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栗背岩鹨的繁殖记录和孵卵节律 被引量:2
1
作者 蒋迎昕 孙悦华 +1 位作者 毕中霖 宋江宁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2期91-92,共2页
20 0 2年 5~ 7月 ,在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栗背岩鹨的繁殖生态做了进一步观察。记录了栗背岩鹨卵的大小、形状、颜色 ,产卵过程和孵卵节律。栗背岩鹨孵卵期为 15天 ,育雏期为 14天。
关键词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栗背岩鹨 繁殖 孵卵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灰头灰雀的繁殖资料 被引量:1
2
作者 贾陈喜 王众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3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灰头灰雀 繁殖 营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佳喜 张耀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8-106,共9页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 ,植物种类丰富 .据初步统计 ,有种子植物 92科 ,379属 ,910种 .通过植物区系资料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是典型的...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 ,植物种类丰富 .据初步统计 ,有种子植物 92科 ,379属 ,910种 .通过植物区系资料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是典型的北温带性质 ;该地区是多种植物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和区系结 ,特别是中国—日本及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和分界线 ;植物区系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 ,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横断山脉地区的川西北、甘南、青东南小区 ;区系成分比较年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莲花自然保护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栗背岩鹨的繁殖生态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蒋迎昕 毕中霖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2期94-95,共2页
20 0 1年 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对栗背岩鹨的繁殖习性作了考察 ,详细记述了这种鸟的 4个巢 ,并报道了该鸟的声谱及其幼鸟的形态。
关键词 甘肃 莲花自然保护区 栗背岩鹨 繁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琴霞 马玉祥 +3 位作者 靳承东 常亚西 常海忠 王庆霞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4期137-139,142,共4页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野外踏查、线路调查方式,对优良林分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基本查清保护区内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包括野生乔木、灌木、竹类、木质藤本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在此基...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野外踏查、线路调查方式,对优良林分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基本查清保护区内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包括野生乔木、灌木、竹类、木质藤本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总结分析保护区主要野生林木种质分布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措施,以期能为今后莲花山管护中心资源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自然保护区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紫果云杉的生长动态与保护成效
6
作者 杨小爱 戚秀丽 +2 位作者 张红芳 李慧荣 黎兴业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其内生长的野生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意义。通过调查保护区内野生紫果云杉的生长动态,包括平均树高与胸径、年平均生长...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其内生长的野生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意义。通过调查保护区内野生紫果云杉的生长动态,包括平均树高与胸径、年平均生长量等生长状况,综合分析保护成效,总结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旨在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莲花 紫果云杉 生长动态 保护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展现状及防治策略——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线忠诚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3期126-128,共3页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预防与治理,可有效保障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健康生长,防止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害虫是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自然保护区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及相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预防与治理,可有效保障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健康生长,防止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害虫是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自然保护区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及相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业有害生物发展现状展开了详细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一系列防治策略,旨在有效减轻林业有害生物对保护区林木的危害,推动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莲花 自然保护区 害虫防治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资源分布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颉鹏启 《果农之友》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调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花山保护区内的灌木丛分布广泛,并且灌木林的生长情况良好。此外,灌木丛周围的草本植被丰富多样。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保护对策,旨在有效地保护... 调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花山保护区内的灌木丛分布广泛,并且灌木林的生长情况良好。此外,灌木丛周围的草本植被丰富多样。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保护对策,旨在有效地保护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灌木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莲花 自然保护区 灌木林 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现状分析
9
作者 马正兰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6期46-48,共3页
该研究采用野外踏查、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44科81属252种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丰富。此外,该文... 该研究采用野外踏查、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44科81属252种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丰富。此外,该文还探讨了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林木种质资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对策,包括加强统筹规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此次调查为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 自然保护区 野生林木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马林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6期49-51,共3页
为维护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态多样性,对野生动物的监测成为维护野生动物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了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与野生动物监测发展历程,分析了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该... 为维护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态多样性,对野生动物的监测成为维护野生动物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了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与野生动物监测发展历程,分析了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该文建议增加保护区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重视疫源疫病本底数据收集,并培育一支精通业务、研究能力强的高素质队伍,以全面提升野生动物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监测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云果 高智辉 +1 位作者 张星利 豆岁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182,共9页
采用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方法,确定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主要有5目、48科、237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170种,其次是鞘翅目14科47种,直翅目最少,有3科3种;种类分布八渡林场最多... 采用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方法,确定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主要有5目、48科、237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170种,其次是鞘翅目14科47种,直翅目最少,有3科3种;种类分布八渡林场最多,磨沟林场次之,沙河滩林场最少,害虫种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2 350m。同时提出了该区森林害虫有效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莲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害虫调查 有效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心科研向“绿”行 笃志宣教谱新篇——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成立40周年科研宣教信息化建设纪实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有佳 李琴霞 《甘肃林业》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2023年9月15日,是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40载栉风沐雨谋进取,40年砥砺奋进谱华章。在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莲花山人秉持初心、勇担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认真践行绿... 2023年9月15日,是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40载栉风沐雨谋进取,40年砥砺奋进谱华章。在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莲花山人秉持初心、勇担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三位一体”推进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和信息化三大平台建设,绘就了新时代莲花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自然保护区 信息化建设 高质量发展 科普宣教 三位一体 谱新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2023年森林动态变化研究
13
作者 朱娘金 钟德君 +4 位作者 李海滨 罗攀峰 刘荣杰 吴林芳 张蒙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根据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2017年建立的3个1 hm~2森林固定监测样地数据,分析了保护区2017年—2023年6年间的森林碳密度变化。研究表明,经过6年的自然更新,3个样地的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碳密度均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样地主要树种的碳储量... 根据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2017年建立的3个1 hm~2森林固定监测样地数据,分析了保护区2017年—2023年6年间的森林碳密度变化。研究表明,经过6年的自然更新,3个样地的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碳密度均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样地主要树种的碳储量变化发现,大头茶、罗浮锥、广东润楠、黄樟、华润楠是适合南亚热带碳汇造林的优良阔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森林样地 碳密度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调查
14
作者 高智辉 王云果 张星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213,共4页
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73种森林病害为害34种寄主,杜鹃褐斑病等16种病害为莲花山新纪录。针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病害提出了有效防控对策。
关键词 甘肃 莲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病害调查 新纪录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憩对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冲击调查评估
15
作者 王韧 孙学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19,223,共5页
以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游憩对莲花山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游憩活动对植被的冲击程度依次为:紫霄宫>保护区管理局>唐坊滩—沙河滩>莲花宝殿。在这4个调查节点中,紫霄宫与其它3个节点... 以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游憩对莲花山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游憩活动对植被的冲击程度依次为:紫霄宫>保护区管理局>唐坊滩—沙河滩>莲花宝殿。在这4个调查节点中,紫霄宫与其它3个节点存在较大差异。调查发现,游憩对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景点和地段的植被造成冲击,但对保护区整体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冲击 自然保护区 莲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蛾类昆虫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星利 杨沛 王德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13-420,共8页
根据森林病虫害普查结果,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计有蛾类昆虫14科93种。文中报道了该区蛾类名录、寄主、分布及其危害程度。
关键词 莲花 自然保护区 蛾类昆虫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5
17
作者 冯志坚 李镇魁 +1 位作者 吴永彬 刘建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据调查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2 0 4科 74 5属 15 4 9种 ,其中蕨类植物 30科 5 2属 10 4种 ;裸子植物 10科 16属 2 1种 ;被子植物 16 4科 6 77属 14 2 4种 .在这些植物中 ,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5 4种、药用植... 据调查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2 0 4科 74 5属 15 4 9种 ,其中蕨类植物 30科 5 2属 10 4种 ;裸子植物 10科 16属 2 1种 ;被子植物 16 4科 6 77属 14 2 4种 .在这些植物中 ,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5 4种、药用植物 6 0 6种、观赏植物 196种、用材树种 173种、纤维植物 111种、野生水果 10 3种、油脂植物 89种、饲料植物 6 6种、鞣料植物 5 5种、野菜植物 39种、农药植物 36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惠东莲花 白盘珠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群落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文君 曾思金 +6 位作者 马定文 王盼 赖子钦 钟伟华 廖远芳 杨磊 庄雪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10-16,共7页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属的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种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400 m2的主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1种,隶属于32科45属,以茜草科(Rubiaceae)...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属的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种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400 m2的主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1种,隶属于32科45属,以茜草科(Rubi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为优势科,以大节竹(Indosasa crassiflora)、吊皮锥和革叶铁榄(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为优势种,吊皮锥种群均为中树或大树,林下缺乏幼苗小苗;在其他12个副样方中均未见到吊皮锥个体,反映了吊皮锥种群为衰退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吊皮锥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皮锥 群落特征 种群结构 莲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耀甲 王有元 +1 位作者 陈道军 张永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37-946,共10页
据初步统计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1 0 3科 ,377属 ,750种 ,其中种子植物 90科 356属 71 3种 (含变种 )。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太统—崆峒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分布规律以及种子植物区系 ;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是 :种类... 据初步统计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1 0 3科 ,377属 ,750种 ,其中种子植物 90科 356属 71 3种 (含变种 )。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太统—崆峒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分布规律以及种子植物区系 ;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是 :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是典型的北温带性质 ;该地区也是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地 ,但以华北成分为主 ,植物区系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自然保护区 植被 种子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资源及其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骆土寿 陈德祥 +2 位作者 李仕春 李意德 陈步峰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7-12,共6页
对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 ,根据调查结果 ,分析了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及特点 ,并对资源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资源丰富 ,区系典型 ,具陆地和湿地... 对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 ,根据调查结果 ,分析了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及特点 ,并对资源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资源丰富 ,区系典型 ,具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优势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及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资源 效益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