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企业韧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纪玉俊 宋皓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提升制造业企业韧性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借助多地区多企业贸易模型,将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结合,从理论上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韧性的多维度影响和微观作用渠道,进一步利用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 提升制造业企业韧性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借助多地区多企业贸易模型,将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结合,从理论上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韧性的多维度影响和微观作用渠道,进一步利用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韧性的影响存在生命周期、破产风险、技术属性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要素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三个作用渠道提升了制造业企业韧性。因此,应积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加快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的抗风险作用,进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企业韧 外部冲击 微观机理 要素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娟美 梁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为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成为解决“稳增长、促减排”两难困境的良方,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与空间效应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和时空特征并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成为解决“稳增长、促减排”两难困境的良方,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与空间效应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和时空特征并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提高碳生产率并存在异质性特征,其促进作用自东部到西部逐渐显著,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更能推动碳生产率发展;科技创新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碳生产率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本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辐射效应对邻近地区碳生产率水平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形成地区间绿色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科技创新 生产 时空演化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交互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3
作者 田新豹 李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94,共16页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探究两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探究两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通过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韧性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差异性,且在不同特征的城市中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区域经济韧 交互影响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和中介效应视角分析
4
作者 李锦 李明亮 +1 位作者 蒲娟 余国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72,289,共10页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粮食可持续安全指明新的方向,对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粮食可持续安全水平指数,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粮食可持续安...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粮食可持续安全指明新的方向,对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粮食可持续安全水平指数,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粮食可持续安全直接效应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分别为0.818和-0.368,空间溢出效应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分别为3.922和-1.600,均表现倒“U”型的影响,但当前大部地区的集聚水平尚未跨越拐点值;分行业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粮食可持续安全水平的提升作用弱于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区域看,东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粮食可持续安全的保障作用优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缓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错配两种非线性机制提升粮食可持续安全水平。未来应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积极引导向高端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地制宜进行生产性服务业合理集聚,并疏通要素错配的非线性作用路径,保障粮食可持续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粮食可持续安全 空间溢出效应 中介效应 要素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晓华 余建刚 刘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102,共6页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关系,并借助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差异化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先...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关系,并借助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差异化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先负后正的“U”型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方地区与中低端行业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更明显。从不同约束条件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存在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且均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人力资本 外商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电商化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识别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宏兵 吴淳 李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9,共19页
城市电商化发展是促进城市转型与提高城市经济表现的重要推力。本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城市电商化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但... 城市电商化发展是促进城市转型与提高城市经济表现的重要推力。本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城市电商化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但对多样化集聚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特性所致。在长江经济带城市、数字基础设施领先城市、初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的城市,电商化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影响更明显。城市电商化发展通过提高地区产业协同度、降低制造业和内资私营企业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电商化发展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本文为城市电商化发展如何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维度集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商化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产业协同 交易成本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经济下的新机制与新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纪玉俊 唐庆超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7,共17页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驱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分析相关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使用2012—2019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其间接路径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更有利于城市...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驱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分析相关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使用2012—2019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其间接路径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更有利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城市区位、城市发展阶段、产业集聚模式和行业类型均会使上述影响产生差异性效果;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和资本要素流动进而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周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来更强有力地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数字经济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阳平 黄巍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文献较少。选取2003—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双向固定...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文献较少。选取2003—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具体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在考虑稳健性和内生性问题下依然成立。(2)从具体作用机制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三条路径来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三者都起到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3)从区域异质性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市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理论依据与经验事实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梦泽 李富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6-131,共6页
文章基于2014—2021年我国20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作用机制在特定区间内更强。通过内在机制分析得知,技术创新与产业多... 文章基于2014—2021年我国20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作用机制在特定区间内更强。通过内在机制分析得知,技术创新与产业多样化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中介机制。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沿海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技术创新与产业多样化对内陆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强化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技术创新 城市经济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居民消费升级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芸帆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消费模式优化的新动力,亦是驱动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引擎。本文选择2015-2021年全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剖析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居民消费升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具有... 数字经济是推动消费模式优化的新动力,亦是驱动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引擎。本文选择2015-2021年全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剖析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居民消费升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具有正向关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数字经济推动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效应。故此,相关部门应完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有效衔接数字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居民消费升级 调节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179,共4页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显著...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区域异质性方面,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9.13%和14.12%。最后为实现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耀中 欧阳彪 李越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现象,并已形成东部沿海城市的高值集聚区和西部城市的低值...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现象,并已形成东部沿海城市的高值集聚区和西部城市的低值集聚区;我国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由显著变得不显著;政府政策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日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产业互动视域的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曲绍卫 夏远 姚毅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89,共8页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影响的理论模型。以产业互动视角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理论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影响的理论模型。以产业互动视角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理论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论得出:首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彼此间都具有促进作用;其次,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很好地推动制造业转型;最后,区域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政府干预却会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行业转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政府调控这四个视角给予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 产业互动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09,共8页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引导集群式价值网络竞合与重构,以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专业化水平为纽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2006-2012年我国城市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和区域比较表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引导集群式价值网络竞合与重构,以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专业化水平为纽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2006-2012年我国城市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和区域比较表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尚未对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推动作用,且两者的影响效应均弱于东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两大典型类别服务业集聚均缺乏对周边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则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西部地区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向,加强城市间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先进服务要素集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从而增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升级 集群式价值网络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农业高质量增长吗? 被引量:31
15
作者 郝一帆 王征兵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1,共8页
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增长,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驱动农业技术进步路径来实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 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增长,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驱动农业技术进步路径来实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增长具有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减的动态影响,而适度提升农户经营规模则能有效规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产生的这种边际递减溢出困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增长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的约束机制,只有当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一定水平时,才会有效地释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支农溢出效应。因此,本文指出政府既要加快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也要注重释放其空间集聚的溢出红利,从而为新时代下农业的高质量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农业高质量增长 面板门槛数据模型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辉煌 雷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110,共3页
通过选取2003-2009年我国中部地区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商指数测算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文章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政府行为、金融发展程... 通过选取2003-2009年我国中部地区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商指数测算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文章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政府行为、金融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城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显著。因此,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产业转移 制造业集聚 金融发展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晨 张广胜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1,共16页
选取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固定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处理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高质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被确立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够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且能... 选取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固定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处理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高质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被确立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够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且能够改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趋势;但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时效性,在1~6年内作用效果稳步增强,6年后效果逐渐减弱;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改善地区高端生产型服务业集聚状况的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型城市 高质量发展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18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6,共8页
理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创新收益的中介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发现该外溢效应依赖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支撑,同时还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发工业化... 理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创新收益的中介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发现该外溢效应依赖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支撑,同时还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发工业化城市已表现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尚缺乏对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用机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协同创新与环境规制视角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荣杰 呼静 张义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8,共8页
以协同创新为中介变量、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转移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002-2015年省域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 以协同创新为中介变量、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转移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002-2015年省域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有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协同创新与区域技术转移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多主体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实现。结论可为揭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区域技术转移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技术转移 协同创新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门槛与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集聚三重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卢飞 刘明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35,共12页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三重效应的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呈倒"U"型以及各变量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存在门限特征。根据2002—2013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设定面板模型,并将...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三重效应的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呈倒"U"型以及各变量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存在门限特征。根据2002—2013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设定面板模型,并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设为门槛变量进行门限面板模型估计,综合证实了三个假设,甄别出各要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促进或阻碍作用的临界点。结果进一步表明,聚集的弹性效力呈现中东西渐次递减态势,空间语境下不同要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升级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随机效应面板模型 门限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