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湖凹陷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划分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仲祥 董春梅 +4 位作者 林承焰 张宪国 段冬平 黄鑫 曾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8-790,共13页
低渗-致密气藏开发的关键是"甜点"的识别和预测,为探索海上少井、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及成因,指导油气田勘探开发,利用岩心观察,铸体、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恒速压汞... 低渗-致密气藏开发的关键是"甜点"的识别和预测,为探索海上少井、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及成因,指导油气田勘探开发,利用岩心观察,铸体、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孔渗测试和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X气田"甜点"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甜点"定义进行探讨,并根据理论产能、物性、孔隙结构和束缚水含量将"甜点"分为3类:Ⅰ类"甜点"为高产气藏,以Ⅰ类孔隙结构为主,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22%~57%;Ⅱ类"甜点"为中产气藏,储层中主要发育Ⅱ类孔隙结构,其次为Ⅰ类孔隙结构,少见Ⅲ类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45%~55%;Ⅲ类"甜点"为低产气藏,主要以Ⅲ类孔隙结构为主,发育少量Ⅳ类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45%~55%。认为Ⅰ类和Ⅱ类"甜点"能够实现现阶段经济有效开发,Ⅲ类"甜点"为后期开发的"潜力层"。研究认为,埋深是控制"甜点"发育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区4000 m以深基本不发育Ⅰ类和Ⅱ类"甜点";沉积环境是控制"甜点"发育的内因;事件性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Ⅰ类和Ⅱ类"甜点"的重要影响因素;溶蚀作用是Ⅲ类"甜点"的主控因素;构造运动是研究区气藏"甜点"形成和保存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成因 深层 低渗-致密气藏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深层低渗砂岩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导武 黄召 +7 位作者 段冬平 伍锐东 李文俊 李炳颖 李艳飞 葛俊瑞 刘彬彬 陈晨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日益深入,深度大于3500 m的深层低渗气藏所占比例日益增加,海上少井条件下“甜点”储层成因与预测表征、适合海上高经济门槛的产能释放技术工艺等制约着低渗气藏高效开发。西湖凹陷深层大型低渗砂岩气田目的层为...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日益深入,深度大于3500 m的深层低渗气藏所占比例日益增加,海上少井条件下“甜点”储层成因与预测表征、适合海上高经济门槛的产能释放技术工艺等制约着低渗气藏高效开发。西湖凹陷深层大型低渗砂岩气田目的层为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甜点”物性演化受控于构造-沉积-成岩的三相耦合,沉积相带为主控因素,强水动力形成的高能心滩为“甜点”发育的有利相带;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地震正演分析和叠前弹性反演等手段,形成了厚储层内部不同类型“甜点”预测的分级分类预测技术,采用基于样式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相建模方法实现少井条件下模型精细表征;设计大斜度井/水平井/分支井穿越多期“甜点”以实现高产,“三层楼”式立体井网实现纵向非均质性气藏均衡动用;首次采用油基钻井液直接作为完井液,钻完井全过程均为油基工作液,储层保护效果好,实现表皮系数为零。研究成果实现了海上大型低渗气田少井高产高效开发,平均单井日产超过50万m^(3),极大扩展了海上深层低渗气田开发水平和界限,对中国近海以及国内外类似低渗油气田具有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开发 甜点成因 预测 高效井型 油基泥浆完井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差异成因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导武 段冬平 +2 位作者 刘彬彬 刘英辉 黄鑫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西湖凹陷X气田花港组主要为辫状河沉积,储层整体为低渗-致密,内部发育常规物性“甜点”。从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包括孔渗、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出发,评价了研究区储层微观特征,细分了储层沉积微相并总结出不同... 西湖凹陷X气田花港组主要为辫状河沉积,储层整体为低渗-致密,内部发育常规物性“甜点”。从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包括孔渗、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出发,评价了研究区储层微观特征,细分了储层沉积微相并总结出不同微相的差异及成因,进一步预测了“甜点”的分布。研究区共发育5种沉积微相,其中粗粒心滩和砾质辫状水道微相带岩石抗压实作用强,原生孔保存好,溶蚀作用发育且黏土矿物以衬里型绿泥石为主,共同抑制破坏性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甜点”;细粒微相带岩石抗压实作用弱,流体流通不畅,溶蚀作用的产物迁移受阻,在原地形成搭桥状-丝缕状伊利石,从而造成储层致密化。粗粒心滩为研究区最佳的沉积微相,粗粒心滩型“甜点”广泛发育于辫状水道中,在研究区东部与南部发育,可进行井位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 储层特征 成因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