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镜直视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的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鸣 张鸿坤 +3 位作者 金炜 潘松龄 赵海格 汪忠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36-238,共3页
目的 :评价血管镜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6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 31条患肢 ,在血管镜直视下行股浅静脉瓣膜壁外修复成形术。将同期的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 2 9例 (35条患肢 )作对照组 ,并进... 目的 :评价血管镜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6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 31条患肢 ,在血管镜直视下行股浅静脉瓣膜壁外修复成形术。将同期的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 2 9例 (35条患肢 )作对照组 ,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瓣膜修复组与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显效率分别为 90 .3%和 6 8.6 % (P<0 .0 5)。另外 ,在踝部肿胀消退、患肢酸胀、沉重感消失和慢性溃疡愈合等方面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管镜直视下股浅静脉瓣膜壁外修复成形术效果佳 ,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血管镜 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标准化儿童二尖瓣成形手术在儿童容量负荷型二尖瓣反流中的应用
2
作者 窦铮 毛凤群 +6 位作者 马凯 逄坤静 张本青 芮璐 何奇彧 刘禹泽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5,共8页
目的:探索儿童容量负荷型二尖瓣反流的最佳外科成形策略。方法:回顾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初次二尖瓣成形术的110例容量负荷型二尖瓣反流患者,平均年龄(14.5±15.1)个月,男性42例(38.2%)。其中69例... 目的:探索儿童容量负荷型二尖瓣反流的最佳外科成形策略。方法:回顾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初次二尖瓣成形术的110例容量负荷型二尖瓣反流患者,平均年龄(14.5±15.1)个月,男性42例(38.2%)。其中69例患者接受三步标准化儿童二尖瓣成形手术(标准化组),41例患者接受单纯瓣环环缩术(单纯环缩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纳入38对患者。比较两组主要终点事件(二尖瓣功能衰竭和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在26.3(19.8,32.9)个月的电话随访及11.9(7.5,14.8)个月的超声心动图随访期间未发生全因死亡,共有1例(0.8%)患者发生院内计划外的二次成形手术,7例患者(单纯环缩组:标准化组=3:4)在术后6个月及以后的超声心动图随访提示中到大量二尖瓣反流复发,9例患者(单纯环缩组:标准化组=5:4)出院1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力衰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标准化组体外循环时间[113(90,132)min vs.90(77,114)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80(61,92)min vs.62(49,83)min]均显著长于单纯环缩组(P均<0.05),其余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年龄进行亚组分析,<1岁患者标准化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8.2%vs.26.9%P=0.041)和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率(4.1%vs.19.2%,P=0.045)均显著低于单纯环缩组,且单纯环缩组术后末次超声心动图随访提示平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标准分数(LVEDD Z值)仍>2。结论:三步标准化儿童二尖瓣成形手术患者围术期恢复和术后转归并不劣于单纯瓣环环缩术患者;而对于<1岁的容量负荷型二尖瓣反流患者,该术式术后心力衰竭和主要终点发生率更低,更具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瓣膜修复 容量负荷 标准化策略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1例报道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文志 周达新 +4 位作者 魏来 潘翠珍 郭克芳 王春生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25-26,共2页
二尖瓣反流是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病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50%以上的患者因为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导致手术风险过高而未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是近年... 二尖瓣反流是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病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50%以上的患者因为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导致手术风险过高而未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是近年研发的新技术,为上述患者带来新希望([2])。然而,国内尚未有上市的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Valve Clamp(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内自主研发的此类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介入治疗器械 心尖 外科手术 心血管疾病 心功能低下 治疗方法 瓣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心脏外科发展现状 被引量:18
4
作者 肖明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心脏外科 胸腔镜手术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瓣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缘对缘技术(MitraClip)治疗二尖瓣反流——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5
作者 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专家组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1,共8页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代表产品:MitraClip),是一种经导管介入途径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技术,西方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MitraClip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MR介入治疗技术。但是,在亚太地区患者群体中应用该类技术及产品的随机对照试验数...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代表产品:MitraClip),是一种经导管介入途径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技术,西方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MitraClip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MR介入治疗技术。但是,在亚太地区患者群体中应用该类技术及产品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仍然有限。因此,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召集专家组,通过详细回顾现有亚太地区MitraClip文献及临床治疗证据,制定共识建议,以更好地指导亚太地区的临床医师使用MitraClip治疗MR。本专家组讨论并制定的声明包括MitraClip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如:退行性MR,功能性MR和其他少见的指征,例如:急性MR,动力性MR,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和三尖瓣反流。共识声明中的每一项条目都由专家成员投票表决,只有当80%专家表决"同意"或"中立"时才予通过。经过投票表决后,共有10项共识决议被认可,以指导心脏专科医师对准备使用MitraClip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亚太地区 MITRACLIP 缘对缘 瓣膜修复 经导管介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