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资本论》研究对象新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含义考析及启示 |
杨欢进
王毅武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5 |
1
|
|
2
|
试论商品生产方式的“历史规定” |
忠东
|
《学习与探索》
|
1985 |
0 |
|
3
|
也谈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 |
陈云生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1987 |
0 |
|
4
|
试论《资本论》一版序言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内涵 |
宗丹楠
|
《政法论丛》
|
1987 |
0 |
|
5
|
商品经济与生产方式 |
聂景康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
0 |
|
6
|
符码政治经济学解释与象征交换批判的二重变奏——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析评 |
何建津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7
|
马克思对正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基于生产正义的视角 |
李翔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8
|
宋代茶园的茶叶商品生产 |
陶德臣
|
《中国茶叶》
|
2010 |
3
|
|
9
|
也谈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兼与卓炯等同志商榷 |
郭占恒
|
《浙江学刊》
|
1986 |
0 |
|
10
|
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吴阳芬
曾繁华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1
|
商品关系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 |
胡钧
|
《北京社会科学》
|
1986 |
1
|
|
12
|
评“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的主张 |
奚兆永
|
《江汉论坛》
|
1980 |
4
|
|
13
|
生产力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许精德
韩文彩
|
《人文杂志》
|
1983 |
0 |
|
14
|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的文化诠释 |
林剑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5
|
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苏联的经验教训 |
程又中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6
|
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丛松日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2
|
|
17
|
哲学与人权 |
王锐生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8
|
商品生产是否必然发展为资本主义? |
于俊文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19
|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关于合作思想的比较 |
廖萍萍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马克思的市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王道禹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