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谷县退化林成因及修复技术探讨
1
作者 雒燕红 《南方农业》 2025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甘谷县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谷县的林分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给甘谷县退化林的治理和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分析甘谷县退化林成因,探讨修复原则及技术,提出优... 甘谷县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谷县的林分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给甘谷县退化林的治理和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分析甘谷县退化林成因,探讨修复原则及技术,提出优化造林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完善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修复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林 成因 修复技术 甘肃省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万红梅 汪丽霞 张弩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概括介绍了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深度分析了花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管理粗放,品质良莠不齐;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建设滞后,花椒价格不稳;各种灾害频发,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科学... 概括介绍了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深度分析了花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管理粗放,品质良莠不齐;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建设滞后,花椒价格不稳;各种灾害频发,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科技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加强标准化种植管理,提升产品整体品质;加强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加强宣传营销推介,提升品牌价值;大力推进农业保险+期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等进一步推进甘谷县花椒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产业 发展现状对策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万寿菊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3
作者 李虎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近年来,甘谷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契机,大力发展万寿菊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本文作者总结了甘谷县万寿菊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建议,以促进甘谷县万寿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万寿菊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大棚芸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李虎林 任晶晶 +2 位作者 金菊琴 安阿莉 张粉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192-193,204,共3页
大棚芸豆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保证了芸豆的错峰上市,能够有效缓解淡季蔬菜的市场供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作者通过总结甘谷县大棚芸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甘谷县大棚芸豆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甘谷县芸豆标准化... 大棚芸豆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保证了芸豆的错峰上市,能够有效缓解淡季蔬菜的市场供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作者通过总结甘谷县大棚芸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甘谷县大棚芸豆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甘谷县芸豆标准化生产水平,以保障大棚芸豆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芸豆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甘谷县麦蚜种群动态及防治指标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继平 金社林 +1 位作者 胡冠芳 万安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共3页
本文通过1991~1994年甘谷县麦蚜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明确了麦蚜的种群结构和消长动态及天敌与麦蚜的跟随关系。并建立了麦蚜混合种群数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模型即Y=0.3591+0.001897x,依次确定了小麦... 本文通过1991~1994年甘谷县麦蚜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明确了麦蚜的种群结构和消长动态及天敌与麦蚜的跟随关系。并建立了麦蚜混合种群数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模型即Y=0.3591+0.001897x,依次确定了小麦穗期混合麦蚜种群的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1000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蚜 种群动态 防治指标 甘谷县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线椒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卢子明 赵贞祥 +2 位作者 张二喜 李鹰 李小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线椒是甘谷县的特色蔬菜之一,有近400 a的种植历史,年种植面积1 400 hm2左右,20世纪线椒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沿岸,2010年以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逐步向浅山半干旱区发展。2008年开始,
关键词 甘谷县 线椒 技术 栽培 沟播 特色蔬菜 种植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喜平 张耀辉 +2 位作者 宋建荣 王伟 张二喜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1-24,共4页
通过二次通用组合旋转设计试验,建立了甘谷县旱塬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并对数学模型寻优,以期得出不同产量范围下的施肥量。结果表明,3个施肥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以施氮量最大,施磷量次之,施钾量最小,其中氮肥... 通过二次通用组合旋转设计试验,建立了甘谷县旱塬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并对数学模型寻优,以期得出不同产量范围下的施肥量。结果表明,3个施肥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以施氮量最大,施磷量次之,施钾量最小,其中氮肥因子和磷肥因子对产量影响显著。通过模型寻优得出,当施N90kg/hm2、P2O522.5kg/hm2、不施钾肥时,小麦产量最高,可达6136.55 kg/hm2。即在甘谷县旱塬地进行冬小麦天选50号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时,需要中等氮肥、磷肥水平,不施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覆土穴播 冬小麦 氮磷钾施肥模型研究 产量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演变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颉鹏 蔺海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8期33-35,共3页
结合甘谷县 1985年和 2 0 0 0年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 ,研究分析了甘谷县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 ,探讨了植被、海拔高度、作物、有机肥料等因素对农田有机质的影响。提出进一步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技术措施是 :重视... 结合甘谷县 1985年和 2 0 0 0年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 ,研究分析了甘谷县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 ,探讨了植被、海拔高度、作物、有机肥料等因素对农田有机质的影响。提出进一步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技术措施是 :重视增施有机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 ;发展畜牧业 ,增加有机肥源 ;种植短期绿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改进种植方式 ,提高土壤肥力 ;改进施肥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县 农田 土壤有机质 演变 技术措施 分布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苹果树枯死原因及防治对策
9
作者 呼丽萍 秦海阔 +3 位作者 周祥林 高志成 巩永忠 刘建朝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42-44,共3页
通过对甘谷县苹果树焦枯死亡现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发病区域、发病特点、为害程度,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 苹果树 枯死病 原因 防治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花椒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继红 谢红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71-73,共3页
介绍了甘谷县花椒产业现状,分析了花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推广、典型引领;政府推动、项目支撑;强化指导、科学种植;优化品种结构、推进良种培育;扶持产业、打造品牌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花椒产业 现状 发展建议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山区线辣椒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舒祺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8期14-15,共2页
在甘谷县山区梯田地对线辣椒采用4.44万、5.00万、5.71万、6.67万、8.00万、10.00万穴/hm26个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种植密度8.00万穴/hm2、每穴2株时的线辣椒经济性状表现突出,折合产量最高达12 100 kg/hm2,与其余处理的差异... 在甘谷县山区梯田地对线辣椒采用4.44万、5.00万、5.71万、6.67万、8.00万、10.00万穴/hm26个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种植密度8.00万穴/hm2、每穴2株时的线辣椒经济性状表现突出,折合产量最高达12 100 kg/hm2,与其余处理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是该县山区种植线辣椒的最佳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县 线辣椒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水果黄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玉东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1期82-85,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改变,水果黄瓜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消费需求逐年增大。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水果黄瓜生长,在种植环节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显著提升水果黄瓜的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改变,水果黄瓜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消费需求逐年增大。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水果黄瓜生长,在种植环节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显著提升水果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水果黄瓜高产量、高品质的要求,实现水果黄瓜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介绍水果黄瓜种植地要求基础上,从精选优良品种、播前种子处理、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措施及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果黄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黄瓜 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甘肃省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苦参品种在甘谷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琴淑 安永明 魏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19-20,共2页
在甘谷县海拔1 766 m的半干旱区域,对引进的4个苦参品种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岷县苦参的适应性最好,种子处理后21 d就能出苗,一年生干根产量达5 222.6 kg/hm2,平均根直径最粗,为1.614cm,主根入土深度达48.1 cm。
关键词 苦参 引种 出苗率 产量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卫成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52-53,共2页
甘谷县是旱作农业大县,冬小麦为主栽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33万hm2,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5%以上,冬小麦产量直接关系到全县粮食生产安全。自1999年,甘谷县把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应用于冬小麦以来,
关键词 冬小麦产量 穴播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 甘谷县 覆土 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渭河川区氮磷配施对红芪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仁文 张弩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5-27,共3页
在渭河川区研究了氮、磷肥配施对红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 22.5kg/hm2时,红芪的主根长度最长,为48.1 cm,比对照增加21.3 cm;施肥量为N 100 kg/hm2、P2O5 22.5 kg/hm2时,主根直径和根鲜重最大,分别为1.679 c... 在渭河川区研究了氮、磷肥配施对红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 22.5kg/hm2时,红芪的主根长度最长,为48.1 cm,比对照增加21.3 cm;施肥量为N 100 kg/hm2、P2O5 22.5 kg/hm2时,主根直径和根鲜重最大,分别为1.679 cm、58.1 g/株,比对照分别增加0.474 cm、29.9 g/株。据此确定在甘谷渭河川区种植红芪的氮、磷肥配施最优组合为N 100 kg/hm2、P2O5 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氮肥 磷肥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凤英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65-66,共2页
甘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结出的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适宜海拔1250~1800m,年降水量在200-45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在甘谷北山六乡镇推广应用,冬小麦产量4500kg/hm2以上,柴胡生物产量1260—2225kg/hm2,根... 甘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结出的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适宜海拔1250~1800m,年降水量在200-45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在甘谷北山六乡镇推广应用,冬小麦产量4500kg/hm2以上,柴胡生物产量1260—2225kg/hm2,根产量500~840kg/hm2,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冬小麦产量 甘谷县 栽培 柴胡 套种 穴播 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山地大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舒祺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甘谷县 大葱 山地 种植面积 经济效益 川水地 产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实施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成效与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葆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45-47,共3页
阐述了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项目在甘谷县的实施成效和主要措施,提出的3点启示是:还权于民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主要措施;提高成活率是造林工作的核心;科学管理是项目高效运行的根本。
关键词 中德合作 生态造林项目 启示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小麦条锈菌越夏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安菊棠 颉青龙 +4 位作者 魏武智 王一平 谢琴淑 高远志 陈小兵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35-37,共3页
通过2004—2010年连续7 a监测,认为甘谷县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主要分布在该县南北山区,寄主为晚熟冬小麦。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当年的越夏菌量、6—8月份降水量、7—8月份气温低于23℃的天数以及海拔等立地条件。并提出了合... 通过2004—2010年连续7 a监测,认为甘谷县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主要分布在该县南北山区,寄主为晚熟冬小麦。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当年的越夏菌量、6—8月份降水量、7—8月份气温低于23℃的天数以及海拔等立地条件。并提出了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建立健全预警监测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越夏 影响因素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渭河川道区早春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亚芳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84-86,共3页
从播前准备、起垄播种、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适宜甘谷县渭河川道区推广应用的早春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早春地膜栽培 渭河川道区 甘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