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对急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晓瑾 茹仁萍 +3 位作者 尤琳雅 李松龙 王琪 宋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636-2639,共4页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的对急性、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57BL/6 J小鼠注射氨基半乳糖和Freund完全佐剂(FCA)分别复制急性和慢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并对肝脏进...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的对急性、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57BL/6 J小鼠注射氨基半乳糖和Freund完全佐剂(FCA)分别复制急性和慢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DG-PC能降低急性肝损大鼠ALT水平(P<0.05)和慢性肝损伤小鼠的AST水平(P<0.01)。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评分结果显示DG-PC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染毒肝脏组织的病理评分(P<0.01),DG和模型组没有差异。肝组织切片光镜和电镜观测均显示,DG-PC可以改善急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细胞变性和损伤。结论:DG-PC对于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和C57BL/6 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急性肝损伤 慢性免疫性肝损伤 病理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茹仁萍 陈晓瑾 +3 位作者 尤琳雅 唐红英 蔡汉萍 匡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对C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C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蛋白和透明质酸(HA),肝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I型胶...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对C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C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蛋白和透明质酸(HA),肝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I型胶原(C.I),并对肝脏组织切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DG-PC可以明显改善肝损小鼠AST水平、提高白蛋白(ALB)含量、升高白球比(A/G)、降低HA含量(P<0.01),提高肝损小鼠的SOD和GSH水平(P<0.01),治疗效果优于甘草酸二铵(DG)。小鼠肝组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DG-PC可以保护肝细胞和细胞器,减轻纤维化程度。结论:DG-PC对于C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等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慢性免疫性肝损伤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的制备和初步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娄国强 陈晓瑾 +3 位作者 尤琳雅 徐向阳 施军平 茹仁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89-1891,共3页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方法:采用浓配法制备水针剂,热压法灭菌。以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的物理稳定性,以含量测定、有关物质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化学稳定性。结果:所...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方法:采用浓配法制备水针剂,热压法灭菌。以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的物理稳定性,以含量测定、有关物质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化学稳定性。结果:所研制的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小针剂可耐受热压灭菌,并且高温、光照实验和30℃加速实验显示注射剂粒径均匀,电位稳定,含量和有关物质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制备工艺简单,终端灭菌方法可靠,并且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注射剂 制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的处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茹仁萍 陈晓瑾 孙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确定合适的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处方。方法:分别考察了溶媒、溶液pH值对注射剂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筛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稳定剂确定最适处方。结果:采用pH8.5的注射用水为溶媒,0.2%去氧胆酸钠为稳定剂,所制备的甘草酸二铵... 目的:确定合适的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处方。方法:分别考察了溶媒、溶液pH值对注射剂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筛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稳定剂确定最适处方。结果:采用pH8.5的注射用水为溶媒,0.2%去氧胆酸钠为稳定剂,所制备的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的平均粒径为50.9nm,Zeta电位为-54.2mV,过氧化值合格。注射剂在40℃高温和强度4500LUX光照下放置10天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按优化处方得到的注射剂粒径和电位符合肝脏靶向要求,且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水针剂 处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琦 尤琳雅 +1 位作者 孙宇 茹仁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941-1942,共2页
目的:在25℃、4℃条件下考察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在4种常用输液中24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测定pH变化。结果: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 目的:在25℃、4℃条件下考察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在4种常用输液中24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测定pH变化。结果: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中出现浑浊,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中,外观、pH值、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试验结果表明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不宜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与其他3种常用输液配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 输液 配伍稳定性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孙宇 陈晓瑾 茹仁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615-2616,共2页
目的:考察活性炭对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GPC)注射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寻求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加炭量、活性炭的加入方式、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4个因素对药物含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结果:... 目的:考察活性炭对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GPC)注射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寻求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加炭量、活性炭的加入方式、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4个因素对药物含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在加热前加入,加入量为0.05%,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35m in时对药物的吸附量最少。结论:生产过程中应该对上述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注射液 活性炭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凝胶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7
作者 陈晓瑾 严俊 +1 位作者 王鸿 赵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268-2270,共3页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凝胶剂作为皮肤给药载体的渗透情况。方法:分别对凝胶材料、促渗剂和凝胶浓度进行筛选,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法测定接收夜和皮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以卡波...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凝胶剂作为皮肤给药载体的渗透情况。方法:分别对凝胶材料、促渗剂和凝胶浓度进行筛选,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法测定接收夜和皮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以卡波姆为凝胶材料的处方渗透性优于泊洛沙姆和羟丙甲基纤维素,加入促渗剂不利于甘草酸二铵在皮肤中的转运,降低卡波姆凝胶浓度有利于甘草酸二铵的渗透。结论:以0.5%卡波姆为凝胶基质能增加甘草酸二铵在皮肤中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磷脂复合物 凝胶 皮肤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及其磷脂复合物注射液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尤琳雅 茹仁萍 +1 位作者 陈晓瑾 匡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甘草酸二铵及其磷脂复合物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探讨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作为肝靶向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将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溶液与甘草酸二铵水溶液分别小鼠尾静脉注射600mg.kg-1和300mg.kg-1,分别于注射后15m... 目的:研究比较甘草酸二铵及其磷脂复合物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探讨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作为肝靶向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将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溶液与甘草酸二铵水溶液分别小鼠尾静脉注射600mg.kg-1和300mg.kg-1,分别于注射后15min,30min,1h,2h,4h取血和心、肝、脾、肺、肾各组织,测定药物浓度,代入DAS2.0软件计算小鼠血浆和各组织中药物的AUC。结果: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溶液与甘草酸二铵水溶液600mg.kg-1和300mg.kg-1后,体内分布结果显示: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静脉给药后在肝脏中的分布较甘草酸二铵水溶液中有明显提高(P<0.001),AUC为水溶液中的1.687倍。其他组织中药物的AUC基本无显著差异。结论: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具有肝靶向性,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磷脂复合物注射液 体内分布 肝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90-2493,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2HRS(E)Z/4HR短程抗结核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组(A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B组),保肝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中肝损伤标志分子...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2HRS(E)Z/4HR短程抗结核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组(A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B组),保肝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中肝损伤标志分子、应激状态标志分子、NF-κB介导炎症分子的含量以及胆汁酸代谢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B组血清中ALT、AST、GGT、ALP、GDH、TBIL、NF-κB、IL-1β、TNF-α、MCP-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HO-1、GSH-Px、SOD、ERK、MEK、SIRT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血清中CYP7A1、FXR、SH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P<0.05),BES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甘草酸二铵,增强HO-1和SIRT1所介导的抗氧化作用、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调节胆汁酸代谢基因的表达是多烯磷脂酰胆碱发挥保肝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肝损伤 甘草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胶囊及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的小鼠体内分布
10
作者 李松龙 唐红英 茹仁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比较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在小鼠体内的血和肝组织分布,探讨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作为肝靶向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单次灌胃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剂量500 mg·kg-1,给... 目的:比较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在小鼠体内的血和肝组织分布,探讨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作为肝靶向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单次灌胃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剂量500 mg·kg-1,给药后30 min,1 h,2 h,4 h时取血浆及肝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及肝脏中甘草酸二铵的浓度。结果:泡腾颗粒组小鼠血及肝组织中血药浓度显著高于胶囊组(P<0.01),肝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中药物浓度(P<0.01),而胶囊组血及肝组织中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能显著提高小鼠血及肝组织中甘草酸二铵的浓度,特别是肝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有肝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脂质复合物 泡腾颗粒 体内分布 肝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