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
黄加清
王跃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2 |
0 |
|
2
|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古代东方社会特点研究——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研究之一 |
吴泽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3
|
|
3
|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文本和思想考察 |
周嘉昕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4
|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当前经济改革 |
孙承叔
王东
|
《江汉论坛》
|
1985 |
1
|
|
5
|
在自由和奴役之间——试析马克思晚年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重新定位 |
牛方玉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6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与社会形态理论 |
王桂泉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7
|
社会形态的二维建构及其功能演进——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省思与重置 |
牛方玉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
赵兴良
|
《学术论坛》
CSSCI
|
1989 |
0 |
|
9
|
人文形态初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新解 |
周民锋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0
|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性质 |
顾乃忠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2
|
|
11
|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恩理论探讨中的一个假设 |
王国庆
肖龙
杜爱英
|
《宁夏社会科学》
|
1987 |
0 |
|
12
|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一 |
赵家祥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2001 |
7
|
|
13
|
亚细亚生产方式若干问题再探讨 |
张庆服
|
《湖湘论坛》
|
2004 |
1
|
|
14
|
评《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 |
叶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15
|
从何处突破?——“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
和少英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6
|
简论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
贾星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7
|
再谈“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概念——与刘德福同志商榷 |
罗贵秋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0 |
|
18
|
马克思视野中的社会过程理论及其对东方社会的方法论意义 |
江丹林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19
|
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
肖萤
|
《理论月刊》
|
1985 |
0 |
|
20
|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 |
王君正
|
《理论学刊》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