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影片质感的电影生产传播新生态
1
作者 孙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新时代电影产业需兼顾影片的艺术质感及生产传播样态的双向建设。电影质感体现一部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独特物理和感性特征,成为电影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感的控制和创新是创意表达与观众接受度的桥梁,对电影的市场影响力和文化... 新时代电影产业需兼顾影片的艺术质感及生产传播样态的双向建设。电影质感体现一部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独特物理和感性特征,成为电影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感的控制和创新是创意表达与观众接受度的桥梁,对电影的市场影响力和文化价值产生深远影响。针对当前影片质感在视听、光影、美学设计等层面的不足,应深入思考电影生产传播的本质内核及新样态,着力从地域异质感、视听质感及美学质感等方面的建设出发,切实推进电影生产传播新样态的多维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质感 生产传播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社团与期刊的互动共生——论新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文脉制衡
2
作者 刘忠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6,共9页
新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高等教育、同人社团和期刊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师生不仅是新文学的生产主体,也是接受主体。教师、学生、作家、读者的多重身份认同与互动,加快了新文学从"破坏"到"建构"的... 新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高等教育、同人社团和期刊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师生不仅是新文学的生产主体,也是接受主体。教师、学生、作家、读者的多重身份认同与互动,加快了新文学从"破坏"到"建构"的步伐。新文学伊始,师生、同窗之间结社十分普遍,"社团—期刊"几乎成为一种标配模式。同人社团和期刊在积聚作家、发表作品、培养人才、开展论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凸显作家个性;同人聚散、思想分歧容易导致社团消亡、报刊停办;社团之间意见相左甚多,"党同伐异"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社团和期刊的存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众声喧哗,什么是多元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生产传播 文脉制衡 学校 社团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传播变革和中国媒体格局重构 被引量:15
3
作者 弥建立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74,共6页
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人们还没来得及对大数据的概念作出科学定义,大数据已经成为新兴的产业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使得媒体的智能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大数据从微观层面创新了新闻生产思维,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产生了新的新闻生产主... 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人们还没来得及对大数据的概念作出科学定义,大数据已经成为新兴的产业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使得媒体的智能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大数据从微观层面创新了新闻生产思维,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产生了新的新闻生产主体,模糊了新闻传受关系。在宏观层面上,大数据推动了传统媒体升级转型,催生了新的信息产业链和媒体群,形成了新的媒介圈层,改变了中国媒体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新闻生产传播 媒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爆款IP的微综艺内容生产逻辑与创新传播 被引量:5
4
作者 曹玉月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8,共6页
原创不足、价值观输出片面化、表现手法老套等问题阻碍了微综艺的进一步发展。要想使微综艺成功出圈,首先要在内容生产方面下功夫,题材选择要小而美,内容生产要在多元垂直领域注重优质原创且追求精品;其次在传播方面,巧用明星联动话题... 原创不足、价值观输出片面化、表现手法老套等问题阻碍了微综艺的进一步发展。要想使微综艺成功出圈,首先要在内容生产方面下功夫,题材选择要小而美,内容生产要在多元垂直领域注重优质原创且追求精品;其次在传播方面,巧用明星联动话题关注是亮点,结合移动媒介加持内容输出的全景化是关键,借助MCN适配不同的平台进行宣传造势和流量运营则如最后的临门一脚,重要性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综艺 爆款IP 内容生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交互视域下网络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城 欧阳宏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知识生产的意义生成并不只存在于文本及表征系统中,也存在于非表征性的具身实践、特定情境、媒介惯习、情感、需求及动机等的交互耦合中。表征与非表征协调作用,构建了网络知识生产的完整意义。非表征文化为网络知...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知识生产的意义生成并不只存在于文本及表征系统中,也存在于非表征性的具身实践、特定情境、媒介惯习、情感、需求及动机等的交互耦合中。表征与非表征协调作用,构建了网络知识生产的完整意义。非表征文化为网络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践切入点。认知主体与环境、物质化媒介、知识平台等构成彼此关联的共同体。在离身与具身认知交互视域下,网络知识生产传播应从关系性体认入手,以实践中的认知主体为核心,通过知识生产观念转变、知识关系网络重塑和知识服务升级重构网络知识生产传播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交互 表征 非表征 网络知识 生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视角下乡村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基于北京市郊区农民宣讲团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红艳 吴洲钇 牛畅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50-61,共12页
基于对北京市郊区农民宣讲团的组织者、组织过程、宣讲者、培训者访谈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个体农民的文化传播实践,既是一个被引导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生产与传播进行引导,另一方面... 基于对北京市郊区农民宣讲团的组织者、组织过程、宣讲者、培训者访谈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个体农民的文化传播实践,既是一个被引导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生产与传播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农民作为演讲者自身,从个体主义的视角,对乡村文化进行再生产与再传播,在乡村文化再生产与传播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显性的制度引导和隐性的个体文化传播实践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这种合作与冲突,也构成了乡村基层治理中的一种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文化 生产传播 农民 宣讲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范敬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从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研究的结论出发,参考葛兰西霸权理论及舒茨对意义的理解,假设网络话语意义生产同样存在着编码/解码的过程,而且还存在着弥散与重组过程,但因"传"与"受"的模糊,这个过程不再是二元的对立,而且... 从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研究的结论出发,参考葛兰西霸权理论及舒茨对意义的理解,假设网络话语意义生产同样存在着编码/解码的过程,而且还存在着弥散与重组过程,但因"传"与"受"的模糊,这个过程不再是二元的对立,而且远比电视话语的过程要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话语 意义 生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本学视阈下的敦煌文学生产与传播——以佛教歌辞《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为例
8
作者 郑骥 瞿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佛教歌辞《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在敦煌歌辞中篇幅最大,表现净土思想,是一颂佛劝信的典型佛教文学作品。运用"写本细读"方法全方位考察这组歌辞的6件写本,可知它们均抄于924至979年间,体现了多元化的文学"再生产&qu... 佛教歌辞《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在敦煌歌辞中篇幅最大,表现净土思想,是一颂佛劝信的典型佛教文学作品。运用"写本细读"方法全方位考察这组歌辞的6件写本,可知它们均抄于924至979年间,体现了多元化的文学"再生产"格局。该组歌辞由僧智严于924年自鄜州传入敦煌,在共同文化心理的作用下,遵循敦煌文学生产、传播同时进行、循环往复的一般规律,不断深入人心。根据晚近"数序民歌"遗存的地域分布和《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原生地区的关系,可知历史上"十二时类"民歌以关陇为中心,广泛传唱于川北、河西等地,由此不难看出敦煌文学作为唐五代中国文学片段和缩影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 敦煌文学 写本细读 生产传播 数序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影相随的短视频生产与传播 被引量:9
9
作者 本刊记者 崔波 +2 位作者 李武 潘祥辉 漆亚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22,共11页
随着5G技术的到来,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如影相随。短视频生产与传播同历史上存在过的、现存的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在哪里?如何理性看待短视频的异军突起?短视频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过热的短视频的监管当采取哪些规制... 随着5G技术的到来,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如影相随。短视频生产与传播同历史上存在过的、现存的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在哪里?如何理性看待短视频的异军突起?短视频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过热的短视频的监管当采取哪些规制?针对上述问题,本刊约请几位专家,就与此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专家排名以姓氏拼音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如影相随 生产传播 媒介内容 理性看待 未来发展方向 异军突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东北话剧的制度型构、文化生产与历史价值
10
作者 逄增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4,共9页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黑、吉、辽三省得益于历史的积淀和社会现实,建构形成了一整套与工业基地物质生产体制匹配的话剧生产与传播制度,并取得堪称辉煌的历史成就,是“十七年”话剧领域的重要流派和生力军之一。尽管诸多当代话...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黑、吉、辽三省得益于历史的积淀和社会现实,建构形成了一整套与工业基地物质生产体制匹配的话剧生产与传播制度,并取得堪称辉煌的历史成就,是“十七年”话剧领域的重要流派和生力军之一。尽管诸多当代话剧史和文学史著述都对东北话剧有关注和评价,但总体上的认识和评述还可以再深化和拓展,以展示其历史价值和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话剧 话剧史 “十七年”话剧 生产传播 十七年 生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维斯与19世纪晚期法国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玮 吕一民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9-216,共8页
经历了大革命开启的一个世纪的动荡、冲突之后,特别是共和国初年因巴黎公社等事件严重撕裂法国社会情况下,共和派人士一旦执掌第三共和国政权就力求依托理性、民主,在寻求民族团结和精神统一上获得突破,同时还希冀让共和国本身更令人信... 经历了大革命开启的一个世纪的动荡、冲突之后,特别是共和国初年因巴黎公社等事件严重撕裂法国社会情况下,共和派人士一旦执掌第三共和国政权就力求依托理性、民主,在寻求民族团结和精神统一上获得突破,同时还希冀让共和国本身更令人信服地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知识”当时已被视为“进步”最理想的标志,共和派大权在握后始终高度重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在对第三共和国至关重要的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上,时为法国史坛领军人物的拉维斯最为值得关注。他不仅大力倡导和构建符合共和派理念的史学研究,无论是在历史知识的生产还是传播方面均表现活跃,堪称“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教师”。鉴此,本文拟在知识史视野下探讨第三共和国前期拉维斯何以在建构拉维斯式史学以及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方面用力甚勤,居功至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维斯 第三共和国 历史学 知识生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 被引量:77
12
作者 沈正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4,共7页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概念,对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来说,这是一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受到原有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四全媒体...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概念,对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来说,这是一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受到原有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四全媒体"的框架下,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机制亟待创新与建构:全方位、全流程关注与报道社会重大事件,实施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再造与优化,构建"全程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受众的个性化信息或新闻消费需求,打造"全息媒体";形塑传受一体化、混合型角色,强化大众参与感、体验感与社会责任感,推动"全员媒体";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和效能,实现"全效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全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 新闻生产传播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推一体算法--基于当前网络剧和网络综艺生产与传播的构想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冶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74,共7页
当前网络剧和网络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历经单向内容生产和与之配套的广播式传播机制之后,进入以利基内容生产和社群传播为表现形式的二阶形态。而此阶段算法推荐的进一步完善伴随着物联网水平的提高,使得网络剧和网络综艺内容生... 当前网络剧和网络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历经单向内容生产和与之配套的广播式传播机制之后,进入以利基内容生产和社群传播为表现形式的二阶形态。而此阶段算法推荐的进一步完善伴随着物联网水平的提高,使得网络剧和网络综艺内容生产、传播、变现实现了完整的闭环。根据这一技术演进路线,文章构想了未来的网络剧和网络综艺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三阶形态,这将会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算法的产推一体模式,硬件壁垒的打破和人力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内容生产者可以为用户进行即时的个人定制生产,传播与生产也在消费过程中随时交互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剧和网络综艺 生产传播机制 二阶形态 个人定制 产推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学习资源的一种新形式:学习性工作任务平台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志群 黄慧婷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数字学习资源是信息社会中以建构、文化和境域为特征的知识载体。职业教育数字学习资源建设指导思想受到数字技术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要等因素影响,从信息加工理论正向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变化。传统聚焦课堂教学... 数字学习资源是信息社会中以建构、文化和境域为特征的知识载体。职业教育数字学习资源建设指导思想受到数字技术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要等因素影响,从信息加工理论正向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变化。传统聚焦课堂教学与管理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如今不再符合新时代知识生产与主流传播方式的要求,构建生产和传播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性工作任务(LOT)平台成为职教数字学习资源建设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国家智慧职教平台可提供的新实践场景。它以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人类学视角下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新手—胜任者为主要用户,以LOT为主要资源内容,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实施和工作结果测评为功能设计线索,以企业生产组织和业务场景为平台架构依据。数字技术和工作要素从整体上影响该平台的开发和使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习性工作任务(LOT) 国家智慧职教平台 知识生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量变与质变
15
作者 秦宗财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0-70,共1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从最初的技术层面融合,已经逐渐扩展到产业、业务、组织、传播等。...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从最初的技术层面融合,已经逐渐扩展到产业、业务、组织、传播等。正如《融媒发展十年洞见》(人民日报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所指出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一种非渐进式变革,是由媒介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传播要素创新性配置、传受方式颠覆性改变而促进主流媒体根本转型的发展手段,融合发展是量变式的持续性动作,系统性变革是质变式的累积性结果,量变不因质变而停止,系统性变革后的主流媒体仍将在新的层级继续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变 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全媒体生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史视域下19世纪前中期海外汉学期刊的中国知识传播——以《中国丛报》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庄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32,共9页
19世纪以来,海外汉学期刊成为研究、传播中国知识的重要媒介,推进了中国知识的国际传播。《中国丛报》等在华英文期刊聚合起19世纪前中期来华的西人精英,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并在系统性物质实践中产生出19世纪英语世界关于中国... 19世纪以来,海外汉学期刊成为研究、传播中国知识的重要媒介,推进了中国知识的国际传播。《中国丛报》等在华英文期刊聚合起19世纪前中期来华的西人精英,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并在系统性物质实践中产生出19世纪英语世界关于中国知识的新权威。媒介版式、印刷技术、传播网络等多重因素共同塑造了19世纪前中期海外汉学期刊生产及传播中国知识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期刊 《中国丛报》 中国知识 物质史 知识生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媒介的传播功能
17
作者 阙维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101,共2页
高校新闻传媒特指在高等院校这一特定“社会”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它具有新闻传媒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并有其自身的特定意义。但就现状来说,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其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新闻传媒... 高校新闻传媒特指在高等院校这一特定“社会”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它具有新闻传媒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并有其自身的特定意义。但就现状来说,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其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新闻传媒在校园信息生产与传播中的作用,是高校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闻传媒 校园信息生产传播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传播力的对策思考
18
作者 于红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62-64,共3页
从国际文化较量的角度看,新闻出版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核心部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日益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力量竞争的焦点。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传播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新闻出版 传播 文化生产传播 文化软实力 国际文化 政治力量 传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网络微电影发展概观
19
作者 邵将 于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共14页
在前沿网络技术赋能及头部视频网站的强势助力下,具有天然互联网基因的网络微电影曾一度辉煌,但近年来其生产和传播空间被快速发展的短视频行业不断挤压,同时自身的模式化创作问题也不断凸显。2023年是网络微电影面临阵痛之后的整改转... 在前沿网络技术赋能及头部视频网站的强势助力下,具有天然互联网基因的网络微电影曾一度辉煌,但近年来其生产和传播空间被快速发展的短视频行业不断挤压,同时自身的模式化创作问题也不断凸显。2023年是网络微电影面临阵痛之后的整改转型之年,一些优质作品在类型探索、艺术精进和传播效果上可圈可点,但同时也须时刻警惕某些作品在表现青年亚文化时的艺术表达失范等创作偏颇,并仍须坚信唯有抵制商业收编、坚守正能量输出的精耕细作之路才是网络微电影长盛不衰的生存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网络微电影 类型探索 生产传播特征 青年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共同体的建构与影响(1918—1937)——以北上广三地报刊为中心
20
作者 黄永林 任正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学术报刊作为知识生产、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共同体及学科的早期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报刊间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的共生共存关系。在学术报刊的中心表达与边缘互动的作用... 学术报刊作为知识生产、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共同体及学科的早期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报刊间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的共生共存关系。在学术报刊的中心表达与边缘互动的作用机制下,学术共同体得以初步建构起来。中心表达主要包括:学术思潮的引领、学术研究的示范、学术交流的推动、学术人才的聚合等;边缘互动涉及报刊互动、学人互动、学科互动与地域互动。而早期民俗学学术共同体具有的扩散效应与集聚效应对民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下民俗学的学科危机应对与“三大体系”建设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学术共同体 中心—边缘 知识生产传播 元点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