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品生产方式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中介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昌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9-23,共5页
中介是重要哲学范畴,但目前我国哲学界与经济学界对中介范畴的内涵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探讨甚少,这就影响商品生产方式在经济生活中理论地位的界定,影响当前深化改革中深层理论问题的方法论。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马克思、... 中介是重要哲学范畴,但目前我国哲学界与经济学界对中介范畴的内涵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探讨甚少,这就影响商品生产方式在经济生活中理论地位的界定,影响当前深化改革中深层理论问题的方法论。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恩格斯等人虽未专门论述中介范畴,但在他们的论述著中多次涉及这一范畴。综观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所阐明的中介范畴的内涵,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的中介范畴是对客观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对立要素之间的间接联系与转化现象的理论概括。由于中介面对不同的对象或侧面而具有不同的指向,因此中介是一个多棱形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商品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中介性质 经济生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涵义 生产力 相适应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容许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的问题
2
作者 王致远 《学术研究》 1981年第4期44-52,共9页
陈云同志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提出这样的主张:工农商业除国营和集体经营外容许一定数量个体经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容许企业有一定的自由。他在党的“八大”会议上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 陈云同志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提出这样的主张:工农商业除国营和集体经营外容许一定数量个体经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容许企业有一定的自由。他在党的“八大”会议上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水平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力性质 多种经济成份 资本主义工商业 多种经营方式 集体经营 国家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探“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
3
作者 陈华山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7-19,共3页
再探“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陈华山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人类社会的一般的或普遍的经济规律,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但在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规律和原理问题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 再探“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陈华山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人类社会的一般的或普遍的经济规律,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但在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规律和原理问题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这里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特点 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部门 科学技术 经济管理体制 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性质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洪成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40-47,共8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这个规律的基本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它的性质。这种要求是客观的,强制的,绝对的。“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这个规律的基本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它的性质。这种要求是客观的,强制的,绝对的。“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当它所给予充分发展余地的那一切生产力还没有展开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当它藉以存在的那些物质条件还没有在旧社会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着生产关系已经变成束缚生产力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力要求 生产力性质 生产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生产力 充分发展 共产主义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与农业生产责任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振坤 《江汉论坛》 1982年第8期3-8,共6页
一我国农村中生产责任制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农业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从理论上剖析农业中生产力的状况究竟如何决定着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别生产责任制形式是否符合生产力的... 一我国农村中生产责任制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农业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从理论上剖析农业中生产力的状况究竟如何决定着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别生产责任制形式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从而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种与当时当地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力发展水平 劳动者 生产力性质 生产资料 生产力状况 相适应 生产力系统 物质利益 劳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6
作者 宋宝全 《商业研究》 1985年第5期46-47,共2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反映着生产力和生产共系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人们认识和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时必须遵循的一条根本性的客观经济规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条规律,很好地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关键词 生产力性质 生产力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 客观经济规律 普遍规律 深刻理解 几个问题 根本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7
作者 任唯 《人文杂志》 1981年第2期54-58,127,共6页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个方面: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各种社会形态的共同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个方面: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各种社会形态的共同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各个社会共同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建立在对这一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对这一规律在各个社会的具体表现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生产力水平 生产工具 社会主义经济 促进生产力 平均主义 集体经济 生产力发展 穷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关系及其适合生产力性质问题新探
8
作者 秦庆武 《齐鲁学刊》 1983年第5期5-9,共5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基本经济规律。但是,生产关系到底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究竟怎样才算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还有必要进行探讨。生产关系一般讲来就是社会中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物质关系。但这...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基本经济规律。但是,生产关系到底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究竟怎样才算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还有必要进行探讨。生产关系一般讲来就是社会中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物质关系。但这仅仅是一种狭义的而且是抽象的说法。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应当包括社会中一切与生产和劳动发生关系的诸因素的组织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似应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生产资料 生产力发展 生产行业 人与人 社会形态 生产部门 生产结构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9
作者 吴树青 《河北学刊》 198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在农业、工业、财贸等领域,在所有制形式、计划管理形式、经营管理形式、分配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生...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在农业、工业、财贸等领域,在所有制形式、计划管理形式、经营管理形式、分配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例如,在农业方面,提出了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恢复和适当扩大自留地,发展农村副业;在国营企业中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流通领域内开放集市贸易,产生了许多新的流通渠道;在城镇重视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由统负盈亏改为自负盈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生产力发展 正确运用 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力水平 所有制形式 物质条件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家庭经营联产承包的生命力之所在——兼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0
作者 单用塘 《经济问题》 1984年第8期26-28,5,共4页
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和方向。实践证明,它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就是它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 一、生产关系适合... 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和方向。实践证明,它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就是它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 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生命力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家庭经营 农村经济改革 重要成果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情出发探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1
作者 张洞明 宣斯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2-13,共2页
建国三十一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经济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左倾思想的影响。这种左倾思想的突出表现:一在生产关系方面,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急于过渡,盲目追求“一大二公... 建国三十一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经济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左倾思想的影响。这种左倾思想的突出表现:一在生产关系方面,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急于过渡,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二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不顾现实条件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发展 主要问题 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现实条件 伟大成就 突出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刘建兴 《中国流通经济》 1988年第5期29-32,共4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 既然认识和尝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极其重要,那末,这条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什么呢?不明确这个问题,还是尝握不了这条规律。 关于这条规律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是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 既然认识和尝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极其重要,那末,这条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什么呢?不明确这个问题,还是尝握不了这条规律。 关于这条规律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是以斯大林同志的观点为准绳的,即“生产关系不能过分长久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并和这一增长相矛盾。”(《联共(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基本要求 斯大林 党史 生产力发展 劳动者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化 物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原因初探
13
作者 张长兰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3期22-28,共7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就是按照这一规律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必然地向前发展着。而在这一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要求,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就是按照这一规律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必然地向前发展着。而在这一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要求,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什么呢?按照通常讲法,生产力的性质就是指生产工具的性质,即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之所以不同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就是因为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一个使用的是手工工具,一个使用的是机器。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08页)。从这一方面来理解,我们平常所讲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工具及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对的,但是,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也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容,即劳动者的物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水平 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关系 经济落后国家 性质 人类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的质和量及其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4
作者 尹文书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6期92-95,64,共5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究竟如何理解这种适应,是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还是适应生产力的水平,只有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二者的具体运动规律之后,才能得到正确解答。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性质 决定作用 社会生产力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质和量 具体分析 社会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创造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
15
作者 朱人俊 《浙江学刊》 1983年第2期30-32,共3页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发展的,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关系性质之间的矛盾;一种是生产力发展具体规...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发展的,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关系性质之间的矛盾;一种是生产力发展具体规律和生产关系具体形式之间的矛盾。前者存在于生产过程性质中,后者存在于生产过程具体形态中。社会性质就是生产过程性质,是由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关系性质的矛盾决定的。当社会性质处在急剧变动状态时,生产过程性质的矛盾,即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关系性质的矛盾起着主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基本矛盾中需要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性质 具体形式 生产力性质 生产过程 生产力发展要求 相适应 社会主义所有制 社会性质 具体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16
作者 王永江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6期88-91,共4页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之后,还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论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与状况这一原理的,也是与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思想相一致的。本文拟从理论上探讨...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之后,还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论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与状况这一原理的,也是与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思想相一致的。本文拟从理论上探讨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性质 社会再生产 生产力发展 完善 四个阶段 生产资料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 劳动者 生产资料所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产力性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德永 阎治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4-176,共3页
生产力的性质就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力的性质是由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的,生产工具的不同性质决定了生产力的不同性质,从而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和社会形态的不同性质。
关键词 生产力 性质 生产关系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克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一)题旨的说明由于去秋我国农业合作化开始了高潮,最近论坛上正在讨论着我国农业合作化是否符合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问题。农业合作化是反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要求,这是任何稍为懂得马克思列宁主... (一)题旨的说明由于去秋我国农业合作化开始了高潮,最近论坛上正在讨论着我国农业合作化是否符合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问题。农业合作化是反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要求,这是任何稍为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知识的人都不会怀疑的。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高潮 集体化 生产关系 苏联社会主义 生产力性质 毛泽东选集 毛主席 根本原因 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29-32,共4页
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但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 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但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当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从马克思这个论断以及其它著述中,把握生产关系相对稳定性的基本含义,我们可以归结出三点:其一,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是相对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言的。其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关系的基本社会性质稳定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发展 历史阶段 现实意义 社会性质 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健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S1期28-30,共3页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十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证明这个总方针、总政策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什么是改革?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却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十分清楚...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十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证明这个总方针、总政策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什么是改革?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却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十分清楚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善良的人们对改革性质的模糊理解,打着改革的旗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 经济体制改革 资产阶级自由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性质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