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冠玉
-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5,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认识,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并不矛盾。
-
关键词
价值
劳动价值一元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
Keywords
value
labor value monism
value theory of production factor
-
分类号
F03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生产要素按贡献和合法产权参与分配问题的研究
- 2
-
-
作者
张珺
晏智杰
-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05,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 01JB790020)
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批准号 003JSYJ018)
-
文摘
在我国分配制度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从改革的理论基础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相互协作共同生产的价值,按各种要素的贡献由各要素所有者依据产权参与分配,生产要素价值论和产权论分别从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两个方面论证了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两论又紧密联系,不可缺失。
-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
中国
按生产要素分配
理论基础
产权分配
要素贡献率
产权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跳出劳动价值论 再看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3
- 3
-
-
作者
丛松日
-
机构
青岛大学马列教研部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
文摘
跳出劳动价值论,就是跳出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理论的逻辑和结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创立的价值理论所以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资本"价值论、"技术"价值论、"管理"价值论,或者是"生产要素"价值论,是因为马克思站在工人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资本等的立场上或生产要素的立场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并不意味着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跳出劳动价值论后,再看劳动价值论,其理论应该发展成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新生产要素价值论。
-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实事求是
局限性
发展
争论
-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技术价值论:一种新的价值论视角
- 4
-
-
作者
王文龙
-
机构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19,共5页
-
文摘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零和博弈,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而在现实社会中,双方之间的关系呈现双赢之势,要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价值理论,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社会财富的来源,从而为当前的分配制度寻找理论上的依据。
-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文化进化
技术红利
-
Keywords
technological value theory
labour value theory
value theory of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culture evolves
technological dividend
-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2001年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动态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卫兴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
出处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3,共5页
-
-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理论研究
劳动
生产要素价值论
-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私有制经济成分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陈一壮
袁媛淑
-
机构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3,共7页
-
文摘
为了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效率,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私有制经济成分。为此,在冲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第一个思想牢笼之后,需要冲破社会主义和私有制经济不相容的第二个思想牢笼。首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国家运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政策手段介入市场经济的运行,使得私有制经济成分的生产方式已不能对分配方式起最终决定作用,从而能够保证效率和公平的兼容,使私有制经济成分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其次,应该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超越"劳动价值论"的观念,认识到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而为在中国名正言顺地发展民营私有企业,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创造条件。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私有制经济
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
Keywords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private ownership economy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the theory of productive factors value
-
分类号
F0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收入分配理论面临新的突破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沈卫平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5-58,共4页
-
文摘
自改革开放以来 ,传统收入分配理论被不断突破。劳动价值论受到新的挑战 ,而生产要素价值论对市场经济实践具有解释能力 ,本文探讨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相结合的途径。
-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理论创新
价值决定一元论
科技劳动
经营管理劳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
分类号
F04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