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京辽代琉璃器中的硼釉
- 1
-
-
作者
陈尧成
赵光林
-
出处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39-44,共6页
-
-
关键词
硼釉
琉璃器
辽代
北京
-
分类号
TQ174.767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由秦砖汉瓦论及秦汉陶瓷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家广
-
出处
《文博》
1984年第2期23-28,共6页
-
文摘
秦砖汉瓦一、秦汉大修宫殿秦砖汉瓦陕西出土最多,西安、咸阳地区更是常见,田间垅上到处“俯首即拾”。咸阳长安是秦汉王朝建都的地方,皇帝大修宫殿,大造坟墓,因此,留下的残砖破瓦不少。
-
关键词
秦砖
司空瓦
陶马
琉璃器
中国陶瓷史
制陶业
长乐宫
商周
陶演
豆青釉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法门寺与法门寺文化
- 3
-
-
作者
韩金科
-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4期3-12,共10页
-
文摘
法门寺,是周原孔道旁的一座千年古刹,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北十公里处的法门镇(亦称崇正镇,即汉时的美阳县治,唐时的岐阳县治)。其东距西安一百一十公里;西至宝鸡九十余公里;南临渭河,隔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相对峙;北依美山,土地平旷,风光绮丽。《诗经·大雅·绵》曰:“周原膴膴,蓳荼如饴”。是说这里长的野草也是甘甜可口的。三千年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文荟萃。1981年8月24日,明万历年间修造的十三级“阁楼式”砖塔(即“真身宝塔”),在经历了三百七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后,因雨水浸渗而半边坍塌。
-
关键词
崇正镇
真身宝塔
周原
岐阳
宝函
砖塔
美阳县
琉璃器
明万历
秘色瓷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法门寺文物保护工作的反思及设想
- 4
-
-
作者
任新来
-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4期91-92,90,共3页
-
文摘
去年五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国务委员李瑞环同志,就文物的保护问题,作了重要的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也符合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心愿。法门寺历史文物,为唐代诸帝迎奉佛骨所供养,其质量之优,等级之高,为历次唐代文物发现所罕见,对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批祖国瑰宝,如何进行保护,成为法门寺博物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法门寺文物,从质地上划分。
-
关键词
文物保护
文物工作
历史文物
佛骨
李瑞环同志
古城西安
金银器
琉璃器
圆盒
熏炉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