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对稠化酸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梁钰茸 王磊 +4 位作者 王蕊 李玉龙 赖小娟 李朋 牛雅妮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5-902,共8页
以15-溴-1-十五醇、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和开环反应制备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TAC),采用FTIR、^(1)HNMR、^(13)C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TAC添加至稠化酸(SY)中制备了SY-x-TAC(x为... 以15-溴-1-十五醇、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和开环反应制备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TAC),采用FTIR、^(1)HNMR、^(13)C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TAC添加至稠化酸(SY)中制备了SY-x-TAC(x为TAC添加量,以SY质量的计,取值为0.2%~1.0%,下同)。通过表面张力仪、电导率仪、黏度计、流变仪、SEM对其进行了测试,考察了TAC添加量对SY-x-TAC耐温性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98.15 K下,TAC最低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16 mmol/L。SY-0.4%-TAC的耐温、耐剪切性能显著提高,升温至180℃时其溶液表观黏度和继续剪切1 h后溶液的最终表观黏度分别为80.85和75.48 mPa·s,比SY(48.01和42.52 mPa·s)分别提高了68.40%和77.52%。在应力扫描范围内,SY-0.4%-TAC和SY-0.6%-TAC存在明显的线性黏弹区,表现为弹性体,体系空间结构为更紧密的网状结构。SY的疏水基团与TAC的疏水尾端相互作用,形成混合胶束。疏水基团被包裹在胶束内部,TAC的亲水基团代替SY的亲水链,实现分子间缔合,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稠化酸 疏水缔合 耐高温 耐剪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帆 张群 +3 位作者 周朝辉 朱友益 刘春德 孔瑞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本文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考察了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并研究了其表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与目标产物———羟磺基甜菜碱一致;羟磺基甜菜碱溶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本文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考察了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并研究了其表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与目标产物———羟磺基甜菜碱一致;羟磺基甜菜碱溶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为8.099×10-5 mol/L;在0.5~3.0 g/L浓度范围内,羟磺基甜菜碱溶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稳定值)均能够达到超低,且在30℃~8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此外羟磺基甜菜碱还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羟磺基甜菜碱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表面活性剂,有望应用于国内外高温高盐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耐温抗盐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界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胶束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海林 胡志勇 +2 位作者 王建龙 常婧 李慧珍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5-409,共5页
采用长碳链烷基叔胺和2-羟基-3-氯丙磺酸钠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采用元素分析,MS,1HNMR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研究了它们的胶... 采用长碳链烷基叔胺和2-羟基-3-氯丙磺酸钠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采用元素分析,MS,1HNMR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研究了它们的胶束化行为。结果表明,在25℃下,随着疏水链长由C8增加到C14,cmc由1.32×10-2mol·L-1降低到1.67×10-4mol·L-1,最低表面张力(γcmc)由35.9 mN.m-1降低到34.6 mN.m-1;随着温度的升高,同一表面活性剂的cmc略有上升,γcmc略有下降。胶束化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其胶束的形成过程为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胶束化行为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原油组分对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蕾 李文宏 +2 位作者 王丽莉 范伟 张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1-294,共4页
为揭示长庆原油中各组分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在采用四组分分离方法和碱醇液萃取法对长庆原油进行分离的基础上,考察了原油中各组分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溶液之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作用时,单一的烷... 为揭示长庆原油中各组分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在采用四组分分离方法和碱醇液萃取法对长庆原油进行分离的基础上,考察了原油中各组分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溶液之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作用时,单一的烷烃、芳烃、沥青质组分对超低界面张力的形成贡献很小,而非烃组分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可达到4.82×10^(-3)m N/m;非烃组分中的石油酸与表面活性剂间的平衡界面张力为0.347 m N/m,石油碱与表面活性剂间的界面张力先迅速降低再升高至约0.1 m N/m,单一的石油酸和石油碱组分均不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且二者具有相反的界面行为特点;石油酸与石油碱复配体系与表面活性剂间的界面张力为4.70×10^(-3)m N/m,二者的协同作用使原油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间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四组分 石油酸 石油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胶束催化乙酸酯水解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杨 潘忠稳 +1 位作者 陈赓 孙硕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4-207,211,共5页
实验合成了2种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12和C-16,并在25℃的条件下,采用电导率法研究了乙酸乙酯和乙酸戊酯在C-12和C-16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无表面活性剂时,乙酸乙酯水解速率常数k为0.111 L/(mol·s),乙酸戊酯的k为0.082 L/(mol&#... 实验合成了2种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12和C-16,并在25℃的条件下,采用电导率法研究了乙酸乙酯和乙酸戊酯在C-12和C-16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无表面活性剂时,乙酸乙酯水解速率常数k为0.111 L/(mol·s),乙酸戊酯的k为0.082 L/(mol·s)。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8×10-4mol/L时,C-12催化下乙酸乙酯的k为0.183 L/(mol·s),乙酸戊酯的k为0.112 L/(mol·s);而C-16催化下乙酸乙酯的k为0.226 L/(mol·s),乙酸戊酯的k为0.135 L/(mol·s)。结果表明,C-12和C-16对乙酸酯的水解均有催化作用,相同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速度快于乙酸戊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乙酸酯 水解 胶束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伟 吴美云 +2 位作者 朱浩 李伟 解伶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1-486,共6页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以腰果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腰果酚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表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复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以腰果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腰果酚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表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复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加量对油水界面张力及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腰果酚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0.5数3.0 g/L)时的油水界面张力为10-4数10-3m N/m。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平衡界面张力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面活性剂加量对二元体系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较小,当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0.3数0.8 g/L、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5 g/L时的平衡界面张力为10-6数10-5m N/m。二元体系乳化性能良好,随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二元体系分水时间呈增长趋势(200数1000 s)。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乳状液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型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学川 丁建华 +1 位作者 袁绪政 刘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简要介绍了甜菜碱型硅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类型和性质,提出了甜菜碱型硅表面活性剂合成有硅氢化和季铵化两种方法,详细阐述了羧基型、磺基型和磷酸酯型甜菜碱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最后讨论了这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学、纺织、... 简要介绍了甜菜碱型硅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类型和性质,提出了甜菜碱型硅表面活性剂合成有硅氢化和季铵化两种方法,详细阐述了羧基型、磺基型和磷酸酯型甜菜碱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最后讨论了这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学、纺织、制革等行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型硅表面活性 结构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AOS/Gemini季铵盐三元复合型泡排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志升 沈产量 +3 位作者 李建勋 刘延强 韩薇薇 董三宝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9-249,共11页
泡沫排液技术是保障气井产量的重要手段,研发高性能的泡排剂极其关键。为适应高矿化度、高凝析油含量及高温等苛刻气井环境,以椰油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CHSB)作为主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合成的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GB作为辅... 泡沫排液技术是保障气井产量的重要手段,研发高性能的泡排剂极其关键。为适应高矿化度、高凝析油含量及高温等苛刻气井环境,以椰油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CHSB)作为主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合成的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GB作为辅剂制备了一种高效环保的三元泡排体系。结果表明,三元复配体系AOS/CAGB/CHSB在摩尔比为12∶3∶35、总量为20 mmol/L时性能最优,泡沫体积和半衰期分别达到360 mL和30.27 min;在含有30%甲醇的泡排剂溶液中,测得的携液率最高可达31%,发泡率为95%;在含有0%~50%凝析油的泡排剂溶液中,三元泡沫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其中在凝析油含量为20%时,测得的携液率最高可达38%,发泡率为95%;优选的三元复配体系AOS/CAGB/CHSB对盐离子耐受性较差,加入螯合剂(氨三乙酸三钠(NTA))后,三元复配体系在矿化度为150 g/L的溶液中仍能稳定发泡和携液;温度大于50℃时,泡沫的携液率也逐渐增加,温度在90℃时,携液率在95%以上。此外,通过表面张力测试、泡沫微观结构观察也证实了该泡排剂体系存在的协同效应使其起泡、稳泡和泡沫携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排水采气 甜菜表面活性 GEMINI表面活性 发泡性能 携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活性剂用作碳酸盐岩酸液转向剂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宗圣 冯浦涌 +4 位作者 崔波 荣新明 杜勇 葛际江 张贵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7-153,共7页
针对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且油层厚度大、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后易出现含水率上升的问题,开展了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的研究。实验室合成了四种分子结构不同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BET-18、CBETXN-18、CBETXN-22S、CBETXN-22J)。... 针对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且油层厚度大、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后易出现含水率上升的问题,开展了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的研究。实验室合成了四种分子结构不同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BET-18、CBETXN-18、CBETXN-22S、CBETXN-22J)。评价表明,CBET-18对残酸的稠化能力最强,CBETXN-18对残酸的稠化能力最弱,但CBET-18和CBETXN-22S在15%盐酸中需要较高的溶解温度。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碳酸盐岩表面有吸附作用,会导致润湿性反转;且仅用盐水浸泡即可恢复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因此它不会对酸化后的生产造成影响。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对于渗透率级差低于5的并联岩心,自转向酸有较好的转向性能,可保证低渗透岩心得到有效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自转向酸 转向性能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郇路恒 杨原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41,共3页
详细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类型分类、应用特点、发展现状及在日用化工、纺织印染、医疗等领域的用途,重点阐述了几种在纺织印染中比较常见的两性表面活性剂(Albegal B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咪唑啉型两性表面... 详细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类型分类、应用特点、发展现状及在日用化工、纺织印染、医疗等领域的用途,重点阐述了几种在纺织印染中比较常见的两性表面活性剂(Albegal B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羊毛染色中既作为匀染剂又作为促染剂的应用,介绍了在羊毛染色中的作用原理,以及染色保温温度,染浴pH值,两性表面活性剂用量和加入染浴时间在羊毛染色中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 Albegal B 甜菜型两性表面活性 羊毛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类复合缓蚀泡排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秋伯 郭东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针对气田开发中后期面临出水和腐蚀两大问题,气田现用泡排剂和缓蚀剂配伍性较差,排水采气和缓蚀效果均受到影响。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作起泡组分主剂,有机膦类缓蚀剂和气田现场缓蚀剂作缓蚀组分,制备出一种甜菜碱类复合... 针对气田开发中后期面临出水和腐蚀两大问题,气田现用泡排剂和缓蚀剂配伍性较差,排水采气和缓蚀效果均受到影响。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作起泡组分主剂,有机膦类缓蚀剂和气田现场缓蚀剂作缓蚀组分,制备出一种甜菜碱类复合缓蚀泡排剂配方体系。结果表明,当甜菜碱类复合缓蚀泡排剂质量分数为0.31%时,200 mL溶液初始起泡体积为710 mL,析液半衰期为420 s,泡沫半衰期6 h以上,腐蚀速率为0.0659 mm/a,可满足现场对缓蚀泡排剂起泡性能和腐蚀速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复合缓蚀泡排 发泡性能 排水采气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聚合物二元体系驱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明日 吴文祥 唐佳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5-439,共5页
在模拟大庆油田条件下测定了0.5、1.5、2.5 g/L聚合物污水溶液的黏度、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由G'和G″按文献公式计算了溶液的第一法向应力差N1;用以表征黏弹性溶液的弹性时,频率10 Hz下的N1值比G'值要明锐些。用聚合... 在模拟大庆油田条件下测定了0.5、1.5、2.5 g/L聚合物污水溶液的黏度、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由G'和G″按文献公式计算了溶液的第一法向应力差N1;用以表征黏弹性溶液的弹性时,频率10 Hz下的N1值比G'值要明锐些。用聚合物浓度0、0.5、1.5、2.5 g/L,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BS)浓度0~0.3 g/L的16个实验驱油体系连续驱替油饱和的含水中性润湿人造岩心,由驱替压力梯度和实测油水界面张力计算了毛管数,考察了采收率与聚合物浓度关系(等毛管数条件)和采收率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等聚合物浓度条件),结果如下:为达到同一毛管数值(数量级)所需的表面活性剂浓度随聚合物浓度增大而略有减小;适宜浓度聚合物不影响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率,而且可提高采收率;聚合物浓度超过适宜值范围会降低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本身的驱油效率;聚合物浓度适宜范围的上限随毛管数增大而减小,亦即随油水界面张力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效率 毛管数 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体系 组成与配方研究 黏弹性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酯磺酸盐物化特性及其与甜菜碱复配体系界面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世腾 蔡小军 +3 位作者 郑延成 刘雪瑾 易晓 蒋筑阳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9-998,共10页
为满足低渗油藏注低矿化水开采原油的需要,研究了系列琥珀酸异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_(12)EO_(6)-CnMS,n=10,12,14和16)的泡沫特性以及溶液的表/界面活性,并研究了C_(12)EO6-CnMS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界面性能,得到了表面活性剂体... 为满足低渗油藏注低矿化水开采原油的需要,研究了系列琥珀酸异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_(12)EO_(6)-CnMS,n=10,12,14和16)的泡沫特性以及溶液的表/界面活性,并研究了C_(12)EO6-CnMS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界面性能,得到了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最小烷烃碳数(Nmin)。实验结果表明,C_(12)EO_(6)-CnMS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泡性。C_(12)EO_(6)-CnMS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随着其脂肪醇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无机盐的加入使得C_(12)EO_(6)-CnMS表面活性剂的cmc进一步降低,并且其降低程度随着无机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脂肪醇碳链长度为10的C_(12)EO_(6)-C_(10)MS表面活性剂与羧基甜菜碱(C_(16)ZC)所形成的复配体系具有降低cmc的协同作用。C_(12)EO_(6)-CnMS与烷烃间的界面张力(IFT)随着表面活性剂的脂肪醇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对表面活性剂与系列正构烷烃的界面张力扫描,得到了琥珀酸异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最小烷烃碳数,并且Nmin随着无机盐的加入而增加。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5%~1%NaCl时,C_(12)EO_(6)-C_(10)MS和C_(12)EO_(6)-C_(12)MS的Nmin为12~14。同样地,C_(12)EO_(6)-C10MS和C16ZC的复配体系具有降低界面张力的协同作用,当两者的摩尔比为4/1,3/2和2/3时,在0.5%~1%NaCl介质中复配体系的IFT值可与十二烷、十四烷和十六烷达到超低或低界面张力值(10^(-3)~10^(-2)mN/m),该复配体系适用于EACN为12~16的原油的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异酯磺酸盐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表/界面张力 烷烃碳数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碳链对N-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严群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烷基碳链的长度对其表面活性及其它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碳链长度对泡沫力、洗涤力等的影响情况,为不同使用目的选择合适长度碳链的烷基甜菜碱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十四烷基甜菜碱的起泡力较强,十二烷...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烷基碳链的长度对其表面活性及其它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碳链长度对泡沫力、洗涤力等的影响情况,为不同使用目的选择合适长度碳链的烷基甜菜碱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十四烷基甜菜碱的起泡力较强,十二烷基的次之;十四、十六烷基甜菜碱的洗涤力较强,十四烷基的洗涤力更强;相对碳链长的甜菜碱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加溶作用和钙皂分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表面活性 烷基碳链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无碱二元复合体系对聚合物驱后残余油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惠芬 黄麒钧 +1 位作者 马文国 秦贵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5,148,共5页
利用可视化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无碱二元体系的界面特性对聚合物驱后残余油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超低界面张力的无碱二元体系在人造岩心中驱替聚合物驱后残余油实验。设定水驱和化学复合驱剂量均为20 PV,保证出口含水100%... 利用可视化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无碱二元体系的界面特性对聚合物驱后残余油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超低界面张力的无碱二元体系在人造岩心中驱替聚合物驱后残余油实验。设定水驱和化学复合驱剂量均为20 PV,保证出口含水100%及岩心中的剩余油全部为残余油。界面张力分别为10-1、10-2、10-3mN/m数量级的二元体系使聚合物驱后残余油饱和度分别下降了12.65%、14.79%、21.55%。在人造岩心驱油实验中,超低界面张力的二元体系使聚合物驱后残余油饱和度下降值达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黏弹性 残余油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气体泡沫的起泡性能及封堵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史胜龙 王业飞 +4 位作者 阳建平 张海祖 周代余 丁名臣 李忠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1-455,共5页
为揭示稳泡剂黄原胶(XG)对胶质气体泡沫(CGA)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胶质气体泡沫的封堵行为特征,在高速(3500 r/min)搅拌下用起泡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和XG制备了胶质气体泡沫,研究了XG浓度对CGA起泡性能、黏度和泡沫粒径的影响,考察了CGA对... 为揭示稳泡剂黄原胶(XG)对胶质气体泡沫(CGA)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胶质气体泡沫的封堵行为特征,在高速(3500 r/min)搅拌下用起泡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和XG制备了胶质气体泡沫,研究了XG浓度对CGA起泡性能、黏度和泡沫粒径的影响,考察了CGA对均质、非均质填砂管的封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XG浓度增大,CGA待起泡液黏度、CGA低剪切速率黏度和泡沫析液半衰期增加,起泡体积降低。XG质量浓度为6 g/L、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4 g/L时,CGA的析液半衰期为46 h,起泡体积为345 m L,低剪切速率黏度大于40 Pa·s。XG浓度相同时,CGA平均直径随静置时间延长而增大;静置时间相同时,CGA平均直径随XG浓度增加而降低;CGA粒径膨胀速率随XG浓度的增加而变缓。CGA拥有较厚的液相保护外壳,不存在Plateau边界,稳定性较高。CGA溶液对均质及非均质模型均有较强的封堵作用,封堵均质、非均质填砂管的最大驱替压力分别为7.52和7.89 MPa,CGA可显著改善地层非均质性,封堵调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气体泡沫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黄原胶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清洁压裂液BVES-80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耿向飞 胡星琪 +1 位作者 贾学成 郭洪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压裂液BVES-80。该压裂液优化配方为2.5%甜菜碱表面活性剂DBA2-12+4.0%KCl+0.5%水杨酸钠+1.0%异丙醇+自来水。对BVES-80压裂液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NaCl、CaCl2、MgCl2加量为3%时,压裂液的黏度分别为337、... 开发了一种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压裂液BVES-80。该压裂液优化配方为2.5%甜菜碱表面活性剂DBA2-12+4.0%KCl+0.5%水杨酸钠+1.0%异丙醇+自来水。对BVES-80压裂液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NaCl、CaCl2、MgCl2加量为3%时,压裂液的黏度分别为337、370、394 mPa·s,耐盐性较好。压裂液静置7 d后的黏度为321mPa·s,变化较小,稳定性较好。在170 s-1下连续剪切1 h后的黏度分别大于50(60℃)和30(80℃)mPa·s,在中低温下的耐温抗剪切能力良好。在30℃、0.01率10 Hz条件下,压裂液储能模量G'始终大于耗能模量G'',且G'大于10 Pa,G''大于0.3 Pa,黏弹性较好。60℃下,陶粒在BVES-80清洁压裂液中的沉降速度为0.14 mm/s,远小于0.5%胍胶压裂液的值(1.50 mm/s),携砂性能较好。在30℃下与煤油混合可在12 h内彻底破胶,破胶液黏度小于5mPa·s,残渣含量23.46率54.37 mg/L,破胶液表面张力26.3率27.5 mN/m,破胶液与煤油的界面张力0.55率0.62mN/m。该体系在80℃下的滤失系数为4.75×10-4m/min1/2,对岩心的渗透率伤害率仅为7.4%,适合不超过80℃的中低温低渗地层的储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压裂液 性能评价 中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砂岩储层新型自转向酸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平礼 李凤 +2 位作者 兰夕堂 刘长龙 李年银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93,共4页
针对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水平井水平段长、海上酸化作业受平台空间限制等特点,常规酸化技术处理效果有限。文中研制出一种新型含羧酸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该表活剂依靠氢离子浓度变化控制酸液黏度,基于该表活剂优化设计一套适用于砂岩... 针对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水平井水平段长、海上酸化作业受平台空间限制等特点,常规酸化技术处理效果有限。文中研制出一种新型含羧酸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该表活剂依靠氢离子浓度变化控制酸液黏度,基于该表活剂优化设计一套适用于砂岩储层的转向酸液体系。酸液体系黏度随酸液浓度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酸液浓度为7%时,黏度可达658 m Pa·s,能有效封堵高渗透层。同时该转向酸还具有良好的缓蚀性、铁离子稳定性和破乳性,表面张力低,高温流变性好等特点,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酸液转向效果明显,酸化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砂岩 含羧酸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自转向酸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对复合体系非均质模型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向宇 张志东 +1 位作者 潘建华 吴文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7,350,共4页
在二维纵向非均质砂岩储层模型上,考察了气测渗透率(0.3,0.7,1.5,2.0μm2)和渗透率变异系数(0.60,0.72,0.80)对三种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体系含碱10.0 g/L、表面活性剂3.0 g/L、聚合物1.5 g/L,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2.5×107(... 在二维纵向非均质砂岩储层模型上,考察了气测渗透率(0.3,0.7,1.5,2.0μm2)和渗透率变异系数(0.60,0.72,0.80)对三种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体系含碱10.0 g/L、表面活性剂3.0 g/L、聚合物1.5 g/L,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2.5×107(模型渗透率为0.3μm2时除外,为1.8×107),实验温度45℃。将模型水驱至含水>98%之后注入0.35 PV复合体系及0.20 PV保护段塞(0.8 g/L聚合物溶液),再水驱至含水>98%。对于所有实验体系,当渗透率不变而变异系数增大时,复合驱采收率增大,总采收率则减小,而当变异系数不变而渗透率增大时(不考虑0.3μm2的情况),复合驱采收率也增大;在同一渗透率、同一变异系数条件下的驱油效果,以甜菜碱表面活性剂BS/聚合物二元体系为最好,碳酸钠/石油磺酸盐Ss/聚合物三元体系次之,氢氧化钠/重烷基苯磺酸盐Sy/聚合物三元体系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效果 人造非均质砂岩岩心 渗透率 变异系数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 碳酸钠/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体系 氢氧化钠/重烷基苯磺酸钠/聚合物体系/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睿博 郭东红 +1 位作者 王源源 孙建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针对大港港东油藏条件,通过系列甜菜碱的泡沫性能、油水界面张力性能测试,筛选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作为主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复配研制出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港港东原油和模拟矿化水,发泡体积可达溶液体积的... 针对大港港东油藏条件,通过系列甜菜碱的泡沫性能、油水界面张力性能测试,筛选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作为主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复配研制出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港港东原油和模拟矿化水,发泡体积可达溶液体积的5倍,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2m N/m数量级水平,能够满足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发泡性能 油水界面张力 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