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的生成因素探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邹升平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比较研究--一个基于经济制度比较的视角>(10YJC710090)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研究>(W2010004)
-
文摘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瑞典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的失效是瑞典模式形成的社会基础;便利的地缘条件与始终如一的中立外交政策是瑞典模式形成的国际环境因素;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理论是瑞典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政治妥协与阶级合作的文化价值观是瑞典模式形成的文化根基;温和型的政党制度与三足鼎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瑞典模式形成的政治基础。
-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
生成因素
历史
文化
社会主义观
-
分类号
D52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中国视角下的“瑞典模式”
- 2
-
-
作者
杨夏鸣
-
机构
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6-139,共4页
-
文摘
中国对“瑞典模式”认识是随着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及主导话语的变化而变化的: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到“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从“平等富裕的典范”到“瑞典病”。今天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瑞典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结合自己传统和历史的制度创新:即意识到市场、私有制对个体原动力发挥的重要性;又认识到社会公平、平等对人的尊严实现的不可或缺性,这同样也是人类一种本质需求。努力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并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努力实现动态中的新平衡是“瑞典模式”的本质所在。
-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瑞典模式
中国认知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民主社会主义的“瑞典模式”评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建设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3期33-36,共4页
-
文摘
多年来,社会党国际以及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将瑞典社会民主工党(以下简称社民党)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及其实践结果称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瑞典模式”,并冠之以诸多美名。如“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橱窗”,“现代福利国家的楷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试验室”,“第三条道路”,等等。剖析“瑞典模式”,对于我们了解究竟什么是瑞典道路,深刻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
-
关键词
瑞典模式
社民党
民主工党
社会党国际
人民之家
瑞典社会民主党
资产阶级学者
福利国家
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条道路”
-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瑞典经济学家阿瑟·林德贝克教授论福利制度
- 4
-
-
作者
刘军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室
-
出处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3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
文摘
2009年5—6月,我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术交流协议的访问学者,采访了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阿瑟·林德贝克教授(Assar Lindbeck)。林德贝克教授自196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创立以来就是该奖的评委,1980—1994年担任评委会主席。他有很多国家的院士头衔和一些国际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长期为瑞典政府、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关键词
林德贝克
福利制度
斯德哥尔摩大学
瑞典经济学家
国际经济研究
评委会主席
阿瑟
学术交流
瑞典模式
失业人口
-
分类号
F06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社会主义模式断想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袁霞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15,共3页
-
文摘
社会主义模式断想袁霞社会主义模式问题的讨论在理论界趋于活跃,是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日益引起世人瞩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并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任何具体模式。但是,社会主义的现实表现却是以模式为...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南斯拉夫
瑞典模式
中国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中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比较
- 6
-
-
作者
木易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39期12-12,19,共2页
-
文摘
1.深圳模式。深圳市自1994年后逐步构建了“国资委或国资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模式。1996年,以三家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正式运作为标志,“三个层次”管理模式基本建立。其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构建和运作是核心环节。它由国资委授权,代表政府对相应国有资产直接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等投资者的权益。
-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中国
外国
深圳模式
上海模式
韩国模式
瑞典模式
武汉模式
-
分类号
F123.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