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内丁·戈迪默
- 1
-
-
作者
黄海敏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0期20-20,共1页
-
文摘
瑞典文学院10月3日宣布,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敢于揭露和公开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白人女作家内丁·戈迪默。这是25年以来第一位,也是1901年设立这项奖以来第七位获奖的女作家。戈迪默,这位身材纤细、头发灰白的女作家1923年11月20日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盛产矿石的斯普林斯镇。她是犹太移民的后裔,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的一名珠宝商,母亲是一名贤惠的英国妇女。
-
关键词
迪默
文学奖获得者
瑞典文学院
诺贝尔文学奖
种族隔离制度
英国妇女
普林斯
犹太移民
短篇小说集
种族制度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2
-
-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共1页
-
文摘
瑞典当地时间2001年10月11日13.00,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V·S·Naipau)。瑞典文学院称:“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鞭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奈保尔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系印度婆罗门的后裔,其祖父早年作为契约劳工,从西印度移居特里尼达,其父曾任特里尼达《卫报》的记者。1950年奈保尔18岁时获政府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文学。1954年—1956年,担任BBC加勒比之声的专栏主持人,1957年—1961年担任《新政治家》杂志的专栏撰稿人,1990年得到英国皇室的封爵,1993年他成为英国戴维—柯翰文学奖的首位获奖者。他的作品《米盖尔大街》、《江之湾》。
-
关键词
特里尼达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
婆罗门
奈保尔
瑞典文学院
-
分类号
K83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荆轲·莫言·我们——《我们的荆轲》中荆轲形象解析
- 3
-
-
作者
李晓燕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高密教科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8期96-101,共6页
-
基金
"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ZD122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继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2012年11月24日,第二届中国话剧表演"学院奖"在京揭晓,莫言编剧的《我们的荆轲》获得优秀剧目奖。这部剧作为何能够如此打动人心?成功之处何在?让我们走进《我们的荆轲》,深度解析莫言笔下的荆轲形象,挖掘其作品形成的心路渊源,探索其与我们内在的生命关联,领略其艺术世界的独特魅力。一、《我们的荆轲》
-
关键词
莫言
话剧表演
中国作家
学院奖
深度解析
瑞典文学院
优秀剧目奖
诺贝尔文学奖
燕太子丹
个人隐秘
-
分类号
J824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20世纪推动科学进步的诺贝尔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肖晨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4期16-17,1,共3页
-
文摘
今年是诺贝尔奖设立90周年。来自世界各国的170位获奖者会聚于瑞典和挪威,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20世纪推动科学进步的诺贝尔奖》一文将向你介绍有关诺贝尔奖的许多有关趣闻。
-
关键词
庆祝活动
获奖人
瑞典人
挪威人
化学奖
医学奖
罗林
化学部
医学研究所
瑞典文学院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