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丹 张康逸 +2 位作者 黄健花 刘元法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4,共3页
建立了非水电位滴定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氯酸标准溶液对GPC样品进行电位滴定,利用二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终点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从而得出GPC含量,用建立的方法测得自制GPC样品含量为78.73%,其方法精密度RS... 建立了非水电位滴定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氯酸标准溶液对GPC样品进行电位滴定,利用二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终点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从而得出GPC含量,用建立的方法测得自制GPC样品含量为78.73%,其方法精密度RSD为0.048%。该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适合GPC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磷脂胆碱 非水电位滴定 二级微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柱色谱纯化甘油磷脂酰胆碱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山山 张康逸 +2 位作者 黄健花 刘元法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研究了树脂柱色谱纯化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PC)的可行性,通过树脂筛选,确定D00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并对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静态实验得到最优条件:上样质量浓度1.52 mg/mL,样品溶液pH为7,吸附时间300 min,解... 研究了树脂柱色谱纯化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PC)的可行性,通过树脂筛选,确定D00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并对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静态实验得到最优条件:上样质量浓度1.52 mg/mL,样品溶液pH为7,吸附时间300 min,解吸液为去离子水。在静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树脂柱色谱纯化L-α-GPC的动态实验,对吸附流速、解吸液和解吸流速进行优化。动态实验最优条件:吸附流速2 mL/min,解吸液为去离子水,解吸流速2 mL/min。依据动态实验最优条件,最终L-α-GPC的纯度为96%,回收率为54.1%,这表明树脂柱色谱纯化L-α-GPC的方法是经济、方便、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柱色谱 甘油磷脂胆碱 纯化 最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相体系制备高纯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康逸 刘元法 +2 位作者 周丽 钱祥云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1,共6页
探讨了在醇相体系中甲醇钠催化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L-alpha glycerylphosphorylcholine)的可行性,建立了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和L-α-GPC的HPLC-ELSD检测方法,研究了温度、料液比、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时间对PC转化率和GPC得... 探讨了在醇相体系中甲醇钠催化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L-alpha glycerylphosphorylcholine)的可行性,建立了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和L-α-GPC的HPLC-ELSD检测方法,研究了温度、料液比、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时间对PC转化率和GPC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最佳条件:温度35℃、料液比3/20(g/mL)、甲醇钠添加量2 mL、反应时间1.5 h,GPC得率为88.2%。极差分析结果,反应条件对GPC得率影响的顺序为:甲醇钠添加量>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大豆粉末磷脂的醇解反应液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最终可以得到纯度为99.8%的L-α-GPC,回收率78.4%,这为工业级规模制备高纯L-α-GPC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胆碱 甘油磷脂胆碱 甲醇钠 醇解反应 硅胶柱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粉末磷脂同时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和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宗 周丽 +2 位作者 李进伟 王兴国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5,共4页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研究了甲醇钠催化其醇解反应,同时制备含有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和甘油磷脂酰乙醇胺(GPE)的混合物。通过探讨大豆粉末磷脂与无水甲醇料液比、催化剂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中GPC和GPE得率的影...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研究了甲醇钠催化其醇解反应,同时制备含有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和甘油磷脂酰乙醇胺(GPE)的混合物。通过探讨大豆粉末磷脂与无水甲醇料液比、催化剂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中GPC和GPE得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甲醇钠催化醇解大豆粉末磷脂的最佳反应条件:料液比1∶4,催化剂甲醇钠添加量5%(以大豆粉末磷脂质量计),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GPC得率为93.60%,GPE得率为8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粉末磷脂 甘油磷脂胆碱 甘油磷脂酰乙醇胺 甲醇钠 醇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吸附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动力学和焓变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康逸 张丽霞 +2 位作者 王兴国 屈凌波 刘元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2,共6页
主要研究硅胶吸附L-α-GPC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对吸附过程的控制,发现界面扩散控制速率模型1-3(1-X)2/3+2(1-X)能很好的拟合硅胶的吸附过程。通过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对吸附平衡模拟,得到了Langmiur方程拟合硅胶吸附L-α-GPC... 主要研究硅胶吸附L-α-GPC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对吸附过程的控制,发现界面扩散控制速率模型1-3(1-X)2/3+2(1-X)能很好的拟合硅胶的吸附过程。通过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对吸附平衡模拟,得到了Langmiur方程拟合硅胶吸附L-α-GPC的吸附等温线,计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并证实了硅胶的吸附为放热反应。同时,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出3个吸附量的硅胶吸附热力学参数分别为80、160和240 mg/g,焓变(ΔHAm)分别为24.85、23.82、22.72 k J/mo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工业化硅胶柱色谱制备高纯L-α-GPC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磷脂胆碱 硅胶柱色谱 动力学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狄 刘明 +2 位作者 冯宝民 薛凌云 吴文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PC)的方法。得到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igerkinDiol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0:10),氮气流量为1.50L/min,漂移管温度...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PC)的方法。得到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igerkinDiol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0:10),氮气流量为1.50L/min,漂移管温度为65℃。用外标法对L-α-GPC和磷脂酰胆碱(PC)进行定量分析,线性范围分别为0.25~3.00g/L和0.50~5.00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8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87%和95.7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5%和1.93%。该方法能够简便快速的将L—a—GPC与其他磷脂进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甘油磷脂胆碱 磷脂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色谱法分离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丽 王兴国 +1 位作者 张康逸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37,共3页
通过大豆粉末磷脂水解获得甘油磷脂酰胆碱(GPC)混合物,然后从3种典型的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D113树脂作为分离GPC的主要树脂,研究了不同pH的解吸液对柱色谱分离GPC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各组分的洗脱曲线和GPC纯度具有较明显的变... 通过大豆粉末磷脂水解获得甘油磷脂酰胆碱(GPC)混合物,然后从3种典型的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D113树脂作为分离GPC的主要树脂,研究了不同pH的解吸液对柱色谱分离GPC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各组分的洗脱曲线和GPC纯度具有较明显的变化,pH接近7的情况下,在整个解吸过程中GPC纯度均较理想。解吸液通过特定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进一步纯化,所得产品经过HPLC分析,GPC的干基含量为9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色谱 甘油磷脂胆碱 离子交换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均相催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甜甜 张小里 +2 位作者 李红亚 豆坤坤 王彦雄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99-601,共3页
以大豆磷脂(SPC)为原料,氢氧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均相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系统考察了各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催化剂体积分数为5%,磷脂浓度为10 mmol/L的条件下,SPC在30 min左右转化完... 以大豆磷脂(SPC)为原料,氢氧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均相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系统考察了各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催化剂体积分数为5%,磷脂浓度为10 mmol/L的条件下,SPC在30 min左右转化完全,GPC收率可达89.2%。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反应可视为准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21.98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磷脂胆碱 氢氧化四丁基铵 酯交换 大豆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磷脂酶微乳体系非均相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雯君 张文喆 鹿保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3,共4页
以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为复合酶,在非均相微乳体系下酶解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92.10 mg/m L、酶解温度50.46℃、磷脂酶A1添加量12 U/m L、磷脂酶A2添加量12 U/... 以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为复合酶,在非均相微乳体系下酶解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92.10 mg/m L、酶解温度50.46℃、磷脂酶A1添加量12 U/m L、磷脂酶A2添加量12 U/m L、CaCl_2添加量4.50 mg/m L,在此条件下,GPC得率有最优值为9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脂 微乳体系 非均相 甘油磷脂胆碱 酶法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磷脂酶水相体系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喆 鹿保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采用复合磷脂酶在水相体系中酶解大豆卵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复合酶解作用,不仅有效地缩短了酶解时间,更能提高GPC的得率。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61 g/L,酶解温度45.2℃,磷脂酶A... 采用复合磷脂酶在水相体系中酶解大豆卵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复合酶解作用,不仅有效地缩短了酶解时间,更能提高GPC的得率。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61 g/L,酶解温度45.2℃,磷脂酶A1添加量16.86 U/m L,磷脂酶A2添加量21.98 U/m L,Ca Cl2添加量5.18 g/L。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酶解2 h,GPC得率平均值为9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脂 水相体系 甘油磷脂胆碱 酶法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体系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康逸 陈岩 +1 位作者 刘元法 王兴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9-222,共4页
研究了脂肪酶(Thermo4S-3)在水相体系中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的可行性,并探讨了脂肪酶水解条件对GPC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酶(Thermo4S-3)可以实现豆粉末磷脂的水解反应,具有制备甘油磷酸胆碱(GPC)的工业应用前景。正交实验... 研究了脂肪酶(Thermo4S-3)在水相体系中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的可行性,并探讨了脂肪酶水解条件对GPC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酶(Thermo4S-3)可以实现豆粉末磷脂的水解反应,具有制备甘油磷酸胆碱(GPC)的工业应用前景。正交实验优化结果如下:反应温度40℃,底物浓度33.3g/L,酶添加量30U/mL,CaCl2添加量2g/L。利用HPLC-ELSD进行定量分析,GPC得率达到96.5%。LC-MS/MS定性分析,GPC的结构与标样分析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胆碱 甘油磷脂胆碱 脂肪酶(Thermo4S-3) 酶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卵磷脂、溶血磷脂和甘油磷脂酰胆碱含量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章斌 滕英来 +2 位作者 汪勇 张宁 李爱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测定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卵磷脂后的样品中卵磷脂(PC)、溶血磷脂(LPC)、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的相对含量。分别选取化学位移δ=4.40~4.50、4.14~4.16、3.76~3.83处的信号峰作为PC、LPC和GPC的特征性质子峰,并...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测定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卵磷脂后的样品中卵磷脂(PC)、溶血磷脂(LPC)、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的相对含量。分别选取化学位移δ=4.40~4.50、4.14~4.16、3.76~3.83处的信号峰作为PC、LPC和GPC的特征性质子峰,并根据质子峰相对面积与物质的量的对应关系计算三者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PC、LPC、GPC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6%~107.0%、79.8%~92.4%、102.0%~107.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2.5%、3.6%~6.5%、5.6%~6.7%;精密度试验中PC、LPC、GPC的RSD分别为4.2%、3.5%、2.3%;对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卵磷脂4 h与8 h的两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PC、LPC、GPC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1.2%、22.1%、6.7%;22.4%、0、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磷脂 溶血磷脂 甘油磷脂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制备、纯化及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世宗 张海臣 +1 位作者 吴永辉 谷克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107,共5页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PC)是动物体内天然存在的水溶性磷脂代谢产物,是乙酰胆碱合成的胆碱源。甘油磷脂酰胆碱能够有效增强人体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然而国内L-α-GPC的制备、纯化和检测技术相对不够成熟,较难...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PC)是动物体内天然存在的水溶性磷脂代谢产物,是乙酰胆碱合成的胆碱源。甘油磷脂酰胆碱能够有效增强人体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然而国内L-α-GPC的制备、纯化和检测技术相对不够成熟,较难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高纯度L-α-GPC的需求。通过对国内外L-α-GPC的制备、纯化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进一步为甘油磷脂酰胆碱以及相关产品开发技术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α-甘油磷脂胆碱 制备 纯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制备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超 夏建才 朱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7期5-8,25,共5页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lycerol phosphatidylcholine,L-α-GPC)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量存在,参与中间代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磷脂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并对比了L-α-GPC的各种...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L-α-glycerol phosphatidylcholine,L-α-GPC)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量存在,参与中间代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磷脂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并对比了L-α-GPC的各种制备方法,全合成法具有产物分离容易、纯度高的优势,但存在原料昂贵、药学性质不同等缺点;半合成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收率高的特点,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L-α-甘油磷脂胆碱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生物功能基团磷脂胆碱的聚乳酸的合成反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立坚 罗娟 +4 位作者 罗祥林 周晓蓓 陈威 陈年操 曾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63,共4页
用天然甘油磷脂胆碱开环丙交酯,以获得具有仿生功能的生物降解聚乳酸。采用1H-NM R、FT-IR确证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了生物功能基团磷脂胆碱,通过1H-NM R和GPC测定分子量及其分布,研究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产率的影响,聚合物... 用天然甘油磷脂胆碱开环丙交酯,以获得具有仿生功能的生物降解聚乳酸。采用1H-NM R、FT-IR确证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了生物功能基团磷脂胆碱,通过1H-NM R和GPC测定分子量及其分布,研究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产率的影响,聚合物产率达80%以上。将磷脂引入聚乳酸链段中得到可全降解的、生物相容性好的磷脂高分子,这一新的思路可以用于合成一系列新型的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磷脂胆碱 聚乳酸 生物相容性高分子 药物载体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胆碱仿生修饰聚乳酸及其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亚 钱智勇 +4 位作者 黄美娜 胡承波 姚波 任凌燕 王远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9-1322,共4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D,L-乳酸)(PDLLA)侧链上,然后通过引入的活性反应基团马来酸酐与甘油磷脂胆碱反应,实现磷脂胆碱对聚乳酸的整体仿生修饰。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磷脂胆碱修饰聚乳酸进行了表征。生物降解...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D,L-乳酸)(PDLLA)侧链上,然后通过引入的活性反应基团马来酸酐与甘油磷脂胆碱反应,实现磷脂胆碱对聚乳酸的整体仿生修饰。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磷脂胆碱修饰聚乳酸进行了表征。生物降解实验表明,该功能化聚乳酸具有明显抑制酸致降解作用。体外细胞形貌观察证实磷脂胆碱修饰的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同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该改性聚乳酸可望用作组织工程支架及血液接触类植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 L-乳酸) 甘油磷脂胆碱 仿生 细胞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_1(Lecitase Ultra)水解磷脂酰胆碱的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研究
17
作者 张康逸 张丽霞 +1 位作者 王兴国 刘元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0,共5页
研究了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在水相体系中水解磷脂酰胆碱(PC)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依据Arrhenius经验方程式,计算出了催化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5.96 k J/mol;并进行了Lecitase Ultra水解PC的Briggs-Haldane稳态法酶催化模型动力学模... 研究了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在水相体系中水解磷脂酰胆碱(PC)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依据Arrhenius经验方程式,计算出了催化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5.96 k J/mol;并进行了Lecitase Ultra水解PC的Briggs-Haldane稳态法酶催化模型动力学模拟,利用底物抑制原理进行了模型修正;采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计算出反应的动力学参数Km,Vmax和kI分别为4.02×10^(-2)mol/L、10.05 mol/(L·min)和1.33×10~2mol/L。研究结果为探讨Lecitase Ultra催化机理及其变性机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1 磷脂胆碱 甘油磷脂胆碱 动力学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乙炔基甘油磷脂酰乙二醇的酶催化合成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凤梅 王海棠 付玉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577,共3页
Diacetylenic glycerophosphatidylhydroxyethanol was synthesized from diacetylenic glycerophosphatidylcholine in the presence of phospholipase D from peanut seeds. The product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 Diacetylenic glycerophosphatidylhydroxyethanol was synthesized from diacetylenic glycerophosphatidylcholine in the presence of phospholipase D from peanut seeds. The product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13C NMR.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greatly increased by adding SDS. The yield of the reaction wa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H=5.6, temperature 30 ℃, Ca2+ 40mmol/L, (n(substrate )∶)n(SDS)=(2∶1), reaction time 8 h. The cost was lower.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product was 6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D 联乙炔基甘油磷脂胆碱 联乙炔基甘油磷脂酰乙二醇 酶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脂肪酸含量与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树彦 韩冰 +1 位作者 周四敏 徐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1-777,共7页
为研究胡麻叶片、果球不同发育阶段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3个胡麻品种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个基因,即磷脂酰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1基因(PDCT1)、磷脂酰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2基因(P... 为研究胡麻叶片、果球不同发育阶段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3个胡麻品种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个基因,即磷脂酰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1基因(PDCT1)、磷脂酰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2基因(PDCT2)、脂肪酸去饱和酶2a基因(FAD2a)、脂肪酸去饱和酶3a基因(FAD3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它们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胡麻叶片和果球中4个基因在各个时期中的表达模式符合正态分布模式。在胡麻种子形成过程中,这4个基因是高水平表达的主基因,不同基因之间表达量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范围0.989≥r≥0.643,P<0.01)。在胡麻种子成熟期基因表达量与胡麻品种的脂肪酸组成之间相关性显著。它们的表达与硬脂酸(STE)(0.548≥r≥0.405,P<0.01)、亚麻酸(LIN)(0.494≥r≥0.304,P<0.01)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LIO)(-0.299≥r≥-0.497,P<0.01)呈显著负相关。胡麻中PDCT、FAD2a、FAD3a基因表达导致脂肪酸组成差异,从而影响胡麻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实时荧光定量PCR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 磷脂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PfPDCT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20
作者 任文燕 周雅莉 +4 位作者 杨慧娟 郝月茹 杨宏斌 李润植 王计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06-709,共4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在线分析软件对紫苏PfPDCT基因序列及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并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晋紫苏1号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特性,旨在探究磷脂酰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PDCT)在植物脂肪酸代谢过程... 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在线分析软件对紫苏PfPDCT基因序列及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并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晋紫苏1号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特性,旨在探究磷脂酰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PDCT)在植物脂肪酸代谢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紫苏PfPDCT基因c DNA全长序列为2 098 bp,开放阅读框为1 683 bp,编码560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fPDCT蛋白分子量约为59.315 ku,等电点为9.48,不稳定系数为35.00,推测其为稳定蛋白,与已知赤藓PDCT蛋白高度同源。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可知,紫苏PfPDCT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开花后20 d表达量最高,为开花后10 d的1.92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紫苏PfPDCT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磷脂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PDCT)基因 脂肪酸代谢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