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集煤矿低浓度瓦斯氧化煤泥干燥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陆宝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5,38,共4页
为了解决煤泥干燥提质的难题,实现瓦斯综合利用,丁集煤矿利用低浓度瓦斯氧化产生的高温烟气,掺混部分瓦斯发电机组排放的高温乏气,作为煤泥干燥的热源。从热源选择与计算、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指标、主要设备选型等方面介绍了丁集煤矿煤... 为了解决煤泥干燥提质的难题,实现瓦斯综合利用,丁集煤矿利用低浓度瓦斯氧化产生的高温烟气,掺混部分瓦斯发电机组排放的高温乏气,作为煤泥干燥的热源。从热源选择与计算、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指标、主要设备选型等方面介绍了丁集煤矿煤泥干燥系统的设计情况,并分析了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干燥 低浓度瓦斯氧化 高温烟气 高温乏气 滚筒干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集煤矿超低浓度瓦斯氧化供热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柏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36,共4页
针对丁集煤矿抽放排空超低浓度瓦斯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介绍了超低浓度瓦斯(甲烷浓度7%以下)回收利用技术,经配气掺混后瓦斯浓度降低至1.2%送入蓄热式氧化装置,生成900℃以上高温烟气,通过烟气余热锅炉生成中温中压蒸汽供背压式... 针对丁集煤矿抽放排空超低浓度瓦斯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介绍了超低浓度瓦斯(甲烷浓度7%以下)回收利用技术,经配气掺混后瓦斯浓度降低至1.2%送入蓄热式氧化装置,生成900℃以上高温烟气,通过烟气余热锅炉生成中温中压蒸汽供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和供热,实现热电联产。描述了应用低浓度瓦斯二次掺混输送技术解决浓瓦斯安全输送问题的方法,应用瓦斯氧化低温热风回用技术提高蓄热氧化炉热效率的方法,以及应用背压式汽轮机和后置机组合热电联产技术解决机组平稳运行与丁集煤矿热负荷波动大难适应问题的方法。最后,分析了丁集煤矿超低浓瓦斯氧化利用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浓度瓦斯 瓦斯蓄热氧化 煤矿热负荷 后置机组 热电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二氧化碳瓦斯水合物传热分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洪粱 吴强 +2 位作者 张保勇 沈斌 辛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72-1576,共5页
为了探究煤体中高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解规律,根据Stefan热量传导方程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建立了开采煤层中水合物分解传热模型和高二氧化碳瓦斯水合物分解热计算模型;利用可视化水合物实验系统,测定了高二氧化碳瓦斯水合物相平衡... 为了探究煤体中高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解规律,根据Stefan热量传导方程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建立了开采煤层中水合物分解传热模型和高二氧化碳瓦斯水合物分解热计算模型;利用可视化水合物实验系统,测定了高二氧化碳瓦斯水合物相平衡参数;计算得出了高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解热并分析了影响水合物分解热的因素;通过设定条件,利用水合物分解传热模型得出了煤体中水合物分解规律,并分析了工作面温度、围岩温度对煤层中水合物分解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工作面温度对水合物分解影响较小,围岩温度对水合物的分解影响大。因此,通过对煤体中高二氧化碳瓦斯分区域水合固化,可以有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二氧化瓦斯 水合物 相平衡 分解热 氧化碳突出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泥岩粉尘对混烧体系中乏风瓦斯的氧化影响研究
4
作者 马艺桐 郝朝瑜 +1 位作者 何文浩 邓存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8-465,共8页
为降低乏风瓦斯排放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率,探究了体积分数为0.75%的乏风瓦斯及其与褐煤、无烟煤混烧方法下的氧化规律。随后进一步探究矿井乏风中裹挟的钙质泥岩粉尘对混烧体系中乏风瓦斯的影响。研究利用管式炉系统,... 为降低乏风瓦斯排放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率,探究了体积分数为0.75%的乏风瓦斯及其与褐煤、无烟煤混烧方法下的氧化规律。随后进一步探究矿井乏风中裹挟的钙质泥岩粉尘对混烧体系中乏风瓦斯的影响。研究利用管式炉系统,模拟乏风瓦斯与空气预混气体环境,将金属氧化物含量不同的钙质泥岩粉尘与不同煤种混合,置于该气体环境中。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分析混烧产物。研究表明:钙质泥岩粉尘可以促进瓦斯的氧化,且随着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增多,氧化效率增加。钙质泥岩粉尘可以促进同等温度下两个煤种混烧体系中乏风瓦斯的氧化。钙质泥岩粉尘金属氧化物含量越多,乏风瓦斯转化达到极限的温度越低。根据粉尘对两个煤种混烧体系的瓦斯转化作用效果可知,虽然褐煤体系的瓦斯转化率一直高于无烟煤体系,但粉尘对于褐煤体系中乏风瓦斯的转化呈负面影响,对无烟煤体系呈积极影响,故粉尘对无烟煤混烧体系的影响优于对褐煤体系的影响。钙质泥岩粉尘同时起到固硫作用,故对矿井排出乏风瓦斯过程中含有的钙质泥岩粉尘可不做处理,将其与乏风瓦斯共同通入燃煤锅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泥岩粉尘 乏风瓦斯 混烧 金属氧化 瓦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蓄热氧化低浓度瓦斯安全混配工艺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6,共4页
结合煤矿大量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排空无法有效利用的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瓦斯蓄热氧化低浓度瓦斯安全混配工艺设计。分别阐述了瓦斯蓄热氧化低浓度瓦斯安全混配原理、技术要求,提出具体技术指标,介绍混配系统工程应用情况。设计及运... 结合煤矿大量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排空无法有效利用的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瓦斯蓄热氧化低浓度瓦斯安全混配工艺设计。分别阐述了瓦斯蓄热氧化低浓度瓦斯安全混配原理、技术要求,提出具体技术指标,介绍混配系统工程应用情况。设计及运行现场应用表明:瓦斯蓄热氧化低浓度瓦斯安全混配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可满足瓦斯氧化综合利用项目用气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 瓦斯蓄热氧化 混配系统 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 引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勘数据的煤层瓦斯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洪庆 张振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针对我国地勘瓦斯数据精度低的问题和新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的行业要求,结合工程和科研实践,提出了地勘瓦斯数据甄别、筛选和校正方法,以及根据地勘数据确定煤层瓦斯风氧化带下界和煤层沼气带瓦斯梯度的方法。在不具有邻近生... 针对我国地勘瓦斯数据精度低的问题和新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的行业要求,结合工程和科研实践,提出了地勘瓦斯数据甄别、筛选和校正方法,以及根据地勘数据确定煤层瓦斯风氧化带下界和煤层沼气带瓦斯梯度的方法。在不具有邻近生产矿井条件时,按瓦斯含量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增高的瓦斯地质一般规律,进行地勘瓦斯数据的甄别和筛选,剔除局部因素造成的异常值;相同埋深有多个不同瓦斯含量值时,按"取大"原则进行筛选。具有邻近生产矿井条件时,根据具有相同瓦斯赋存条件的邻近生产矿井下实际观测结果对地勘数据进行"误差加值法"和"比值系数法"校正。根据煤层瓦斯组分中甲烷及重烃体积分数之和与煤层埋深的相关关系,推断瓦斯风氧化带下界深度。利用吸附常数a值以及经筛选和校正后的地勘实测瓦斯含量数据进行煤层沼气带瓦斯梯度回归分析和深部煤层瓦斯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瓦斯地质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氧化 瓦斯梯度 吸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分布式能源微网智能调控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甘海龙 肖露 靳妮倩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58,共5页
为代替或减少外部电能的消耗,降低整个煤矿的能耗,在煤矿建立了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智能调控原理,其利用数据分析系统,采集煤矿用能端风井加热、采暖、制冷、电力负荷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历史数据,形成大数... 为代替或减少外部电能的消耗,降低整个煤矿的能耗,在煤矿建立了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智能调控原理,其利用数据分析系统,采集煤矿用能端风井加热、采暖、制冷、电力负荷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历史数据,形成大数据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预判各种用能负荷的走势,再根据供能端的供应能力,合理匹配相应的能源供给方式。数据分析系统向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以煤矿瓦斯作为主要一次能源,以地热能、太阳能、风能为辅助一次能源;合理分配热能和电能,充分利用煤矿瓦斯气体产热发电。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煤矿的冷、热、电三联供,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供给 分布式能源 智能调控 大数据 瓦斯发电 瓦斯氧化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