要素
分配
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
资源配置
权力阶层
行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劳动价值理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再认识
8
作者
赵锡平
张玉玲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4-66,共3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以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但可以参与收益的分配等 ,做进一步的阐述与澄清 。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9
作者
梁玉秋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7,15,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 ,可以依据其产权参与价值分配 ,依据其贡献率的大小获得相应收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要素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承认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 ,可以依据其产权参与价值分配 ,依据其贡献率的大小获得相应收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要素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开发各种社会资源 ,对于正确认识“剥削”问题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价值
分配
劳动价值论
剥削
要素
价值论
产权
承认
依据
正确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
10
作者
牛永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继续坚持和完善。这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现阶段分配理论与分配政策...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继续坚持和完善。这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现阶段分配理论与分配政策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的论述已较为详尽,本文仅就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做一些探讨,以求能够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利于我们科学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一新的分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理论根据
实践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反思
11
作者
查伟伟
《经济前沿》
2008年第8期29-32,共4页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分配制度...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分配制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引起了理论界的多次探讨。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学术争论中提出的观点,对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及意义、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按要素分配包含着按劳分配,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统一的分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
分配
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12
作者
柏正杰
《青海金融》
1999年第6期6-8,45,共4页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
分配
方式
生产
过程
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
资料所有制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3
作者
周桃英
徐国荣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把搞好企业内部分配摆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提出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是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本文从“按劳分配...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把搞好企业内部分配摆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提出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是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本文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入手 ,探讨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研究和探索了国有企业内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形式 ,以促进和搞活企业内部分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接
生产要素分配
结合
中国
国有企业
分配
方式
内部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生产要素分配新解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阳春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经典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时期唯一的分配方式的观点 ,在实践中已行不通 ,至少在中国现阶段是这样。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如果不承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经典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时期唯一的分配方式的观点 ,在实践中已行不通 ,至少在中国现阶段是这样。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如果不承认这一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
方式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海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1期98-101,共4页
在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是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共同决定的。在居民的总收入中,劳动收入是由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共同决定的;资本收入由按资分配决定,按资分配的存在使资本所有者有动力进行资本积累从而使下岗和失业问...
在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是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共同决定的。在居民的总收入中,劳动收入是由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共同决定的;资本收入由按资分配决定,按资分配的存在使资本所有者有动力进行资本积累从而使下岗和失业问题得以解决,进而增加劳动收入;经营收入由按企业家才能分配决定,这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使企业家有动力更多更有效地组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从而促进其他分配方式作用范围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各尽所能
各出所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生产要素分配”试议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杜光
《环渤海经济瞭望》
1998年第1期33-39,共7页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
方式
按劳
分配
剩余价
国有企业
劳动者
劳动价值
按资
分配
占有方式
分配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7
作者
赵青
《上海管理科学》
2003年第2期52-54,共3页
本文讨论了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路,以及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八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对策
中国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传翔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个人收入
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者
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
社会
生产
力
占有
生产
资料
工资
分配
经济利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影响
19
作者
马丰收
《金融经济》
2007年第14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
分配
分配
制度
实证分析
按
要素
分配
分配
体制
劳动制度
个人收入差距
非正常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兼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0
作者
柳德舫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9-91,共3页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为依据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着重论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内在关系、现实依据、对策建议及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被引量:
11
1
作者
余陶生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2期25-31,共7页
文摘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根本区别。而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不仅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必然导致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代替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为此,有必要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主要论据加以评析。
关键词
物化劳动
活劳动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
7
2
作者
余陶生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文摘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不同特点。把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作为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 ,必然把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取得的收入的源泉归于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 ,从而否定劳动价值论 ,最终滑向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社会主义
相对剩余价值
商品价值
三
要素
价值论
Keywords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key elements of production
the theory of labour value
materialized labour
分类号
F046.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收入分配方式的重大举措——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被引量:
2
3
作者
敖带芽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7-41,共5页
文摘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新的突破。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需要。只有完善并规范要素市场,才能真正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
分配
效率
公平
要素
市场
分类号
F04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雪串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文摘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 ,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者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 ,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 ,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完全适用 ,两种分配方式也都承认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 ,劳动者对劳动拥有所有权。因此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 ,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兼容。从收入分配的目标来看 ,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公平。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公平与效率
分配
制度
Keywords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productive factor Efficiency Fair
分类号
F046.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实“按生产要素分配”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
作者
周龙庚
机构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摘
1“按生产要素分配”全面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反映生产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以法的形式确定了资本独占利润的权利,形成资产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即使在现在...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要素分配
科技管理体制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6
作者
于延东
机构
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4-66,共3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分配问题历来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配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主要的是它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在理...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
所有者
按劳
分配
为主体
收入
分配
理论
社会主义
多种
分配
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
分配
制度
新问题
分类号
F04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
7
作者
吴君杨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1998年第3期26-30,共5页
文摘
人们将货币存入银行而获得的利息,以及人们持有股票而获得的红利是一种什么分配? 房东获得的房租是什么分配? 一项专利技术的发明人,凭借专利权所获得的收入是什么分配? 各企业的管理者,由于经营有方而取得的高于一般职工的收入又是什么分配?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非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悄然兴起并且迅速扩大。目前在我国的分配领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一种是在公有经济中实行的按劳分配。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
方式
所有权
按
要素
分配
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
资源配置
权力阶层
行
分配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劳动价值理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再认识
8
作者
赵锡平
张玉玲
机构
新疆财经学院
出处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4-66,共3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以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但可以参与收益的分配等 ,做进一步的阐述与澄清 。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Keywords
labor value theory
distribute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factors
the formation of value
the source of value
value quantum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9
作者
梁玉秋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出处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7,15,共4页
文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 ,可以依据其产权参与价值分配 ,依据其贡献率的大小获得相应收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要素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开发各种社会资源 ,对于正确认识“剥削”问题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价值
分配
劳动价值论
剥削
要素
价值论
产权
承认
依据
正确认识
Keywords
the Right of the Production Element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oduction Elements
the Labor Value
the Value of the Production Elements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
10
作者
牛永辉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摘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继续坚持和完善。这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现阶段分配理论与分配政策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的论述已较为详尽,本文仅就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做一些探讨,以求能够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利于我们科学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一新的分配方式。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理论根据
实践基础
Keywords
factors of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al foundation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反思
11
作者
查伟伟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系
出处
《经济前沿》
2008年第8期29-32,共4页
文摘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分配制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引起了理论界的多次探讨。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学术争论中提出的观点,对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及意义、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按要素分配包含着按劳分配,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统一的分配政策。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
分配
劳动力价值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12
作者
柏正杰
机构
兰州商学院社科部
出处
《青海金融》
1999年第6期6-8,45,共4页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
分配
方式
生产
过程
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
资料所有制
公有资本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3
作者
周桃英
徐国荣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出处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文摘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把搞好企业内部分配摆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提出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是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本文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入手 ,探讨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研究和探索了国有企业内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形式 ,以促进和搞活企业内部分配 。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接
生产要素分配
结合
中国
国有企业
分配
方式
内部
分配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7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生产要素分配新解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阳春
机构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经系
出处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文摘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经典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时期唯一的分配方式的观点 ,在实践中已行不通 ,至少在中国现阶段是这样。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如果不承认这一点 。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
方式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Keywords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 of production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Market criterion economy
分类号
F046.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海生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1期98-101,共4页
文摘
在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是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共同决定的。在居民的总收入中,劳动收入是由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共同决定的;资本收入由按资分配决定,按资分配的存在使资本所有者有动力进行资本积累从而使下岗和失业问题得以解决,进而增加劳动收入;经营收入由按企业家才能分配决定,这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使企业家有动力更多更有效地组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从而促进其他分配方式作用范围的扩大。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各尽所能
各出所有
分类号
F04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生产要素分配”试议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杜光
出处
《环渤海经济瞭望》
1998年第1期33-39,共7页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
方式
按劳
分配
剩余价
国有企业
劳动者
劳动价值
按资
分配
占有方式
分配
理论
分类号
F04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7
作者
赵青
机构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上海管理科学》
2003年第2期52-54,共3页
文摘
本文讨论了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路,以及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八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对策
中国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productive elements, productive elements, solution
分类号
F279.2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传翔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
个人收入
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者
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
社会
生产
力
占有
生产
资料
工资
分配
经济利益主体
分类号
F04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影响
19
作者
马丰收
机构
开滦党校政治理论研究中心
出处
《金融经济》
2007年第14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
分配
分配
制度
实证分析
按
要素
分配
分配
体制
劳动制度
个人收入差距
非正常收入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兼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0
作者
柳德舫
机构
中共广东省茂名市委党校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9-91,共3页
文摘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为依据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着重论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内在关系、现实依据、对策建议及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关键词
按劳
分配
按
生产要素分配
结合
分类号
D04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完善收入分配方式的重大举措——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敖带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落实“按生产要素分配”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周龙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于延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
吴君杨
《继续教育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对劳动价值理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再认识
赵锡平
张玉玲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梁玉秋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
牛永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反思
查伟伟
《经济前沿》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柏正杰
《青海金融》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周桃英
徐国荣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按生产要素分配新解
李阳春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刘海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按生产要素分配”试议
杜光
《环渤海经济瞭望》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赵青
《上海管理科学》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张传翔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试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影响
马丰收
《金融经济》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兼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柳德舫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