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比较优势进口高技术含量中间品与生产技术革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华 杨高举 刘慧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3,共17页
科学刻画逆比较优势进口高技术含量中间品对生产技术革新的影响效应能为制定科学进口国外中间品和提升生产技术革新速度方面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以剖析上述效应为目标的多维细致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制造型和服务型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逆... 科学刻画逆比较优势进口高技术含量中间品对生产技术革新的影响效应能为制定科学进口国外中间品和提升生产技术革新速度方面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以剖析上述效应为目标的多维细致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制造型和服务型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逆比较优势指数对生产技术革新的影响效应呈现倒U型,进口约2.5倍于自身比较优势水平技术含量的中间品能最大化中间品进口的生产技术革新功能,这一结论在多层面检验中均稳健成立;其次,中国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逆比较优势指数处于倒U型顶点的左侧正效应区间。对于动态比较优势持续提升的中国而言,在处理好“卡脖子”风险的基础上,可适度提升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以更好地发挥中间品进口的生产技术革新功能;最后,倒U型效应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多维外部冲击均无法撼动倒U型效应。为此,倒U型效应可谓协调中间品进口和生产技术革新间关系的“铁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技术含量 逆比较优势 生产技术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变革问题 被引量:37
2
作者 徐政 张姣玉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新形态,其特点体现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对生产资料的属性和运用方式产生根本性变革。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其变革被认为是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劳动者变革的必要性来源于三个方... 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新形态,其特点体现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对生产资料的属性和运用方式产生根本性变革。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其变革被认为是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劳动者变革的必要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关系的变迁,包括资产所有权和劳动组织方式的演化;二是生产技术革新,低门槛、高效益的新模式涌现;三是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要求劳动能力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一过程要求劳动者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实现质的跃升。劳动者内部结构变化涵盖技能结构升级、主体地位提升、认知模式更新,劳动者外部结构面临着劳动协作方式互联互通、雇佣形式弹性化、劳动市场结构灵活配置的显著变革。鉴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劳动者培养方向需适应此趋势,着重加强技术技能与提升认知能力,并在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内激发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劳动者变革 生产关系变迁 生产技术革新 劳动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