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7
1
作者 邵兵 刘琴湘 +6 位作者 李小伟 刘玉妍 郭训 邹冬玲 张耀之 许春雷 黄素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97-498,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麻醉 重症心脏瓣膜病变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特别巨大左心室双瓣膜置换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尚文军 陈国兴 +4 位作者 周耀洪 吴旭辉 彭丛兄 吴功志 吴亦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83-2984,共2页
特别巨大左心室(LVEDD〉90mm)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尽管手术技术、心肌保护及围术期处理不断改进,但此类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仍明显较高。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间对4例合并特别巨大左心... 特别巨大左心室(LVEDD〉90mm)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尽管手术技术、心肌保护及围术期处理不断改进,但此类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仍明显较高。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间对4例合并特别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了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处理 瓣膜置换手术 巨大左心室 心脏双瓣膜置换 围术期处理 高危因素 手术疗效 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脏瓣膜病的机械瓣膜置换手术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日茂 罗万俊 +1 位作者 陈胜喜 蒋海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要点及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5年10月,63例15岁以下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置换机械瓣,全组均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3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要点及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5年10月,63例15岁以下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置换机械瓣,全组均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3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置换6例。结果:本组手术死亡5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随访4月~204月,晚期死亡6例,晚期死亡率为10.34%。结论:儿童瓣膜置换手术死亡率相对较高,但仍是治疗儿童瓣膜病的一种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对瓣膜置换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管晓宇 谷天祥 +1 位作者 房勤 王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4-606,共3页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体质指数(BMI)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2007-2008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将患者按BMI分为3组:BMI<20(A组,低体质量组),BMI20~24.9(B组,正常体质量组),...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体质指数(BMI)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2007-2008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将患者按BMI分为3组:BMI<20(A组,低体质量组),BMI20~24.9(B组,正常体质量组),BMI>25(C组,超重及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和预后情况。包括术后感染、神经、呼吸、消化等系统并发症及术后30 d死亡率等。结果与正常体质量组患者相比,低体质量组与超重及肥胖组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30 d(包括手术当日)死亡率没有增加。结论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其BMI在一定范围内异常并不能增加术后的死亡以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指数 瓣膜置换手术 预后 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段振馨 陈芳 +6 位作者 钟河江 段光友 王杨 卢鹏 蒋学涛 杜智勇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对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从前期收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数据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心脏外科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对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从前期收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数据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心脏外科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252例住院患者[男性104例,女性148例,年龄(47.1±8.8)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POCD组(P组)和非POCD组(N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POCD的危险因素(年龄和麻醉方式),然后将其设为协变量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到100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61例,年龄(48.5±9.6)岁]。比较匹配后P组(n=50)和N组(n=50)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情况、心脏功能指标等术后康复情况。结果①P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P组(3.9±1.6)d, N组(3.3±0.7)d,P=0.012]和总住院时间[P组(23.1±7.3)d,N组(19.5±4.1)d,P=0.003]均长于N组患者。②P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Katz Index活动评分低于N组患者[P组(2.9±1.1),N组(3.4±0.8),P=0.025]。③术后两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OCD会明显延缓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术后活动能力,但对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康复情况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单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志斌 孙丹 +3 位作者 卫向阳 石辛格 张俊伟 高文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5-1516,共2页
随着心血管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器械设备日臻完善,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患者对手术切口的美观性也更加注重。瓣膜置换手术为良好的显露手术视野,传统上多采用胸前正中切口。但胸前正中切口入路破坏了胸廓的骨性结构... 随着心血管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器械设备日臻完善,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患者对手术切口的美观性也更加注重。瓣膜置换手术为良好的显露手术视野,传统上多采用胸前正中切口。但胸前正中切口入路破坏了胸廓的骨性结构,创伤大,术后出血量大,切口及胸骨感染发生几率相对高.且胸前瘢痕影响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小切口 瓣膜置换 临床应用 胸前正中切口 外科手术技术 并发症发生率 瓣膜置换手术 手术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瓣膜行绵羊二尖瓣置换的血流动力学 被引量:2
7
作者 袁义 蔡开灿 +3 位作者 王振康 赵意 张振 吴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18-2320,共3页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带腱索的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无支架二尖瓣(UPMV)在体动物实验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方法:选择健康绵羊8只,在体外循环下经左心耳切口显露二尖瓣,切除瓣叶、腱索及部分乳头肌,保留乳头肌根部。将带腱索的人工柔性...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带腱索的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无支架二尖瓣(UPMV)在体动物实验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方法:选择健康绵羊8只,在体外循环下经左心耳切口显露二尖瓣,切除瓣叶、腱索及部分乳头肌,保留乳头肌根部。将带腱索的人工柔性无支架瓣膜置入二尖瓣位置,人工腱索固定在乳头肌上。术中测定心率、血压及心排血量(CO)等循环指标,用导管直接测定左房压(PLA)、左室压(PLV),计算出平均跨瓣压差,用心脏彩超测定瓣膜的平均跨瓣压差,对两种方法测定的平均跨瓣压差进行比较。实验羊术后3周,用不同剂量的多巴酚丁胺模拟不同的运动状况下,分别测量以上指标。结果:计算出的平均跨瓣压差为(3.25±0.77)mmHg,心脏彩超测得平均跨瓣压差为(3.43±0.54)mmHg,两种方法测的平均跨瓣压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多巴酚丁胺模拟运动状态下,心排血量(CO)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平均跨瓣压差、有效开口面积随心排血量的变化,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返流百分比随心排血量(CO)增加而减少,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平均跨瓣压差显著小于国家人工瓣膜标准(<10mmHg),有效开口面积显著大于国家人工瓣膜有效开口面积标准(>1.5cm2),返流百分比显著低于国家质量检测标准(<10%)。结论:自行研制的带腱索的人工柔性无支架二尖瓣血流动力学指标满意,与体外脉动流测试结果一致,UPMV在体血流动力学特性符合国家质量人工瓣膜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 二尖瓣 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 血流动力学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高危患者三例的护理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海燕 陆清声 +2 位作者 景在平 曹园 季爱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3期43-44,共2页
主动脉瓣狭窄常见于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群,现已发展成为继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之后第3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外科瓣膜置换手术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较低的死亡率一直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高龄、多重合并症及高手术风... 主动脉瓣狭窄常见于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群,现已发展成为继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之后第3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外科瓣膜置换手术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较低的死亡率一直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高龄、多重合并症及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则不适宜外科手术治疗。我院血管外科于2011年5月在国内率先对3例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患者运用SAPIEN—Edward支架型生物瓣系统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percutaneousaorticvalvereplacement,PAVR)腔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 高危患者 治疗方法 护理 主动脉瓣膜置换 瓣膜置换手术 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呼吸指数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阮义峰 周钦海 +1 位作者 傅诚章 王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呼吸指数(RI)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测定中心静脉开放后(T1)、心肺转流(CPB)前即刻(T2)、主动脉...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呼吸指数(RI)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测定中心静脉开放后(T1)、心肺转流(CPB)前即刻(T2)、主动脉开放即刻(T3)、1h(T4)、2h(T5)、18h(T6)6个时点血清RI和IL-6。结果与T1时相比,T2时Ⅱ组IL-6明显升高(P<0.05),亦明显升高Ⅰ组(P<0.05)。与T1时相比,T2、T4~T6时两组RI均明显升高(P<0.05),T5时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IL-6释放,起到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呼吸指数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师恩祎 谷天祥 喻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0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收治的24例(其中18例为冠心病,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为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例为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 目的:总结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0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收治的24例(其中18例为冠心病,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为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例为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治疗进行总结。结果:18例冠心病患者中10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8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加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均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透析6h后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肌酐和尿素氮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0.05),而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较未透析时明显升高(P<0.05)。围术期3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18例患者中有5例改为内科规律透析治疗,10例患者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出院后尿量恢复未再透析治疗,术后随访(28.5±25.4)个月,心脏症状均消失,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RRT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术后围术期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肾替代疗法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瓣膜置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置换后不良事件的关系:>40岁患者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樱 柯组辉 +4 位作者 黄英杰 黄洁棱 余丹青 魏学标 陈晓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3-946,96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中老年风湿性主动脉瓣置换后患者的院内及1年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入选2009年3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并接受外科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手术中老年患者(>40岁),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中老年风湿性主动脉瓣置换后患者的院内及1年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入选2009年3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并接受外科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手术中老年患者(>40岁),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多因素分析评估高尿酸血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共有632名患者入选,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381)和血尿酸正常组(n=251)。高尿酸血症组院内死亡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7.6%vs 2.0%,P=0.002)。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421,P<0.001),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093,P=0.025)。多因素分析显示,经校正影响预后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NYHA心功能III-IV级和术后急性肾损伤后,高尿酸血症与院内死亡率(OR=3.07,95%CI:1.13,8.37,P=0.028)和1年死亡率(HR=3.14,95%CI:1.30,7.62,P=0.011)独立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手术后1年死亡率累积率较高(Log-rank=11.73,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中老年风湿性主动脉瓣置换后患者院内死亡及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自我管理手机APP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永春 李业涛 +3 位作者 谢贵华 陈信步 易一乐 龙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44-1845,共2页
[目的]评价抗凝自我管理手机APP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并口服华法林的3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抗凝自我管理手机APP相关操作培训,病人根据医生在手机... [目的]评价抗凝自我管理手机APP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并口服华法林的3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抗凝自我管理手机APP相关操作培训,病人根据医生在手机APP上输入的服药剂量、复查时间等进行服药和复查。分析病人随访期间抗凝依从性及抗凝治疗窗内时间(TTR)。[结果]病人抗凝依从性为(52.7±40.4)%,其中依从性差的病人12例,依从性好的病人18例;病人TTR为(56.5±26.2)%,其中依从性差的病人TTR为(40.0±21.0)%,依从性好的病人TTR为(65.6±2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抗凝自我管理手机APP对效提高病人抗凝治疗效果有一定作用,提高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可以提高病人抗凝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自我管理 手机APP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 华法林 依从性 抗凝治疗窗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脏外科围术期的镇痛方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雪冬 史成梅 李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瘢痕小,近年来已在心外科广泛应用。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和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结合了非体外循环和小切口两个微创概念,与传统... 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瘢痕小,近年来已在心外科广泛应用。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和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结合了非体外循环和小切口两个微创概念,与传统手术相比不增加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和术后肾功能障碍的风险,也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手术方式[1~3]。微创手术切口小,所以在术后镇痛方面常被忽视,但是皮肤切口和深层组织损伤、肋间神经损伤、术后引流管刺激和炎症反应仍会导致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围术期 微创 镇痛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artery MIDCAB 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静态膨肺患者心肺转流后肺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双波 齐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七氟醚静态膨肺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肺气体交换及术后气管留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龄22~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七氟醚静态膨肺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肺气体交换及术后气管留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龄22~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CPB期间停止呼吸后,予持续静态膨胀,呼吸环路压力维持10cmH2O,膨肺气体采用空气,分别复合吸入1%七氟醚(L组)或2%七氟醚(H组),对照组(N组)不复合吸入七氟醚。分别于切皮前、CPB停机后1、3、6h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A-a)O_2]、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记录术后气管留管时间和ICU留观时间。结果与切皮前比较,CPB停机后1、3、6h三组D(A-a)O_2、RI明显升高(P<0.05);CPB停机后1h三组OI明显降低(P<0.05)。三组不同时点D(A-a)O_2、RI和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CPB停机后1、3、6h发生OI<300mmHg的比例、术后气管留管时间和ICU留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CPB期间,静态膨肺采用10cmH2O压力,复合吸入1%或2%浓度七氟醚,与单纯静态膨肺比较,不能进一步改善CPB后患者肺气体交换,不影响术后气管留管时间和ICU留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手术 心肺转流 肺损伤 静态膨肺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血和冷晶体停搏液应用于换瓣病人心肌保护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陈富强 艾登斌 +1 位作者 胡丹 时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44-74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温血心脏停搏液 冷晶体停搏液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度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介绍(Ⅲ)
16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心脏瓣膜病是全球性的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瓣膜病最多发的国家,每年有几十万瓣膜病患者接受心脏瓣膜手术。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外科技术是决定手术效果的两大关键因素。长海医院于1965年完...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心脏瓣膜病是全球性的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瓣膜病最多发的国家,每年有几十万瓣膜病患者接受心脏瓣膜手术。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外科技术是决定手术效果的两大关键因素。长海医院于1965年完成了我国首例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此后在人工瓣膜研制和瓣膜外科技术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军医大学 获奖项目 科技成果 心脏瓣膜 人工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手术 瓣膜置换手术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长海医院简介
17
作者 孙克文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7期40-41,共2页
长海医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位于上海市江湾五角场长海路,故名“长海医院”。长海医院是上海解放初于1949年5月组建的。现有床位800张,工作人员1,000余名,其中有正、副教授42名,讲师109名;设有29个临床科室,... 长海医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位于上海市江湾五角场长海路,故名“长海医院”。长海医院是上海解放初于1949年5月组建的。现有床位800张,工作人员1,000余名,其中有正、副教授42名,讲师109名;设有29个临床科室,一个门诊部,13个实验室和15个工作室,承担着驻沪部队和附近120多个工厂、企业、学校的劳保公费医疗任务及本校军医系、药学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海医院 临床科室 附属医院 药学系 瓣膜置换手术 江湾 心脏瓣膜 医疗质量 医疗科研 专业技术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