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开发的天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杏莎 《歌海》 2019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天琴是龙州县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当地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长期以来,其艺术形式广泛的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近十几年来,天琴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发展,天琴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天琴文... 天琴是龙州县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当地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长期以来,其艺术形式广泛的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近十几年来,天琴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发展,天琴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天琴文化产业还存在人才资源短缺、天琴制作专业化不足、天琴文化产业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服务者的角色,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创新天琴文化产品、加强人才培养、借助多方力量与智慧、促进天琴产业繁荣等途径来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天琴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州县 琴文化 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非遗天琴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旭昌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5期194-196,共3页
目前广西的天琴文化已经被纳入到了区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名目中,当下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调动资源和力量来打造和丰富天琴文化,尤其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俗音乐的进步也促进天琴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发展和保护广西地区非... 目前广西的天琴文化已经被纳入到了区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名目中,当下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调动资源和力量来打造和丰富天琴文化,尤其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俗音乐的进步也促进天琴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发展和保护广西地区非遗天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天琴资源分散、人才缺失、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相应的发展资金等。这些问题都对广西地区非遗天琴文化的产业发展与保护产生了相对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发展和保护广西非遗天琴文化产业的相关策略,最终可以为保护和发展广西非遗天琴文化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非遗 琴文化产业 发展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天琴文化艺术的诠释与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杏莎 《艺术家》 202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天琴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壮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天琴的名称、形状和图案都十分有特色,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蕴含着壮族先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直至今天,天琴文化艺术依旧在当... 天琴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壮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天琴的名称、形状和图案都十分有特色,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蕴含着壮族先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直至今天,天琴文化艺术依旧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在政府、民间及文化艺术界的共同努力下,天琴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但是天琴文化艺术产业在发展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突破发展瓶颈,以促进天琴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 琴文化 诠释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天琴文化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新媚 《北方音乐》 2014年第4期14-14,共1页
天琴是广西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方言称“叮”(或“鼎”),主要在广西中越边境一带流传。因与当地民间巫术祭祀活动密切联系,天琴亦被信仰者视为一种神秘的宗教活动法器。壮族天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阐释壮族天琴与... 天琴是广西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方言称“叮”(或“鼎”),主要在广西中越边境一带流传。因与当地民间巫术祭祀活动密切联系,天琴亦被信仰者视为一种神秘的宗教活动法器。壮族天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阐释壮族天琴与宗教巫术的联系、天琴新时代新发展等,了解天琴的文化深蕴,对于天琴的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琴文化 巫术 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文化漫议
5
作者 王永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8期6-8,共3页
中国琴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和中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琴的制造不单是古代音乐、古代科技方面的成果,而且和古代中国人的哲学理论、宇宙意识、社会观念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琴文化的精要在于“和谐”。... 中国琴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和中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琴的制造不单是古代音乐、古代科技方面的成果,而且和古代中国人的哲学理论、宇宙意识、社会观念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琴文化的精要在于“和谐”。联系今天现实,我们可以从琴文化反映出的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引发思考,获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文化 中国人 哲学理论 天人和谐 人际和谐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古代音乐 音乐作品 伏羲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心养德 道法自然——中国琴学文化思想研究述要
6
作者 王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典型、影响最深远的汉族弹拨乐器,由古至今三千余年绵延不绝,见证了古琴艺术的辉煌与厚重,也使其超越音乐本身,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品格、丰富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的琴学文化。本文通过对琴学思想研究现状的...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典型、影响最深远的汉族弹拨乐器,由古至今三千余年绵延不绝,见证了古琴艺术的辉煌与厚重,也使其超越音乐本身,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品格、丰富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的琴学文化。本文通过对琴学思想研究现状的分析,以期在获得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而窥斑知豹为系统建构琴学文化体系奠定基础,并为中华传统音乐艺术守正创新提供镜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道文化与乐教理想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新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76,161,共6页
古琴是中国古代艺术殿堂的瑰宝,也是传统人文精神的符号化象征。透过琴音的演奏和传达,既可以显示形上之"道体",又能够开出形下的感性审美世界,给予我们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境域,并呈现出广阔的人文价值理想。只是古琴音声及内... 古琴是中国古代艺术殿堂的瑰宝,也是传统人文精神的符号化象征。透过琴音的演奏和传达,既可以显示形上之"道体",又能够开出形下的感性审美世界,给予我们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境域,并呈现出广阔的人文价值理想。只是古琴音声及内涵于其中的"道"的意义,必须通过人才能显示,离不开人的领悟和体会,不能缺少人的"人文性"活动。"乐教"的目的便是要陶冶人的心灵,谐和人的情感,因而进入"乐"的境域才算个体人格的完成,也才算人类群体共同理想的达致。如果说琴道象征着中国文化特殊的美感经验和艺术才情,那么"乐教"则表明中国文化始终对人有着强烈的诗兴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乐教 文化 诗性关怀 艺术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谷幽兰——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琴乐文化兼及黛玉琴才之解读 被引量:3
8
作者 祁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9-43,共5页
琴是我国古老的众民族乐器之领袖,也是中国传统风雅文化的精萃与载体。琴文化必然成为《红楼梦》中不可缺失的审美亮点,且遍观红楼,能操琴者,唯“以兰为心”之绝代才女、“世外仙姝”林黛玉。由琴乐文化及黛玉琴才不仅可见中国文人怡情... 琴是我国古老的众民族乐器之领袖,也是中国传统风雅文化的精萃与载体。琴文化必然成为《红楼梦》中不可缺失的审美亮点,且遍观红楼,能操琴者,唯“以兰为心”之绝代才女、“世外仙姝”林黛玉。由琴乐文化及黛玉琴才不仅可见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意抒情的高雅情趣,表现出完善自我、观照人生的理想追求与品格风骨,蕴涵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更从中解读出传统的“琴道”以及琴文化主要包含的两种对立的文化内涵:正心修身、思想正统的礼文化;言志抒情、真正体现琴文化之精华的情文化。琴乐文化代表的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所包容的文化理念与人文精神,实现了对艺术审美的多重超越,具有超时空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国音乐的至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黛玉 文化 文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是一个提琴兴盛的时代——与提琴名家面对面
9
作者 张薇 孟建军 《乐器》 2005年第3期4-11,共8页
2004年岁末,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筹)第三届提琴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一场名为"品-观-听"的系列活动与喜爱提琴的人不期而遇,给寒意浓重的京城留下一抹重彩.相信组织这一活动以及参加这一系列活动的人,至今,在心中仍会有... 2004年岁末,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筹)第三届提琴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一场名为"品-观-听"的系列活动与喜爱提琴的人不期而遇,给寒意浓重的京城留下一抹重彩.相信组织这一活动以及参加这一系列活动的人,至今,在心中仍会有回味.那些在头脑中不断闪现的提琴制作大师的杰出作品,以及那穿越时空回荡在我们心中的优美旋律,时刻提醒我们这是一个提琴兴盛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荃 大卫·莫里斯 林朝阳 人物访谈 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古飘来的琴声
10
作者 高长山 《当代音乐》 2015年第5期15-16,共2页
音乐的传承与历史发展是同步的。没有古代音乐的艺术根基,就不会有今天音乐的繁荣。在遥远的古代,声音无法保存,但"琴"的传承,得以在史书的承载中,昭显后人。本文试图通过对元典文献的翻检,寻找汉晋之际琴文化的发展脉络,用... 音乐的传承与历史发展是同步的。没有古代音乐的艺术根基,就不会有今天音乐的繁荣。在遥远的古代,声音无法保存,但"琴"的传承,得以在史书的承载中,昭显后人。本文试图通过对元典文献的翻检,寻找汉晋之际琴文化的发展脉络,用心去倾听从远古飘来的琴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文化 汉晋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交候车亭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传承研究——以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晓惠 王丹 何琦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4期28-29,共2页
针对常熟市公交候车亭现状问题剖析,指出地域特色的塑造是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提出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与元素,营造地域特色公交候车亭,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并结合具体设计案例,结合我国公共设施建设要求,力求为城市公共设施... 针对常熟市公交候车亭现状问题剖析,指出地域特色的塑造是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提出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与元素,营造地域特色公交候车亭,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并结合具体设计案例,结合我国公共设施建设要求,力求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文化 公共候车亭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琴人研究现状与述评
12
作者 涂雅蓝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期74-76,47,共4页
古琴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其属性具有双重性,即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然无论是"道"抑或是"器",其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纵观近现代古琴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多关于琴文化或琴乐本身,琴人的研究甚少,古代... 古琴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其属性具有双重性,即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然无论是"道"抑或是"器",其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纵观近现代古琴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多关于琴文化或琴乐本身,琴人的研究甚少,古代琴人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评 现状 唐代 中国音乐史 传承和发展 近现代 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风琴艺术的新诗篇——记手风琴艺术家杨屹
13
作者 闪源昌 《乐器》 2013年第4期61-63,共3页
杨屹作为我军著名手风琴艺术家,他为了手风琴事业执着奋斗了几十年,成绩显著。他高超的演奏水平、深厚的音乐文化修养和高尚品格,赢得军营战士的敬仰。这些年,他积极投身军营音乐文化建设、面向基层,为年轻人搭建平台,积极致力于... 杨屹作为我军著名手风琴艺术家,他为了手风琴事业执着奋斗了几十年,成绩显著。他高超的演奏水平、深厚的音乐文化修养和高尚品格,赢得军营战士的敬仰。这些年,他积极投身军营音乐文化建设、面向基层,为年轻人搭建平台,积极致力于手风琴文化的推广与弘扬,谱写了手风琴艺术的新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风 艺术家 文化修养 文化建设 年轻人 琴文化 音乐 军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会见广东提琴制作师
14
《乐器》 2016年第11期3-3,共1页
10月18日,广东省朱小丹省长亲切会见了广州地区的提琴制作师,其中六位资深制琴师己过八旬,他们是广东解放后提琴制作的开山鼻祖:梁国辉、徐弗、陈锦农、何光济、何恩、陈益。朱小丹省长充分肯定了老一辈提琴制作师对提琴制作技艺传承... 10月18日,广东省朱小丹省长亲切会见了广州地区的提琴制作师,其中六位资深制琴师己过八旬,他们是广东解放后提琴制作的开山鼻祖:梁国辉、徐弗、陈锦农、何光济、何恩、陈益。朱小丹省长充分肯定了老一辈提琴制作师对提琴制作技艺传承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自第一代广东提琴制作师司徒梦岩在国外学成归国,于1915年将提琴制作技艺带入广东后,提琴制作技艺在广州已有百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 陈锦农 徐弗 司徒梦岩 开山鼻祖 陈益 琴文化 乐器制造 精神传承 匠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琴艺术的网络传播
15
作者 曾凡忠 《音乐传播》 201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互联网为传统音乐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新的机遇。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和网络这一传媒,才能更好地挺进世界文化阵地并立于不败之地。古琴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世界文明中的宝贵财富,本文谨以古琴为例... 互联网为传统音乐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新的机遇。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和网络这一传媒,才能更好地挺进世界文化阵地并立于不败之地。古琴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世界文明中的宝贵财富,本文谨以古琴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网络来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艺术。网络传播是古琴艺术重塑、传承的新动力。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此方式来传播优秀的古琴艺术,引发人们对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理解、关注与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民族音乐文化 文化阵地 中国古 琴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专题网站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赓续文脉 泽被千秋——记“千岁声——中国古琴拓片集萃展”
16
作者 孟建军 《乐器》 2023年第10期4-7,共4页
“古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代表,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乐谱就是我们古琴的《碣石调·幽兰》琴谱。上下五千年,历代琴人写下了三四千首琴曲,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宝石。除了美妙的声音外,琴器本身也是琴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 “古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代表,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乐谱就是我们古琴的《碣石调·幽兰》琴谱。上下五千年,历代琴人写下了三四千首琴曲,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宝石。除了美妙的声音外,琴器本身也是琴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床琴的主人会根据琴的声音样子或者自己的期望为他心爱的琴起一个情深意切的名字,然后请书家题写琴名,请篆刻家刻在琴的背面,有时还会把关于这床琴的故事记述下来,刻在琴上,琴的文字书法篆刻印章给我们提供了跨越时空的信息。”这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为《千岁声——中国古琴拓片集萃》一书序言上的一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 书法篆刻 现存世界 王立平 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明 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古琴音乐的悠久历史及传承 被引量:3
17
作者 户鹏华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9期9-9,共1页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自豪的四项高雅技能,中国琴乐历史有三千年之久,是古代音乐文化史的缩影。几千年来出现过众多伟大的琴乐艺术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琴谱和理论著述,至今尚未能够完全被解读与继承。本文从古琴的历史渊源,“...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自豪的四项高雅技能,中国琴乐历史有三千年之久,是古代音乐文化史的缩影。几千年来出现过众多伟大的琴乐艺术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琴谱和理论著述,至今尚未能够完全被解读与继承。本文从古琴的历史渊源,“琴乐”在古人精神世界的地位,琴乐与诗歌的关系,古琴演奏的历史名家及传统流派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述,使大家对古琴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奏 文化 传统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笔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单位(人)名单
18
《中国制笔》 2001年第4期28-28,共1页
北京金金星笔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英雄(集团)
关键词 中国制笔 墨水厂 铅笔厂 金笔 琴文化 上海 圆珠笔 理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先了解音色的民族──中国艺术科技的“世界第一”选介之二
19
作者 夏侯炳 《艺术科技》 1994年第4期53-54,共2页
最先了解音色的民族──中国艺术科技的“世界第一”选介之二夏侯炳清代画家苏琉明于1850年创作了一幅画,画中端坐于巨石之上的一位文人正面对凌空飞泻的瀑布耳听湍急流动的溪流悠然抚琴。它描绘的是我国著名琴曲《流水》的意境。... 最先了解音色的民族──中国艺术科技的“世界第一”选介之二夏侯炳清代画家苏琉明于1850年创作了一幅画,画中端坐于巨石之上的一位文人正面对凌空飞泻的瀑布耳听湍急流动的溪流悠然抚琴。它描绘的是我国著名琴曲《流水》的意境。该曲以72滚拂再现流水奔腾澎湃之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色变化 清代画家 一幅画 画中 现代钢 琴文化 司马相如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