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精神领域进行的意义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姚文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9,2,共13页
伊格尔顿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起步是从研读和述评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开始的,这为其日后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起点。伊格尔顿将"艺术生产"界定为在精神领域内文学批评所进行的知识生产、意义生产和价值生产。...
伊格尔顿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起步是从研读和述评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开始的,这为其日后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起点。伊格尔顿将"艺术生产"界定为在精神领域内文学批评所进行的知识生产、意义生产和价值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在文学批评史研究中得到表述,其中尤以《文学原理引论》为要。该书的大关节目是相互关联的两大基本问题——"什么是文学"和"文学批评应如何",诸多因素的叠加和互动为这两大基本问题提供了多种阐释的空间,使得知识增长、价值增殖和意义生产成为可能。该书从阐释学到精神分析学角度,具体演绎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种种理念和方法,将"文学批评应如何"的问题具体化。从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缘起和传承来看,它既与精神分析批评结有不解之缘,又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保持着天然联系,这就使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这种强烈的倾向性又往往表现为一种"政治无意识"。这一点使得他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有着种种与众不同之处及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领域
意义
生产
伊格尔顿
生产性文学批评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构/建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意义生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文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3,244,共12页
20世纪文学理论中,戈德曼“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可谓独树一帜。其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流派特别是卢卡奇的研究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谓“发生学结构主义”,旨在构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与一定...
20世纪文学理论中,戈德曼“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可谓独树一帜。其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流派特别是卢卡奇的研究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谓“发生学结构主义”,旨在构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与一定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之间的结构化关系,进而探寻文学作品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根据这一主旨,戈德曼在反拨传统“反映论”的基础上建构新型的“同构说”,提出“可能意识”和“最大可能意识”的概念,将创造性、创新性和独创性奉为最强的精神个性;并在发生学结构主义的前提中提炼出“超个人主体”与“有意义结构”两个范畴,借助两者的同构关系建立一种意义生成的崭新模式,通过同化/顺应或理解/解释的循环演进和交替上升,最终达成对作品意义的全面把握。而上述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换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确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德曼
结构
建构
生产性文学批评
发生学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现代“《红楼梦》化”的生产性批评接受
被引量:
7
3
作者
温庆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2,共8页
现代评论者往往在阅读或交游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红楼梦》话题的勾连创造,最终形成以内容的"《红楼梦》化"与表达的"《红楼梦》化"作为评论者日常习惯来源与行动准则的接受视角。现代读者的"《红楼梦》化"...
现代评论者往往在阅读或交游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红楼梦》话题的勾连创造,最终形成以内容的"《红楼梦》化"与表达的"《红楼梦》化"作为评论者日常习惯来源与行动准则的接受视角。现代读者的"《红楼梦》化"批评通常是立足于批评者的当下经验与知识体系来阅读和阐释《红楼梦》文本,强调对《红楼梦》文本及所写人物进行精神分析的批评方式,更是在批评之中蕴含着进行当下社会实践所需知识依据的建构及其规训情况,从而具有典型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特征。可见",《红楼梦》化"的批评者不仅是《红楼梦》原文本知识体系的阅读者,而且成为《红楼梦》文本价值意义的建构者,更是《红楼梦》被认识的重要推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化”
生产性文学批评
现代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精神领域进行的意义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姚文放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中华美学学会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9,2,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71)
文摘
伊格尔顿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起步是从研读和述评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开始的,这为其日后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起点。伊格尔顿将"艺术生产"界定为在精神领域内文学批评所进行的知识生产、意义生产和价值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在文学批评史研究中得到表述,其中尤以《文学原理引论》为要。该书的大关节目是相互关联的两大基本问题——"什么是文学"和"文学批评应如何",诸多因素的叠加和互动为这两大基本问题提供了多种阐释的空间,使得知识增长、价值增殖和意义生产成为可能。该书从阐释学到精神分析学角度,具体演绎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种种理念和方法,将"文学批评应如何"的问题具体化。从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缘起和传承来看,它既与精神分析批评结有不解之缘,又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保持着天然联系,这就使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这种强烈的倾向性又往往表现为一种"政治无意识"。这一点使得他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有着种种与众不同之处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精神领域
意义
生产
伊格尔顿
生产性文学批评
理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建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意义生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文放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3,24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艺术生产’的文学批评研究”(17ZDA27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文学理论中,戈德曼“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可谓独树一帜。其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流派特别是卢卡奇的研究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谓“发生学结构主义”,旨在构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与一定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之间的结构化关系,进而探寻文学作品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根据这一主旨,戈德曼在反拨传统“反映论”的基础上建构新型的“同构说”,提出“可能意识”和“最大可能意识”的概念,将创造性、创新性和独创性奉为最强的精神个性;并在发生学结构主义的前提中提炼出“超个人主体”与“有意义结构”两个范畴,借助两者的同构关系建立一种意义生成的崭新模式,通过同化/顺应或理解/解释的循环演进和交替上升,最终达成对作品意义的全面把握。而上述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换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确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参照。
关键词
戈德曼
结构
建构
生产性文学批评
发生学结构主义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现代“《红楼梦》化”的生产性批评接受
被引量:
7
3
作者
温庆新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JY-088)
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现代评论者往往在阅读或交游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红楼梦》话题的勾连创造,最终形成以内容的"《红楼梦》化"与表达的"《红楼梦》化"作为评论者日常习惯来源与行动准则的接受视角。现代读者的"《红楼梦》化"批评通常是立足于批评者的当下经验与知识体系来阅读和阐释《红楼梦》文本,强调对《红楼梦》文本及所写人物进行精神分析的批评方式,更是在批评之中蕴含着进行当下社会实践所需知识依据的建构及其规训情况,从而具有典型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特征。可见",《红楼梦》化"的批评者不仅是《红楼梦》原文本知识体系的阅读者,而且成为《红楼梦》文本价值意义的建构者,更是《红楼梦》被认识的重要推动者。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化”
生产性文学批评
现代接受
Keyword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productive literary criticism
modern acceptance
分类号
I206.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精神领域进行的意义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
姚文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结构/建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意义生成
姚文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现代“《红楼梦》化”的生产性批评接受
温庆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