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体”储集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
32
1
作者
王然
常秋生
+3 位作者
钱永新
刘国良
万敏
黄立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4-611,共8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层系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体"形成规律是制约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一个关键难题。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含油性分析,针对"甜点体"地质特征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影响...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层系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体"形成规律是制约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一个关键难题。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含油性分析,针对"甜点体"地质特征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影响产能的地质因素,确定了可动油孔隙的形成机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甜点体"的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粉细砂岩、云屑砂岩和砂屑云岩,孔隙度为5.75%~11.9%,渗透率为(0.02~1.26)×10^-3μm^2,其中岩屑长石粉细砂岩的孔喉贡献率最大,"甜点体"的储集空间为溶蚀粒间(内)孔、裂缝;页岩油产能的大小受控于可动油孔隙的分布以及岩石组分中泥质、石英质和白云质的含量,可动油孔隙是在同生—准同生淋滤作用和酸性流体埋藏溶蚀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层理缝沟通溶孔是控制渗透率大小的关键因素。储层成岩过程中储集空间耦合生排烃作用最终形成"甜点体",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为受波浪作用较强的云坪、混合坪、滨湖滩砂和碳酸盐岩浅滩沉积。该发现可对同成因类型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油孔隙
溶蚀
甜点体
页岩油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与评价方法
2
作者
匡立春
吴松涛
+3 位作者
邢浩婷
伍坤宇
沈月
王振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2-791,共10页
基于中国典型陆相页岩油区带解剖,从陆相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梳理页岩油甜点富集规律与常规油气的本质差异,提出评价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页岩油是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聚集,原生源...
基于中国典型陆相页岩油区带解剖,从陆相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梳理页岩油甜点富集规律与常规油气的本质差异,提出评价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页岩油是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聚集,原生源储,具有与常规油气不同的生烃—聚烃—富烃过程,不宜沿用“藏”的概念。(2)中国陆相页岩油分布广,但受湖盆水体环境与构造演化、成岩改造影响,不同盆地页岩油地质特征与甜点富集规律差异明显。(3)陆相页岩油评价的主体是“甜点体”,其规模产出的关键要素是储油能力、含油能力和产油能力。(4)“三能力”评价的关键参数分别为总孔隙度(储油能力评价)、含油量(含油能力评价)和游离油含量(产油能力评价)。(5)参数测定方法选取方面,宜采用氦气孔隙度与核磁共振联用测定页岩总孔隙度,宜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核磁共振与高压压汞联用评价重点层段含油量,宜采用核磁共振流体分布二次剥离谱分解与测井的方法测定游离油含量。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陆相页岩产油认识,并为推动陆相页岩油快速勘探与规模动用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体
含油量
游离油
纳米孔
总孔隙度
产油能力评价
规模产出
非常规油气
陆相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物性定量预测
被引量:
13
3
作者
朱永才
姜懿洋
+2 位作者
吴俊军
杨森
郭旭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7,共6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已成为近年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热点,但储层预测多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应对致密油深入研究遇到的复杂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致密油储层预测的有效方法,解决致密油目前存在的储层预测难题,综合录井、测井和化验...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已成为近年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热点,但储层预测多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应对致密油深入研究遇到的复杂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致密油储层预测的有效方法,解决致密油目前存在的储层预测难题,综合录井、测井和化验分析结果,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划分为上、下2套"甜点体",将孔隙度作为致密油"甜点"储层分类的单一敏感参数,并利用多属性综合分析方法确定上、下"甜点体"对孔隙度敏感的地震属性,再采用非线性回归算法,定量预测累计厚度大于4m的"甜点体"储层最大孔隙度。最终明确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优势储层发育在凹陷的南部,指明了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下一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
甜点体
”
非线性回归算法
定量预测
吉木萨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吉174井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剖面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王然
何文军
+3 位作者
赵辛楣
刘国良
周作铭
赵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1期192-203,共12页
吉174井是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取心最长、资料最多的探井,其“铁柱子”的建立对于页岩油纵向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储层岩性以碎屑岩和碳酸岩混杂的过渡岩性为主,纵向变化快;岩相反映向上水体逐渐增...
吉174井是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取心最长、资料最多的探井,其“铁柱子”的建立对于页岩油纵向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储层岩性以碎屑岩和碳酸岩混杂的过渡岩性为主,纵向变化快;岩相反映向上水体逐渐增深的半深—深湖相沉积环境;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1%,平均渗透率为0.056×10^(-3)μm^(2),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层白云石和砂质含量与物性、含油性呈正相关;发育上、下2套甜点体,上“甜点”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砂屑云岩,发育溶蚀孔发育型储集空间,厚度为24 m;下“甜点”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岩、云屑砂岩和云质粉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厚度35 m;2套甜点体有利区面积为1299 km^(2),展现芦草沟组页岩油具备规模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甜点体
地质特征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
89
5
作者
斯春松
陈能贵
+2 位作者
余朝丰
李玉文
孟祥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主要为湖泊和三角洲相沉积,岩石类型主要有泥岩、碳酸盐岩和细粒级碎屑岩。发育上、下2个致密油甜点体,下甜点体以细粒级碎屑岩沉积为主,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和席状砂是储层甜点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而上甜点体...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主要为湖泊和三角洲相沉积,岩石类型主要有泥岩、碳酸盐岩和细粒级碎屑岩。发育上、下2个致密油甜点体,下甜点体以细粒级碎屑岩沉积为主,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和席状砂是储层甜点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而上甜点体以碳酸盐岩类沉积为主,微相类型为滨浅湖滩坝。上、下甜点体厚度大,分布稳定,致密油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类型
储层“
甜
点
”
体
沉积相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体”储集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
32
1
作者
王然
常秋生
钱永新
刘国良
万敏
黄立良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4-611,共8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6ZX05046-00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2017E-0402,2019E-26)资助。
文摘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层系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体"形成规律是制约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一个关键难题。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含油性分析,针对"甜点体"地质特征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影响产能的地质因素,确定了可动油孔隙的形成机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甜点体"的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粉细砂岩、云屑砂岩和砂屑云岩,孔隙度为5.75%~11.9%,渗透率为(0.02~1.26)×10^-3μm^2,其中岩屑长石粉细砂岩的孔喉贡献率最大,"甜点体"的储集空间为溶蚀粒间(内)孔、裂缝;页岩油产能的大小受控于可动油孔隙的分布以及岩石组分中泥质、石英质和白云质的含量,可动油孔隙是在同生—准同生淋滤作用和酸性流体埋藏溶蚀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层理缝沟通溶孔是控制渗透率大小的关键因素。储层成岩过程中储集空间耦合生排烃作用最终形成"甜点体",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为受波浪作用较强的云坪、混合坪、滨湖滩砂和碳酸盐岩浅滩沉积。该发现可对同成因类型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指导。
关键词
可动油孔隙
溶蚀
甜点体
页岩油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movable oil pores
dissolution
sweet spots
shale oil
Lucaogou Formation
Jimsar Sag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TE122.11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与评价方法
2
作者
匡立春
吴松涛
邢浩婷
伍坤宇
沈月
王振林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青海省高原咸化湖盆油气地质重点实验室
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2-79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4YFE011400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24DJ8702)。
文摘
基于中国典型陆相页岩油区带解剖,从陆相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梳理页岩油甜点富集规律与常规油气的本质差异,提出评价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页岩油是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聚集,原生源储,具有与常规油气不同的生烃—聚烃—富烃过程,不宜沿用“藏”的概念。(2)中国陆相页岩油分布广,但受湖盆水体环境与构造演化、成岩改造影响,不同盆地页岩油地质特征与甜点富集规律差异明显。(3)陆相页岩油评价的主体是“甜点体”,其规模产出的关键要素是储油能力、含油能力和产油能力。(4)“三能力”评价的关键参数分别为总孔隙度(储油能力评价)、含油量(含油能力评价)和游离油含量(产油能力评价)。(5)参数测定方法选取方面,宜采用氦气孔隙度与核磁共振联用测定页岩总孔隙度,宜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核磁共振与高压压汞联用评价重点层段含油量,宜采用核磁共振流体分布二次剥离谱分解与测井的方法测定游离油含量。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陆相页岩产油认识,并为推动陆相页岩油快速勘探与规模动用提供科学基础。
关键词
甜点体
含油量
游离油
纳米孔
总孔隙度
产油能力评价
规模产出
非常规油气
陆相页岩油
Keywords
sweet spot
oil content
free oil
nano-pore
total porosity
evaluation of oil production capacity
large-scale production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lacustrine shale oil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物性定量预测
被引量:
13
3
作者
朱永才
姜懿洋
吴俊军
杨森
郭旭光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7,共6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准噶尔盆地致密油形成条件
资源潜力及有利区优选"(2016ZX05046-001)
文摘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已成为近年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热点,但储层预测多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应对致密油深入研究遇到的复杂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致密油储层预测的有效方法,解决致密油目前存在的储层预测难题,综合录井、测井和化验分析结果,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划分为上、下2套"甜点体",将孔隙度作为致密油"甜点"储层分类的单一敏感参数,并利用多属性综合分析方法确定上、下"甜点体"对孔隙度敏感的地震属性,再采用非线性回归算法,定量预测累计厚度大于4m的"甜点体"储层最大孔隙度。最终明确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优势储层发育在凹陷的南部,指明了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下一步勘探方向。
关键词
致密油
“
甜点体
”
非线性回归算法
定量预测
吉木萨尔凹陷
Keywords
Jimusar depression
tight oil
sweet point body
nonlinear regression algorithm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吉174井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剖面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王然
何文军
赵辛楣
刘国良
周作铭
赵毅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1期192-203,共12页
文摘
吉174井是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取心最长、资料最多的探井,其“铁柱子”的建立对于页岩油纵向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储层岩性以碎屑岩和碳酸岩混杂的过渡岩性为主,纵向变化快;岩相反映向上水体逐渐增深的半深—深湖相沉积环境;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1%,平均渗透率为0.056×10^(-3)μm^(2),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层白云石和砂质含量与物性、含油性呈正相关;发育上、下2套甜点体,上“甜点”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砂屑云岩,发育溶蚀孔发育型储集空间,厚度为24 m;下“甜点”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岩、云屑砂岩和云质粉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厚度35 m;2套甜点体有利区面积为1299 km^(2),展现芦草沟组页岩油具备规模勘探潜力。
关键词
页岩油
甜点体
地质特征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shale oil
sweet spo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ucaogou Formation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
89
5
作者
斯春松
陈能贵
余朝丰
李玉文
孟祥超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文摘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主要为湖泊和三角洲相沉积,岩石类型主要有泥岩、碳酸盐岩和细粒级碎屑岩。发育上、下2个致密油甜点体,下甜点体以细粒级碎屑岩沉积为主,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和席状砂是储层甜点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而上甜点体以碳酸盐岩类沉积为主,微相类型为滨浅湖滩坝。上、下甜点体厚度大,分布稳定,致密油勘探潜力巨大。
关键词
岩石类型
储层“
甜
点
”
体
沉积相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rock type
cookie in reservoir
sedimentary facies
Lucaogou Formation
Jimsar Sag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体”储集特征及成因机理
王然
常秋生
钱永新
刘国良
万敏
黄立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与评价方法
匡立春
吴松涛
邢浩婷
伍坤宇
沈月
王振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物性定量预测
朱永才
姜懿洋
吴俊军
杨森
郭旭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准噶尔盆地吉174井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剖面分析
王然
何文军
赵辛楣
刘国良
周作铭
赵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沉积特征
斯春松
陈能贵
余朝丰
李玉文
孟祥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