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来宾蓬莱滩二叠纪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剖面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8
1
作者 杨振宇 沈渭洲 郑连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共15页
广西来宾蓬莱滩二叠系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剖面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定为国际界线层型标准剖面,在该界面附近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绝灭事件。蓬莱滩剖面样品采自乐平统合山组底部(由硅质岩和透镜状灰岩组成)和瓜德鲁普统茅... 广西来宾蓬莱滩二叠系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剖面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定为国际界线层型标准剖面,在该界面附近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绝灭事件。蓬莱滩剖面样品采自乐平统合山组底部(由硅质岩和透镜状灰岩组成)和瓜德鲁普统茅口组上部来宾灰岩(由硅质灰岩、灰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它们具有高的SiO2含量(除3个样品低于10%以外,其余样品均大于17%,平均为43.44%)、m值(>50)与Sr/Ba值(>1.0)和低的MgO/CaO(绝大部分低于0.2)与V/(V+Ni)值(<0.46);Ce和Eu亏损明显。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它们是在相对氧化的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硅的来源非常丰富。样品的εNd(t)值(-7.5^-3.3)和(87Sr/86Sr)i值(0.70705~0.70739)都位于全球大洋Nd、Sr同位素演化曲线晚二叠纪时期区域内。有机碳的δ13Corg值变化明显(-26.7‰^-23.2‰),尤其是在瓜德鲁普统与乐平统以及茅口组与合山组界线附近发生显著的负漂移(达3.4‰),而且与无机碳的δ13C值呈现大致平行的变化趋势,证实在该界线附近发生过生物绝灭事件。虽然对瓜德鲁普统—乐平统交替时期发生的生物绝灭事件已提出过包括海平面下降在内的多种假设,但本文认为,由地幔柱上升引起的、以峨嵋山玄武岩喷发为代表的超级火山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效应是该时期生物绝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生物绝灭 火山活动 瓜德鲁普统乐平 广西来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来宾蓬莱滩剖面瓜德鲁普统—乐平统(G-L)界线生境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韦雪梅 江增光 +1 位作者 白玛曲宗 韦恒叶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31-340,共10页
对广西来宾地区蓬莱滩剖面瓜德鲁普统茅口组(P_2m)至乐平统合山组(P_3h)进行了详细的生境型分析,共识别出4个大类与5个亚类生境型,包含Ⅱ2型(潮间带与正常浪基面之间),Ⅲ_1型(上部浅海上部),Ⅲ_2型(上部浅海下部)、Ⅳ型(下部浅海)和Ⅴ型... 对广西来宾地区蓬莱滩剖面瓜德鲁普统茅口组(P_2m)至乐平统合山组(P_3h)进行了详细的生境型分析,共识别出4个大类与5个亚类生境型,包含Ⅱ2型(潮间带与正常浪基面之间),Ⅲ_1型(上部浅海上部),Ⅲ_2型(上部浅海下部)、Ⅳ型(下部浅海)和Ⅴ型(半深海)。生境型总体上反映海平面变化的特点。从瓜德鲁普世末期到乐平世早期,海平面呈缓慢上升至缓慢下降再突然上升变化,表现为:瓜德鲁普世末期处于海退期,而乐平世早期则变为海侵阶段。海退阶段海平面的较低水平对应着该时期主要的生物灭绝,但生物灭绝的详细步调并未与海平面的下降一致,故认为瓜德鲁普世的大规模海退与生物灭绝事件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大规模海退造成海洋生物生存压力增大,尤其是生活在浅海区域的生物,同时伴随的古海洋环境发生恶化,共同导致了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德鲁普统 生物灭绝 生境型 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瓜德鲁普统孤峰组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唐瞻文 韦恒叶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二叠纪瓜德鲁普世是古海洋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期。瓜德鲁普世古海洋、古环境的演化对古生代底栖无脊椎动物灭绝的影响仍然是个谜。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瓜德鲁普统孤峰组的陆源碎屑供应、海洋表层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以及底部水体的... 二叠纪瓜德鲁普世是古海洋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期。瓜德鲁普世古海洋、古环境的演化对古生代底栖无脊椎动物灭绝的影响仍然是个谜。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瓜德鲁普统孤峰组的陆源碎屑供应、海洋表层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以及底部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结果表明:瓜德鲁普世早期和晚期分别发生了一次陆源碎屑输入的高峰期。瓜德鲁普世早期海洋初级生产力最高,中期海水初级生产力较低,而晚期稍有升高。瓜德鲁普世古海水主要为缺氧至硫化环境。瓜德鲁普世早期以贫氧至缺氧环境为主,间歇性出现硫化环境;中晚期则以硫化环境为主,间歇性出现缺氧环境。这些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主要受到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瓜德鲁普世深水环境水体的持续缺氧硫化引发浅水台地底部水体的持续贫氧甚至缺氧,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引发生物危机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德鲁普统 孤峰组 氧化还原 初级生产力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是由峨眉山大火成岩省(LIP)引起的吗? 被引量:6
4
作者 韦雪梅 韦恒叶 邱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6-451,共16页
瓜德鲁普统末期生物灭绝是发生在二叠末期生物灭绝之前的一次独立的生物灭绝事件。该次生物灭绝事件对当时海洋底栖生物危害的严重性曾被认为可与五大生物灭绝事件对生物的影响程度相提并论。近年来,随着地层年龄数据的逐渐增多,地层的... 瓜德鲁普统末期生物灭绝是发生在二叠末期生物灭绝之前的一次独立的生物灭绝事件。该次生物灭绝事件对当时海洋底栖生物危害的严重性曾被认为可与五大生物灭绝事件对生物的影响程度相提并论。近年来,随着地层年龄数据的逐渐增多,地层的年代归属逐渐明朗,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的严重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同时,曾被认为是该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峨眉山大火成岩省(LIP)也受到质疑。峨眉山LIP是否仍是该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为了阐明上述问题,文章综述了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峨眉山LIP的喷发、卡匹敦阶碳、锶同位素变化以及引起该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结合研究数据认为:1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事件对浅海底栖生物的影响不是特别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幅度比五大生物灭绝事件要小;2瓜德鲁普统—乐平统(G-L)界线附近碳同位素负偏受成岩作用和相变的影响较大,卡匹敦阶碳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存在两次负偏,第一次发生在卡匹敦中期(幅度约为1.0‰至1.5‰),第二次发生在G-L界线(幅度约为1.4‰至2‰);3该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很可能不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而可能是大规模海退和海洋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德鲁普统 生物灭绝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碳、锶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新方案 被引量:18
5
作者 金玉玕 王向东 +1 位作者 尚庆华 王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8-488,共11页
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已就二叠系的统和阶的划分、命名及其下界的层位达成统一意见,提出新的二叠系年代地层表,该表由3个最佳的区域性地层序列组成,即代表下二叠统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乌拉尔地区的乌拉尔统(Cisuralian Series),上二叠统... 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已就二叠系的统和阶的划分、命名及其下界的层位达成统一意见,提出新的二叠系年代地层表,该表由3个最佳的区域性地层序列组成,即代表下二叠统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乌拉尔地区的乌拉尔统(Cisuralian Series),上二叠统下部和上部的美国西南部的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 series)和中国华南地区的乐平统(Lopingian Series)。新表为建立二叠系内部界线的全球层型及点位准备了工作方案,也为更精确地对比海相二叠纪地层提供了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地层 三叠系 乌拉尔 地层划分 瓜德鲁普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