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提取甘蔗渣纤维素最优工艺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淋靓 张思原 +2 位作者 梁琼元 庞家勇 覃瑶瑶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微镜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甘蔗渣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处理时间70min、超声功率200W、反应温度80℃、0.7%H2O2和6%NaOH的混合溶液,甘蔗渣纤维素含量在87.54%以上;与无超声辅助相比,纤维素含量提高了8.69%。【结论】利用超声辅助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甘蔗渣,能够提高蔗渣纤维对试剂的可及度和反应性能,极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纤维素 超声波 碱性双氧水法 最优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纤维素磷酸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志敏 罗儒显 朱锦瞻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99-702,共4页
甘蔗渣纤维素为原料 ,用尿素作催化剂 ,研究了甘蔗渣纤维素磷酸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将 5 .0g甘蔗渣纤维素与w(NaOH) =2 0 %的 3 0mL水溶液反应 1h ,水洗至中性 ,制得碱纤维 ,5 .0g碱纤维再用w (H3PO4) =2 0 %的水溶液 4 0mL进行预膨... 甘蔗渣纤维素为原料 ,用尿素作催化剂 ,研究了甘蔗渣纤维素磷酸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将 5 .0g甘蔗渣纤维素与w(NaOH) =2 0 %的 3 0mL水溶液反应 1h ,水洗至中性 ,制得碱纤维 ,5 .0g碱纤维再用w (H3PO4) =2 0 %的水溶液 4 0mL进行预膨润 12h ,将滤饼用 5mLw(H3PO4) =85 %的水溶液、0 .3g催化剂尿素、甲苯作溶剂 ,5 0℃下反应 1h。产品对Ag+、Pb2 +、Fe3+、Zn2 +离子的平衡交换吸附量比活性炭平均增加 7.15mg/g ,对X -GRRL阳离子蓝染料的交换吸附性能比活性炭提高了 1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纤维素磷酸酯 交换吸附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纤维素均相接枝制备阴离子吸附剂 被引量:4
3
作者 常刚 魏晓奕 +2 位作者 李积华 章程辉 陈家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893-1897,共5页
在离子液体均相体系下,在甘蔗渣纤维素表面上接枝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制备一种阴离子吸附材料,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用量、交联剂浓度和时间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纤维素与单体DMAEMA质量比为... 在离子液体均相体系下,在甘蔗渣纤维素表面上接枝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制备一种阴离子吸附材料,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用量、交联剂浓度和时间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纤维素与单体DMAEMA质量比为1:5,引发剂浓度为2%,交联剂浓度为3%,温度为50℃和反应时间为4 h,产物的接枝率最大为330%,在含有较低浓度的氟离子溶液中,其吸附能力为2.6 mg/g,为高效阴离子吸附剂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接枝 甘蔗渣纤维素 阴离子吸附剂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奕雯 刘琦 +2 位作者 杨舒涵 李海峰 郑丽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2,共6页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均相接枝共聚制备了甘蔗渣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接枝共聚物作为吸油材料的保油性能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用质量分数1%NaOH预处理后的甘蔗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过程以及接枝...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均相接枝共聚制备了甘蔗渣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接枝共聚物作为吸油材料的保油性能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用质量分数1%NaOH预处理后的甘蔗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过程以及接枝共聚物的吸附机理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甘蔗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是非衍生化的直接溶解;在温度15℃、振荡频率96r/min的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MMA接枝共聚物对机油的吸附量最高可达27.51g/g,保油率最高可以达到80.90%。甘蔗渣纤维素/MMA接枝共聚物的吸附行为更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描述,且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纤维素 离子液体 吸油材料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碳气凝胶负载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强 戎西林 +6 位作者 肖振芳 薛自然 程昊 冯军 刘泉 陆瑶 黄文艺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8,共8页
通过浸渍-煅烧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甘蔗渣纤维素基碳气凝胶(BCCA)负载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BCCA/ZnO),并用于降解甲基橙染料(MO)。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 通过浸渍-煅烧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甘蔗渣纤维素基碳气凝胶(BCCA)负载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BCCA/ZnO),并用于降解甲基橙染料(MO)。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RS)、N_(2)吸附-脱附等测试方法对制备的BCCA/ZnO进行表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BCCA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状结构,经醋酸锌溶液浸泡、高温碳化后,在其表面原位生成球状纳米ZnO颗粒。在模拟紫外光条件下,BCCA/ZnO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pH=11时BCCA/ZnO-3可以在80 min内对MO的降解率为99%。重复使用4次后,BCCA/ZnO-3在80 min内对MO的降解率为99%,仍然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表明BCCA/ZnO-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同时,探究了光催化降解机理,发现·OH起主要作用,h^(+)起次要作用,而·O_(2)^(-)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ZNO 碳气凝胶 甘蔗渣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蔗渣纤维素/蒙脱土复合球的制备及对Cd(Ⅱ)的吸附 被引量:5
6
作者 付欣 蔡平雄 潘远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5-2543,共9页
以聚乙烯亚胺(PEI)改性甘蔗渣纤维素(SBC)(记为PEI-SBC)和改性蒙脱土(SMt)为原料,CaCO_(3)为致孔剂,通过简单凝固浴法制备了PEI-SBC/Mt复合球。采用FTIR、SEM、XRD、TGA、N_(2)吸附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初始pH、Cd(Ⅱ)初始质量浓... 以聚乙烯亚胺(PEI)改性甘蔗渣纤维素(SBC)(记为PEI-SBC)和改性蒙脱土(SMt)为原料,CaCO_(3)为致孔剂,通过简单凝固浴法制备了PEI-SBC/Mt复合球。采用FTIR、SEM、XRD、TGA、N_(2)吸附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初始pH、Cd(Ⅱ)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PEI-SBC/Mt吸附Cd(Ⅱ)的影响,并分析了该吸附剂对Cd(Ⅱ)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25℃、溶液初始pH=6、Cd(Ⅱ)初始质量浓度为450 mg/L、吸附时间120min时,PEI-SBC/Mt对Cd(Ⅱ)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235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吸附过程,PEI的加入为吸附剂吸附Cd(Ⅱ)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此外,吸附剂具有可重复使用性,经过5次循环吸脱附后,其吸附率只由起始的94.0%降至7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纤维素 复合球 吸附 Cd(Ⅱ) 吸附机理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渣纤维素基双重敏感型IPN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靖淳 蔡平雄 潘远凤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83-2390,共8页
为制备具有双重敏感性的水凝胶,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经过处理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蔗渣纤维素(SBC);以SBC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体制得的SBC/CMC水凝胶作为第一聚合物网络,并在第一聚合物网络的基础上,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单体、N,N'... 为制备具有双重敏感性的水凝胶,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经过处理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蔗渣纤维素(SBC);以SBC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体制得的SBC/CMC水凝胶作为第一聚合物网络,并在第一聚合物网络的基础上,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互穿网络聚合物技术形成第二聚合物网络,制得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水凝胶。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水凝胶中两种结构相互独立存在并形成了互穿网络结构。不同温度和p H条件下的溶胀实验结果表明此水凝胶具有p H和温度双敏感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其最大可承受80 k Pa的压缩应力。以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模型,研究了在磷酸缓冲液和模拟胃液环境中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证明p H和温度影响水凝胶药物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纤维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互穿网络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氧化淀粉/PVA复合膜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增 梁志发 +3 位作者 曹稳根 翟科峰 高贵珍 陈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甘蔗渣纳米纤维素。以氧化淀粉(OS)和聚乙烯醇(PVA)为基材,添加甘蔗渣纳米纤维素、增塑剂甘油、交联剂乙二醛制备复合膜。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水溶率为测量指标,研究了甘油、乙二...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甘蔗渣纳米纤维素。以氧化淀粉(OS)和聚乙烯醇(PVA)为基材,添加甘蔗渣纳米纤维素、增塑剂甘油、交联剂乙二醛制备复合膜。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水溶率为测量指标,研究了甘油、乙二醛、纳米纤维添加量对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甘油含量增大,复合膜的水溶率和水蒸气透过率逐渐增大,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添加乙二醛能够提高复合膜的耐水性能,添加量为0. 15 m L/g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 25±0. 16) MPa;适当添加甘蔗渣纳米纤维素增强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当纳米纤维含量为20%时,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达到最小值,为(5. 349±0. 056)×10^(-7)g/(m·h·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淀粉 甘蔗渣纳米纤维素 聚乙烯醇 复合膜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