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甚低频电磁波变态低电离层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立波 吴向阳 +1 位作者 涂剑南 保宗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利用由波对电离层加热的模型和适合于夜间低电离层的离子化学模型构成的综合模型,对甚低频波射入低电离层时变态电离层的程度受中性成分参数变化及低电离层离子化学反应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中性成分的浓度与温度... 利用由波对电离层加热的模型和适合于夜间低电离层的离子化学模型构成的综合模型,对甚低频波射入低电离层时变态电离层的程度受中性成分参数变化及低电离层离子化学反应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中性成分的浓度与温度及电离层离子化学反应参数密切地影响着加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 电磁波 低电离层 电离层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通信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6
2
作者 陶晋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690-693,709,共5页
从电磁波的经典理论 Maxwell方程出发 ,根据甚低频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点 ,提出实现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电通信系统模式 。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半导电媒质 电导率 水平电偶极子 感应场 甚低频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层无线透地系统中甚低频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贾雨龙 李凤霞 +1 位作者 陶晋宜 王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3,共3页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层中的传播模型,研究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井巷道与矿层分界面、矿层中、矿层与地面分界面的传播特性,得出结论:甚低频电磁波由矿井巷道向矿层传播时,均近似垂直于分界面入射;由矿层向地面传播时...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层中的传播模型,研究了甚低频电磁波在矿井巷道与矿层分界面、矿层中、矿层与地面分界面的传播特性,得出结论:甚低频电磁波由矿井巷道向矿层传播时,均近似垂直于分界面入射;由矿层向地面传播时,临界角非常小,在分界面发生全反射,部分电磁波无法穿透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无线通信 透地通信 甚低频电磁波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源的甚低频电磁波空间传播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维东 张学民 +2 位作者 李忠 赵庶凡 张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8-1584,共7页
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DEMETER卫星记录的NWC发射站的VLF电场功率谱数据,采用指数拟合的方法,分析了VLF电磁波在卫星高度激发的电场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VLF电场在发射站上空及其磁共轭区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存在南... 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DEMETER卫星记录的NWC发射站的VLF电场功率谱数据,采用指数拟合的方法,分析了VLF电磁波在卫星高度激发的电场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VLF电场在发射站上空及其磁共轭区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存在南、北2个强电场中心涡;(2)相对于发射站的位置,VLF电场中心点具有经度和纬度偏移,日侧地磁经度偏移均值大于夜侧,而地磁纬度偏移均值则小于夜侧;(3)日侧VLF电场强度呈现出周期性的年变化;(4)在VLF电场中心10°范围内,电场强度随距离快速衰减,衰减常数b在长达6年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以上研究结果基础上初步构建的卫星高度人工源电磁波空间分布特征,将为研究地表-电离层电磁波传播机理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场功率谱 甚低频电磁波传播 DEMETER卫星 电离层 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甚低频电磁脉冲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奇东 刘睿 +3 位作者 刘杨 黄晓 徐文璞 甄卫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1-798,共8页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的波形,开展低频/甚低频(low-frequency/very low-frequency,LF/VLF)EMP的形成和传播机理研究,识别不同EMP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来识别、确认雷电及核爆炸等现象,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的...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的波形,开展低频/甚低频(low-frequency/very low-frequency,LF/VLF)EMP的形成和传播机理研究,识别不同EMP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来识别、确认雷电及核爆炸等现象,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的EMP原始波形测量系统方案,同时针对LF/VLF这一较低的频段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系统标校方法,实现了对EMP的连续、准确测量和快速有效判别,并能通过网络实时上传数据.系统采用正交环磁场天线和平板电容电场天线实现信号的接收,设计了低噪声高保真的信道调理电路和高速数据采集电路来实现信号的采集,利用高精度的授时模块为EMP信号标记时间戳,最后结合多点监测波形实现EMP定位估计.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给出高分辨率、高精度的LF/VLF EMP波形;利用该系统组网可以实现远距离EMP源的定位,定位精度与目前近距离的定位手段相当.通过长期的运行,验证了该系统具有高可靠、低失真、判别准确、实时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LF) 甚低频(vlf) 电磁脉冲(EMP) 测量 标定 识别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阵列甚低频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岸婧 李道京 +2 位作者 周凯 王宇 洪峻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5-938,共14页
10 kHz量级甚低频电磁波信号具有较强的地物穿透能力,可用于地质勘探。由于其天线尺寸在10 km量级,其应用场合受到限制,研究基于适当尺寸高频雷达天线的甚低频电磁波信号产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基于高频阵列天线产生甚低频信号... 10 kHz量级甚低频电磁波信号具有较强的地物穿透能力,可用于地质勘探。由于其天线尺寸在10 km量级,其应用场合受到限制,研究基于适当尺寸高频雷达天线的甚低频电磁波信号产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基于高频阵列天线产生甚低频信号的概念,利用阵列天线合成产生近光速远离运动雷达多普勒信号,实现信号频率的大幅降低。给出了发射波形、交错阵列设计和阵列参数选择方法。将周期脉冲串信号作为辐射单元信号,增大合成信号脉宽。利用阵列产生的脉宽展宽量填补脉冲信号的休止期,在目标区合成时间连续的甚低频信号。采用峰值旁瓣比(PSLR)、积分旁瓣比(ISLR)、阵列发射信号与合成信号的频谱对比评价合成低频信号的性能和发射信号的能量利用率。该文仿真了百米量级阵列100 MHz辐射单元信号在目标区合成10 kHz甚低频信号的情况:9行阵列构成交错阵列、辐射单元信号脉宽设置为0.115μs时,合成信号频谱的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分别为–13.34 dB和–9.44 dB,10 kHz低频信号在合成信号中的能量占比为89.79%。该文分析了辐射单元间距误差、辐射单元信号时间、相位与幅度误差以及目标偏离预定位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变换 电磁波多普勒效应 交错阵列 周期脉冲串信号 甚低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F波从大气层到低电离层的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庶凡 申旭辉 +1 位作者 潘威炎 张学民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基于传播矩阵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电离层的反透射系数,同时解Booker复系数四次方程得到电离层的复折射指数,分别研究了电离层反射透射系数及折射指数随VLF频段入射电波频率、入射角和地磁倾角、电离层电子浓度及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计算... 基于传播矩阵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电离层的反透射系数,同时解Booker复系数四次方程得到电离层的复折射指数,分别研究了电离层反射透射系数及折射指数随VLF频段入射电波频率、入射角和地磁倾角、电离层电子浓度及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VLF频段,垂直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磁(Traverse Magnetic)波更易透射进入电离层,而水平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电(Traverse Electric)波易被限制在地-电离层波导内来回反射.电离层电子密度较低时(如夜间),在高纬度地区,观测到地震电离层VLF异常的概率更大.当考虑地磁场的影响时,电离层将允许地震辐射的超低频(Ultra Low Frequency,ULF)/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部分的电磁波透射进入电离层,这一点已有很多卫星观测事实为证,但其进一步的物理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磁波 低电离层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复折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F波渗透电离层传播计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廖力 赵庶凡 张学民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3~30 kHz的甚低频(Very-Low-ITcquency,VLF)电磁波对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闪电和地面VLF通信台等VLF波主要辐射源产生的VLF波能够渗透进入电离层,并以哨声波模式继续传播至磁层与高能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本文从VLF... 3~30 kHz的甚低频(Very-Low-ITcquency,VLF)电磁波对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闪电和地面VLF通信台等VLF波主要辐射源产生的VLF波能够渗透进入电离层,并以哨声波模式继续传播至磁层与高能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本文从VLF电磁波渗透电离层传播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模型验证以及模型在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对VLF波渗透进电离层之后的传播计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磁波 计算方法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断裂中段VLF响应特点及地质解释 被引量:1
9
作者 莫撼 熊章强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疏勒河断裂带中段为一隐伏基底断裂。由于规模较大,并且充填了低阻的构造角砾岩,因此对VLF有很好的响应。本文分析了该构造的VLF响应特点,指出在本区用VLF方法寻找隐伏构造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 疏勒河 断裂 甚低频 电磁 地质解释 vlf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F波向西传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万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2期15-21,共7页
通过在青岛、新乡、临潼、兰州和乌鲁木齐对Omega导航系统的C台信号进行接收,研究了VLF信号相位随距离的变化特性.
关键词 vlf传播 模干涉 甚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电离层中沿地磁场取向有限长柱体目标的近场散射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朱红 顾婷婷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141,共11页
为了研究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电磁波对电离层中目标的近场散射机制,提出了一种VLF电磁波在该环境中对有限长金属和介质柱体近场散射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定义散射系数和交叉散射系数,分析各向异性电离层中电型波和磁型波激... 为了研究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电磁波对电离层中目标的近场散射机制,提出了一种VLF电磁波在该环境中对有限长金属和介质柱体近场散射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定义散射系数和交叉散射系数,分析各向异性电离层中电型波和磁型波激励下的散射矩阵;然后,根据积分方程法和矩量法,计算得到各向异性电离层中有限长金属和介质柱体的近区散射场和表面电流半解析表达式;最后,通过各向异性电离层中VLF波的特征波分析,给出柱体近区散射场中寻常波(O波)和非寻常波(E波)分量空间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电离层中VLF波在金属和介质目标表面激励了不同的电流,并在不同的电离层环境参数、柱体尺寸和入射角度下产生相应的近场散射和耦合散射;通过对比O波和E波表面电流分布和散射分量,进一步揭示了VLF波与暴露在均匀等离子体环境中的柱体目标的散射机理。本文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为电离层中散射通信和目标探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vlf)电磁波 各向异性介质 表面电流分布 特征波 耦合散射 近场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垂直阵的物体深度辨识研究
12
作者 张璐 黄勇 +3 位作者 李文军 高善国 田杰 吴晓潭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8-394,共7页
为有效对水面物体、水下物体实现深度判决,研究了利用垂直布设的矢量水听器组的声压和水平振速互谱函数有功分量的正负号进行判决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变声速环境的浅海甚低频(VLF)声场物体深度辨识。依据在波导中只存在两阶简正波的条件... 为有效对水面物体、水下物体实现深度判决,研究了利用垂直布设的矢量水听器组的声压和水平振速互谱函数有功分量的正负号进行判决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变声速环境的浅海甚低频(VLF)声场物体深度辨识。依据在波导中只存在两阶简正波的条件,分析水域深度与探测频率范围的关系,并就几种不同声速剖面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对千岛湖水声试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辨识结果和实际深度符合良好,正确率80%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辨识 甚低频(vlf) 有功分量 互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