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闻天对瓦窑堡会议的贡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兆宪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5-88,共4页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张闻天是这次 会议的主持者和决议的起草者,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及政治路线的确定,...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张闻天是这次 会议的主持者和决议的起草者,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及政治路线的确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近 年来,随着张闻天与瓦窑堡会议的有关资料的不断发现,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他与会议 的关系。笔者认为,张闻天与瓦窑堡会议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35年10月 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到11月中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张浩(林育英)找到中共中央之 前,为提出党的战略策略转变阶段;从张浩向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神之后到12月中旬, 为会议准备阶段;从12月17日至25日为会议召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瓦窑堡会议 毛泽东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 民族革命战争 政治路线 策略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世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41-46,共6页
从瓦窑堡会议到1937年夏,是中共的各项政策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的发展表现在:(1)进一步发展了“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相结合的策略;(2)确立了“逼蒋抗日”的方针;(3)提出... 从瓦窑堡会议到1937年夏,是中共的各项政策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的发展表现在:(1)进一步发展了“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相结合的策略;(2)确立了“逼蒋抗日”的方针;(3)提出了“把敌军变友军”的策略;(4)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为“民主共和国”;(5)调整一些具体政策;(6)提出“为三民主义而奋斗”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瓦窑堡会议 三民主义 策略思想 中共中央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中国共产 北军 民主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闻天与瓦窑堡会议
3
作者 赵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3-30,共8页
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因其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这一伟大转变时期的政治路线问题而彪炳史册。然而,这次会议的主持者、会议政治决议的起草人、当时在党内负... 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因其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这一伟大转变时期的政治路线问题而彪炳史册。然而,这次会议的主持者、会议政治决议的起草人、当时在党内负总责的张闻天的历史作用,却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本文拟对此作一扼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瓦窑堡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策略转变 毛泽东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 转变策略 抗日战争 共产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学习毛泽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4
作者 宋仲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4-30,共7页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企图并吞全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继续出卖华北。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开始在全国出现。 12月下旬,党中央...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企图并吞全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继续出卖华北。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开始在全国出现。 12月下旬,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讨论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会议对于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人民,这是没有争论的。但是,对于统一战线是否包括剥削阶级,即是否联合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利用统治营垒中的矛盾,却有严重分歧。经过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并由张闻天依据毛泽东的发言精神,起草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以下简称《决议》)。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个《决议》。12月27日,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决议》和《报告》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民族资产阶级 瓦窑堡会议 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集团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历史意义 小资产阶级 大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转折时期毛泽东与张闻天的合作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培森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0-27,共8页
1969年毛泽东在党的九大召开期间的一次讲话中,谈到张闻天时曾经指出:张闻天在遵义会议是和我合作的;遵义会议后也是好事做得多;还说,王明回国后他没有站在王明一边,是站在我一边的。笔者在编辑《张闻天文集》过程中,涉足到这方面的许... 1969年毛泽东在党的九大召开期间的一次讲话中,谈到张闻天时曾经指出:张闻天在遵义会议是和我合作的;遵义会议后也是好事做得多;还说,王明回国后他没有站在王明一边,是站在我一边的。笔者在编辑《张闻天文集》过程中,涉足到这方面的许多资料,深感毛泽东所说的张闻天在这一时期同他的合作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是实事求是的。值此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之际,笔者在此谨举一些重要史实,对毛泽东与张闻天在1935至1938年若干重大事件中的合作(以下简称毛张合作)及其作用加以论述。一、毛张在遵义会议上的合作有力地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张闻天 遵义会议 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转折时期 中国共产党 瓦窑堡会议 洛川会议 战略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及其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朝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30,共5页
延安时期党对纯洁性建设投入了很大精力,有很多创造。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程主要有四个关键点:瓦窑堡会议推动了党的组织纯洁建设思路的重大转变,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全面推动了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局部执政中党加强廉政建设以保... 延安时期党对纯洁性建设投入了很大精力,有很多创造。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程主要有四个关键点:瓦窑堡会议推动了党的组织纯洁建设思路的重大转变,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全面推动了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局部执政中党加强廉政建设以保持纯洁性,整党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党的纯洁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纯洁性 瓦窑堡会议 整风运动 整党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私营经济政策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雪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38,共6页
本文认为,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曾制定了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正确的私营经济政策,但由于共产国际和王明“左”倾中央的错误指导,这一政策很快被“左”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所取代。“左”... 本文认为,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曾制定了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正确的私营经济政策,但由于共产国际和王明“左”倾中央的错误指导,这一政策很快被“左”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所取代。“左”的《劳动法》的实施及其危害,遭到毛泽东、张闻天等领导人及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批评和抵制,从而产生了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对过左的私营经济政策有所纠正。至瓦窑堡会议,最终确立了正确的私营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瓦窑堡会议 王明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确立 共产国际 正确 苏维埃政府 张闻天 中央
全文增补中
1935至1937年人民军队名称的改变
8
作者 涂克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3-83,共1页
过去,在1936年至1937年间的史料、史书中,人民军队的名称常常有“抗日红军”、“人民红军”、“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红军”及“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等不同称谓。近来,仔细查阅了这一段的档案、资料,初步摸清了这个问题。即... 过去,在1936年至1937年间的史料、史书中,人民军队的名称常常有“抗日红军”、“人民红军”、“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红军”及“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等不同称谓。近来,仔细查阅了这一段的档案、资料,初步摸清了这个问题。即从1935年12月下旬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起,到八路军、新四军编成,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称“抗日红军”或“人民红军”,此前称“工农红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改编 中国人民 人民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 瓦窑堡会议 名称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八路军 新四军 中央政治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浩的历史功绩
9
作者 谢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4-98,共5页
张浩,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之一,1942年病逝。但是,在过去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材中,很少提及张浩。193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写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八卷中,载有一篇张浩的传记,此文对他从事职工运... 张浩,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之一,1942年病逝。但是,在过去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材中,很少提及张浩。193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写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八卷中,载有一篇张浩的传记,此文对他从事职工运动的情况作了大量介绍,并给予了很高评价。但对张浩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张国焘北上抗日这些重大历史活动介绍比较简单,尤其是对他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评价不够。我认为,张浩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应予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浩 张国焘 共产国际代表 历史功绩 张闻天 瓦窑堡会议 四方面 毛泽东 党中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政治思想新主题的形成
10
作者 李佑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10,共5页
抗日救亡,是“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政治思想的新主题。本文从“政治主题与历史主题的偏离”、“北上抗日方针的确立”、“抗日救亡新主题的正式形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证。
关键词 毛泽东 “九·一八”事变 新主题 政治主题 北上抗日方针 历史主题 共产国际 政治思想 瓦窑堡会议 日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反蒋”主张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11
作者 卢培青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3期49-52,共4页
苏联史学界曾一再对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政治局会议进行指责,说这次会议的决议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违背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这种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中共瓦窑堡会议既充分体现了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总精神,又在一系列重... 苏联史学界曾一再对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政治局会议进行指责,说这次会议的决议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违背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这种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中共瓦窑堡会议既充分体现了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总精神,又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从中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策略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反蒋 瓦窑堡会议 日本帝国主义 统一战线策略 中国人民 蒋介石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浩在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斗争中的作用
12
作者 刘云龙 《理论探讨》 1988年第3期83-86,共4页
1935年11月,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大暴露,使党和红军出现危机,党中央与张国焘另立伪中央、分裂党的严重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具有特殊身份的共产国际代表张浩起了重要作用。过去在研究... 1935年11月,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大暴露,使党和红军出现危机,党中央与张国焘另立伪中央、分裂党的严重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具有特殊身份的共产国际代表张浩起了重要作用。过去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对张浩的贡献很少提及或肯定得不够。笔者认为,对于张浩在这场斗争中的功绩,应予充分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代表 右倾分裂主义 张国焘 重要作用 党中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严重错误 红军 危机 瓦窑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3
作者 胡华 《江淮论坛》 1980年第2期18-24,共7页
十、长征中,刘少奇是何时被派往北方局的?他与“一二·九”运动有无关系? 今天中午有人问,刘少奇是否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我说,二万五千里长征刘少奇同志一步也未少走。一九三五年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他是政治局委员,他... 十、长征中,刘少奇是何时被派往北方局的?他与“一二·九”运动有无关系? 今天中午有人问,刘少奇是否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我说,二万五千里长征刘少奇同志一步也未少走。一九三五年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他是政治局委员,他参加了的。瓦窑堡会议后,决定派他去恢复北方局工作,担任北方局书记,所以,他于一九三六年初离开陕北到天津去,一九三六年三月到了天津。当时“一二·九”、“一二·一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瓦窑堡会议 党史教学 中央政治局 无关系 天津 陕北 长征 共产国际 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