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在中澳糖尿病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欧阳玲 李宝琪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236-4240,共5页
有效地管理慢性病是现代卫生保健系统发展的重点内容,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为指导慢病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澳大利亚在全民医疗保险的制度下,已经形成了较成熟和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方法,我国慢性病管理... 有效地管理慢性病是现代卫生保健系统发展的重点内容,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为指导慢病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澳大利亚在全民医疗保险的制度下,已经形成了较成熟和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方法,我国慢性病管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阶段。本文以糖尿病为例,解析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六要素的具体内涵,并借鉴澳大利亚运用该模型在糖尿病管理的相关经验,针对我国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可改善和促进我国糖尿病管理质量及结果的可实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病 疾病管理 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 澳大利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唐玲 张国良 +4 位作者 李振坤 司圣波 刘强 陈任 任佰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688-3693,3710,共7页
背景中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人群,慢性病给中老年卫生服务带来挑战,探索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提... 背景中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人群,慢性病给中老年卫生服务带来挑战,探索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数据库中≥45岁且患有慢性病的样本5280例。以过去1个月的门诊服务利用情况、过去1年的住院服务利用情况为因变量;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以下简称Anderson模型)选取自变量,其中,倾向因素纳入人口学特征、社会结构特征及健康行为指标,使能因素纳入个人年收入、医疗保险、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影响导致推迟或取消医疗服务情况,需求因素纳入日常生活能力(ADL)、自评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患慢性病数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5280例慢性病患者中,1487例(28.16%)患者过去1个月有门诊就诊行为,1393例(26.38%)患者过去1年有住院就诊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COVID-19疫情影响导致推迟或取消医疗服务、ADL、自评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数量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饮酒、医疗保险、受COVID-19疫情影响导致推迟或取消医疗服务、ADL、自评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数量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对饮酒、无医疗保险、自评健康差、患慢性病数量多、ADL功能障碍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关注,注重该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其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利用 中老年人 慢性病 影响因素分析 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困境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夏瑀 罗原 +4 位作者 李峥嵘 周馨媚 童钰铃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118,共9页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MDMF)。该框架由社区全科医生接诊共病患者的5个阶段构成,包括“健康问题回顾”“用药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药物治疗记录”和“安排随访计划”。MDMF能够促使社区全科医生为共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但也对其诊疗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建议对社区全科医生开展以MDMF为核心的培训、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并采取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措施,推动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治疗决策 决策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泽 孙国强 +2 位作者 沈蔷 宋妍 王虎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20-1328,共9页
背景慢性病的频发与患者对健康知识及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有关,从全国范围来看,较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积极性普遍不足,对慢性病患者实施... 背景慢性病的频发与患者对健康知识及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有关,从全国范围来看,较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积极性普遍不足,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质量及效果有待提升。目的探究基于应用信息化知识库模型生成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群体的影响,为进一步强化社区慢性病治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选取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90例患有4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50~70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为期1年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性病随访管理策略(保持原有的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慢性病随访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知识库模型生成健康教育指导方案的方式,即添加了健康教育处方指导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及干预,共持续12个月。在所有患者入组1年后进行终线调查。本研究主要从“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态度、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健康信息化接受程度”等方面来分析两组慢性病患者在基线与终线调查之间数据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90例4种慢性病患者,其中干预组患者3673例,对照组患者3717例。两组慢性病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障形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整体疾病知识、慢性病基础知识、糖尿病知识、冠心病知识、脑卒中知识知晓正确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整体疾病知识、慢性病基础知识、高血压知识、糖尿病知识、冠心病知识知晓正确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知识知晓正确率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态度问卷、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态度问卷、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分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态度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态度、信息化接受度方面可看出干预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患者自我效能与服药依从性角度方面,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均有提升,干预组效果更为显著。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信息化知识库模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健康教育 知识库模型 卫生服务 效果评估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病管理模型的卫生服务提供系统再造对社区高血压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慧 孙晓明 +4 位作者 傅华 郑频频 顾学琪 许菁 盛新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评价上海市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以慢性病管理模型为指导框架,对其高血压服务提供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后,高血压服务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从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的1000个小组中随机抽取的72个小组(1080名干预者),并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 目的评价上海市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以慢性病管理模型为指导框架,对其高血压服务提供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后,高血压服务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从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的1000个小组中随机抽取的72个小组(1080名干预者),并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管理库中随机抽取同等条件的588名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协方差的秩检验,比较基线和6个月之后两次问卷调查数据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项目实施6个月之后在自评获得的卫生服务质量评分方面的变化。结果患者自评获得高血压病服务质量与满分(5分)存在一定差距,最低的维度为随访/协作维度(1.97±1.48)分,最高维度为患者主动性,评分仅为(2.66±1.41)分。干预组患者自评获得的卫生服务质量中个人主动性和卫生服务提供系统设计等维度的评分6个月的增加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慢性病管理模型对社区高血压服务系统重新设计对社区高血压服务质量,尤其是提高患者疾病管理的主动性及改善卫生服务提供系统流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模型 卫生服务提供系统 高血压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5
6
作者 闫温馨 胡健 +2 位作者 曾华堂 刘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以辅助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推动智能化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托底“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激发全科医学的飞跃性发展,并推进大模型在全科诊疗与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全科医学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公平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慢性病远程监护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卫艳利 曹晓强 +2 位作者 蔡雁岭 翟运开 刘瑞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8-964,共7页
目的从患者感知角度出发,构建慢性病远程监护服务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考察慢性病远程监护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意愿、感知风险、环境因素、自我效能、感知疾病威胁... 目的从患者感知角度出发,构建慢性病远程监护服务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考察慢性病远程监护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意愿、感知风险、环境因素、自我效能、感知疾病威胁等潜在变量在内的慢性病远程监护服务研究模型,根据参考文献建立各潜在变量的测量项,形成调查问卷。2016年10—11月,以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院及社区等公共活动场所发放纸质问卷,并通过在线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患者对慢性病远程监护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260份,其中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为78.8%。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感知有用性与使用意愿呈正相关,标准关联系数为0.31;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呈正相关,标准关联系数为0.34;感知风险与感知有用性呈负相关,标准关联系数为-0.14;环境因素与感知有用性呈正相关,标准关联系数为0.46;自我效能与感知易用性呈正相关,标准关联系数为0.58;感知疾病威胁与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均呈正相关,标准关联系数均为0.24。未发现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环境因素对使用意愿的影响。结论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环境因素对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均不显著,而是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患者的使用意愿;感知疾病威胁不仅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患者的使用意愿,而且对使用意愿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此外自我效能对感知易用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远程监护服务 行为意愿 技术接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