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背景噪声研究大别-苏鲁及其邻区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萍萍
丁志峰
+5 位作者
马小军
叶庆东
鲁来玉
王椿镛
李大虎
李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9,370,共12页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为了研究该地区上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选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中国区域地震数据台网5省(山东、安徽、江苏、河南和湖北)连续两年(2009年5月—2011年5月)的垂直向地震记录,进行背...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为了研究该地区上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选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中国区域地震数据台网5省(山东、安徽、江苏、河南和湖北)连续两年(2009年5月—2011年5月)的垂直向地震记录,进行背景噪声互相关处理,叠加得到了台站对间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采用多重滤波法提取了近4 000条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研究区10—25s的瑞雷波群速度分布结果.通过分析大别-苏鲁及其邻区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图像,发现不同构造块体具有不同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1研究区内的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鲁西地块和胶北地块上中下地壳均表现出明显的高速异常,可能是在拉张环境下岩浆岩上涌,导致高速、高密度的变质岩在地壳富集而形成;2苏鲁高压变质带的瑞雷波速度在10—25s周期内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其上中下地壳均表现出较高的群速度结构特征,认为苏鲁高压变质带至少延伸到下地壳,而大别造山带在10s时表现出高速特征,但在15—25s没有明显的高速特征,故无法从其结果中判断大别高压变质带的垂向延伸范围;3华北板块上中下地壳均表现为低速特征,体现了研究区内华北板块的大陆地壳减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苏鲁造山带
背景噪声
瑞雷波层析成像
地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背景噪声格林函数交叉项成像研究台湾地区面波相速度结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熊诚
艾三喜
+1 位作者
谢祖军
熊熊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13,I0001,共13页
基于我国台湾地区24个宽频带地震台记录到的长达18个月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采用交叉项互相关方法提取了瑞雷波的经验格林函数张量,进而反演获得了台湾地区6-22 s周期的瑞雷波相速度分布图像,较好地刻画了该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
基于我国台湾地区24个宽频带地震台记录到的长达18个月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采用交叉项互相关方法提取了瑞雷波的经验格林函数张量,进而反演获得了台湾地区6-22 s周期的瑞雷波相速度分布图像,较好地刻画了该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短周期图像上的滨海平原、屏东平原等呈低速特征,西部丘陵、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呈高速特征;低速区域随相速度周期的增大而逐渐东移;中长周期图像上,中央山脉南北部均呈低速且南侧的速度较北侧低,表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碰撞后的物质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被侧向挤出时南部可能较北部活跃;台中-南投地区在对应深度附近的高速异常,表明新生代时期的澎湖地台在南海北缘的拉张与碰撞演化过程中,保留了其相对稳定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项格林函数
瑞雷波层析成像
相速度结构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背景噪声研究大别-苏鲁及其邻区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萍萍
丁志峰
马小军
叶庆东
鲁来玉
王椿镛
李大虎
李振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中国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四川省地震局
首钢地质勘查院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9,370,共1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20140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43)联合资助
文摘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为了研究该地区上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选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中国区域地震数据台网5省(山东、安徽、江苏、河南和湖北)连续两年(2009年5月—2011年5月)的垂直向地震记录,进行背景噪声互相关处理,叠加得到了台站对间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采用多重滤波法提取了近4 000条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研究区10—25s的瑞雷波群速度分布结果.通过分析大别-苏鲁及其邻区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图像,发现不同构造块体具有不同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1研究区内的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鲁西地块和胶北地块上中下地壳均表现出明显的高速异常,可能是在拉张环境下岩浆岩上涌,导致高速、高密度的变质岩在地壳富集而形成;2苏鲁高压变质带的瑞雷波速度在10—25s周期内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其上中下地壳均表现出较高的群速度结构特征,认为苏鲁高压变质带至少延伸到下地壳,而大别造山带在10s时表现出高速特征,但在15—25s没有明显的高速特征,故无法从其结果中判断大别高压变质带的垂向延伸范围;3华北板块上中下地壳均表现为低速特征,体现了研究区内华北板块的大陆地壳减薄特征.
关键词
大别-苏鲁造山带
背景噪声
瑞雷波层析成像
地壳结构
Keywords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ambient noise
Rayleigh tomography
crustal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30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背景噪声格林函数交叉项成像研究台湾地区面波相速度结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熊诚
艾三喜
谢祖军
熊熊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13,I000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4058,41574095,41731072)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我国台湾地区24个宽频带地震台记录到的长达18个月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采用交叉项互相关方法提取了瑞雷波的经验格林函数张量,进而反演获得了台湾地区6-22 s周期的瑞雷波相速度分布图像,较好地刻画了该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短周期图像上的滨海平原、屏东平原等呈低速特征,西部丘陵、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呈高速特征;低速区域随相速度周期的增大而逐渐东移;中长周期图像上,中央山脉南北部均呈低速且南侧的速度较北侧低,表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碰撞后的物质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被侧向挤出时南部可能较北部活跃;台中-南投地区在对应深度附近的高速异常,表明新生代时期的澎湖地台在南海北缘的拉张与碰撞演化过程中,保留了其相对稳定的性质。
关键词
交叉项格林函数
瑞雷波层析成像
相速度结构
台湾地区
Keywords
cross terms of the Green's function tensor
Rayleigh wave tomography
phase velocity structure
Taiwan region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背景噪声研究大别-苏鲁及其邻区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
吴萍萍
丁志峰
马小军
叶庆东
鲁来玉
王椿镛
李大虎
李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背景噪声格林函数交叉项成像研究台湾地区面波相速度结构
熊诚
艾三喜
谢祖军
熊熊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