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通信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6
1
作者 陶晋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690-693,709,共5页
从电磁波的经典理论 Maxwell方程出发 ,根据甚低频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点 ,提出实现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电通信系统模式 。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半导电媒质 电导率 水平电偶极子 感应场 甚低频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层无线透地系统中甚低频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雨龙 李凤霞 +1 位作者 陶晋宜 王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3,共3页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层中的传播模型,研究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井巷道与矿层分界面、矿层中、矿层与地面分界面的传播特性,得出结论:甚低频电磁波由矿井巷道向矿层传播时,均近似垂直于分界面入射;由矿层向地面传播时...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层中的传播模型,研究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井巷道与矿层分界面、矿层中、矿层与地面分界面的传播特性,得出结论:甚低频电磁波由矿井巷道向矿层传播时,均近似垂直于分界面入射;由矿层向地面传播时,临界角非常小,在分界面发生全反射,部分电磁波无法穿透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无线通信 透地通信 甚低频电磁波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源的甚低频电磁波空间传播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维东 张学民 +2 位作者 李忠 赵庶凡 张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8-1584,共7页
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DEMETER卫星记录的NWC发射站的VLF电场功率谱数据,采用指数拟合的方法,分析了VLF电磁波在卫星高度激发的电场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VLF电场在发射站上空及其磁共轭区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存在南... 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DEMETER卫星记录的NWC发射站的VLF电场功率谱数据,采用指数拟合的方法,分析了VLF电磁波在卫星高度激发的电场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VLF电场在发射站上空及其磁共轭区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存在南、北2个强电场中心涡;(2)相对于发射站的位置,VLF电场中心点具有经度和纬度偏移,日侧地磁经度偏移均值大于夜侧,而地磁纬度偏移均值则小于夜侧;(3)日侧VLF电场强度呈现出周期性的年变化;(4)在VLF电场中心10°范围内,电场强度随距离快速衰减,衰减常数b在长达6年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以上研究结果基础上初步构建的卫星高度人工源电磁波空间分布特征,将为研究地表-电离层电磁波传播机理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场功率谱 甚低频电磁波传播 DEMETER卫星 电离层 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电离层中沿地磁场取向有限长柱体目标的近场散射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朱红 顾婷婷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141,共11页
为了研究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电磁波对电离层中目标的近场散射机制,提出了一种VLF电磁波在该环境中对有限长金属和介质柱体近场散射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定义散射系数和交叉散射系数,分析各向异性电离层中电型波和磁型波激... 为了研究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电磁波对电离层中目标的近场散射机制,提出了一种VLF电磁波在该环境中对有限长金属和介质柱体近场散射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定义散射系数和交叉散射系数,分析各向异性电离层中电型波和磁型波激励下的散射矩阵;然后,根据积分方程法和矩量法,计算得到各向异性电离层中有限长金属和介质柱体的近区散射场和表面电流半解析表达式;最后,通过各向异性电离层中VLF波的特征波分析,给出柱体近区散射场中寻常波(O波)和非寻常波(E波)分量空间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电离层中VLF波在金属和介质目标表面激励了不同的电流,并在不同的电离层环境参数、柱体尺寸和入射角度下产生相应的近场散射和耦合散射;通过对比O波和E波表面电流分布和散射分量,进一步揭示了VLF波与暴露在均匀等离子体环境中的柱体目标的散射机理。本文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为电离层中散射通信和目标探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VLF)电磁波 各向异性介质 表面电流分布 特征波 耦合散射 近场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F波从大气层到低电离层的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庶凡 申旭辉 +1 位作者 潘威炎 张学民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基于传播矩阵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电离层的反透射系数,同时解Booker复系数四次方程得到电离层的复折射指数,分别研究了电离层反射透射系数及折射指数随VLF频段入射电波频率、入射角和地磁倾角、电离层电子浓度及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计算... 基于传播矩阵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电离层的反透射系数,同时解Booker复系数四次方程得到电离层的复折射指数,分别研究了电离层反射透射系数及折射指数随VLF频段入射电波频率、入射角和地磁倾角、电离层电子浓度及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VLF频段,垂直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磁(Traverse Magnetic)波更易透射进入电离层,而水平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电(Traverse Electric)波易被限制在地-电离层波导内来回反射.电离层电子密度较低时(如夜间),在高纬度地区,观测到地震电离层VLF异常的概率更大.当考虑地磁场的影响时,电离层将允许地震辐射的超低频(Ultra Low Frequency,ULF)/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部分的电磁波透射进入电离层,这一点已有很多卫星观测事实为证,但其进一步的物理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磁波 低电离层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复折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F波渗透电离层传播计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力 赵庶凡 张学民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3~30 kHz的甚低频(Very-Low-ITcquency,VLF)电磁波对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闪电和地面VLF通信台等VLF波主要辐射源产生的VLF波能够渗透进入电离层,并以哨声波模式继续传播至磁层与高能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本文从VLF... 3~30 kHz的甚低频(Very-Low-ITcquency,VLF)电磁波对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闪电和地面VLF通信台等VLF波主要辐射源产生的VLF波能够渗透进入电离层,并以哨声波模式继续传播至磁层与高能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本文从VLF电磁波渗透电离层传播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模型验证以及模型在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对VLF波渗透进电离层之后的传播计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磁波 计算方法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