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玉米芯多糖铁配合物的工艺优化及体外活性
1
作者 王鑫 杨梦媛 +3 位作者 修伟业 遇世友 王景阳 马永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80-2289,共10页
甜玉米芯多糖(SCP80)与三氯化铁共热合成了甜玉米芯多糖铁配合物(SCP),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CP制备工艺。通过SEM、XRD、TG、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UV-Vis和FTIR对SCP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其体外抗氧... 甜玉米芯多糖(SCP80)与三氯化铁共热合成了甜玉米芯多糖铁配合物(SCP),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CP制备工艺。通过SEM、XRD、TG、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UV-Vis和FTIR对SCP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及降糖活性。结果表明,50 mL质量浓度为1 g/L的SCP80水溶液合成SCP的最佳合成工艺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4.6 min、pH=8.5、m(SCP80)∶m(柠檬酸三钠)=3.64∶1。在该条件下制备的SCP中铁质量分数为27.89%±0.35%。与SCP80相比,SCP表面更光滑,粒径从43.8 nm(SCP80)增至164.0 nm,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更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质量浓度为4.0 g/L的SCP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7.51%;SCP对α-淀粉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1.20±0.11) g/L,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为(0.92±0.07) g/L,其体外降糖活性明显优于SCP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铁配合物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体外抗氧化性 体外降糖 食品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体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修伟业 王鑫 +5 位作者 李雨蒙 遇世友 黎晨晨 罗钰 周卓 马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6-196,共11页
为提升甜玉米芯多糖生物学活性,制备一种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SCP80-Cr),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表征及探究体外活性。结果表明,SCP80-Cr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1、反应温度74℃、多糖浓度3 mg/mL,反应时... 为提升甜玉米芯多糖生物学活性,制备一种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SCP80-Cr),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表征及探究体外活性。结果表明,SCP80-Cr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1、反应温度74℃、多糖浓度3 mg/mL,反应时间60 min。SCP80-Cr中Cr元素重量百分比为21.08%,元素百分比为6.67%。对SCP80-Cr进行表征发现,SCP80-Cr几乎不含有蛋白、核酸、色素类物质,而Cr是以Cr-O及Cr-OH的形式与SCP80缔合,并具有较强的分子团聚特性。单糖组成测定说明SCP80-Cr单糖组成摩尔百分比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0.58:89.50:4.65:1.33:3.58。体外降糖实验结果表明,SCP80-Cr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_(50)分别为4.70±0.38 mg/mL和3.99±0.26 mg/mL;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SCP80-Cr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IC_(50)分别为4.80±0.34 mg/mL和4.99±0.28 mg/mL,说明SCP80-Cr相比于SCP80具有更好的体外降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甜玉米芯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多糖配合 表征 体外降糖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曼 张宇 +4 位作者 徐少博 赵宏 王宇亮 赵芷萌 孟繁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2,共7页
目的:以平贝母多糖为原料,制备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平贝母多糖,对其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 目的:以平贝母多糖为原料,制备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平贝母多糖,对其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测定平贝母多糖和多糖铁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估多糖的抗氧化效果。结果:平贝母多糖提取率为4.66%,表征手段证实了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的成功合成,并且多糖与Fe^3+络合后,未改变多糖结构的基本骨架,此外,多糖铁配合物结构稳定性更强,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且均强于平贝母多糖,分别达到最大清除率为68.96%、57.28%、46.88%。结论:平贝母多糖经Fe3+修饰后,结构稳定性增加,可显著提高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 多糖 配合 抗氧化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色补血草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琳 李稳宏 +4 位作者 雒羽 赵鹏 雷雨辰 滕家辉 马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二色补血草多糖铁(Ⅲ)配合物(LPC)的最佳合成工艺及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LPC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根据LPC的水解及还原性实验判断其在生理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LPC的最佳合成工艺为水浴温度73℃、多糖与柠檬酸... 目的:研究二色补血草多糖铁(Ⅲ)配合物(LPC)的最佳合成工艺及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LPC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根据LPC的水解及还原性实验判断其在生理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LPC的最佳合成工艺为水浴温度73℃、多糖与柠檬酸三钠的质量配比5:1、反应液pH8,且理化性质稳定。结论:LPC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色补血草 多糖配合 响应面分析方法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党参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16
5
作者 肖雄 彭梅 杨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3-16,共4页
以土党参多糖(Campanumoea javanica polysaccharide,CJP)和氯化铁(FeCl3)为底物合成土党参多糖铁配合物(CJP-Fe^3+)。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中铁含量,分析配合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还原性,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其... 以土党参多糖(Campanumoea javanica polysaccharide,CJP)和氯化铁(FeCl3)为底物合成土党参多糖铁配合物(CJP-Fe^3+)。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中铁含量,分析配合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还原性,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CJP-Fe^3+为红棕色无定型粉末,铁含量达到22.81%;定性鉴定结果表明CJP-Fe^3+中不存在游离的Fe^3+,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CJP与Fe^3+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空气中不易分解。CJP-Fe^3+在pH3~12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在此酸碱度范围内配合物结构不会被破坏。CJP-Fe^3+有望被开发为新型的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党参多糖配合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茎髓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4 位作者 邱燕华 许瑞波 王南南 王婷 周亚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61-64,共4页
目的:优化向日葵茎髓多糖铁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向日葵茎髓多糖为原料、向日葵茎髓多糖铁产率和铁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反应温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及多糖与柠檬酸三钠的质量配比对向日葵茎髓多糖铁产率和铁含... 目的:优化向日葵茎髓多糖铁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向日葵茎髓多糖为原料、向日葵茎髓多糖铁产率和铁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反应温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及多糖与柠檬酸三钠的质量配比对向日葵茎髓多糖铁产率和铁含量的影响。结果:向日葵茎髓多糖铁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pH9、反应时间3h、多糖与柠檬酸三钠的质量配比3:1,向日葵茎髓多糖铁产率达1.26g/g,向日葵茎髓多糖铁中铁含量为22.82%。结论:所得向日葵茎髓多糖铁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简单、可靠、适合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茎髓多糖 正交试验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沙参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景永帅 张瑞娟 +3 位作者 吴兰芳 苏蕾 李超 张丹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65-70,共6页
目的:制备北沙参多糖及其铁配合物,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北沙参多糖,经三氯化铁共热合成得到多糖铁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透射电镜、差热-热重联用... 目的:制备北沙参多糖及其铁配合物,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北沙参多糖,经三氯化铁共热合成得到多糖铁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透射电镜、差热-热重联用热分析仪等对多糖及其铁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测定,并考察其清除羟自由基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北沙参多糖的提取率为18.4%,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00:4.25,制备得到的多糖铁配合物中铁离子质量分数为19.31%,是以聚合的β-FeOOH微核为核心,多糖在其表面配合形成的多糖铁(Fe^(3+))表面配合物。结果表明,北沙参多糖及其铁配合物均具有清除羟自由基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且经铁修饰后的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北沙参多糖经铁修饰后,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多糖 配合 羟自由基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艳华 许国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2-36,共5页
采用微波法从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在弱酸性条件下,香菇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香菇多糖铁(Ⅲ),测定了其理化性质,结果:香菇多糖铁(Ⅲ)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中性。在pH值为3~12范围内不沉淀、不水解。香菇多糖铁(Ⅲ)... 采用微波法从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在弱酸性条件下,香菇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香菇多糖铁(Ⅲ),测定了其理化性质,结果:香菇多糖铁(Ⅲ)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中性。在pH值为3~12范围内不沉淀、不水解。香菇多糖铁(Ⅲ)的水溶液中几乎不存在游离的铁(Ⅲ),表明铁(Ⅲ)与香菇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37℃和模拟液体中香菇多糖铁中的Fe^3+易被抗坏血酸还原成Fe^2+。香菇多糖铁(Ⅲ)有望开发成为较好生物利用度的强化铁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型口服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香菇多糖(Ⅲ)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何瑞雪 高文宏 朱思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研究了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方案,分析了水溶性大豆多糖与铁离子的质量比、pH和反应时间对铁离子络合量及络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为:质量比1.03:1、pH4.76、反应时... 研究了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方案,分析了水溶性大豆多糖与铁离子的质量比、pH和反应时间对铁离子络合量及络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为:质量比1.03:1、pH4.76、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中铁离子的络合量为857.32mg/g,络合率为88.30%,配合物的得率为45.37%。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溶于水,在pH1~14范围内不沉淀、不水解。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有望开发成强化铁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型口服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大豆多糖-(Ⅲ)配合 响应面法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万真真 高文宏 曾新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09-113,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过氧化氢氧化制备低分子量水溶性大豆多糖,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大豆多糖,其分子量分别为93.9、43.4、18.8、9.6ku,并结合超滤从水溶液大豆多糖原液分离出分子量为155、2.6ku的两种多糖。将6种多糖分别与Fe3+反...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过氧化氢氧化制备低分子量水溶性大豆多糖,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大豆多糖,其分子量分别为93.9、43.4、18.8、9.6ku,并结合超滤从水溶液大豆多糖原液分离出分子量为155、2.6ku的两种多糖。将6种多糖分别与Fe3+反应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大豆多糖-Fe(Ⅲ)配合物[SSPS-Fe(Ⅲ)],在还原力、羟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亚硝酸盐自由基四种不同的体系下进行SSPS-Fe(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SSPS-Fe(Ⅲ)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分子量最大的SSPS-Fe(Ⅲ)的抗氧化活性较弱,而分子量为9.6ku的SSPS-Fe(Ⅲ)整体上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和亚硝酸盐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表明SSPS-Fe(Ⅲ)的抗氧化能力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大豆多糖 (Ⅲ)配合 合成 抗氧化活性 低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兵 徐清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45-1246,共2页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枸杞多糖(Ⅲ)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一般性质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玉贤 裴晓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709,共3页
目的:从大枣中提取大枣多糖,尔后与铁(Ⅲ)合成大枣多糖铁配合物(JPC)。方法:热水浸泡法提取大枣多糖;在碱性条件下,大枣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JPC;测定JPC的一般理化性质。结果:JPC是深棕红色无定型粉末,JPC易溶于... 目的:从大枣中提取大枣多糖,尔后与铁(Ⅲ)合成大枣多糖铁配合物(JPC)。方法:热水浸泡法提取大枣多糖;在碱性条件下,大枣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JPC;测定JPC的一般理化性质。结果:JPC是深棕红色无定型粉末,JPC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中性。JPC在pH值3—12范围内不沉淀,不水解。JPC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的铁(Ⅲ),表明铁(Ⅲ)与大枣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JPC中的铁(Ⅲ)易被抗坏血酸还原成铁(Ⅱ)。结论:大枣多糖铁有望开发成为理想的口服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多糖 大枣多糖配合 合成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铁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文阳 孙丙政 +2 位作者 陈穆彦 王云峰 杜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56-2257,共2页
目的:从刺梨中提取刺梨多糖,将其与铁(Ⅲ)合成多糖铁复合物(RPC),建立RPC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热水浸泡法提取刺梨多糖;在碱性条件(pH=8.0),刺梨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制备刺梨多糖铁RPC,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RPC中铁(Ⅲ... 目的:从刺梨中提取刺梨多糖,将其与铁(Ⅲ)合成多糖铁复合物(RPC),建立RPC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热水浸泡法提取刺梨多糖;在碱性条件(pH=8.0),刺梨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制备刺梨多糖铁RPC,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RPC中铁(Ⅲ)的含量。结果:RPC为红褐色的无定型粉末,RPC中铁(Ⅲ)的含量为23.30%。结论:为刺梨多糖铁口服补铁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多糖 刺梨多糖配合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抗氧化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喜峰 崔晶 +2 位作者 王文琴 罗光宏 杨生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以三氯化铁为原料,通过络合反应,对螺旋藻多糖(SP)进行结构修饰,制得有机铁化合物〔螺旋藻多糖铁(Ⅲ)配合物SP-Fe(Ⅲ)〕。采用FTIR、DSC、TGA、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等5... 以三氯化铁为原料,通过络合反应,对螺旋藻多糖(SP)进行结构修饰,制得有机铁化合物〔螺旋藻多糖铁(Ⅲ)配合物SP-Fe(Ⅲ)〕。采用FTIR、DSC、TGA、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等5种方法和MTT(四唑盐)法分析了SP和SP-Fe(Ⅲ)的抗氧化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制备的SP-Fe(Ⅲ)中Fe(Ⅲ)质量分数为16.42%±1.17%。采用5轴蛛网图对SP-Fe(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P-Fe(Ⅲ)相比SP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模拟人工胃液消化后,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在pH=6.8的人工肠液中释放出的Fe(Ⅲ)质量分数达到83.64%;在31.25×10–3 g/L的质量浓度下,与SP相比,SP-Fe(Ⅲ)配合物对淋巴细胞增殖提高了4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Ⅲ)配合 抗氧化 淋巴细胞增殖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桥 曾昭晖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用从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和 FeCl_3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的补铁剂——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ITC),并测定了其理化性质。实验证明:在 ITC 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 Fe^(3+),表明铁(Ⅲ)与银耳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经红外光谱、超速离心及电镜... 用从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和 FeCl_3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的补铁剂——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ITC),并测定了其理化性质。实验证明:在 ITC 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 Fe^(3+),表明铁(Ⅲ)与银耳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经红外光谱、超速离心及电镜观测可知: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是以β-(FeOOH)。为微核,银耳多糖在其核表面络合而形成的表面配合物,其粒子直径约为30~80 nm,属于高分子化合物。ITC 在生理 pH 下不沉淀、不水解,可望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银耳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对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中铁吸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桥 曾昭晖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研究了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在pH4~12的水解情况,未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可望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通过大鼠静注给药测得其在体内的消除是一级动力学,属于一室模型药物。分别给大鼠服用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和FeSO_4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对... 研究了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在pH4~12的水解情况,未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可望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通过大鼠静注给药测得其在体内的消除是一级动力学,属于一室模型药物。分别给大鼠服用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和FeSO_4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对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吸收率高,消除速率常数小,铁在血清中维持较高浓度的时间长,并测得其生物利用度是72%,是FeSO_4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多糖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多糖铁的合成及其铁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玉贤 刘艳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12-9114,共3页
[目的]从大枣中提取大枣多糖,然后与铁(Ⅲ)合成大枣多糖铁配合物(JPC),建立JPC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热水浸泡法提取大枣多糖;在碱性条件下,大枣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JPC;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目的]从大枣中提取大枣多糖,然后与铁(Ⅲ)合成大枣多糖铁配合物(JPC),建立JPC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热水浸泡法提取大枣多糖;在碱性条件下,大枣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JPC;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JPC中铁(Ⅲ)的含量。[结果]JPC是深棕红色无定型粉末,JPC中铁(Ⅲ)的含量: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为19.76%,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为20.37%。[结论]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多糖 大枣多糖配合 合成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文宏 何瑞雪 万真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132,144,共7页
制备了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建立数学模型来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时间1.47 h、温度69.8℃、pH8.89、水溶... 制备了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建立数学模型来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时间1.47 h、温度69.8℃、pH8.89、水溶性大豆多糖/柠檬酸三钠质量比1.92∶1下,含铁量的模型预测值为31.94%,而对应的实测值为30.65%,说明所建立的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响应面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大豆多糖-铁(Ⅲ)的制备;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与铁(Ⅲ)发生了配合反应,铁以β-FeOOH结构聚合成铁核,SSPS以羧基与铁核配合后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大豆多糖 (Ⅲ) 配合 制备 响应面分析法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多糖铁的合成及其铁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玉贤 裴晓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用热水浸泡法从粗老茶叶中提取茶叶多糖,在碱性条件下,茶叶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茶叶多糖铁配合物(TPC),并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TPC中铁(Ⅲ)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TPC是深棕红色无定型粉末, 易溶于水,在pH值... 用热水浸泡法从粗老茶叶中提取茶叶多糖,在碱性条件下,茶叶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茶叶多糖铁配合物(TPC),并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TPC中铁(Ⅲ)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TPC是深棕红色无定型粉末, 易溶于水,在pH值3~12范围内不沉淀,不水解.TPC中铁(Ⅲ)的含量: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为20.71%,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为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茶叶多糖配合 合成 含量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芯波导原理的微流控芯片长光程光度检测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文斌 方群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0-61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液芯波导 ( Liquid core waveguide,LCW)原理的微流控芯片吸收光度检测系统 .通过芯片与外界接口技术实现液芯波导管与芯片的耦合 ,建立了芯片上长光程 (毫米至厘米级 )吸收光度检测池 .采用邻菲啉 -铁 ( )显色体系验... 提出了一种基于液芯波导 ( Liquid core waveguide,LCW)原理的微流控芯片吸收光度检测系统 .通过芯片与外界接口技术实现液芯波导管与芯片的耦合 ,建立了芯片上长光程 (毫米至厘米级 )吸收光度检测池 .采用邻菲啉 -铁 ( )显色体系验证系统分析性能 ,以 5 .5 cm外覆 Teflon AF液芯波导管作为检测池 (检测池体积 2 40 n L)时 ,芯片系统的检测线性范围为 0 .0 3~ 5 0μmol/L,对邻菲啉 -铁 ( )配合物的检出限为8nmol/L,检测池有效光程达 1 .7cm,分析精度 RSD( n=5 )为 0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长光程光度检测系统 波导 微全分析系统 邻菲啰啉-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