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甘蓝链格孢引起的十字花科黑斑病菌危害寄主及分布范围调查
1
作者 王玉玺 刘敏 +2 位作者 贾星语 张震 章金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十字花科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通过种子传带形成远距离扩散和蔓延,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茎、果等部位,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十字花科黑斑病有3种专化型致病菌,分别是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芸薹... 十字花科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通过种子传带形成远距离扩散和蔓延,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茎、果等部位,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十字花科黑斑病有3种专化型致病菌,分别是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和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japonica)。中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多由甘蓝链格孢菌引起,为明确该菌引起的十字花科黑斑病在浙江省的危害状况,该研究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在全省开展了甘蓝链格孢菌危害寄主及分布范围调查。结果显示,5大类十字花科寄主植物中甘蓝链格孢菌的检获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菜类>油菜类>芥菜类>甘蓝类>萝卜类。在全省11个地级市89个区县市中,有甘蓝链格孢菌分布的地级市有9个,占比81.8%;有甘蓝链格孢菌分布的县区市有27个,占比30.3%。甘蓝链格孢菌在浙江全省分布广泛,对众多寄主植物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加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黑斑病 甘蓝链格孢 寄主 分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月兰叶斑病病原甘蓝链格孢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春明 元维伟 +3 位作者 张小杰 周天旺 郭成 金社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7,共10页
2017年10月在河北省黄骅市发现二月兰的一种叶部病害,感病叶片初生黑褐色、形状不规则的小病斑,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明显同心轮纹状病斑,平均病株率和病叶率分别为96.2%和87.6%。为了明确该病害的致病菌,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 2017年10月在河北省黄骅市发现二月兰的一种叶部病害,感病叶片初生黑褐色、形状不规则的小病斑,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明显同心轮纹状病斑,平均病株率和病叶率分别为96.2%和87.6%。为了明确该病害的致病菌,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选取代表性菌株GS1-1、HH2-1和HH3-1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均能引起二月兰叶斑病。并对这3个菌株进行rDNA-ITS和EF-1α(tef)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S1-1、HH2-1和HH3-1的ITS序列均与甘蓝链格孢(MN173824、MN173825、MN173823、MF462311)相似性达99%以上,其中与甘蓝链格孢(MF462311)相似性达100%;GS1-1、HH2-1和HH3-1的EF-1α基因序列与甘蓝链格孢(JX213350、KF889266、KT895946、KC584642、LC480212和KT89594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且和以上各自对应的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选取菌株GS1-1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适营养生长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蛋白胨,最适产孢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25℃(在5~35℃均可生长),最佳产孢温度为28℃;12 h光暗交替条件促进菌丝营养生长和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兰 叶斑病 甘蓝链格孢 内转录间隔区(ITS) EF-1α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月兰种子中甘蓝链格孢带菌率检测及6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春明 元维伟 +2 位作者 郭成 周天旺 金社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8-22,共5页
测定了二月兰叶斑病病原菌甘蓝链格孢种子带菌率及6种杀菌剂对其的毒力。结果显示,二月兰种子上存在叶斑病病原菌甘蓝链格孢,其带菌率为31.3%。98%咯菌腈对甘蓝链格孢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EC_(50)值为0.0912μg/mL;97%异菌脲、95%戊唑醇... 测定了二月兰叶斑病病原菌甘蓝链格孢种子带菌率及6种杀菌剂对其的毒力。结果显示,二月兰种子上存在叶斑病病原菌甘蓝链格孢,其带菌率为31.3%。98%咯菌腈对甘蓝链格孢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EC_(50)值为0.0912μg/mL;97%异菌脲、95%戊唑醇和95%吡唑醚菌酯杀菌效果较好,EC_(50)值分别为0.1974μg/mL、0.3733μg/mL和0.6099μg/mL;98%嘧菌酯和98%多菌灵效果较差,EC_(50)值分别为146.8551μg/mL和134.4954μg/mL。综上认为,二月兰叶斑病病菌甘蓝链格孢具有种子传播危害的可能,98%咯菌腈对其具有较好毒力,其次为97%异菌脲、95%戊唑醇和95%吡唑醚菌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兰叶斑病 甘蓝链格孢 杀菌剂 病原菌 抑制率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云晓敏 宋歌 +1 位作者 律宝春 蒋晓春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67,68,共4页
为建立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分子检测鉴定技术,以黑斑病菌3个种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甘蓝链格孢(A.brassicicola)和萝卜链格孢(A.raphani)为实验对象,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富集培养基;依据文献报导和3个种DNA的ITS序列共设计合... 为建立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分子检测鉴定技术,以黑斑病菌3个种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甘蓝链格孢(A.brassicicola)和萝卜链格孢(A.raphani)为实验对象,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富集培养基;依据文献报导和3个种DNA的ITS序列共设计合成7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检测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DA和CMA均适合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的富集培养;引物B 2和S 1可分别对A.brassicicola和A.raphani菌种进行特异性鉴定,而A.brassicae特异性鉴定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链格 甘蓝链格孢 萝卜链格 培养基 引物 PCR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