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肽琼脂糖孔穴扩散法与比浊法测活比较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秀兰 戴祝英 张双全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1-83,共3页
以大肠杆菌K12D31为标准菌株,采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和比浊法相结合,对抗菌肽活力进行测定.通过细菌浓度的变化和抑菌圈大小来确定样品的活力单位.生物统计结果表明:活力单位(u)与抑菌圈直径(d)两者之间存在定量的正相... 以大肠杆菌K12D31为标准菌株,采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和比浊法相结合,对抗菌肽活力进行测定.通过细菌浓度的变化和抑菌圈大小来确定样品的活力单位.生物统计结果表明:活力单位(u)与抑菌圈直径(d)两者之间存在定量的正相关(u=0.0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琼脂 孔穴扩散 比浊 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孔洞扩散法测定物质抑菌活性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萍 张兰 +3 位作者 舒展 胡矗垚 闫静坤 汪青青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7-52,共6页
以肉桂醛、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为试样,讨论样品加入量、浓度、打孔直径及评价指标对琼脂-孔洞扩散法测定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与样品加入量和浓度都呈正相关,9,11mm孔径的加液量分别为50~70μL和70~90μL比较适... 以肉桂醛、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为试样,讨论样品加入量、浓度、打孔直径及评价指标对琼脂-孔洞扩散法测定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与样品加入量和浓度都呈正相关,9,11mm孔径的加液量分别为50~70μL和70~90μL比较适宜,应用2倍或3倍梯度稀释法可进行定量分析,较快找到被测物质对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样品抑菌圈直径与空白抑菌圈直径的差值作为抑菌活性的评价指标比抑制率更加合理。GC-MS分析表明: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主要成分都是肉桂醛,含量分别为60.93%和37.86%。肉桂醛的抑制活性好于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说明肉桂醛也是肉桂油的主要抗菌成分之一。肉桂醛、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均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酵母,对霉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但浓度为333.33mg/mL的3种试样对黑曲霉的抑制率分别为60.00%,52.63%和47.06%,展现了一定的抑菌效果。肉桂油作为天然植物源抗菌剂用于食品保鲜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琼脂-孔洞扩散 样品加入量 样品浓度 孔径大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琼脂扩散法检测食品中天然防腐剂ε-聚赖氨酸含量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友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5-230,共6页
为分析食品中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含量,建立一种新型琼脂扩散法,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验证在检测食品中ε-PL含量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002%亚甲基蓝、0.75%琼脂、ε-PL溶液pH值为2.0、牛津杯加液量750μL... 为分析食品中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含量,建立一种新型琼脂扩散法,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验证在检测食品中ε-PL含量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002%亚甲基蓝、0.75%琼脂、ε-PL溶液pH值为2.0、牛津杯加液量750μL时检测结果最佳。本方法允许检测橙汁中ε-PL最低含量为2 mg/kg、糕点和猪肉火腿中最低为10 mg/kg。这种新型琼脂扩散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专一性高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ε-PL生产企业和食品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检测 琼脂扩散 亚甲基蓝 牛津杯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扩散法用于放线菌源生防菌剂筛选的活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刚 王开梅 +2 位作者 吴兆圆 万中义 方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78-84,199,共8页
以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bosporioide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西瓜猝倒病菌(Pythium aphanidematum)为模式靶标,探讨了放线菌源生防杀菌剂筛选的活性特征、影响活性稳定性和敏感... 以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bosporioide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西瓜猝倒病菌(Pythium aphanidematum)为模式靶标,探讨了放线菌源生防杀菌剂筛选的活性特征、影响活性稳定性和敏感度的因素。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了模式靶标、化合物标准样品和放线菌标准菌株的发酵液样品对杀菌活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靶标的处理过程、靶标菌的含量、样品的类型以及样品的加入量与活性反应有直接关联。不同模式靶标菌对破碎处理的耐受程度不同,必须针对不同模式靶标进行个性化处理,以保证模式靶标菌在测试中的稳定生长状态。在琼脂扩散法中,不仅可以检测样品的杀菌活性强度,而且活性成分与靶标菌的不同作用方式也可以呈现。保留活菌的放线菌发酵液样品在加入量较宽的范围内都显示活性,而经过滤除菌处理的放线菌发酵液样品和标准化合物都只在样品加入量比较大时才显示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靶标 生防杀菌剂 筛选 琼脂扩散 抑菌圈 放线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掺银TiO_2的相变和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程永清 李丽玲 +1 位作者 尹晓敏 徐杰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Ag-TiO2粉体材料,利用XRD分析了掺银对TiO2晶型转变的影响,同时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抑菌圈法研究了掺杂不同浓度的Ag+及热处理温度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的掺杂促进了TiO2锐钛矿相的形成,但没有...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Ag-TiO2粉体材料,利用XRD分析了掺银对TiO2晶型转变的影响,同时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抑菌圈法研究了掺杂不同浓度的Ag+及热处理温度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的掺杂促进了TiO2锐钛矿相的形成,但没有影响TiO2的晶相转变过程;掺2%Ag+(Ag︰Ti=2︰100,原子摩尔比),400~500℃热处理温度的混晶型Ag-TiO2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100℃干燥4h后的Ag-TiO2粉末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抗菌性能,其抑菌圈直径最大可达17.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 琼脂孔穴扩散-抑菌圈法 TIO2 掺银 相变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忠渊 张富春 +4 位作者 蔡伦 赵干 单文娟 钟哲 王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F08期26-31,共6页
探讨了新疆家蚕抗菌肽 (Cecropin -XJ)的抗菌特性。根据琼脂糖孔穴扩散法 ,检测抗菌肽的热稳定性、抑菌效价、对氨苄青霉素抗性菌的抑菌作用 ,检测抗菌肽对酸碱盐、人造胃液的耐受性及其抗菌谱。结果表明新疆家蚕抗菌肽 (Cecropin -XJ)... 探讨了新疆家蚕抗菌肽 (Cecropin -XJ)的抗菌特性。根据琼脂糖孔穴扩散法 ,检测抗菌肽的热稳定性、抑菌效价、对氨苄青霉素抗性菌的抑菌作用 ,检测抗菌肽对酸碱盐、人造胃液的耐受性及其抗菌谱。结果表明新疆家蚕抗菌肽 (Cecropin -XJ)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能够杀灭氨苄青霉素抗性菌、对酸碱盐、人造胃酸有一定的耐受性 ,其杀菌活力为 :1μg/ μl抗菌肽与 2 4 0 0 0单位的氨苄青霉素杀菌活力相当。新疆家蚕抗菌肽能够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力高于革兰氏阴性菌 ,这一发现将为抗菌肽在农业、医疗卫生、畜牧业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家蚕抗菌肽 抗菌特性 琼脂孔穴扩散 热稳定性 抑菌效价 人造胃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药敏试验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廖诗英 王明成 杨玉容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1-42,共2页
  由于滥用抗生素和饲料中长期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仅凭以往的经验用药往往无效,因此药敏试验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药敏试验 显色 细菌 琼脂培养基 卡赞采夫 扩散 标准菌株 抑菌圈 TTC 抗菌药 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1
8
作者 朱嘉蓉 罗厚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的抑菌活性及选用溶剂的相关性。方法 :将疏水性溶剂 (CHCl3 )改换为亲水性溶剂 (DMF)后 ,再利用琼脂扩散法以观察其抑菌的效果。结论 :采用琼脂扩散法的药敏试验 ,不全能适用于从中药内分离出的那些脂溶性而具有抑...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的抑菌活性及选用溶剂的相关性。方法 :将疏水性溶剂 (CHCl3 )改换为亲水性溶剂 (DMF)后 ,再利用琼脂扩散法以观察其抑菌的效果。结论 :采用琼脂扩散法的药敏试验 ,不全能适用于从中药内分离出的那些脂溶性而具有抑菌的活性成分。本试验的结果是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ⅡB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 5 0 ,2 5 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 5 92 3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 10 0 ,5 0 μg/ml。对绿脓杆菌ATCC 2 785 3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 5 0 ,2 5 μg/ml。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 12 5 ,2 5 μg/ml,文中还引述了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从结构差别到物化性质特别是亲水性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抗菌活性 琼脂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银丽 李国喜 +1 位作者 李建华 崔淑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19-120,123,共3页
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检测了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巯基乙醇本身对3种指示菌具有抑菌活性,其非抑菌浓度为至少稀释106倍;当巯基乙醇稀释106倍时,可有效保... 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检测了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巯基乙醇本身对3种指示菌具有抑菌活性,其非抑菌浓度为至少稀释106倍;当巯基乙醇稀释106倍时,可有效保护不高于1∶5浓度的家蝇幼虫血淋巴悬液不被氧化,且与对照相比不影响血淋巴的抑菌活性;当巯基乙醇稀释少于106时,血淋巴的抑菌活性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醇 家蝇幼虫血淋巴 琼脂孔穴扩散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铁路医院1999~2001年痢疾杆菌耐药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甘和平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7期447-447,共1页
目的 :分析目前上海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情况以及不同菌型间耐药性差异。方法 :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 (K B法 )对上海铁路中心医院 1999~ 2 0 0 1年 15 0株痢疾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痢疾杆菌对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头孢唑啉、妥布霉素... 目的 :分析目前上海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情况以及不同菌型间耐药性差异。方法 :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 (K B法 )对上海铁路中心医院 1999~ 2 0 0 1年 15 0株痢疾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痢疾杆菌对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头孢唑啉、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较敏感 ,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 77.3 3 %,75 .3 3 %,18.0 0 %。结论 :对菌痢患者进行分型监测和药敏试验 ,定期及时公布本地区和全国细菌抗菌药物耐药监测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铁路医院 1999-2001年 疾病杆菌 菌群分析 药敏试验 合理用药 纸片琼脂扩散 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醇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适宜添加量研究
11
作者 李建华 赵银丽 +2 位作者 李国喜 刘忠虎 崔淑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24-5025,共2页
[目的]为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研究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巯基乙醇作为抗氧化剂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巯基乙醇能... [目的]为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研究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巯基乙醇作为抗氧化剂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巯基乙醇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更为明显。当巯基乙醇体积浓度≤10-6时,其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效果,说明巯基乙醇的最大非抑菌体积浓度为10-6。体积浓度为10-6的巯基乙醇可有效保护浓度小于或等于1∶5的家蝇幼虫血淋巴悬液不被氧化,且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受影响。[结论]巯基乙醇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适宜加入量应根据试验中具体情况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醇 家蝇幼虫血淋巴 琼脂孔穴扩散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醋瑞因对眼表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娟 简守珺 +4 位作者 吕奇学 孙声桃 韩雷 刘素素 张红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对眼表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集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眼表感染患者中分离培养的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革兰阴性杆菌、丝状真菌及念珠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测定双醋瑞因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对眼表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集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眼表感染患者中分离培养的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革兰阴性杆菌、丝状真菌及念珠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测定双醋瑞因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定量测定。以左氧氟沙星和伏立康唑分别为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对照。结果双醋瑞因对眼表分离的42株革兰阳性球菌和10株革兰阳性杆菌均有明显抑菌活性,双醋瑞因与左氧氟沙星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棒状杆菌抑菌圈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醋瑞因对眼表分离的23株革兰阴性杆菌,10株丝状真菌和3株念珠菌均无抑制作用。双醋瑞因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及其他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1~32μg/ml,MIC90分别为16、8、16、32μg/ml。结论双醋瑞因对眼表分离的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具有体外抑菌活性,对致病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无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 杆菌 丝状真菌 念珠菌 双醋瑞因 抑菌圈 K-B 琼脂纸片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