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结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纪沫
张功成
杨海长
杨东升
李春雷
-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9期26-35,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009CB21940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
-
文摘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即松南—宝岛—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东端。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38条主要断层进行了详细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平面上表现为近EW向展布的平行四边形,剖面结构表现为自西向东由半地堑—不对称的地堑—半地堑有规律变化。(2)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断裂系统可划分控制凹陷边界断层、控制洼陷沉积中心断层和调节性断层3类。(3)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古近纪时期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南海海盆扩张的双重影响,构造应力场发生NW—SE→SN转变。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32Ma,应力场以区域性NW—SE向伸展为主,断裂系统以NE—SW向为主,控制凹陷边界;32~26Ma,以南海海盆近SN向拉张应力场为主,断裂系统以NWW—SEE向为主,断层活动控制凹陷沉积中心;26~Ma,区域性伸展与南海海盆扩张应力均逐渐减弱,NE—SW向和NWW—SEE向断裂继承性发育。(4)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内部主要断层在渐新统崖城组和陵水组沉积时期活动速率快,地形高差大、沉积水体深、沉积厚度大,控制了崖城组和陵水组的大规模沉积,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圈闭以受断层控制的断鼻和断块为主,长昌主洼凹中隆起带发育2个最为理想的构造圈闭。
-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凹陷带
松南-宝岛-长昌凹陷
断裂活动
构造演化
-
Keywords
the Eastern Sag belt of the Qiongdongnan Basin
the Songnan-Baodao-Changchang Sag
fault movement
structural evolution history
-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