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开大学的甘油氢解制1,3-丙二醇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114,共1页
近日,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多步合成策略,构建具有丰富氧空位(OVs)和强P^(tδ)+-O-W相互作用的Pt/WO_(x)/Nb_(2)O_(5)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甘油氢解制1,3-丙二醇(1,3-PDO)过程,甘油转化率为94.9%,1,3-PDO选择性为67.3%,时空产率(STY)... 近日,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多步合成策略,构建具有丰富氧空位(OVs)和强P^(tδ)+-O-W相互作用的Pt/WO_(x)/Nb_(2)O_(5)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甘油氢解制1,3-丙二醇(1,3-PDO)过程,甘油转化率为94.9%,1,3-PDO选择性为67.3%,时空产率(STY)为0.49 g(g·h)。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WO_(x)/Nb_(2)O_(5) 催化剂 13-丙二醇 甘油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负载Cu催化剂上甘油氢解制1,2-丙二醇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郝顺利 彭伟才 +4 位作者 赵宁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李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4-600,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载体负载的Cu基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甘油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载体负载的Cu基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甘油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对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较大,且甘油氢解反应需要适当的酸性;当在催化剂8Cu/γ-Al2O3用量为反应原料质量的2.5%、反应温度513 K、反应压力6 MPa、反应时间6 h、反应原料为质量分数为10%的甘油水溶液的条件下,其催化效果最优,甘油转化率最高为88.4%,1,2-丙二醇的选择性可达到86.2%,且催化剂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铜催化剂 甘油氢解 1 2-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ney Cu的Cu/MgO制备及双功能催化甘油氢解性能
3
作者 乐传俊 苏扬 +1 位作者 朱少萍 王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2-174,共3页
采用湿混法以MgO修饰RaneyCu制备Cu/MgO双功能催化材料。通过XRD、TEM和BET对Cu/MgO进行了织构表征,借助H2-TPD、CO2-TPD和NH3-TPD对其表面吸氢和酸碱性进行了物化性质测试。结果表明MgO很好地分散在RaneyCu骨架孔道内,并增强了Cu和MgO... 采用湿混法以MgO修饰RaneyCu制备Cu/MgO双功能催化材料。通过XRD、TEM和BET对Cu/MgO进行了织构表征,借助H2-TPD、CO2-TPD和NH3-TPD对其表面吸氢和酸碱性进行了物化性质测试。结果表明MgO很好地分散在RaneyCu骨架孔道内,并增强了Cu和MgO的接触界面,形成了新物相Cu-MgO,改变了RaneyCu表面性质。该催化材料用于甘油催化氢解表现出了温和条件下的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EY CU 湿混法 双功能催化材料 CU MGO 甘油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载体负载的铂和钨双功能催化剂在甘油氢解制1,3-丙二醇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文峰 牛鹏宇 +2 位作者 郭荷芹 贾丽涛 李德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70-1280,共11页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一种高比表面积且富含不饱和五配位铝位点的棒状Al_(2)O_(3),并利用等体积顺序浸渍法使钨物种先以低聚合态纳米簇的形式锚定在Al_(2)O_(3)载体表面。通过高温热处理方式使铂物种以小粒径高分散的形式与钨物种紧密接...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一种高比表面积且富含不饱和五配位铝位点的棒状Al_(2)O_(3),并利用等体积顺序浸渍法使钨物种先以低聚合态纳米簇的形式锚定在Al_(2)O_(3)载体表面。通过高温热处理方式使铂物种以小粒径高分散的形式与钨物种紧密接触,极大地加强了铂和钨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有利于更多活性位结构的产生,显著地提高了甘油氢解制1,3-丙二醇(1,3-PDO)的催化活性。其催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160℃,压力5.0 MPa,10%甘油水溶液连续进液时,Pt-WO_(x)/Al_(2)O_(3)催化剂的甘油转化率为75.2%,1,3-PDO的收率达到了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甘油氢解 1 3-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氢解双金属Ir-Re催化剂的结构调控:焙烧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澄浩 任鑫 +3 位作者 张宏 周静红 周兴贵 袁渭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90,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Ir-Re催化剂,通过TEM、XRD、TPR、NH_3-TPD和CO-DRIFTS考察了350~650℃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评了其催化甘油氢解性能。结果表明,低温(350℃)焙烧处理的双金属催化剂中Ir和Re物种能够被完全...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Ir-Re催化剂,通过TEM、XRD、TPR、NH_3-TPD和CO-DRIFTS考察了350~650℃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评了其催化甘油氢解性能。结果表明,低温(350℃)焙烧处理的双金属催化剂中Ir和Re物种能够被完全还原为金属态,还原后形成Ir-Re合金结构;而高温(500和650℃)焙烧显著降低了Re物种的还原能力,还原后形成氧化铼(Re Ox)部分覆盖于Ir金属表面,形成Ir-ReOx的结构。低温焙烧所得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甘油氢解催化活性和1,3-丙二醇选择性,这是由于低温焙烧的Ir-Re合金催化剂具有更高的金属分散度和更多的酸性位Re-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温度 Ir-Re合金 甘油氢解 1 3-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氢解制1,2-丙二醇Cu/ZrO_2催化剂的稀土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付睿峰 李怀有 +1 位作者 段伟杰 江志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38,577,共7页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稀土改性的Zr O2负载铜催化剂,考察其在质量分数40%甘油水溶液进料时气相氢解制1,2-丙二醇反应的性能,并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了催...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稀土改性的Zr O2负载铜催化剂,考察其在质量分数40%甘油水溶液进料时气相氢解制1,2-丙二醇反应的性能,并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了催化剂的孔结构、形貌、晶相和还原性。典型的氢解反应条件为220℃、1MPa、氢与甘油的摩尔比值为100,液时空速为0.25 g甘油/(g催化剂·h)。首先在预实验中对Al2O3、Si O2和Zr O23种载体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未改性的负载铜催化剂均不稳定。浸渍Ce改性的Cu/Si O2催化剂稳定性有较大改善,但只维持700 h左右。接着考察用共沉淀法在Zr O2载体中添加稀土元素铈(Ce)、镧(La)和钇(Y)的改性效果,发现均能显著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加Y稳定的氧化锆(YSZ)载体性能最佳。最后浸渍Ce对Cu/YSZ催化剂进行改性,并对Ce的含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证明,18%Cu^4%Ce O2/YSZ(均为质量分数)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最佳,1,2-丙二醇得率超过93%。该催化剂具有开放性孔结构,比表面积达到107 m2/g,前躯体中Cu O晶粒最小,还原温度最低。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长运转考察,稳定运行超过1 600 h,1,2-丙二醇收率维持在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氢解 1 2-丙二醇 Cu/ZrO2 稀土元素改性 稳定性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晓鹏 张付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9-1723,共5页
综述了不同体系下,铜基催化剂催化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研究进展。与酸性和中性载体相比,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形成的复合金属氧化物铜基催化剂表现出了更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建议研究人员未来应进一步加大绿色、高效、易回收的碱... 综述了不同体系下,铜基催化剂催化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研究进展。与酸性和中性载体相比,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形成的复合金属氧化物铜基催化剂表现出了更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建议研究人员未来应进一步加大绿色、高效、易回收的碱性铜基催化剂的开发,探讨其失活、再生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氢解 1 2-丙二醇 铜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Ru/Nb_(2)O_(5)-SiO_(2)催化甘油氢解中Ru的促进机制研究
8
作者 张元凯 周政 +2 位作者 郑晓明 曹约强 周静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7-1504,共8页
采用顺序浸渍法引入第二金属Ru,制备了Pt-Ru/Nb_(2)O_(5)-SiO_(2)催化剂用于强化甘油氢解反应,并利用XRD、N2吸附-脱附、H2-TPR、H2-TPD、NH3-TPD、XPS、HAADF-STEM等方法考察了Ru的促进机制。实验结果表明,Ru的引入量与催化活性呈“火... 采用顺序浸渍法引入第二金属Ru,制备了Pt-Ru/Nb_(2)O_(5)-SiO_(2)催化剂用于强化甘油氢解反应,并利用XRD、N2吸附-脱附、H2-TPR、H2-TPD、NH3-TPD、XPS、HAADF-STEM等方法考察了Ru的促进机制。实验结果表明,Ru的引入量与催化活性呈“火山型”曲线关系,当Ru负载量为4%(w)时,Pt-Ru/Nb_(2)O_(5)-SiO_(2)活性最高,产物分布几乎不受影响。Ru物种与Pt物种产生了协同作用,显著增强了Pt的还原程度,改善了Pt的电子结构,有利于氢的解离和活性氢物种的生成;同时Ru对Pt的修饰也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弱酸性位含量,为甘油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显著提升了Pt-Ru/Nb_(2)O_(5)-SiO_(2)催化甘油氢解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催化剂 RU 促进作用 甘油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在研究甘油氢解Pt/NbOx-WOx/ZrO2催化剂表面性质中的应用
9
作者 仝庆 孙敬方 +2 位作者 朱卫 杨煜 范以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05-2408,2431,共5页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技术,结合NH 3-TPD、XRD、BET和CO化学吸附的表征技术,对甘油氢解催化剂Pt/NbOx-WOx/ZrO2的催化剂表面性质与甘油氢解反应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在Pt/WOx/ZrO2催化剂中,适量的...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技术,结合NH 3-TPD、XRD、BET和CO化学吸附的表征技术,对甘油氢解催化剂Pt/NbOx-WOx/ZrO2的催化剂表面性质与甘油氢解反应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在Pt/WOx/ZrO2催化剂中,适量的NbOx可以增加催化剂的Br nsted酸性,促进甘油的仲羟基的活化,提高甘油的转化率和1,3-丙二醇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光谱技术 多相催化 Pt/NbOx-WOx/ZrO2催化剂 甘油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钨锆复合氧化物载铂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甘油氢解性能
10
作者 肖成超 陈长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使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介孔钨锆复合氧化物。通过X线衍射(XRD)、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对介孔钨锆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通过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器考察钨锆复合氧化物载铂催化剂对... 使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介孔钨锆复合氧化物。通过X线衍射(XRD)、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对介孔钨锆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通过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器考察钨锆复合氧化物载铂催化剂对甘油氢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商业Zr(OH)_4制备的钨锆复合氧化物相比,由共沉淀法制得的Zr(OH)_4制备的钨锆复合氧化物具有最大的总酸量和最多的弱酸含量。并且由共沉淀-浸渍法制备的介孔钨锆复合氧化物颗粒团聚现象较少,更加疏松分散,具有最大的介孔(17. 8 nm)、最小的平均粒径(9. 3 nm)和最大的比表面积(87 m^2/g),其在负载铂后对甘油氢解反应的活性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H)4 WO3 ZrO2 介孔钨锆复合氧化物 Pt 甘油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助剂对铜硅催化剂结构及其甘油氢解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左建良 黄志威 +2 位作者 崔芳 陈静 夏春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5-201,共7页
在沉淀凝胶法制备的Cu/SiO2催化剂中采用浸渍法添加La助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La含量的Cu-La2O3/SiO2催化剂,利用BET、XRD、TPR、XPS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并在高压反应釜中对其进行了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活性评价,研究了La含... 在沉淀凝胶法制备的Cu/SiO2催化剂中采用浸渍法添加La助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La含量的Cu-La2O3/SiO2催化剂,利用BET、XRD、TPR、XPS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并在高压反应釜中对其进行了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活性评价,研究了La含量对催化剂高温热稳定性及甘油氢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La的引入能明显抑制催化剂的高温烧结,维持催化剂的大比表面及活性组分的高分散,提高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对减少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的流失也有很好的效果.铜镧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经高温焙烧后得到加强,对Cu/SiO2催化剂的甘油氢解活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助剂 CU/SIO2 甘油氢解
原文传递
金属配比对IrRe催化剂结构及其甘油氢解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鑫 朱夏杰 +2 位作者 张宏 周静红 周兴贵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5-414,共10页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Ir/Re摩尔比的Ir-Re/G-6双金属催化剂,并应用于甘油氢解制备1,3-丙二醇反应,利用XRD、TEM、H_2-TPR、XPS、NH_3-TPD、Py-IR和CO-DRIFT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探讨了Ir/Re摩尔比对Ir-Re催化剂结...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Ir/Re摩尔比的Ir-Re/G-6双金属催化剂,并应用于甘油氢解制备1,3-丙二醇反应,利用XRD、TEM、H_2-TPR、XPS、NH_3-TPD、Py-IR和CO-DRIFT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探讨了Ir/Re摩尔比对Ir-Re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r/Re摩尔比对Ir-Re双金属催化剂的合金结构和酸性能影响显著,并决定了其甘油氢解催化性能;当Ir/Re摩尔配比为1.0时,能形成高度分散的Ir-Re合金结构催化剂,具有最多的表面Brnsted酸性位(Ir-Re-OH),表现出最高的甘油转化率和较好的1,3-丙二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铼摩尔配比 铱-铼合金 酸量 甘油氢解
原文传递
Pt/WO_(3)-TiO_(2)/ZrO_(2)-Al_(2)O_(3)甘油加氢体系中Al_(2)O_(3)的双功能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德君 张可航 +3 位作者 朱志荣 周文斌 吴鹏 关业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78-2085,共8页
考察了WO_(3)-TiO_(2)/ZrO_(2)-Al_(2)O_(3)四元氧化物中ZrO_(2)与Al_(2)O_(3)质量比对Pt/WO_(3)-TiO_(2)/ZrO_(2)-Al_(2)O_(3)体系催化质量分数30%甘油水溶液氢解制备1,3-丙二醇性能的影响,揭示了Al_(2)O_(3)在四元氧化物体系中的双功... 考察了WO_(3)-TiO_(2)/ZrO_(2)-Al_(2)O_(3)四元氧化物中ZrO_(2)与Al_(2)O_(3)质量比对Pt/WO_(3)-TiO_(2)/ZrO_(2)-Al_(2)O_(3)体系催化质量分数30%甘油水溶液氢解制备1,3-丙二醇性能的影响,揭示了Al_(2)O_(3)在四元氧化物体系中的双功能作用。采用N_(2)物理吸附-脱附、XRD、CO吸附FTIR、吡啶吸附FTIR、TEM、H-TPR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_(2)O_(3)的掺入量直接影响到制备过程中WO_(3)、ZrO_(2)、TiO_(2)氧化物的晶相结构,进而影响到负载Pt纳米粒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在固定床反应器中,Pt/WO_(3)-TiO_(2)/ZrO_(2)-Al_(2)O_(3)催化剂(Pt理论负载量为载体WO_(3)-TiO_(2)/ZrO_(2)-Al_(2)O_(3)质量的2%)上甘油的转化率随着ZrO_(2)与Al_(2)O_(3)质量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m(ZrO_(2))∶m(Al_(2)O_(3))=9∶1时,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甘油的转化率为39.0%,1,3-丙二醇选择性为4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氧化铝 甘油氢解 1 3-丙二醇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修饰钨铝复合氧化物在甘油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小康 陈长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0-166,共7页
采用重复浸渍-焙烧法将Mg(NO3)2和贵金属Pt依次负载在已制备的钨铝复合氧化物WOx/Al2O3(W/Al)载体上,制得负载Pt的镁修饰钨铝复合氧化物(Pt-MgO/W/Al)。使用X线衍射仪(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 采用重复浸渍-焙烧法将Mg(NO3)2和贵金属Pt依次负载在已制备的钨铝复合氧化物WOx/Al2O3(W/Al)载体上,制得负载Pt的镁修饰钨铝复合氧化物(Pt-MgO/W/Al)。使用X线衍射仪(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用水热釜对催化剂进行水热稳定性的探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催化剂催化氢解甘油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在W/Al表面的Mg(NO3)2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后在催化剂上分解,使得催化剂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提高并保持了Pt在催化剂上的分散度,增强了催化剂的H2吸附能力,并在长时间的催化氢解反应过程中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保持了催化剂性能的稳定;在H2压力为4 MPa、甘油的质量空速为0.2 h-1、反应温度为160℃的条件下,甘油的转化率达到78%,1,3-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钨铝催化剂 甘油氢解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3(PO4)2修饰铂钨锆复合氧化物的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龙 陈长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9,共8页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不同含量Mg3(PO4)2修饰的铂钨锆复合氧化物(Pt-WO3/ZrO2)。采用N2吸附-脱附、X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以及CO脉冲吸附等手段对Mg3(PO4)2修饰的P...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不同含量Mg3(PO4)2修饰的铂钨锆复合氧化物(Pt-WO3/ZrO2)。采用N2吸附-脱附、X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以及CO脉冲吸附等手段对Mg3(PO4)2修饰的Pt-WO3/ZrO2进行表征。通过连续的固定床反应器对Mg3(PO4)2修饰的Pt-WO3/ZrO2催化甘油氢解的稳定性能进行评价,并利用水热釜对修饰前后的WO3/ZrO2载体进行水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一定量Mg3(PO4)2修饰的Pt-WO3/ZrO2,ZrO2的四方相较单斜相增长较多,总酸量增加,Pt的分散度增大,金属的还原性能增强,其中2%Mg3(PO4)2修饰的Pt-WO3/ZrO2催化甘油氢解的稳定性能较为显著,200 h内反应基本趋于稳定。一定量Mg3(PO4)2的引入有效地促进了ZrO2晶型的转变,促使其他晶型的ZrO2更多地转变为四方相的ZrO2,阻止了WO3/ZrO2载体总酸量的降低和孔道结构的坍塌,从而提高了WO3/ZrO2载体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钨锆复合氧化物 钨锆载体 Mg3(PO4)2 水热稳定性 甘油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OH改性对铂钨锆催化剂的影响
16
作者 宋帅营 陈长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3-570,共8页
采用共浸渍-焙烧法制备不同LiOH质量分数改性的铂钨锆催化剂(Pt-WZr),通过N2等温吸附-脱附、X线衍射(XRD)、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使... 采用共浸渍-焙烧法制备不同LiOH质量分数改性的铂钨锆催化剂(Pt-WZr),通过N2等温吸附-脱附、X线衍射(XRD)、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使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催化剂对甘油氢解制备1,3-丙二醇的催化性能,使用高温水热釜考察钨锆复合氧化物的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适量LiOH的引入能够显著调节催化剂的酸强度,减少强酸量、增大弱酸量,有利于提高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Pt的分散度,增强Pt与钨锆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催化剂中的四方相ZrO2向单斜相ZrO2转变。LiOH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甘油转化率和1,3-丙二醇收率,当LiOH质量分数为1.0%时,甘油转化率和1,3-丙二醇收率达到最优,分别为85.8%和39.7%。与未改性的钨锆复合氧化物相比,LiOH改性后的钨锆复合氧化物水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钨锆催化剂 氧化锂 甘油氢解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