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甘孜-理塘金成矿带成矿时代与构造活动的裂变径迹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郇伟静 李娜 +3 位作者 袁万明 龚庆杰 张静 王庆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8-1346,共9页
通过对甘孜-理塘金矿带内6个金矿区的11个磷灰石和锆石的裂变径迹数据分析,并对磷灰石数据进行热历史模拟,分析讨论了甘孜-理塘金矿带的成矿时代、构造热历史和构造事件。锆石裂变径迹结果显示金成矿时代主要为82~140Ma,属早白垩世成矿... 通过对甘孜-理塘金矿带内6个金矿区的11个磷灰石和锆石的裂变径迹数据分析,并对磷灰石数据进行热历史模拟,分析讨论了甘孜-理塘金矿带的成矿时代、构造热历史和构造事件。锆石裂变径迹结果显示金成矿时代主要为82~140Ma,属早白垩世成矿,并由南往北成矿时代具有变小的趋势,其中南段为124~140Ma,中段107Ma,北段约82Ma。磷灰石年龄亦具有同样趋势,矿石年龄为14~27Ma,围岩为88~95Ma。金矿带自燕山期以来,主要经历3个演化阶段,200~140Ma处于退火带中,为缓慢降温期,140~30Ma为相对平缓降温阶段,30Ma以来为快速降温期。从南到北降温速率依次加快,从锆石封闭温度250℃降至磷灰石封闭温度100℃的平均速率分别为1.46℃/Ma、1.67℃/Ma和2.21℃/Ma,对应的隆升速率为48.7m/Ma、55.7m/Ma和73.7m/Ma;从100℃降至地表温度的速率为3.15℃/Ma、5℃/Ma和6.07℃/Ma,对应的隆升速率为104.9m/Ma、166.7m/Ma和202.4m/Ma。甘孜-理塘带的大规模陆内隆升主要在3Ma内,平均20℃/Ma,667m/Ma,属于快速隆升,隆升量约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金矿带 裂变径迹 多期次成矿 热历史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永飞 刘书生 +1 位作者 聂飞 张文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1-276,共16页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是产于甘孜-理塘金矿带南端的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带内,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蚀变玄武岩矿石、凝灰岩矿石。由深部至浅部,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蚀变。流体成矿过程包括...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是产于甘孜-理塘金矿带南端的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带内,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蚀变玄武岩矿石、凝灰岩矿石。由深部至浅部,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蚀变。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他形黄铁矿组合、石英-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毒砂组合和石英-碳酸盐±少量立方体黄铁矿组合为标志。矿石矿物主要沉淀于中阶段,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和毒砂是主要的载金矿物。早阶段热液石英中发育CO_2-H_2O型包裹体(C型)和水溶液包裹体(W型),中、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W型)。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51~371℃,盐度w(NaCleq)为3.3%~13.7%;中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7~294℃,盐度w(NaCleq)为1.6%~13.9%;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44~224℃,盐度w(NaCleq)介于0.2%~10.6%之间。估算的早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102~343 MPa,推测最大成矿深度为10~11 km。上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早阶段中高温、富CO_2的变质热液演化至晚阶段的低温、贫CO_2的大气降水热液;流体温度降低、CO_2逃逸是控制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特征指示梭罗沟金矿床可能为断控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梭罗沟金矿 甘孜-理塘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