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链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识别——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1
作者 孔德婧 覃金冰 +1 位作者 刘宇飞 闫强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1,105,共9页
[研究目的]构建系统高效的产业发展瓶颈识别方法,有效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瓶颈,有助于持续改进产业生态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该研究基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三链融合”视角,采用深度学习和... [研究目的]构建系统高效的产业发展瓶颈识别方法,有效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瓶颈,有助于持续改进产业生态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该研究基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三链融合”视角,采用深度学习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瓶颈理论的系统流程和持续改进理念出发认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构建了“三链融合”的产业发展瓶颈识别方法,并提出持续改进策略。[研究结论/结果]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实证案例,识别出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环节“三链”均存在发展瓶颈,产业链延伸增值服务存在创新链发展瓶颈,这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的发展现状一致,证明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链融合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汽车 发展瓶颈识别 深度学习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构架车间瓶颈识别与人工资源配置优化
2
作者 舒云聪 朱海平 +3 位作者 沈继统 閤泰梓 吴向阳 刘念祖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共6页
需要生产多种类型构架的复杂车间,在瓶颈工序快速准确识别、人工资源精确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构架车间瓶颈工序识别与人工资源配置优化的方法。首先,对车间进行细致调研,基于Factory Simulation软件建立仿真模... 需要生产多种类型构架的复杂车间,在瓶颈工序快速准确识别、人工资源精确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构架车间瓶颈工序识别与人工资源配置优化的方法。首先,对车间进行细致调研,基于Factory Simulation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实现准确模拟现实车间的生产;其次,对仿真模型输出结果中的设备利用率、在制品数量等关键参数进行特征分析,系统地识别瓶颈工序,根据工序特性做出瓶颈优化方案;然后,基于Java语言构建模拟退火算法,设置目标为最小化人工资源配置总数和最小化计划完成总时间,对人工资源配置方案进行优化;最后,验证并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仿真 Factory Simulation 瓶颈识别 人工资源配置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度状态驱动的离散车间动态瓶颈识别方法
3
作者 苏璇 吉卫喜 +2 位作者 张朝阳 姜一啸 曹桢淼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7-1589,共13页
针对当前瓶颈识别方法难以动态、及时、准确地响应离散制造过程的问题,结合图式推演建模方法,提出事件-数据混合驱动的资源细粒度状态监测方法(EDH),以实时识别离散制造过程中的动态瓶颈。首先,通过制造物联技术和复杂事件处理技术获取... 针对当前瓶颈识别方法难以动态、及时、准确地响应离散制造过程的问题,结合图式推演建模方法,提出事件-数据混合驱动的资源细粒度状态监测方法(EDH),以实时识别离散制造过程中的动态瓶颈。首先,通过制造物联技术和复杂事件处理技术获取并处理复杂多变的制造过程实时信息,通过信号渐变模型提高实时位置信息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制造资源的状态数据进行细粒度聚类,提出改进的数据分析算法(IFGCM)提高聚类的准确性;最后,结合建立的状态时序流图式模型和动态瓶颈识别方法实时感知制造资源瓶颈。通过在某电梯零部件制造车间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制造 复杂事件 混合驱动 细粒度状态 动态瓶颈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作业车间瓶颈识别方法 被引量:28
4
作者 翟颖妮 孙树栋 +1 位作者 王军强 王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45-1952,共8页
针对作业车间现有瓶颈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瓶颈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正交表和多种分派规则构造试验方案,以生产系统作业目标为衡量指标,快速便捷地实现瓶颈机器的识别。该方法能够在生产任务执行之前,预先给出瓶颈... 针对作业车间现有瓶颈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瓶颈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正交表和多种分派规则构造试验方案,以生产系统作业目标为衡量指标,快速便捷地实现瓶颈机器的识别。该方法能够在生产任务执行之前,预先给出瓶颈机器所在,以指导生产计划和相关生产准备。通过与移动瓶颈识别法对不同规模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标准算例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瓶颈识别 正交表 分派规则 作业车间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车间区间型多属性瓶颈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军强 陈剑 +3 位作者 王烁 郭银洲 张映锋 孙树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9-437,共9页
针对扰动情形下作业车间瓶颈识别时机器的特征属性难以用确定值表示的问题,采用区间形式描述机器特征属性,构建了区间型多属性瓶颈识别模型,提出了区间TOPSIS多属性瓶颈识别方法。考虑瓶颈识别与瓶颈利用的紧密关系,提出了先进行瓶颈利... 针对扰动情形下作业车间瓶颈识别时机器的特征属性难以用确定值表示的问题,采用区间形式描述机器特征属性,构建了区间型多属性瓶颈识别模型,提出了区间TOPSIS多属性瓶颈识别方法。考虑瓶颈识别与瓶颈利用的紧密关系,提出了先进行瓶颈利用再进行瓶颈识别的统一框架。其中瓶颈利用层基于Plant-Simulation仿真平台设置了机器故障等随机扰动,采用遗传算法对扰动情形下的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仿真,获得了适应扰动情形的最优调度优化方案;瓶颈识别层基于调度优化方案,综合考虑了瓶颈的多维特征属性,采用区间TOPSIS多属性瓶颈识别方法识别了瓶颈机器。通过与机器利用率、瓶颈出现率和移动瓶颈识别法等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制造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两个参数对瓶颈识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识别 随机扰动 区间TOPSIS 作业车间调度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结构特征的作业车间瓶颈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晓娟 袁逸萍 +1 位作者 孙文磊 冯欢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8-1096,共9页
针对作业车间管理层面的瓶颈识别,从制造系统复杂性与复杂网络相结合这一全新视角,提出基于网络特性的制造瓶颈识别方法。根据设备工装、工艺路线、物流路径和产品配置等多层次生产数据,建立了作业车间网络模型。对瓶颈内涵进行了扩充,... 针对作业车间管理层面的瓶颈识别,从制造系统复杂性与复杂网络相结合这一全新视角,提出基于网络特性的制造瓶颈识别方法。根据设备工装、工艺路线、物流路径和产品配置等多层次生产数据,建立了作业车间网络模型。对瓶颈内涵进行了扩充,提出基于网络瓶颈效率矩阵的瓶颈识别算法。综合考虑了网络结构、网络传播机制及节点自身特性的影响,利用节点的制造负载和节点间的网络瓶颈效率矩阵表征节点的瓶颈程度,克服了其他算法中瓶颈节点识别只依赖于邻接节点的不足。通过对某机电产品企业车间生产瓶颈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验证了该瓶颈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也表明制造系统的网络模型是实现制造系统快速评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作业车间 瓶颈贡献度 瓶颈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括供电瓶颈识别的电力系统供电能力评估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力 李剑辉 +3 位作者 高超 杨燕 郭文涛 文福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9,共7页
供电能力评估不仅是计算量度指标,更是为系统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供电瓶颈环节等重要信息。现有方法尚不能系统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评估电力系统供电能力,构造了供电裕度价值函数来引导负荷在系统中节点间合理分配,并... 供电能力评估不仅是计算量度指标,更是为系统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供电瓶颈环节等重要信息。现有方法尚不能系统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评估电力系统供电能力,构造了供电裕度价值函数来引导负荷在系统中节点间合理分配,并同时识别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供电瓶颈。首先,以供电裕度价值函数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系统安全运行约束,构造了供电能力分析评估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差异进化算法求解所发展的优化问题;最后,通过在广东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供电能力 供电瓶颈识别 价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环境下Job Shop瓶颈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刚 王军强 +1 位作者 孙树栋 袁宗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97-1702,共6页
针对Job Shop作业管理层面的瓶颈识别,改变传统将瓶颈识别独立于调度优化方案的做法,先进行瓶颈充分利用再进行瓶颈系统辨识,不仅保证了瓶颈的有效识别,而且保证了瓶颈的充分利用。笔者给出了工序级瓶颈识别指标,提出了瓶颈分级识别策略... 针对Job Shop作业管理层面的瓶颈识别,改变传统将瓶颈识别独立于调度优化方案的做法,先进行瓶颈充分利用再进行瓶颈系统辨识,不仅保证了瓶颈的有效识别,而且保证了瓶颈的充分利用。笔者给出了工序级瓶颈识别指标,提出了瓶颈分级识别策略,采用遗传算法和优化仿真结合的方法实现瓶颈的充分利用,其中,利用遗传算法优化零件的投料顺序,采用Plant-Simulation建立模拟仿真模型,设置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修复时间、缓冲容量等实际扰动,经过大量的生产过程仿真,基于瓶颈出现率进行瓶颈识别,并输出优化调度方案。算例验证表明了瓶颈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识别 作业调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车站股道分配方案瓶颈识别 被引量:8
9
作者 贾文峥 毛保华 +2 位作者 何天键 刘海东 杨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6期136-141,共6页
已有的求解股道分配问题的方法很少探讨强壮性,得到的股道分配方案中会有一些瓶颈.要对这些瓶颈进行局部优化,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探测这些瓶颈.本文首先利用Petri网技术将一个股道分配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动态模型,然后对每一项列车作业... 已有的求解股道分配问题的方法很少探讨强壮性,得到的股道分配方案中会有一些瓶颈.要对这些瓶颈进行局部优化,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探测这些瓶颈.本文首先利用Petri网技术将一个股道分配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动态模型,然后对每一项列车作业进行扰动分析,并利用全部列车的出发晚点时间来识别瓶颈.最后,对一个衔接6个方向的车站平面图和一个持续时间约30分钟的股道分配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最小缓冲时间为21秒;方案中存在两处瓶颈,缓冲时间分别为57秒和44秒,这表明最小缓冲时间所对应的列车作业区域不一定是方案的瓶颈.这种方法为强壮性优化以及多方案比选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股道分配方案 瓶颈识别 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环境下作业车间网络多瓶颈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晓娟 孙文磊 +1 位作者 袁逸萍 李华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4-72,78,共10页
针对扰动环境下作业车间多瓶颈识别困难、瓶颈漂移后的瓶颈识别缺乏全局性和实效性这一问题,构建了基于网络特性的多瓶颈动态识别方法。首先,根据设备工装、工艺路线、物流路径以及产品配置等多层次生产数据,构造作业车间网络模型;其次... 针对扰动环境下作业车间多瓶颈识别困难、瓶颈漂移后的瓶颈识别缺乏全局性和实效性这一问题,构建了基于网络特性的多瓶颈动态识别方法。首先,根据设备工装、工艺路线、物流路径以及产品配置等多层次生产数据,构造作业车间网络模型;其次,建立作业车间网络动力学方程,获取扰动因素流转的判定依据。对瓶颈内涵进行扩充,综合考虑节点自身动力学特性、节点间拓扑耦合影响机理及扰动在生产网络中的传播机制,建立基于耦合映射格子(CML)的瓶颈识别算法,实现作业车间瓶颈的量化描述和连续预测;最后,对某机电企业作业车间进行瓶颈的动态监控和预测。结果表明:在扰动环境下,CML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各工作站瓶颈度走势,其中工作站R1平均瓶颈度为1.12,瓶颈持续时间长达40h;工作站R3的平均瓶颈度为1.05,瓶颈持续时间为10h;工作站R1、R3首先成为系统的瓶颈,随着加工进度的推移,工作站R1和R24交替成为系统瓶颈。研究结果与该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车间 扰动环境 复杂网络 CML模型 瓶颈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C和OTE的生产瓶颈识别与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於骞 金士良 何文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184,共3页
TOC思想即约束理论是平衡生产线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查询瓶颈以及经过利用资源消除瓶颈来达到生产线平衡;而OTE是生产线产能的一种量化指标,而这种生产线指的是具有多台设备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流程。在介绍TOC思想和OTE计... TOC思想即约束理论是平衡生产线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查询瓶颈以及经过利用资源消除瓶颈来达到生产线平衡;而OTE是生产线产能的一种量化指标,而这种生产线指的是具有多台设备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流程。在介绍TOC思想和OTE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利用Witness仿真软件对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结合TOC和OTE来识别在不同需求下的生产系统瓶颈,提出解决瓶颈的优化方案,改进生产系统,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增加整个系统合格产出,以及提高整个系统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理论 产出综合效能 Witness建模仿真 瓶颈识别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的制造车间瓶颈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欢欢 袁逸萍 李晓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共3页
车间制造系统中的瓶颈问题对其系统的产出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复杂制造环境下瓶颈辨识困难这一问题,从复杂网络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分析的制造车间瓶颈识别方法。根据设备、部门、车间、人员、工段、工艺路线及物流路径等多... 车间制造系统中的瓶颈问题对其系统的产出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复杂制造环境下瓶颈辨识困难这一问题,从复杂网络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分析的制造车间瓶颈识别方法。根据设备、部门、车间、人员、工段、工艺路线及物流路径等多层次生产数据建立复杂制造车间网络模型。基于网络模型,提取与瓶颈度相关的网络特征参数,用网络拓扑来描述制造车间的内部关联结构;提出衡量车间网络瓶颈的瓶颈贡献程度概念,将网络瓶颈度大小作为车间瓶颈识别的一个指标,并给出瓶颈度的计算算法。最后,以某车间的具体生产过程为例,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车间 网络分析法 资源负载 瓶颈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t多路径模型下的机场陆侧交通动态瓶颈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祥芬 唐淑珍 +1 位作者 赵安利 宋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507-13514,共8页
为缓解机场的交通拥堵,构建考虑综合延误的Logit多路径分配模型识别机场陆侧交通需求变化时动态瓶颈。首先,构建考虑美国联邦公路局(bureau of public road,BPR)函数和Webster延误的综合延误模型;然后,考虑道路网络和出行网络之间的耦... 为缓解机场的交通拥堵,构建考虑综合延误的Logit多路径分配模型识别机场陆侧交通需求变化时动态瓶颈。首先,构建考虑美国联邦公路局(bureau of public road,BPR)函数和Webster延误的综合延误模型;然后,考虑道路网络和出行网络之间的耦合作用,采用Logit多路径模型对起讫点之间的交通量进行动态分配,以道路饱和度为判定标准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陆侧交通动态瓶颈进行识别。并对比考虑不考虑过境交通时的陆侧交通瓶颈变化。结果表明,同一交通需求下,不考虑过境交通对陆侧交通的影响时瓶颈路段均有所减少,且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加,瓶颈路段减少的越多。可见,此算例可以更好地适应交通需求的变化,并为缓解首都国际机场交通拥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t多路径模型 动态瓶颈识别 机场陆侧交通 道路饱和度 交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重要度的地铁人员疏散瓶颈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若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62-66,共5页
为了提出一种新的量化人员疏散瓶颈的识别方法。以某地铁站为例,运用EVACNET4模型软件,模拟该地铁站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人群的疏散情况,采用网络结构效益与结构重要度结合的方法查找疏散过程中的瓶颈所在,通过计算疏散瓶颈的结构重要度,... 为了提出一种新的量化人员疏散瓶颈的识别方法。以某地铁站为例,运用EVACNET4模型软件,模拟该地铁站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人群的疏散情况,采用网络结构效益与结构重要度结合的方法查找疏散过程中的瓶颈所在,通过计算疏散瓶颈的结构重要度,将各瓶颈按其对车站安全疏散的影响程度排序,找出瓶颈制约点。结果表明:地铁站内的自动扶梯的开闭状态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很大,在发生火灾等特殊事件时应将自动扶梯停止运行,当作楼梯使用。同时,闸机的开闭状态也会影响疏散时间,但只要保障疏散过程中闸机可用,人员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疏散。通过对比分析门扉式闸机和三杆门式闸机的优劣,在建设地铁时,主要应以门扉式闸机为检票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结构重要度 人员疏散 瓶颈识别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动态瓶颈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令海 李海鹰 许心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共8页
瓶颈识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既有静态瓶颈和动态瓶颈的基础上,按动态瓶颈产生原因将其细化为原发性瓶颈及继发性瓶颈;研究瓶颈的动态传播特性,提出关联瓶颈与瓶颈簇理论,以此刻画瓶颈传播机理... 瓶颈识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既有静态瓶颈和动态瓶颈的基础上,按动态瓶颈产生原因将其细化为原发性瓶颈及继发性瓶颈;研究瓶颈的动态传播特性,提出关联瓶颈与瓶颈簇理论,以此刻画瓶颈传播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车站动态瓶颈识别方法;以瓶颈簇理论为支撑,定量分析单个设备能力对车站集散能力的影响程度,提出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瓶颈疏解策略。最后,对北京地铁某车站进行案例分析,验证该瓶颈识别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案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车站瓶颈,明确瓶颈之间的依附关系以及瓶颈的重要程度。与既有方法相比减少66.7%的仿真次数,可以明显提高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动态瓶颈 瓶颈识别 瓶颈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热/传质的乙烯裂解过程脱甲烷塔进料瓶颈识别及流程重构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博 罗雄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705-4715,共11页
精馏塔进料的组成与温度会影响塔内质量交换和能量利用,不恰当的进料会导致全塔的分离及用能效果变差。针对多进料精馏塔的组合进料问题提出一种识别不合适进料位置的方法,基于塔板的传热温差和传热量、传质浓度差和传质量计算方法提出... 精馏塔进料的组成与温度会影响塔内质量交换和能量利用,不恰当的进料会导致全塔的分离及用能效果变差。针对多进料精馏塔的组合进料问题提出一种识别不合适进料位置的方法,基于塔板的传热温差和传热量、传质浓度差和传质量计算方法提出应用传热/传质复合曲线识别精馏塔进料瓶颈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裂解装置脱甲烷塔进料瓶颈的识别,采用调整进料位置的流程重构策略实现去瓶颈的操作。流程模拟及瓶颈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识别出脱甲烷塔的进料瓶颈,重构流程的方法能实现去瓶颈的操作,并使全塔的传质传热特性、分离效果变好,能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计算机模拟 精馏 脱甲烷塔 瓶颈识别 流程重构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晶圆生产系统瓶颈识别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丽艳 钱省三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1-1024,共4页
瓶颈资源决定着系统的产出,对瓶颈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对于资金密集的半导体晶圆生产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系统波动的存在,系统瓶颈漂移现象无法避免,所以将多重入半导体晶圆生产系统瓶颈分为长期、中期、短期瓶颈,提出了识别三种系... 瓶颈资源决定着系统的产出,对瓶颈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对于资金密集的半导体晶圆生产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系统波动的存在,系统瓶颈漂移现象无法避免,所以将多重入半导体晶圆生产系统瓶颈分为长期、中期、短期瓶颈,提出了识别三种系统瓶颈的方法。分析了瓶颈漂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各个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最后提出了晶圆生产系统的瓶颈管理模式,并详述该管理模式之流程及其瓶颈设备缓冲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瓶颈 瓶颈识别 瓶颈漂移 瓶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yLogic的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瓶颈识别与疏散组织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雷钰 张汝华 马明迪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4-704,共11页
以济南园博园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行人在不同设备设施处的行为特性,建立行人流模型,运用AnyLogic软件搭建仿真实验平台,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大客流情况进行紧急疏散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发生可预见性大客流情况下,当车站客流增加幅... 以济南园博园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行人在不同设备设施处的行为特性,建立行人流模型,运用AnyLogic软件搭建仿真实验平台,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大客流情况进行紧急疏散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发生可预见性大客流情况下,当车站客流增加幅度较小时,站台层客流密度较大,可通过缩短列车运行间隔来提高车站疏散能力;而车站客流大幅增加时,车站安检区域发生拥堵,需增设一条安检通道.在发生不可预见性大客流时,车站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满足疏散标准,但楼梯通道和出站闸机处仍是客流瓶颈所在,故高峰期客流疏散需要人为采取一定措施合理引导.通过模拟2种类型大客流情况下的车站应急疏散过程,识别出车站的瓶颈,并对瓶颈做出有效改善措施,对保障乘客疏散安全和效率、提高车站服务能力及制订应急疏散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应急疏散 瓶颈识别 疏散优化 ANYLOG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运输增量通道能力瓶颈识别与实践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涛 宋锴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6-32,共7页
为消除铁路运输增量通道能力瓶颈,实现铁路运输畅通和高效的目标,采用调查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在对"三西"煤炭外运、港口矿石疏运等增量通道的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路运输增量通道能力瓶颈的产... 为消除铁路运输增量通道能力瓶颈,实现铁路运输畅通和高效的目标,采用调查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在对"三西"煤炭外运、港口矿石疏运等增量通道的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路运输增量通道能力瓶颈的产生原因、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按照安全第一、统筹兼顾、能力匹配、确保畅通等原则,对"三西"煤炭外运、港口矿石疏运等运输增量通道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加快实现铁路运输畅通和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增量通道 通过能力 瓶颈识别 运输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神铁路能力计算与瓶颈识别疏解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关达 石磊 +3 位作者 孔亮 曹瑞 杨育龙 赵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7,共6页
包神铁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进生产技术投入运用,已实现经济社会效益阶跃式发展,逐步成为神华煤炭运输通道的核心干线。包神铁路运能和运量矛盾突出,实时能力计算和瓶颈识别疏解亟待研究。采用分析计算法计算包神铁路能力,利用TDCS数... 包神铁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进生产技术投入运用,已实现经济社会效益阶跃式发展,逐步成为神华煤炭运输通道的核心干线。包神铁路运能和运量矛盾突出,实时能力计算和瓶颈识别疏解亟待研究。采用分析计算法计算包神铁路能力,利用TDCS数据计算各区间通过的列车数量,车站咽喉区道岔、正线及到发线能力利用率等指标,识别和分析能力瓶颈,系统性地提出包神铁路能力瓶颈消解措施,为包神铁路运输能力科学利用和智能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神铁路 通过能力计算 车站能力 线路能力 能力瓶颈识别 TDC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