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与弥合:芬兰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1
作者 曹艳玲 王岩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共12页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教学模式的系统设置,为师范生开展研究活动并运用研究整合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生层次教师所具备高阶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芬兰经验表明,师范生可通过实践型研究联结抽象理论和具象实践,通过构建“理论-研究-实践”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理论-实践鸿沟 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 “研究驱动实践”机制 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伦理:规制、理论与实践难题——学术史梳理及其问题域考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岳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1,150,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AI)智能体面临包括决策权、所有权、隐私权等方面的伦理风险问题,也面临作为智能体在独立学习内容和独立行为目的等“类主体行为”中伦理能力方面的风险问题。为了规范发展,避免伦理风险发生,各机构、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各... 人工智能技术(AI)智能体面临包括决策权、所有权、隐私权等方面的伦理风险问题,也面临作为智能体在独立学习内容和独立行为目的等“类主体行为”中伦理能力方面的风险问题。为了规范发展,避免伦理风险发生,各机构、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各自的准则和标准。国外学者关于AI伦理是否可行的探究,涉及AI主体形态(作为agent的)伦理复杂性问题、AI行为形态、AI位格形态关于道德权利(地位)、道德责任的争论。国内相关研究路径主要有三条:对AI的主体地位进行形而上学的分析、对AI伦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实践解决框架、对AI的具体应用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从风险规制、理论拓展、实践难题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伦理进行学术史梳理及问题域考察,需要聚焦三大前沿:(1)推进系统化的AI伦理理论和原则框架;(2)建立“理论-实践”“全球性-地方性”相沟通的开放性解题思路;(3)形成探索AI道德形态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伦理 理论-实践 道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方法论:链接教育“理论—实践”断链的新工具 被引量:4
3
作者 龙宝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5-59,共5页
"理论—实践"断链的存在是教育理论与改革要求难以真正实施的真实原因,美国学者给出的应对方案是建立基于"可行性原则"的桥梁方法论。教育理论相对教师课堂而言是外在的强加,其只有经过"可行性"判断的理... "理论—实践"断链的存在是教育理论与改革要求难以真正实施的真实原因,美国学者给出的应对方案是建立基于"可行性原则"的桥梁方法论。教育理论相对教师课堂而言是外在的强加,其只有经过"可行性"判断的理念、建议,才可能进入教师的课堂"行为程序"。桥梁方法论的层级式构架是:以有限理性为理论来源,以"可行性原则"为依托,以教师课堂决策系统为轴心,它是贯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媒介物。在桥梁方法论引导下,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要倡导"PPK知识",推行"实践前置型教师教育",积极营建有助于教师课堂决策进化的优良课堂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方法论 理论-实践链条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课堂决策 可行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制度与表达:教育实践分析的多重框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友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6,共5页
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争论,产生了对教育实践的逻辑、策略的关注。在关于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中,分别形成了"理论—实践"、"制度—实践"两种规范体系的分析框架。理论逻辑的特性限制了"理论—实践"... 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争论,产生了对教育实践的逻辑、策略的关注。在关于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中,分别形成了"理论—实践"、"制度—实践"两种规范体系的分析框架。理论逻辑的特性限制了"理论—实践"分析框架对教育实践的把握;而"制度—实践"的分析框架仍然难以解释日常教育实践的丰富形态。针对上述两种"规范—实践"分析框架的"解释残余",引入"表达—实践"的分析框架,尝试揭示教育实践在与理论、政策的张力乃至和"表达"的背离中自身独特的逻辑,并重新审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实践 制度实践 表达-实践 教育实践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6》一书出版
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95-195,共1页
由凌锋教授主编、刘承基教授主审的《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6》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本书对脑血管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近年脑血管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客观地介绍了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 由凌锋教授主编、刘承基教授主审的《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6》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本书对脑血管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近年脑血管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客观地介绍了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学术争论,并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联合制定的《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修订稿)》全文在本书中刊出。本书作为一年一度举办的“中国 脑血管病论坛”配套用书,今后将每年出版一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中国医师协会 神经外科 治疗规范 放射诊断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争论 《脑血管病理论实践-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农业需要更多的关注——兼评李文华院士主编的《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石元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63-864,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中国 《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实践 李文华院士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新突破——评《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升 曹志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理论实践 逻辑体系 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教师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学者的现实责任感——读《教育蓝图——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8
作者 郭思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吴紫彦 《教育蓝图-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理论研究的一部最新佳作——简评《人权:从世界到中国——当代中国人权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金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人权理论研究 图书评介 《人权:从世界到中国-当代中国人权的理论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于述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2,共9页
过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以"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为基本范畴结构而成。它在理论上根本于现代性的"理论—实践"观念,在实践上对应着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国家规划的教育发展路径的学术性表达,并集... 过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以"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为基本范畴结构而成。它在理论上根本于现代性的"理论—实践"观念,在实践上对应着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国家规划的教育发展路径的学术性表达,并集中落实于最具"致用"价值的通史体式中。如今,随着研究重心的不断下移,传统的"思想"和"制度"概念已被逐步解构并融合于行动的世界中。主体性的发现和行动逻辑的探寻,孕育着中国教育史研究实现概念重建和理论转型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理论-实践”模型 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特征模型和智能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宏鑫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0-37,共8页
首先论述了控制理论的发展应走“实践 -理论 -实践”之路 .接着分析了现有智能控制存在的问题 .提出突破复杂系统的特征建模问题是建立智能控制理论体系的前提 .简单阐述了智能特征建模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物质基础 ,并提出了三类智能... 首先论述了控制理论的发展应走“实践 -理论 -实践”之路 .接着分析了现有智能控制存在的问题 .提出突破复杂系统的特征建模问题是建立智能控制理论体系的前提 .简单阐述了智能特征建模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物质基础 ,并提出了三类智能控制的设想和框架 .最后讨论了为发展智能控制理论需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论-实践 复杂系统 智能特征模型 智能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的核心属性之争及其路径调适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选国 孙洁开 田雪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122,共10页
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与专业性之间,二者存在着"社会为体、专业为用"的互构关系逻辑。结合社会工作"使命-理论-实践"三维整合模型,通过以生态正义引领社会工作同时聚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双重使命,以生活转向指引社... 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与专业性之间,二者存在着"社会为体、专业为用"的互构关系逻辑。结合社会工作"使命-理论-实践"三维整合模型,通过以生态正义引领社会工作同时聚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双重使命,以生活转向指引社会工作实现理论自觉,以及以社区为本助推个人困扰与社会公共议程的通道连接三重路径来重申社会工作的关键特质,进而打通个体与整体的连接,实现专业性与社会性的有机整合,共同塑造社会工作的独特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核心属性 专业性 社会性 “使命-理论-实践”整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管理:既爱又恨的现实局面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帮成 赫尔曼.阿吉斯 《行政管理改革》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绩效管理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棘手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其重要,但却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操作。究其根本,几个问题值得商榷:绩效管理究竟管理的是什么,或者说"绩效是什么"?绩效管理为什么能让人"爱",又为什么让人&q... 绩效管理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棘手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其重要,但却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操作。究其根本,几个问题值得商榷:绩效管理究竟管理的是什么,或者说"绩效是什么"?绩效管理为什么能让人"爱",又为什么让人"恨"呢?如何打破这种既恨又爱的现实局面?本文在对中、西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两位作者分别在中国和美国的咨询和培训经历,对这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概念 绩效管理 绩效评估 尴尬局面 理论-实践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