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牧户定居对牧区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奕霖 李冬青 程宝栋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8-1587,共10页
中国草地资源十分丰富,但面临的放牧压力与日俱增,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如何在维持牧民安居乐业的同时恢复草原生态成为热点话题,相关政策也应运而生。本文以牧户定居政策为落脚点,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内蒙古、新... 中国草地资源十分丰富,但面临的放牧压力与日俱增,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如何在维持牧民安居乐业的同时恢复草原生态成为热点话题,相关政策也应运而生。本文以牧户定居政策为落脚点,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内蒙古、新疆和西藏三个牧区省份的牧户数据,并结合相关宏观统计数据,探索其对牧区生活水平、生产力及草原生态的影响。研究发现,牧户定居政策通过改善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对牧区生活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通过增加牧户生产设施对牧区生产力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牧户定居政策对草地质量的提升在整体上尚未有显著的影响,但将草地质量的空间衡量范围逐步扩大后的分析发现,随着草地距离牧户定居中心的公里数增加,草地质量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本文提出健全牧区定居政策、发挥其社会经济生态效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户定居 生活水平 生产设施 草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功能主导下耕地生态保护分区与管控路径——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
2
作者 朱斌 郑晓彦 高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61-66,102,共7页
立足于耕地生态保护的现实需求,在评估耕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基础上识别生产功能主导型耕地,通过开展耕地生态质量评价构建耕地生态保护分区,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宿迁市耕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水平中等偏上,... 立足于耕地生态保护的现实需求,在评估耕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基础上识别生产功能主导型耕地,通过开展耕地生态质量评价构建耕地生态保护分区,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宿迁市耕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水平中等偏上,生产功能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生态功能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宿迁市生产主导型耕地面积为186078.24 hm^(2),呈现中间多、南北少的特点;宿迁市生产功能主导型耕地生态质量较高和较低等级面积相当,占生产功能主导型耕地总面积比例均超过30%,高等级面积最小,占比10%左右。宿迁市生产功能主导型耕地划分为综合利用潜力区、自然改善潜力区、利用提升潜力区、土壤修复潜力区等8类分区,根据突出区域重点生态问题和修复目标,提出针对性生态保护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保护 生产功能 分区 管控路径 宿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咸宁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3
作者 孙智杰 叶腾升 龙少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对准确识别区域生态功能、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咸宁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的动态数据资料,采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对准确识别区域生态功能、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咸宁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的动态数据资料,采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定量模型评估方法,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为评价指标,系统评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宁市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26.50%,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和通城县的部分地区;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47.20%,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大幕山、幕阜山两大生态屏障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26.53%,主要聚集分布于咸安区、赤壁市和崇阳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17.02%,主要呈小规模条带状分布于咸安区南部、赤壁市南部和崇阳县西部的部分低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 生物多样性 湖北咸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维度与度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有华 卢欣雨 +1 位作者 张壮 陈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8-4560,共13页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系统多维度韧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拓展;实证上,结合FAO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数据库,综合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香农熵方法以及广义据估计方法,为分析农业生产综合韧性和各维度韧性提供了衡量指标。理论分析表明,当前理论界应当高度重视农业韧性的复杂性,重新反思和刻画农业生产系统韧性;实证结果表明,1990—2020年全国农业综合韧性呈“W”型演化趋势,即分别在2004和2016年出现最低值,2016年后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粮食生产波动韧性在2016年以前较为稳定,并无明显的趋势,但在这之后则呈现出快速提高的趋势;生态韧性总体呈现倒“V”型趋势,2003年后下降趋势明显;2001—2019年期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则呈现“N”型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辽宁的增幅较为明显。三大韧性的耦合协调度自2004年之后趋于稳定,在2016后得到明显提升,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各维度韧性关系的进一步优化改进。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关韧性概念的争论,完善和拓展了韧性理论的应用与框架,揭示了农业生产系统韧性演化路径和规律,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农业生产 农业功能 粮食安全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地生产力与草原生态功能提升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敬龙 曲广鹏 +4 位作者 夏菲 史睿智 仁增旺堆 次珍 周青平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从西藏草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归纳了西藏天然草地及草畜平衡情况、人工草地布局及饲草产量情况、栽培牧草品种以及退化草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相关理论和技... 从西藏草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归纳了西藏天然草地及草畜平衡情况、人工草地布局及饲草产量情况、栽培牧草品种以及退化草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相关理论和技术研发,提升草原生态功能提升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质量效益;打造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增强生态功能提升技术创新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稳定;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力度,提高草原修复质量;在“以小保大”理论指导下,发展小面积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产 草原生态功能提升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生产·生活:新质生产力的空间意蕴阐释 被引量:11
6
作者 齐承水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空间是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意蕴。一定的空间场所、人的空间利益需要以及空间交往合作,人才、产业与技术的空间聚集,生产力结构要素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创新发展以及在空间的协同融合... 空间是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意蕴。一定的空间场所、人的空间利益需要以及空间交往合作,人才、产业与技术的空间聚集,生产力结构要素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创新发展以及在空间的协同融合,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起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以生态空间的优化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在科学利用资本基础上坚持生态正义,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在坚持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中破解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谐统一。生产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新质生产力是以生产空间变革为关注焦点的。生产空间是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在遵循社会生产空间发展的规律性、人民性和正义性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创造出了一个符合人民利益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生产空间,从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空间的超越。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进行生活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始终观照人的现实生活,其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价值指向。新质生产力在破解人的生活难题、拓展人的物质生活空间和精神生活空间以及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中不断彰显自身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生态空间 生产空间 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理念下的城市布局研究——以温州市瓯海区郭瞿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潘陇 单太志 唐志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265-270,共6页
温州市瓯海区郭瞿功能区基于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发展的理念,对功能区的功能布局进行初步探研,提出生态、生产、生活三者共生的城市功能布局,并以人居环境为线索,进一步探索城市规划的含义。
关键词 生态 生产 生活 规划理念 城市布局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茶园“生产-生态-生活”耦合及其技术对策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朋虎 罗旭辉 +3 位作者 王义祥 张文锦 王定峰 翁伯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047-7056,共10页
通过下乡调研,总结并分析福建省山区茶园成功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山地茶园存在水土流失与茶园经营单一及生产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结合红壤山地生态复合茶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山区“生产 生态 生活”耦合茶园(简... 通过下乡调研,总结并分析福建省山区茶园成功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山地茶园存在水土流失与茶园经营单一及生产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结合红壤山地生态复合茶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山区“生产 生态 生活”耦合茶园(简称“三生”)的总体思路,阐述了“三生”耦合茶园的理论内涵,其是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通过茶园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其在时序有效链接、空间合理布局和生产生态匹配中产生正向联系和优势叠加作用,实现山区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功能的影响挖掘与充分利用,形成山区茶园整体性的耗散结构与有序性耦合链接的特定农业开发系统。从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工程、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工程、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工程、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工程、绿化环节与茶旅结合工程、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工程等6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要素与技术实施要点。通过定位试验的能值分析表明,“三生”茶园能值自给率比常规茶园提高36.31%,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传统茶园的2.68倍,说明在生产效率和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三生”茶园模式均优于常规茶园。结合福建茶业绿色振兴实际,提出了发展“三生”耦合茶园的技术与管理对策,以期为茶业企业与家庭农场在绿色发展过程提供参考及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生态 生活 茶园 有效耦合 模式构建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9
作者 胡顺珍 张建梅 +1 位作者 谢全喜 李晓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4-341,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雌性健康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预试期5 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雌性健康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预试期5 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同时,分别定时在饮水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A及其佐剂B,其中复合微生态制剂A的添加水平为饲粮的2.0‰,6日龄时开始添加,每周2次,每次饮用量为周采食量2.0‰的1/2;复合微生态制剂佐剂B在7、14和21日龄免疫后分别连续使用3 d,每天1次,每次饮用量为日采食量的0.5‰、1.0‰和2.0‰。正试期为37 d。测定各组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数量、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在每个试验阶段,Ⅱ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除7~14日龄和15~21日龄料重比外,Ⅱ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2)14日龄和28日龄时,Ⅱ组和Ⅲ组肉鸡盲肠乳酸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日龄时,Ⅱ组和Ⅲ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8日龄时,仅Ⅱ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21、28和35日龄时,Ⅱ组和Ⅲ组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14日龄和42日龄时,Ⅳ组肉鸡的脾脏指数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28和42日龄时,Ⅲ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均较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2.0‰复合微生态制剂A和0.5‰复合微生态制剂佐剂B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改善其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同时,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佐剂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肉鸡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肉鸡 生产性能 肠道菌群 抗氧化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县土地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及核算模型解析 被引量:66
10
作者 方创琳 贾克敬 +1 位作者 李广东 王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198-5209,共12页
土地同时具有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相应地具有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是指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 土地同时具有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相应地具有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是指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和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的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机综合体,由处于支持层的生态承载力和处于表现层的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三部分组成,简称土地"三生"承载力。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目标,分析了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的基本构成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县级尺度作为测度对象,通过多方案比选,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给出了不同层级具体指标的量化辨识方法;进一步优选出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核算的SD情景模型。该研究从理论上旨在为推进国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判据,为开展全国市县尺度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监测预警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核算模型 量化辨识 理论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 被引量:50
11
作者 方创琳 鲍超 张传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15-1923,共9页
干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于协调生态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促进三大系统和谐高效运行。以干旱地区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地区为例,探讨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 干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于协调生态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促进三大系统和谐高效运行。以干旱地区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地区为例,探讨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选取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综合测度指标,采用状态空间的理想点法求解出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理想状态值和实际指数值,综合评估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现状情势,进而采用多模型互补对接支持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30a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的总体变化情景。结果认为,在不同生活水平下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目前均处于超载状态,干旱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生态承载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限制着生产系统承载力的提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低下成为制约生活承载力提高的长期因素,但未来30a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的整体超载状况将趋于缓解,自2009年起的整体承载力将处于可载状态,居民生活水平有望达到小康标准,到2054年以后在可载状态下居民生活水平有望达到富裕和现代化标准,但尚须做数百年的长期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 变化情势 未来情景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妍妍 聂存喜 +2 位作者 陈红莉 卢奇成 张文举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4,共6页
近年来,在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抗生素常被用来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但抗生素在畜牧业中频繁使用造成了抗生素在环境中及畜产品中残留等问题,危害了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随着全球范围内禁... 近年来,在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抗生素常被用来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但抗生素在畜牧业中频繁使用造成了抗生素在环境中及畜产品中残留等问题,危害了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随着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S)的呼声日益高涨,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保护其免受病原体感染、提高饲料利用率及畜产品的质量等生产问题不容忽视,导致对寻求替抗的生物制品迫在眉睫,而饲用微生态制剂由于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在促进动物生长、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操纵宿主的健康轨迹(包括和超越免疫成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且具有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而备受关注。文章从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制剂 生物学功能 作用机制 测序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磊 李佳 +5 位作者 张涛 索占伟 段慧琴 韩新平 穆祥 胡格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试验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的作用效果,从而为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健康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添加0.4%的微生态制剂)和试验2组(添加0.2%的微生态制剂),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 本试验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的作用效果,从而为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健康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添加0.4%的微生态制剂)和试验2组(添加0.2%的微生态制剂),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体重、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的抗体效价,降低料肉比、肠道发病率和死亡率。说明该微生态制剂能显著影响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制剂 肉仔鸡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集成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齐飞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3-279,共7页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中长期战略重点和指导方针。"生产-生活-生态"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提高为主体、以生态化运行为要求、以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功能目标、现代...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中长期战略重点和指导方针。"生产-生活-生态"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提高为主体、以生态化运行为要求、以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功能目标、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状况、技术集成边界条件特点等,获得5种典型的"生产-生活-生态"技术集成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可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完整、科学的"生产-生活-生态"产业循环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模式,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也将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显示出重要的长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产-生活-生态 农业工程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易力 倪学勤 +1 位作者 潘康成 汪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0-13,共4页
研究表明,用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饲喂仔鸡,均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器官指数;能明显提高循环抗体的水平和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因而能促进仔鸡的生长发育,降低料肉比。
关键词 仔鸡 生态制剂 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 免疫器官 料肉比 饲喂 免疫功能 红细胞 循环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风险及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雪雁 苏慧珍 +3 位作者 何小风 介永庆 母方方 薛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4-1133,共10页
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入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计风险及生活满意度特征的基础上,探明生计风险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自然灾害、家人患病和子女学费开支,其对农户的冲击最... 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入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计风险及生活满意度特征的基础上,探明生计风险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自然灾害、家人患病和子女学费开支,其对农户的冲击最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②农户大多遭受多重风险的冲击,其生计风险多样化指数为4.12,面临家人患病与自然灾害、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家人患病与建房开支等风险组合冲击的家庭较多;③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经济示范区高于重点保护区和恢复治理区;④农户生活满意度除受子女学费开支、草场/耕地质量下降、人畜饮水困难、家人去世开支、生态政策等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家人患病风险的持续时间以及金融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生计方式多样化程度的影响外,受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自然灾害与子女就业困难及生计风险的综合严重性程度与综合持续性程度交互作用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提出防范生计风险、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风险 生活满意度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 重点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生态影响研究——以西双版纳勐腊县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晓勇 雷冬梅 罗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2,共6页
由于在社会形态上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传统特征。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为特征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地取代了民族村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现代元素的介入,改变了人们对资源环境的... 由于在社会形态上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传统特征。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为特征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地取代了民族村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现代元素的介入,改变了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打破了民族村寨原有的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并开启了一个新的人与生态环境关系重新构建的过程。文章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为例,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勐腊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的环境影响。研究表明,尽管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在某些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土地利用方式、作物种类的单一化和高能耗、高污染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带来了区域环境污染风险加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局部小气候恶化、原生生境破碎化和水资源减少等诸多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健康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群 余洋 +1 位作者 周月 胡月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2-94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健康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出院时和出院后,对照组按全膝关节置换出院常规进行健康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健康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出院时和出院后,对照组按全膝关节置换出院常规进行健康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进行健康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采用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HS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的3、6个月,HSS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健康干预能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 健康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鱼-稻模式生态渔业:发展历程·生产效益·服务功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包特力根白乙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2,126,共4页
近30余年,中国鱼-稻模式生态渔业作为产业从起步性发展到生产性发展、再从拓展性发展到综合性发展,显现出它的勃勃生机,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而,鱼-稻模式生态渔业系统的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鱼... 近30余年,中国鱼-稻模式生态渔业作为产业从起步性发展到生产性发展、再从拓展性发展到综合性发展,显现出它的勃勃生机,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而,鱼-稻模式生态渔业系统的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鱼-稻模式生态渔业系统不仅提供重要的初级产品——稻谷、水产品等食物以及作为副产品的秸秆,还提供区域空气质量维持、区域气候调节、疾病控制、环境净化和观光休闲等服务和功能。所以,关注鱼—稻模式生态渔业的发展,客观评价和科学认识其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是促进鱼—稻模式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渔业 稻田养鱼 生产效益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2
20
作者 党普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7,共11页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新资源数据为基础,参考国家相关规范和已有研究文献,首次定量评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各师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每年可达8 207 058万元...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新资源数据为基础,参考国家相关规范和已有研究文献,首次定量评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各师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每年可达8 207 058万元,其中涵养水源占30.53%,保育土壤占44.20%,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6项仅占25.27%;2)各种森林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灌木林>胡杨林>杨树林>乔木经济林>其他阔叶林>云杉林>疏林>榆树林>桦树林>柏树林>落叶松林;3)山区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近70%是在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2个方面,平原区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超过80%是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和固碳释氧3个方面。评估结果对深刻反思、调整和优化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