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我国生产力状况出发 变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作者 智士才 《经济问题》 1981年第11期20-23,共4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中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条经验,是我们党经历三十二年的曲折,付出了重大历史代价才得来的.珍惜...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中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条经验,是我们党经历三十二年的曲折,付出了重大历史代价才得来的.珍惜这条经验,并以此为借鉴,在实践中创造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水平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 个体经济 社会化程度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被引量:4
2
作者 乔凤山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6期39-40,共2页
生产责任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它是由生产力的具体状况决定的。因此,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首先要研究生产力的具体状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具体状况是多层次、低水平、不平衡的。特别是经过十年内乱,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 生产责任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它是由生产力的具体状况决定的。因此,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首先要研究生产力的具体状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具体状况是多层次、低水平、不平衡的。特别是经过十年内乱,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多年来,农作物的种植不分地区特点,不讲息耕轮作,土壤板结,沙化碱化,地力贫瘠,形成了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恶性循环;生产工具落后,机械化水平很低,绝大部分地区是人、畜力结合劳动,整个生产过程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事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学种田水平很低,农业科技人员越来越少,(据统计建国以来,高、中等农牧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达七十万,到一九七八年国家农技人员仅有二十八万,有四十多万改了行)因此,农业科技推广甚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责任制 具体形式 生产力状况 生产关系 具体状况 劳动者 农民 化碱 物质利益 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英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其纳入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体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
作者 胡子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8-20,共3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新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我认为除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两个规律之外,还有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一规律。本文可以说是我写的《对经济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新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我认为除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两个规律之外,还有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一规律。本文可以说是我写的《对经济基础“中介”论的探讨》的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党和国家 马恩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选集》 政治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生产力状况的整体认识
5
作者 贾高建 《探索》 1987年第2期40-44,共5页
要了解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就必须分析它的生产力。然而,理论界过去这种分析却往往只是对生产力要素的分析,特别是偏重于劳动资料的状况。我认为,对生产力状况的分析应该从三个基本环节入手。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要素 生产过程 生产力诸要素 劳动者 部门结构 资本主义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及国际对比
6
作者 程恩富 周环 《经济问题》 1988年第5期2-7,共6页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必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标准为尺度。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也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视角去认识。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同国...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必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标准为尺度。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也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视角去认识。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同国际对比,对我国的生产力状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发展阶段 经济特征 社会经济形态 阶段划分 基本观点 实际情况 生产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状况是经济形式的出发点
7
作者 段若非 《经济问题》 1986年第2期25-30,共6页
社会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历史运动的最基本的规律,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自觉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建国以来的实际生活表明。
关键词 生产力状况 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是马克思主义 物质生产力 历史运动 实际生活 社会化生产力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状况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依据
8
作者 海泉 《探索》 1988年第1期12-14,共3页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无一不是根源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而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推进...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无一不是根源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而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力状况 产品经济 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经济利益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的一点体会
9
作者 钱章录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年第4期28-31,共4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我国三十二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列举出十个主要点。其中第三点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我国三十二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列举出十个主要点。其中第三点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问题上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发展 相适应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制度 变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结构要素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恒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27,共5页
本文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结构、状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任务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一、生产力的基本结构要素与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 本文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结构、状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任务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一、生产力的基本结构要素与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和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现实来看,生产力的基本结构要素是:第一,主体性要素,即作为生产过程的设计者、控制者的劳动者;第二,客体性要素,即生产资料,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土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第三,结合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结构要素 马克思恩格斯 交换方式 社会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 占有方式 生产过程 社会化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云南生产力系统的特征 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11
作者 徐亚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6,共6页
从是否有利于云南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出发,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对云南省的生产力及生产力系统作综合的、整体的把握,正确认识云南省生产力系统的现状和特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发展策略,从而促进... 从是否有利于云南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出发,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对云南省的生产力及生产力系统作综合的、整体的把握,正确认识云南省生产力系统的现状和特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发展策略,从而促进云南生产力整体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系统 云南省 促进生产力 生产力体系 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状况 功能效益 生产力进步 产业结构 正确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2
作者 李以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24,6,共5页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是说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虽然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向上的,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是说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虽然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向上的,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是会出现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这就需要一个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是通过一个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个社会形态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是分阶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绝对性和相对性 社会进步 生产力发展 最高标准 生产力状况 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具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的实质及要点浅析
13
作者 黄鹤 《探索》 1988年第5期3-4,23,共3页
一十三大重提生产力标准,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但不是创新,而是恢复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又一次拨乱反正。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或者说,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面都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状况,这... 一十三大重提生产力标准,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但不是创新,而是恢复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又一次拨乱反正。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或者说,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面都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状况,这就是生产力决定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权归属问题已经解决,发展生产力成为直接的中心任务,生产力就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据此,对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生产力标准 资本主义 生产力性质 道德标准 精神文明建设 要点浅析 发展生产力 社会进步 生产力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与农业生产责任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振坤 《江汉论坛》 1982年第8期3-8,共6页
一我国农村中生产责任制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农业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从理论上剖析农业中生产力的状况究竟如何决定着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别生产责任制形式是否符合生产力的... 一我国农村中生产责任制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农业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从理论上剖析农业中生产力的状况究竟如何决定着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别生产责任制形式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从而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种与当时当地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力发展水平 劳动者 生产力性质 生产资料 生产力状况 相适应 生产力系统 物质利益 劳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问题上的理论教训
15
作者 刘简言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2期27-29,26,共4页
近一个时期以来,生产力标准问题成了战国理论界和广大干部学习、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其内容大多是关于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性,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内容、层次以及生产力标准与实践际准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牛产力的特点……等;而从历史角度,... 近一个时期以来,生产力标准问题成了战国理论界和广大干部学习、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其内容大多是关于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性,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内容、层次以及生产力标准与实践际准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牛产力的特点……等;而从历史角度,以生产力为尺度,总结历史经验和理论教训的则不多.为此,本文试从这个角度作些初步探讨.我们过去长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没有坚持生产力标准,这方面的理论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 社会主义经济 我国现阶段 正确认识 生产力状况 决定作用 资本主义 发展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的两点看法
16
作者 郑又贤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1期78-79,共2页
一、如何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过去,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其实并不尽然。例如,美国的生产力状况较之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先进得多。那能否因此而认为,美国的生产关系是最优... 一、如何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过去,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其实并不尽然。例如,美国的生产力状况较之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先进得多。那能否因此而认为,美国的生产关系是最优越的呢?更何况,现实存在的生产关系并非同生产力状况绝对相适应的。否则,我国干吗还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国家 现实存在 相适应 经济体 实践标准 实践的结果 绝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生产力标准的不确定性
17
作者 陈积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8-84,共7页
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从认识领域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展开和深化。列宁指出:“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会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现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伺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 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从认识领域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展开和深化。列宁指出:“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会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现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伺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实践标准既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作为这个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的生产力标准也不会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推动生产力发展 试析 不确定性 列宁 实践标准 选集 生产力状况 社会系统 社会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劳动人事制度与生产力问题的思考
18
作者 苑吉凯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2-72,共1页
尽管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目前处于不断改革之中,但由于这一改革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事实上的滞后性,使我们至今仍未完全摆脱旧的劳动人事制度模式的影响,而这种移植于苏联且几十年未变的劳动人事制度正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表现出与我国... 尽管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目前处于不断改革之中,但由于这一改革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事实上的滞后性,使我们至今仍未完全摆脱旧的劳动人事制度模式的影响,而这种移植于苏联且几十年未变的劳动人事制度正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表现出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生产力状况不相一致的弊端。这种弊端集中表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人事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级 开拓进取 制度模式 生产力状况 积极性 改革 弊端 复杂性 封闭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与道德评价
19
作者 高力 《思想战线》 1988年第5期27-28,共2页
生产力作为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有着探刻的根据。生产力不是脱离生产关系而存在的,它依赖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二者的矛盾运动,既体现着人与物的自然交换过程,也产生着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从经济利益关系中引伸出... 生产力作为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有着探刻的根据。生产力不是脱离生产关系而存在的,它依赖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二者的矛盾运动,既体现着人与物的自然交换过程,也产生着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从经济利益关系中引伸出来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往往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性质、存在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所以,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应该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上来。也就是说,符合社会历史规律,能够促进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事物或现象是善的,违反社会历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适应 经济利益关系 人与人 社会主义 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意识 道德观念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道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工作要把握生产力标准问题的探讨
20
作者 杜汉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20-22,共3页
一、社会生产力标准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公安工作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据国家法律和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把社会生产力标准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由公安工作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 一、社会生产力标准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公安工作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据国家法律和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把社会生产力标准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由公安工作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的。第一,从社会治安的角度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工作 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发展 社会治安状况 根本标准 社会发展 社会治安问题 公安机关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