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1
作者 黄加清 王跃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期4-11,共8页
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前提出发,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视域为主线,研究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即生产力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生产方式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的发展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以及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生产方式... 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前提出发,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视域为主线,研究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即生产力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生产方式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的发展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以及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生产方式视域以生产力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力视域,人的发展视域以生产方式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方式视域,从而得出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的概念。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我们准确全面地认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新世纪、新实践和新任务要求中国人重新准确地全面地把握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生产视域社会形态理论 生产方式视域社会形态理论 人的发展视域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古代东方社会特点研究——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研究之一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泽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1期72-83,共12页
此文系我国著名史学家吴泽先生在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为第二、三届先秦史博士研究生讲授《史学理论》课和辅导时的记录,由张鸿雁同志执笔整理。文章指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文中,早已阐明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古... 此文系我国著名史学家吴泽先生在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为第二、三届先秦史博士研究生讲授《史学理论》课和辅导时的记录,由张鸿雁同志执笔整理。文章指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文中,早已阐明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古代东方社会的含义;文章雄辩地论证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实质和古代东方社会的特点,并强调掌握马克思这一史学理论的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 东方社会 奴隶制社会 古代东方 农村公社 奴隶制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文本和思想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嘉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30,共8页
从生产方式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毕生的理论追求。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剖析,同时构成了马克思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五大社会形态和三大社会形态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 从生产方式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毕生的理论追求。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剖析,同时构成了马克思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五大社会形态和三大社会形态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对于当下社会形态的历史形成及其未来走向的说明;从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到实际从属,以及资本原始积累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形成过程;尽管将亚细亚生产方式看作第一个经济的社会形态反映了马克思曾经的历史知识局限,但其后对古代社会的分析以及东方社会道路的说明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拓展和深化。这种唯物主义的历史理论是科学性和批判性的统一,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 历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当前经济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承叔 王东 《江汉论坛》 1985年第8期25-30,共6页
当前经济改革的理论难点之一,是如何从哲学高度理解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干扰,商品经济已成为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代名词,人们谈“商”色变,惊恐万端,然而对于商品经济在人类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和历史地位,却很少给... 当前经济改革的理论难点之一,是如何从哲学高度理解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干扰,商品经济已成为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代名词,人们谈“商”色变,惊恐万端,然而对于商品经济在人类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和历史地位,却很少给予科学的说明,这不能不是一种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经济 共同体 进步作用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方式 人类历史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由和奴役之间——试析马克思晚年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牛方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20,共4页
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向视角透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村公社实际上构成了东西方社会共同的起点,而东西方历史最初的差异即源于公社不同的历史命运。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农村公社解体了;东方社会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建... 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向视角透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村公社实际上构成了东西方社会共同的起点,而东西方历史最初的差异即源于公社不同的历史命运。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农村公社解体了;东方社会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村公社也从自由价值的体现而异化为一种奴役性关系。农村公社概念的揭示确立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西欧历史向度的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历史和逻辑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理论 普遍性与特殊性 自由和奴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与社会形态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桂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14,共4页
马克思晚年十分重视对资本主义以前社会形态,特别是对古代社会形态的研究。把理论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转向以欧美人类学家的著作为基础的更广泛的探讨。《人类学笔记》为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本文据... 马克思晚年十分重视对资本主义以前社会形态,特别是对古代社会形态的研究。把理论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转向以欧美人类学家的著作为基础的更广泛的探讨。《人类学笔记》为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本文据此探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人类学笔记 资本主义社会 亚细亚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原始社会 奴隶制 原始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形态的二维建构及其功能演进——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省思与重置
7
作者 牛方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81,163,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社会形态理论的单线进化模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此同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和同构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上的...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社会形态理论的单线进化模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此同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和同构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上的社会形态及其各个阶段,也同样经历了公、私所有制相互结合的各种混合结构模式。“公、私所有制二维建构、双重演进”理念就此诞生。与传统社会形态理论相比较,“社会形态二维建构论”是在原有“个体生产力—私有制—阶级”维度上,增设“集体生产力—公有制—共同体”维度,以此构成社会形态演进的二维逻辑。在社会形态进化的二维视野中,社会进化的每一个环节或阶段,都是公有与私有两种因素的重新结构或建构。确立公有、私有二维逻辑演进或双重结构进化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也有助于理解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差异和社会差异,进而自觉地省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 五种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二维建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8
作者 赵兴良 《学术论坛》 CSSCI 1989年第4期29-34,共6页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已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依据这一理论,人们指出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一些新见解。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即马克思的人...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已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依据这一理论,人们指出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一些新见解。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即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 商品经济 生产方式 共同体 社会关系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形态初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新解
9
作者 周民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46-54,共9页
关于人文形态的研究,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范畴。每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在它形成以后,总会遗留下一些未解的问题,以便后人由此酝酿新的突破。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同样如此。我们认为,将人文形态的概念植入马克思主义社会... 关于人文形态的研究,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范畴。每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在它形成以后,总会遗留下一些未解的问题,以便后人由此酝酿新的突破。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同样如此。我们认为,将人文形态的概念植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话语系统,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推进这一理论发展的有益尝试。那么何谓人文形态?提出人文形态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它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的位置如何?研究人文形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又何在?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形态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 社会心理 经济形态 精神生活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乃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10,7,共4页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三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论证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归纳为以下公式:一般规律:自然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产品经济形态;特殊规律Ⅰ:自然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生...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三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论证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归纳为以下公式:一般规律:自然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产品经济形态;特殊规律Ⅰ:自然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品经济形态;特殊规律Ⅱ:自然经济形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品经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 商品经济形态 社会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 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 商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恩理论探讨中的一个假设
11
作者 王国庆 肖龙 杜爱英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16-22,共7页
十九世纪互十年代,马克思处于经济学研究的需要,运用辩证逻辑的方法,对当时他并无清晰认识的父系氏族社会,农村公社所有制,以及某些共有共耕的历史资料加以抽绎,推演出一个原始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序... 十九世纪互十年代,马克思处于经济学研究的需要,运用辩证逻辑的方法,对当时他并无清晰认识的父系氏族社会,农村公社所有制,以及某些共有共耕的历史资料加以抽绎,推演出一个原始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序列中的第一阶段。但是,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以后的论述中都不明确,也无法在五大社会形态、或阶级社会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的某个阶段里找到位置。国内外学者讨论了半个多世纪,出现了“原始社会”说,“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特殊社会形态”说,“农村公社”说等多种解释,迄今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 理论探讨 原始社会 共同体 亚细亚生产方式 辩证逻辑 东方社会 部落所有 阶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一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家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47-52,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在他们的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四个不同的时期 ,即 1 85 3年以前的时期、1 9世纪 5 0年代中后期、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时期、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发表以后的时期 ,涵...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在他们的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四个不同的时期 ,即 1 85 3年以前的时期、1 9世纪 5 0年代中后期、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时期、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发表以后的时期 ,涵义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对 1 85 3年以前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作了考察 ,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把“亚细亚生产方式”实际上是看作一种与欧洲社会完全不同的、独立的地域性的社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 《资本论》 考察 概念 时期 欧洲 恩格斯 社会形态理论 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细亚生产方式若干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庆服 《湖湘论坛》 2004年第1期66-68,共3页
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三者呈层级包容关系 ,亚细亚生产方式从属于社会经济形态 (即私有制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逻辑上独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在历史存在上附着于其他主宰性生产方式 ,与古代的、封建的和现实资产阶级生产... 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三者呈层级包容关系 ,亚细亚生产方式从属于社会经济形态 (即私有制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逻辑上独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在历史存在上附着于其他主宰性生产方式 ,与古代的、封建的和现实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一起处于存在对抗的社会经济形态中 ,贯穿于古代世界尤其是东方各国历史长河中。源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对于当今社会实践具有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 社会经济形态 农村公社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东方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
14
作者 叶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评《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叶舟贾高建同志的新著《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一书已出版。该书紧紧围绕当代社会实践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提出的若干新的重大问题,针对社会形态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以及学术界的争议与分歧,... 评《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叶舟贾高建同志的新著《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一书已出版。该书紧紧围绕当代社会实践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提出的若干新的重大问题,针对社会形态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以及学术界的争议与分歧,对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重新探讨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问题 多维视角 亚细亚生产方式 经济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 动力机制 经济基础 运动规律 东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何处突破?——“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15
作者 和少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8-73,共6页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与讨论,由于牵涉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国等东方诸国的历史及其国情等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经过众多专家...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与讨论,由于牵涉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国等东方诸国的历史及其国情等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辛勤耕耘,在这块园圃上已经收取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岐见,有些未解之谜尚待人们去进一步弄清。本文拟在对学术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作一简略回顾的基础上,谈点对推进研究的不成熟看法,以期作引玉之砖。 首先谈谈“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缘起。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注意研究东方社会问题。马克思1853年所写的《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处突 研究和讨论 问题研究 东方诸国 农村公社 1981年 社会形态理论 西双版纳傣族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16
作者 贾星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48-52,共5页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人们长期争论而且至今仍在争论的一个概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这场争论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中既有对马克思原著中有关内容的不同理解,又有历史上和政治上的多种原因。但是从马克思有关这个概念的论述本身去...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人们长期争论而且至今仍在争论的一个概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这场争论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中既有对马克思原著中有关内容的不同理解,又有历史上和政治上的多种原因。但是从马克思有关这个概念的论述本身去弄清这个概念的内涵,应当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前提。关于这个概念的争论,一个基本的对立是,这个概念指的是一般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亚细亚社会 概念 原始社会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 东方社会 形成过程 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概念——与刘德福同志商榷
17
作者 罗贵秋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4-38,共5页
读了刘德福同志发表在《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上的文章《也谈‘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概念》(以下简称刘文),很受启发。现在又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写在这里,以就教于同志们。刘文认为,为了弄清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涵义,必须... 读了刘德福同志发表在《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上的文章《也谈‘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概念》(以下简称刘文),很受启发。现在又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写在这里,以就教于同志们。刘文认为,为了弄清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涵义,必须“联系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作历史的考察”。我们完全赞成这个意见。我们先看看刘文所作的“历史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生产方式 概念 市民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历史过程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视野中的社会过程理论及其对东方社会的方法论意义
18
作者 江丹林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60-66,共7页
马克思视野中的社会过程理论及其对东方社会的方法论意义江丹林唯物史观社会过程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旨在通过对社会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剖析,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马克思视野中的社会过程理论及其对东方社会的方法论意义江丹林唯物史观社会过程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旨在通过对社会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剖析,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指出其社会形态演进最一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东方社会 所有制 社会形态依次演进 人类社会 社会经济形态 过程理论 生产形态 方法论意义 亚细亚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19
作者 肖萤 《理论月刊》 1985年第12期48-51,共4页
究竟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国内外学者一直都有意见分歧。最近,《理论月刊》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争鸣,卢俊忠同志认为社会形态不只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它还应该包括生产力(见《理论月刊》1985年第6期);吴廷勇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 究竟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国内外学者一直都有意见分歧。最近,《理论月刊》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争鸣,卢俊忠同志认为社会形态不只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它还应该包括生产力(见《理论月刊》1985年第6期);吴廷勇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把生产力包括在社会形态的概念之中,就离开了这个概念的本来意义(见《理论月刊》1985年第10期)。不同意见的争鸣,有助于认识的深化。为此,我也想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形态理论 生产关系 生产 有机整体 上层建筑 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基础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
20
作者 王君正 《理论学刊》 1987年第4期28-31,共4页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也不断深化。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开始探讨未来社会形态到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完成,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经历了一个提出、完善和成熟的过程。根...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也不断深化。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开始探讨未来社会形态到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完成,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经历了一个提出、完善和成熟的过程。根据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这个理论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主义原理》等书中所阐述的思想,表明他们已初步看到未来社会发展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1849年至186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私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阶段理论 思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