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Ⅱ)-甘氨酸-水三元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祥军 石瑾 +1 位作者 赵红丽 李亚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220,共9页
采用CCSD//M06/6-31++G**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三元配合物[Zn(Gly_m)(H_2O)_n]^(2+)的结构和性质.气相模型下得到的结果为:(1)1个O,O双啮型两性甘氨酸分子比1个N,O双啮型中性甘氨酸分子的配位能力强9.7kJ·mol^(-1),比2个水分子强55.0... 采用CCSD//M06/6-31++G**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三元配合物[Zn(Gly_m)(H_2O)_n]^(2+)的结构和性质.气相模型下得到的结果为:(1)1个O,O双啮型两性甘氨酸分子比1个N,O双啮型中性甘氨酸分子的配位能力强9.7kJ·mol^(-1),比2个水分子强55.0kJ·mol^(-1);(2)O,O双啮型两性甘氨酸优先与Zn^(2+)配位,结合能为-810.4kJ·mol^(-1);增加的前2个水分子与Zn^(2+)直接配位最稳定;第3个水分子则插入到甘氨酸O原子和Zn^(2+)之间得到最稳定结构;然后第4和第5个水分子继续和Zn^(2+)配位.液相模型下的构型结构与气相结果近似,能量次序与气相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金属离子 水分子 配位能力 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亚铁络合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鸣 杜宣利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11,共3页
甘氨酸亚铁络合物合成工艺的研究无锡轻工业大学食品资源系张晓鸣,杜宣利1前言微量元素添加剂是饲料添加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一直都在探求副作用小而又营养价值好、效率高的矿物元素添加剂。在经历了无机盐、有... 甘氨酸亚铁络合物合成工艺的研究无锡轻工业大学食品资源系张晓鸣,杜宣利1前言微量元素添加剂是饲料添加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一直都在探求副作用小而又营养价值好、效率高的矿物元素添加剂。在经历了无机盐、有机酸盐二个阶段后,在60年代末期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合成工艺条件 配位比 微量元素 络合反应 金属离子 配位体 有机溶剂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Ⅱ)-甘氨酸-水三元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祥军 石瑾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9-808,共10页
为认识金属离子的生物功能,采用CCSD/6-31++G**∥M06/6-31++G**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三元配合物[Mg(Gly)(H2O)n]2+的结构和性质.气相模型下得到的结果为:1)O,O双啮型两性甘氨酸的配位能力最强,比N,O双啮型中性甘氨酸的配位能力强37.6kJ/m... 为认识金属离子的生物功能,采用CCSD/6-31++G**∥M06/6-31++G**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三元配合物[Mg(Gly)(H2O)n]2+的结构和性质.气相模型下得到的结果为:1)O,O双啮型两性甘氨酸的配位能力最强,比N,O双啮型中性甘氨酸的配位能力强37.6kJ/mol,比2个水分子强约60kJ/mol;2)与Mg2+配位时,O,O双啮型两性甘氨酸优先,结合能达到-669.1kJ/mol;随后4个水分子依次配位,结合能变化值递减,平均为159.1kJ/mol,此时配位键达到饱和数6,体系的结合能达到-1 305.4kJ/mol;3)第5个水分子可通过强氢键(键能为85.5kJ/mol)作用于体系得到次稳定构型,结合能为-1 390.9kJ/mol;也能插入到甘氨酸的O原子与Mg2+之间,取代甘氨酸的1个O原子与Mg2+形成配位键,导致甘氨酸变为单啮配体,这样得到的构型最稳定,结合能达到-1 393.1kJ/mol.液相模型下的构型结构与气相模型相比变化微小,能量次序与气相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金属离子 水分子 配位能力 构型 液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药用玻璃安瓿的多基质提取液中39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4
作者 龙梅 谢威 +3 位作者 向壹 余秋玲 秦瑶 陆嘉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5年第8期892-900,共9页
为实现药用玻璃安瓿的多基质提取液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以0.9%(质量分数,下同)氯化钾溶液、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3%(质量分数,下同)枸橼酸钠溶液、20 mmol·L^(-1)甘氨酸溶液为模拟提取剂,进行了题示研究。药用... 为实现药用玻璃安瓿的多基质提取液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以0.9%(质量分数,下同)氯化钾溶液、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3%(质量分数,下同)枸橼酸钠溶液、20 mmol·L^(-1)甘氨酸溶液为模拟提取剂,进行了题示研究。药用玻璃安瓿用水洗净、晾干后,分别加入上述4种模拟提取剂,并分别于121,121,80,50℃加热2,2,24,24 h。移取1.0 mL模拟提取液,用8%(体积分数)王水(体积比3∶1的盐酸-硝酸混合溶液)溶液稀释至50 mL,摇匀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通过稀释模拟提取液和在线加入内标两种方式降低基质干扰,利用氦气碰撞模式联合干扰校正方程(仅针对铟元素)消除质谱干扰。结果表明,39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对应的信号强度与内标信号强度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0024~0.27 mg·L^(-1);4种模拟提取液中39种金属元素的回收率为80.3%~11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10%~7.7%。方法用于10组药用玻璃安瓿的测定,有9种金属元素被不同程度检出,4种模拟提取剂的提取能力由大到小分别为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3%枸橼酸钠溶液、0.9%氯化钾溶液、20 mmol·L^(-1)甘氨酸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药用玻璃安瓿 金属元素 氯化钾溶液 枸橼钠溶液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小平 刘凯 +5 位作者 王欢 周倩倩 王军 陈鹏 徐海 李少红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9,共5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制备了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甘氨酸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G/M)对Sr 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M的增加,产物的晶粒尺寸和发射强度增大,发射光谱红移,而...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制备了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甘氨酸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G/M)对Sr 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M的增加,产物的晶粒尺寸和发射强度增大,发射光谱红移,而初始亮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G/M为3∶1时,得到的产物为纯Sr Al2O4晶相,平均晶粒尺寸为75 nm,初始亮度最大;采用GNP合成的Sr 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为宽谱带发光光谱,其发射主峰位为508 nm左右,是典型的Eu2+的4 f 5 d→4 f的特征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rAl204 EU^2+ DY^3+ 长余辉发光材料 一硝盐法 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g 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