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应强 唐宇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做出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列经典论述。这些经典论述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立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主要讨论工人的劳动问题;二是针对特定群体,主要讨论工人阶级及其子...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做出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列经典论述。这些经典论述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立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主要讨论工人的劳动问题;二是针对特定群体,主要讨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三是突出特定内容,主要讨论作为“教育内容”的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四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双向命题”,阐发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辩证关系;五是基于策略式阶段划分,阐发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劳结合”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教劳结合思想 全面发展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信泰 宁虹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5期1-6,共6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这一培养全面发展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这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科学论断,凝聚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光辉。为什么说只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试以本文对此作一探索。一人类对于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哲学的起源。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未来教育 大发展 马克思哲学思想 科学论断 理论与实践 体力劳动 空想社会主义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新中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庞立生 王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在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中,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是极具特色的一个部分。这一探索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背景下开启的,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的一部分。随着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 在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中,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是极具特色的一个部分。这一探索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背景下开启的,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的一部分。随着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党的教育方针的确立,毛泽东的这一探索实现了理论上的升华,其思想光芒在今天仍具有显著价值。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毛泽东的这一探索,不仅是深化毛泽东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中国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明远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11,共5页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邓小平同志在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早在1977年他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邓小平同志在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早在1977年他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代化服务 顾明远 教育内容 教育思想 教育体制 文化素质 中国教育 教育事业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邓小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之新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远军 《当代教育科学》 1996年第5期2-3,共2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革命导师都曾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何正确理解教劳结合这一基本方针,是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革命导师都曾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何正确理解教劳结合这一基本方针,是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劳结合 邓小平同志 新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 适应 现代科学技术 体力劳动 基本方针 正确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
6
作者 刘国瑞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院刘国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生产阶段后,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客观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此也有许多极其深刻的论述。1934年毛...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院刘国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生产阶段后,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客观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此也有许多极其深刻的论述。1934年毛主席在苏维埃教育总方针中就已明确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国瑞 机器大生产 人类社会 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代化建设 产学合作 一头热 教育改革 教育现状分析 辽宁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讨
7
作者 王群健 兰云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讨中南工业大学王群健,兰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原理,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在不同时期对“教劳结合”认... 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讨中南工业大学王群健,兰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原理,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在不同时期对“教劳结合”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工作上的几多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方针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再认识
8
作者 王一鸣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5年第1期24-28,共5页
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再认识上海工业大学王一鸣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育起源于生产;教育的发展,虽有过和生产劳动相脱离时候,但从广义上说,这种形式上的脱离,实际上还是和生产的发展有关系,因为教... 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再认识上海工业大学王一鸣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育起源于生产;教育的发展,虽有过和生产劳动相脱离时候,但从广义上说,这种形式上的脱离,实际上还是和生产的发展有关系,因为教育培养的人,绝大多数和社会生产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方针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9
作者 陈勇军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7-49,37,共4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原理研究、总结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吸收其合理内核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原理研究、总结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吸收其合理内核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锡忠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9,共3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历来提倡的教育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深刻地指出:“从工人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历来提倡的教育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深刻地指出:“从工人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办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0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青年学生 马克思恩格斯 未来教育 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理论 社会实践 工农群众 社会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读——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9-12,22,共5页
耕读结合是中国古代原始简单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几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其实践与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提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是知识分子的贫困,或是山林文化的影响,或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耕读扩大了教育的... 耕读结合是中国古代原始简单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几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其实践与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提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是知识分子的贫困,或是山林文化的影响,或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耕读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了学生的平民化,并是培养道德、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耕读现象的存在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自古存在的,有其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山林文化 平民化 培养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改革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的设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侠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0-13,共4页
一、我国普通高中课程需要改革,是因为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据许多高等学校教师反映,近年入学新生中不少人思想觉悟不高,自学能力较差,懒于动手动脑,可造之才不多。又据许多接受高中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反映,不少高中毕业生参加... 一、我国普通高中课程需要改革,是因为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据许多高等学校教师反映,近年入学新生中不少人思想觉悟不高,自学能力较差,懒于动手动脑,可造之才不多。又据许多接受高中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反映,不少高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时不仅缺乏劳动知识技能,而且怕苦怕累,拈轻怕重,纪律观念薄弱。这就是说,高中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完成,为社会培养后备劳动力的任务完成得更加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相结合 高中毕业生 高中教育 高中课程 高等学校教师 自学能力 知识技能 思想觉悟 普通教育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统结构与实践模式
13
作者 郭志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共5页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生产劳动过程 科学技术知识 实践模式 教育过程 系统结构 教育科学工作者 意识形态 劳动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的立足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尔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27-133,共7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自理论的过本问题,也是我国卅年来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最近,教育理论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集中的讨论。木义试就马克,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的立足点进行论述,并对我国实行教育与生产分...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自理论的过本问题,也是我国卅年来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最近,教育理论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集中的讨论。木义试就马克,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的立足点进行论述,并对我国实行教育与生产分动的若十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劳结合 重要内容 教育理论 劳动 教育实践 教育制度 问题展开 自身发展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庆 《教育与经济》 1987年第4期5-8,共4页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关键词 人类自身生产 两种生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生产 生活资料 住房 物质生产部门 劳动力素质 唯物主义观点 体力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老解放区的优良传统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伯庚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6期31-34,18,共5页
一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工、阶级的出现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教育与生产劳动也分离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说成是天下之“通义”。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要求体力劳动... 一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工、阶级的出现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教育与生产劳动也分离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说成是天下之“通义”。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要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特别是消灭了剥削,消灭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对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将成为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优良传统 教育过程 老解放区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观点 共产主义 劳动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我国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靖国平 胡定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当前,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基本涵义,并积极探索新时期在我国进一步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意义和措施。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 当前,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基本涵义,并积极探索新时期在我国进一步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意义和措施。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涵义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涵义研讨不够,探究不深。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过分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劳结合的直接论述,处处引经据典、缺乏从精神实质上、动态上和整体全面上把握其本质特性;二是将教劳结合更多地看作是实践性、操作性方面的问题,从而忽视了理论上的探讨。由于理论研究上存在着简单化、模糊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劳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认识马克思主义 现代教育 思想的本质 教育发展 学校教育 模糊化倾向 贝勒斯 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启仁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辽阳石油化专王启仁劳动创造了教育,教育又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三脱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辽阳石油化专王启仁劳动创造了教育,教育又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三脱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却是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相结合 高校教育改革 教学计划 三年制专科 总学时 王启 毕业论文 刘国瑞 改造运动 教学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教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柯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高教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要有时代感,要从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教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新探讨的内容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使得出的结论更贴近实际的需要和可能。本文谨就几个有关问题谈... 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高教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要有时代感,要从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教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新探讨的内容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使得出的结论更贴近实际的需要和可能。本文谨就几个有关问题谈点初步的看法。一、关于高教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提高社会生产力,二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恩格斯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向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提供实践基础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相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 历史时期 技术训练 办学方向 各类教育 行政措施 专业结构 高教资源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
20
作者 宋伯生 吴跃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6-39,共4页
我们党正式地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了。在这方面,我们有过经验,也有过教训,也还有不少困惑。特别是如何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正确理解它的内涵,以及它在培训专业人才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似乎还... 我们党正式地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了。在这方面,我们有过经验,也有过教训,也还有不少困惑。特别是如何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正确理解它的内涵,以及它在培训专业人才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似乎还很值得做些讨论。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我们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望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训专业 开门办学 合作教育 教学计划 《毛泽东选集》 冶系 脑力劳动 工作能力 工科院校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