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不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振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马克思把非物质生产的劳动看作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种不妥当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说成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一...
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马克思把非物质生产的劳动看作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种不妥当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说成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一、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不包括非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无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只是分别考察生产使用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和生产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其一,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这是因为马克思《资本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一般人类
劳动
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
非物质
生产
生产劳动概念
非物质产品
资本论
一般
生产
劳动
非
生产
劳动
剩余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
2
作者
朱博义
《江汉论坛》
1983年第2期19-21,共3页
生产劳动概念是反映社会生产活动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反映人们对社会生产过程认识的一个侧面。生产劳动概念应如何定义,争论甚久,本文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一、马克思以前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重商时代以前,人们普遍...
生产劳动概念是反映社会生产活动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反映人们对社会生产过程认识的一个侧面。生产劳动概念应如何定义,争论甚久,本文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一、马克思以前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重商时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劳动,交换是不能创造财富的。从十五世纪末开始,一系列地理大发现有力地刺激了西欧商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
十五世纪
社会
生产
过程
本质特征
思维形式
生产
活动
生产
领域
概念
体系
种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生产劳动
3
作者
李登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2期65-72,共8页
生产劳动是否应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为限的问题,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政治经济学概念性质的基本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加以准确的理解.一、理解生产劳动问题的枢纽对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的辩证认识,被马克思认为是理解全部政...
生产劳动是否应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为限的问题,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政治经济学概念性质的基本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加以准确的理解.一、理解生产劳动问题的枢纽对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的辩证认识,被马克思认为是理解全部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所以,不言而喻二重性也正是理解生产劳动这一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枢纽.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就能把经济事实的两个基本因素——人与自然间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的过程——置于辩证的考察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劳动
与非
生产
劳动
政治经济学对象
马克思
资本主义
生产
关系
剩余价值
经济学
概念
具体内容
社会形式
生产劳动概念
生产
劳动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4
作者
马黎元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10期52-55,共4页
生产劳动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十九世纪上半叶,不少经济学家对它有过阐述。不过,西方经济学家随后逐渐放弃了这个概念。现在,这个问题的争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之间进行的,争论起源于对马克思的有关论述...
生产劳动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十九世纪上半叶,不少经济学家对它有过阐述。不过,西方经济学家随后逐渐放弃了这个概念。现在,这个问题的争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之间进行的,争论起源于对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的不同领悟。本文亦想就此提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同志们。《资本论》里第一次提出生产劳动的概念是在第一卷第五章里,把意思说的更完整是在第一卷第十四章里。马克思说:“劳动过程最初是抽象地,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劳动
耗费
劳动
过程
使用价值
生产
劳动
与非
生产
劳动
资产阶级
经济学家
历史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当区分客观的生产劳动与资本家观念中的生产劳动——读《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5
作者
何干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6-32,共7页
在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争议中,学术界有人认为,马克思在生产劳动是否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论述上是含糊不清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也有人认为,马克思明确说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演员、教员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我认为这些看法值得商榷。产生以上...
在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争议中,学术界有人认为,马克思在生产劳动是否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论述上是含糊不清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也有人认为,马克思明确说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演员、教员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我认为这些看法值得商榷。产生以上这些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概念上把《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的客观的生产劳动,同资本家观念中的生产劳动混为一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家阶级
剩余价值
物质产品
资本论
物质
生产
再
生产
过程
创造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与制度创新
6
作者
刘桂斌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7-12,共6页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一再拓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概念必然进一步拓展 ;知识劳动力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新特点 ,导致了分配、产权制度的革新 ;现阶段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及经济体制创新 ,缘于全民企业劳动的“三重社...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一再拓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概念必然进一步拓展 ;知识劳动力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新特点 ,导致了分配、产权制度的革新 ;现阶段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及经济体制创新 ,缘于全民企业劳动的“三重社会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
“二重”性
企业
劳动
的“三重社会属性”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资本论》中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
7
作者
张林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4年第4期28-32,共5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是从生产劳动意义上讲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的。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意义上所讲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有原则区别的。但是,多少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是从生产劳动意义上讲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的。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意义上所讲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有原则区别的。但是,多少年来学术理论界往往忽视两种意义上分工的原则区别,这就不能不造成理论上的某种混乱和对脑力劳动者的某些偏见,有澄清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
非
生产
劳动
体力
劳动
者
劳动
分工
脑力
劳动
者
资本论
总体工人
剩余价值学说
劳动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图书馆劳动的性质
8
作者
柳城
《图书与情报》
1986年第Z1期142-144,共3页
一、关于图书馆劳动的初步认识图书馆劳动是不是属于生产劳动,图书馆活动是不是属于生产力,这是图书馆经济学中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也是在建立图书馆经济学时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有一种世俗的偏见是:图书馆是单纯借借还还的服务机构,...
一、关于图书馆劳动的初步认识图书馆劳动是不是属于生产劳动,图书馆活动是不是属于生产力,这是图书馆经济学中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也是在建立图书馆经济学时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有一种世俗的偏见是:图书馆是单纯借借还还的服务机构,没有什么生产性劳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工作人员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
力再
生产
图书馆经济学
图书馆活动
马克思
理论问题
生产
性
劳动
生产
过程
生产
劳动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9
作者
易炼红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6-41,共6页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大致形成了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第三产业的劳动根本没有什么生产性可言;第二种看法则相反,断言第三产业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第三种看法介于前两者之间,提出第三产业的劳动有生产性与非生...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大致形成了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第三产业的劳动根本没有什么生产性可言;第二种看法则相反,断言第三产业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第三种看法介于前两者之间,提出第三产业的劳动有生产性与非生产性之分。我们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则在于,各种观点对生产劳动的定义各异,且有某些文章把不同涵义的生产劳动混在一起,有鉴于此,笔者试图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和现实的客观情况,通过区分三种涵义的生产劳动,以辨明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
性质
社会主义条件下
马克思恩格斯
使用价值
国民收入
资本主义
生产
关系
劳动
过程
非
生产
性
劳动
社会主义
生产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不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振羽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文摘
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马克思把非物质生产的劳动看作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种不妥当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说成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一、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不包括非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无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只是分别考察生产使用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和生产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其一,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这是因为马克思《资本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一般人类
劳动
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
非物质
生产
生产劳动概念
非物质产品
资本论
一般
生产
劳动
非
生产
劳动
剩余价值理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
2
作者
朱博义
出处
《江汉论坛》
1983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生产劳动概念是反映社会生产活动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反映人们对社会生产过程认识的一个侧面。生产劳动概念应如何定义,争论甚久,本文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一、马克思以前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重商时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劳动,交换是不能创造财富的。从十五世纪末开始,一系列地理大发现有力地刺激了西欧商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
十五世纪
社会
生产
过程
本质特征
思维形式
生产
活动
生产
领域
概念
体系
种
概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生产劳动
3
作者
李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2期65-72,共8页
文摘
生产劳动是否应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为限的问题,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政治经济学概念性质的基本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加以准确的理解.一、理解生产劳动问题的枢纽对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的辩证认识,被马克思认为是理解全部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所以,不言而喻二重性也正是理解生产劳动这一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枢纽.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就能把经济事实的两个基本因素——人与自然间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的过程——置于辩证的考察之下。
关键词
生产
劳动
与非
生产
劳动
政治经济学对象
马克思
资本主义
生产
关系
剩余价值
经济学
概念
具体内容
社会形式
生产劳动概念
生产
劳动
理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4
作者
马黎元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10期52-55,共4页
文摘
生产劳动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十九世纪上半叶,不少经济学家对它有过阐述。不过,西方经济学家随后逐渐放弃了这个概念。现在,这个问题的争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之间进行的,争论起源于对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的不同领悟。本文亦想就此提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同志们。《资本论》里第一次提出生产劳动的概念是在第一卷第五章里,把意思说的更完整是在第一卷第十四章里。马克思说:“劳动过程最初是抽象地,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劳动
耗费
劳动
过程
使用价值
生产
劳动
与非
生产
劳动
资产阶级
经济学家
历史形式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当区分客观的生产劳动与资本家观念中的生产劳动——读《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5
作者
何干强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6-32,共7页
文摘
在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争议中,学术界有人认为,马克思在生产劳动是否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论述上是含糊不清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也有人认为,马克思明确说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演员、教员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我认为这些看法值得商榷。产生以上这些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概念上把《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的客观的生产劳动,同资本家观念中的生产劳动混为一谈了。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家阶级
剩余价值
物质产品
资本论
物质
生产
再
生产
过程
创造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与制度创新
6
作者
刘桂斌
机构
湘潭大学商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7-12,共6页
文摘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一再拓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概念必然进一步拓展 ;知识劳动力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新特点 ,导致了分配、产权制度的革新 ;现阶段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及经济体制创新 ,缘于全民企业劳动的“三重社会属性”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
“二重”性
企业
劳动
的“三重社会属性”
制度创新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productive Labour
duality of labour
triple social attribute of enterprise labour
system inwovation
分类号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资本论》中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
7
作者
张林忠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4年第4期28-32,共5页
文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是从生产劳动意义上讲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的。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意义上所讲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有原则区别的。但是,多少年来学术理论界往往忽视两种意义上分工的原则区别,这就不能不造成理论上的某种混乱和对脑力劳动者的某些偏见,有澄清的必要。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
非
生产
劳动
体力
劳动
者
劳动
分工
脑力
劳动
者
资本论
总体工人
剩余价值学说
劳动
过程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图书馆劳动的性质
8
作者
柳城
出处
《图书与情报》
1986年第Z1期142-144,共3页
文摘
一、关于图书馆劳动的初步认识图书馆劳动是不是属于生产劳动,图书馆活动是不是属于生产力,这是图书馆经济学中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也是在建立图书馆经济学时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有一种世俗的偏见是:图书馆是单纯借借还还的服务机构,没有什么生产性劳动因素。
关键词
图书馆工作人员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
力再
生产
图书馆经济学
图书馆活动
马克思
理论问题
生产
性
劳动
生产
过程
生产
劳动
理论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9
作者
易炼红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6-41,共6页
文摘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大致形成了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第三产业的劳动根本没有什么生产性可言;第二种看法则相反,断言第三产业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第三种看法介于前两者之间,提出第三产业的劳动有生产性与非生产性之分。我们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则在于,各种观点对生产劳动的定义各异,且有某些文章把不同涵义的生产劳动混在一起,有鉴于此,笔者试图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和现实的客观情况,通过区分三种涵义的生产劳动,以辨明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
性质
社会主义条件下
马克思恩格斯
使用价值
国民收入
资本主义
生产
关系
劳动
过程
非
生产
性
劳动
社会主义
生产
劳动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不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
陈振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
朱博义
《江汉论坛》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生产劳动
李登
《社会科学辑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马黎元
《财经问题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应当区分客观的生产劳动与资本家观念中的生产劳动——读《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何干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与制度创新
刘桂斌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资本论》中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
张林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图书馆劳动的性质
柳城
《图书与情报》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易炼红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