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信任偏好下回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秀堃 李冬冬 +1 位作者 杨芳芳 徐芳超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8,共18页
为了揭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和消费者信任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各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建立由生产商、零售商、回收联盟和第三方回收商参与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无EPR的生产商自主回收,考虑EPR的联盟回收和考虑EPR的第三方回收三种... 为了揭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和消费者信任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各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建立由生产商、零售商、回收联盟和第三方回收商参与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无EPR的生产商自主回收,考虑EPR的联盟回收和考虑EPR的第三方回收三种模式下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决策问题.结果表明,EPR下消费者信任偏好程度与供应链利润和社会福利正相关;随着消费者信任偏好程度增加,零售商与生产商的利润差值减小;EPR下联盟回收模式的供应链利润高于第三方回收模式;两种EPR下回收模式的社会福利大于无EPR模式;三种回收模式下生产商最优回收策略的社会福利最大.因此,政府应通过EPR激励生产商实施联盟回收,引导消费者参与EPR实践,以实现EPR和消费者信任偏好对企业回收行为的均衡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信任偏好 闭环供应链 联盟回收 第三方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怡 刘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产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旨在减少汽车产品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环境影响,制造商由此担负起延伸的环境责任。本文首先介绍了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继而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基于这一制度的汽...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产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旨在减少汽车产品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环境影响,制造商由此担负起延伸的环境责任。本文首先介绍了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继而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基于这一制度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优势与实施路径,并结合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产品设计反馈性与流程整合性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实施条件,最后提出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汽车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的网络自循环体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君 常昕媛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2,共3页
针对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形成的经济、法律和市场等动因;其次探索了推广此环境制度的网络自循环体系,分析了该体系的六类主体结构和复杂性... 针对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形成的经济、法律和市场等动因;其次探索了推广此环境制度的网络自循环体系,分析了该体系的六类主体结构和复杂性;最后为我国成功推广和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网络自循环体系 循环发展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废弃手机回收经济责任分配 被引量:9
4
作者 高颖楠 徐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107,共4页
手机作为最重要的通信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2009年,中国手机产销量分别为61 925.00、15 700.00万部,使用寿命仅有2年左右,导致大量废弃手机产生。废弃手机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金属,有很大的回收价值,因此废弃手机的回收和处理... 手机作为最重要的通信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2009年,中国手机产销量分别为61 925.00、15 700.00万部,使用寿命仅有2年左右,导致大量废弃手机产生。废弃手机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金属,有很大的回收价值,因此废弃手机的回收和处理处置问题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建立废弃手机的回收体系。在分析中国废弃手机回收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回收体系不完善是由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经济责任分配不明确导致的,并就如何分配废弃手机的经济责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废弃手机 回收体系 经济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保障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晓龙 王雪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实践中遇到了重大的瓶颈——电子废弃物交投回收营运体系的构建问题,其直接导致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网络体系运转艰难。究其根源在于现行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运营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条件,... 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实践中遇到了重大的瓶颈——电子废弃物交投回收营运体系的构建问题,其直接导致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网络体系运转艰难。究其根源在于现行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运营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条件,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文章在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确立了要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网络的保障机制,并提出了其框架及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网络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保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空间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童昕 王涛 +1 位作者 黄慧婷 王兆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68-3873,共6页
基于2014年和2015年环保部发布的省级回收数据,分析了现有传统回收体系下,各省的电子废物回收率变化,发现省级尺度电子废物的回收率呈现较大波动,这与电子废物的跨省流动有密切关系.为此,本文基于现有回收渠道的省际流动网络格局,采用... 基于2014年和2015年环保部发布的省级回收数据,分析了现有传统回收体系下,各省的电子废物回收率变化,发现省级尺度电子废物的回收率呈现较大波动,这与电子废物的跨省流动有密切关系.为此,本文基于现有回收渠道的省际流动网络格局,采用网络分析中的层次聚类方法,揭示全国电子废物流动的区域化特征.结果显示根据区域化特征重新划分市场区,可以使主要市场区的整体回收率波动明显降低,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回收目标提供参考.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基于市场区域化特征,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回收利用市场和差异化的区域性回收目标,有助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中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最后,讨论了生产者主导和处理企业主导两种治理机制对空间优化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物 空间优化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逆向物流 绿色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下WEEE双渠道回收的模糊定价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川 杨淑敏 梁衍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6-891,共6页
针对WEEE(废弃电器电子设备)处理企业自主回收同时委托回收商回收的双渠道回收逆向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形下,将回收价格视为三角模糊数,运用模糊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处理企业和回收商的模糊回收定价问题,给出了... 针对WEEE(废弃电器电子设备)处理企业自主回收同时委托回收商回收的双渠道回收逆向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形下,将回收价格视为三角模糊数,运用模糊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处理企业和回收商的模糊回收定价问题,给出了各自回收价格浮动的基准点及浮动范围,并求得了两种情形下模糊利润的期望值.研究表明:在双渠道回收模式下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相比,集中决策通过联合定价的方式能使系统的利润达到最大,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 废弃电器电子设备(WEEE) 双渠道回收 斯坦克尔伯格博弈 模糊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政策及参考
8
作者 肖淑芮 何金戈 莫海鹏 《电池》 2025年第5期962-967,共6页
研究欧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政策的发展历程、实施路径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欧盟梯次利用政策经历从环境污染防控到循环经济战略规划,再到法规强制实施的演进过程,形成以《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通过电池护照、碳足迹披露... 研究欧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政策的发展历程、实施路径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欧盟梯次利用政策经历从环境污染防控到循环经济战略规划,再到法规强制实施的演进过程,形成以《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通过电池护照、碳足迹披露等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欧盟探索出集中式、区域化分散式和生产者闭环等3种梯次利用模式,各具优势但面临不同挑战。目前,中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存在标准不统一、盈利模式单一、安全风险及产业协同不足等问题。基于欧盟经验,提出我国应重点完善四方面的工作:健全法制体系,设定强制性梯次利用目标;强化生产者责任,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广数字化溯源管理平台,实现电池数据透明化;制定动力电池分级分类标准,覆盖安全、性能及碳足迹管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