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及关键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倪万潮 郭书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8-53,共6页
甜菊醇糖苷(steviol glycosides,SGs)是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叶片中一类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量、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植物体内主要是通过甲基赤藓糖醇(MEP)途径形成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GGPP),之后... 甜菊醇糖苷(steviol glycosides,SGs)是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叶片中一类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量、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植物体内主要是通过甲基赤藓糖醇(MEP)途径形成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GGPP),之后该物质在古巴焦磷酸合酶(CPPS)、贝壳杉烯合酶(KS)、贝壳杉烯氧化酶(KO)、糖菊苷转移酶(UGTs)等一系列结构功能各异的酶的作用下最终生成甜菊醇糖苷。SGs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及该途径中关键酶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热点。综述了甜叶菊SGs生物合成途径和参与该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醇糖苷 生物合成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导入和鉴定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君 张虹 +4 位作者 张芮 路国栋 雍婧姣 郎思睿 陈任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生产的甜菊醇糖苷因具有高甜度、低热能、不参与人体内代谢兼具保健功能等特点,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从甜叶菊叶片克隆了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SrUGT85C2、SrUGT91D2m和SrUGT76...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生产的甜菊醇糖苷因具有高甜度、低热能、不参与人体内代谢兼具保健功能等特点,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从甜叶菊叶片克隆了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SrUGT85C2、SrUGT91D2m和SrUGT76G1,构建植物基因过量表达载体,以单独或组合的形式将这些基因导入到甜叶菊中,获得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对照植株相比,单独导入SrUGT85C2的转基因植株中甜菊醇单糖苷含量提高,总糖苷、莱包迪苷A含量及占比没有明显变化;单独导入SrUGT91D2m的转基因植株中甜菊醇单糖苷含量显著降低,而甜菊醇双糖苷含量显著增加;单独导入SrUGT76G1的转基因植株中,总糖苷含量显著提高,莱包迪苷A含量达到10%以上,比对照提高了2倍,而甜菊糖苷含量减少了一半。3个基因组合同时导入的转基因甜叶菊植株与单独导入SrUGT76G1的转基因甜叶菊植株类似,其总糖苷、莱包迪苷A含量及其占比均显著提高。这些结果为以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调控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培育莱包迪苷A含量高的高品质甜叶菊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醇糖苷 莱包迪苷A UDP-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中9种甜菊醇糖苷积累与其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虹 路国栋 +2 位作者 袁春春 郎思睿 陈任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了研究甜叶菊中主要甜菊醇糖苷积累特点与其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关系,本研究选取3个品种甜叶菊(普赛科3号、中山2号、同心)为试验材料,定期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花蕾期采收植株的上位3对叶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9... 为了研究甜叶菊中主要甜菊醇糖苷积累特点与其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关系,本研究选取3个品种甜叶菊(普赛科3号、中山2号、同心)为试验材料,定期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花蕾期采收植株的上位3对叶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9种甜菊醇糖苷,即莱宝迪苷A、B、C、D、E、F(RA、RB、RC、RD、RE、RF)、甜菊糖苷(ST)、甜茶糖苷(RBS)和杜尔可苷A(DA)含量,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糖苷生物合成的3个UDP-糖基转移酶(UGTs)关键基因,即SrUGT91D2e、SrUGT74G1和SrUGT76G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甜味糖苷RA在普塞科3号营养生长期含量最高(1.60 mg·g^(-1)),RD在普塞科3号的花蕾期含量最高(1.58 mg·g^(-1));苦味糖苷ST、RC、DA在普塞科3号中的积累量显著低于中山2号和同心(普塞科3号ST为0.50 mg·g^(-1)、RC为0.26 mg·g^(-1)、DA为0.01 mg·g^(-1)),因此普塞科3号可作为甜味糖苷高产选育品种。对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与糖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甜味糖苷RD和RA的含量与其关键影响因子SrUGT91D2e和SrUGT76G1的表达量显著相关,苦味糖苷RC、ST、DA的含量与其关键影响因子SrUGT74G1的表达量显著相关。本试验为甜叶菊不同甜度糖苷的品种选育及采收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醇糖苷 基因表达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品质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永平 蔺海明 +2 位作者 张恩和 何庆祥 魏玉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5-941,共7页
为了筛选适宜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种植的甜叶菊及高光效育种材料,对引进的14个不同基因型甜叶菊种质资源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和甜菊醇糖苷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甜叶菊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 为了筛选适宜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种植的甜叶菊及高光效育种材料,对引进的14个不同基因型甜叶菊种质资源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和甜菊醇糖苷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甜叶菊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 conductance,Gs)变化均呈"低-高-低"的单峰曲线,且峰值都出现在现蕾期。各次测定表明各基因型间Pn、Tr和Gs与干叶产量、甜菊醇糖苷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X-2和ZY-0911两个基因型光合速率和干叶产量均较高,分别较平均值提高9.18%、8.66%和6.41%、9.68%。基因型间甜菊醇糖苷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BY-0915-2和ZY-0911甜菊醇糖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5.33%和14.30%,较平均增加31.31%和22.49%。综合分析得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要引种高光效甜叶菊进行栽培或作为育种亲本时,应首选引自安徽的8(ZY-0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基因型 光合速率 甜菊醇糖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信息
5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1,45,57,81,93,105,共6页
欧盟评估一种环麦芽糊精葡聚糖转移酶的安全性2022年1月13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一种环麦芽糊精葡聚糖转移酶(cyclomaltodextrin glucanotransferase)的安全性评价发布意见。据了解,这种食品酶是由Anoxybacillus caldiproteolyticus菌株St... 欧盟评估一种环麦芽糊精葡聚糖转移酶的安全性2022年1月13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一种环麦芽糊精葡聚糖转移酶(cyclomaltodextrin glucanotransferase)的安全性评价发布意见。据了解,这种食品酶是由Anoxybacillus caldiproteolyticus菌株St-88生产的,旨在用于糖基化甜菊醇糖苷的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糊精 食品酶 安全性评价 欧盟食品安全 糖基化 甜菊醇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