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瓜类果斑病菌的检测与防治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海娟 吴淑燕 +4 位作者 邱实 李建武 翟绪昭 宋春美 刘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瓜类果斑病菌可引起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患病,可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瓜类采后果实腐烂的病原菌。该病害具有发病迅速、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旦感染会对瓜类产量带来巨大损失,因而田间病菌的检测与诊断及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瓜类果斑病菌可引起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患病,可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瓜类采后果实腐烂的病原菌。该病害具有发病迅速、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旦感染会对瓜类产量带来巨大损失,因而田间病菌的检测与诊断及早期预防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瓜类果斑病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防治等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果斑病菌 检测 防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果斑病菌致病基因及靶标基因的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婉荣 王铁霖 +3 位作者 戴良英 杨玉文 王建玉 赵廷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哈密瓜果斑病是严重危害瓜类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为嗜酸菌属西瓜种(Acidovorax citrulli)。本文首先用Bioedit软件建立瓜类果斑病菌全氨基酸序列本地资源库,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通过大量查找嗜酸菌属、欧文氏菌属、假单胞菌... 哈密瓜果斑病是严重危害瓜类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为嗜酸菌属西瓜种(Acidovorax citrulli)。本文首先用Bioedit软件建立瓜类果斑病菌全氨基酸序列本地资源库,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通过大量查找嗜酸菌属、欧文氏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劳尔氏菌属、土壤杆菌属、木质部小菌属中的致病基因和参考文献中已报道的致病基因,下载相关致病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瓜类果斑病菌的全氨基酸序列进行localblast,取E<10-5的为候选基因,得到果斑病菌中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并对未知蛋白进行产物预测。同时,根据已经公布的靶标基因,用同样的比对方法,得到果斑病菌中潜在的靶标基因。本研究通过保守估计,得到77个致病性相关蛋白,预测了其中7个未知蛋白的产物,得到46个靶标蛋白。致病基因和靶标基因的分析预测,对以后研究此类基因提供了指导作用,为更好地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果斑病菌 致病基因 靶标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果斑病菌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海娟 翟绪昭 +2 位作者 孙静娟 王金斌 刘箐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为建立检测果斑病菌的新型免疫学检测技术,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作为荧光探针,共价偶联抗瓜类果斑病菌野生型菌株SD01的鼠源单克隆抗体4F,将抗SD01单克隆抗体6D和羊抗鼠二抗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分... 为建立检测果斑病菌的新型免疫学检测技术,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作为荧光探针,共价偶联抗瓜类果斑病菌野生型菌株SD01的鼠源单克隆抗体4F,将抗SD01单克隆抗体6D和羊抗鼠二抗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以双抗体夹心反应模式制备检测果斑病菌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对实际样品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试纸条对纯培养果斑病菌SD01的检出限为3.1×10^(6)CFU∕mL;试纸条可检出8种果斑病菌(其中标准株1种,野生株7种),与6株近源的植物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试纸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检测实际样品时,8种葫芦科植物的果斑病菌检出限为3.1×10^(6)CFU∕mL,表明汁液中的杂质对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无影响,该试纸条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本研究制备的荧光试纸条操作简便、快速,结果肉眼可见,为果斑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果斑病菌 异硫氰酸荧光素 免疫层析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tvrR基因的克隆及其对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魏娜 钱国良 +3 位作者 李晓霞 张志峰 刘凤权 胡白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4,共7页
根据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DC3000中新的毒性基因tvrR(TetR-like viru-lence regulator)的氨基酸序列,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全基因组中发现并克隆了tvrR... 根据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DC3000中新的毒性基因tvrR(TetR-like viru-lence regulator)的氨基酸序列,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全基因组中发现并克隆了tvrR基因的同源物。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tvrR基因的插入突变体,并且经过PCR及Southern杂交验证确认。突变体和野生型一样可以激发烟草过敏反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体比野生型的病程延长,但最终致病情况与野生型无差异。接种的寄主组织中菌体生长能力检测发现,突变体的繁殖速度慢于野生型,但最终其菌体数量也能达到野生型菌株的最大值。在营养丰富的LB培养基和营养贫乏的MMX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测定均发现,突变体生长速度慢于野生型,但最终也能达到野生型的最大生长量。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tvrR基因突变体致病性的改变与其生长能力变化的一致性表明,其致病性的变化是由于其生长能力的改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病菌 tvrR基因 突变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专化性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 被引量:6
5
作者 田艳丽 胥婧 +3 位作者 赵玉强 李新辉 胡白石 刘凤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2-516,共5页
将hrpB2基因作为检测靶标,根据hrpB2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HB2F2/HB2R2,用此特异引物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菌株中扩增出29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参试菌株和甜瓜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到103CFU/ml靶标菌体... 将hrpB2基因作为检测靶标,根据hrpB2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HB2F2/HB2R2,用此特异引物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菌株中扩增出29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参试菌株和甜瓜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到103CFU/ml靶标菌体。对市售的17个品种的甜瓜种子进行PCR检测,其中4个品种检测出携带有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将hrp基因作为靶标,为快速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病菌 hrpB2基因 特异性引物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玉强 田艳丽 +4 位作者 罗金燕 姚红梅 余慧 陈磊 胡白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本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基因组中Aave_4063和Aave_4064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Ac-F3/Ac-B3和Ac-FIP/Ac-BIP,建立了西瓜嗜酸菌的LAMP检测体系。... 本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基因组中Aave_4063和Aave_4064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Ac-F3/Ac-B3和Ac-FIP/Ac-BIP,建立了西瓜嗜酸菌的LAMP检测体系。利用该体系在65℃保温1h,通过荧光显色即可完成检测。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强,其检测灵敏度为2.0×101 cfu/mL。该方法为西瓜嗜酸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细菌性果斑病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突变体文库的构建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突变株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霞 马俊义 +4 位作者 魏娜 胡白石 李晓娟 杨小丽 安仙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6-1041,共6页
利用三亲杂交的方法将带卡那抗性的Mini-Tn5转座子随机插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xjl12基因组DNA中,构建插入不同位点的突变体文库,通过信号分子高效检测菌株JZAI,筛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挑取2株野生株和筛选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S... 利用三亲杂交的方法将带卡那抗性的Mini-Tn5转座子随机插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xjl12基因组DNA中,构建插入不同位点的突变体文库,通过信号分子高效检测菌株JZAI,筛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挑取2株野生株和筛选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转座子Mini-Tn5以单拷贝随机诱变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获得成功;对筛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了致病性和烟草过敏反应测试,发现突变株明显降低了致病性,且2株突变株(5-17,2-57)在烟草上无过敏反应。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突变体文库的成功构建及筛选到不同突变位点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对从基因水平研究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分子机理及群体感应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病菌 Mini-Tn5转座子 三亲杂交 群体感应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果斑病菌T2SS分泌蛋白的筛选和功能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宏 高天一 +3 位作者 吴明德 杨龙 张静 李国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5,共9页
利用KEGG和STRING数据库分析比较瓜类果斑病菌(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Ac)和主要植物病原细菌Ⅱ型分泌系统(T2SS)的基因组成,收集有试验证据的植物病原细菌T2SS分泌蛋白序列信息,与已测序并经注释的果斑病菌AAC00-1菌株基因... 利用KEGG和STRING数据库分析比较瓜类果斑病菌(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Ac)和主要植物病原细菌Ⅱ型分泌系统(T2SS)的基因组成,收集有试验证据的植物病原细菌T2SS分泌蛋白序列信息,与已测序并经注释的果斑病菌AAC00-1菌株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筛选出候选的果斑病菌同源T2SS分泌蛋白。通过对筛选出的分泌蛋白的信号肽、代谢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及其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进行分析,预测部分分泌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 瓜类果斑病菌(西嗜酸菌) 分泌蛋白 筛选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检测及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谢慧婷 李战彪 +3 位作者 谭海文 秦碧霞 崔丽贤 蔡健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10-2116,共7页
【目的】筛选出对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剂,利用细菌性果斑病菌PCR检测技术,预防病害通过带病种子种苗传播扩散,为广西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害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PCR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抑菌圈法测定13... 【目的】筛选出对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剂,利用细菌性果斑病菌PCR检测技术,预防病害通过带病种子种苗传播扩散,为广西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害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PCR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抑菌圈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广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株(WM0922-3和XD0611-7)和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株(XD0819-2)的抑制效果。【结果】2014-2017年,检测种子共计345份,其中葫芦种子203份,检出率为6.4%;南瓜种31份,检出率为9.68%;西瓜种子66份,检出率为4.55%;甜瓜种子45份,检出率为26.67%;送检西瓜嫁接苗65份,检出率为7.69%。检测田间疑似样品共计405份,其中西瓜样品187份,检出率为10.69%;厚皮甜瓜样品186份,检出率为6.99%;薄皮甜瓜样品32份,检出率为18.75%。1号杀菌剂对3个菌株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有效浓度中EC50均小于0.4×10^(-3)mg/L;其后依次为40%甲醛、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80%乙蒜素乳油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其中80%乙蒜素乳油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对XD0819-2的抑制效果优于WM0922-3和XD0611-7;硫酸链霉素和12%中生菌素母药对WM0922-3和XD0611-7具有较好抑制效果,但对XD0819-2无抑制作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噻菌铜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对3个菌株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广西市售的西瓜甜瓜种子、种苗和田间样品均检测到细菌性果斑病菌,因此,应加强西瓜甜瓜种子种苗检疫管理,杜绝带病种子种苗传播病害。在生产中,建议使用1号杀菌剂和40%甲醛药剂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病菌 检测 药剂 室内毒力测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