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概率公式的M-APSK误码率分析模型
1
作者 郇浩 任科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37,共11页
为有效评估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中M-APSK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概率公式的理论误码率分析模型。首先根据星座点分布及其编码特点对星座平面进行区域划分,然后由接收符号落在相应区域的概率推导出各比特的判决错误概率表达式,最后得到... 为有效评估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中M-APSK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概率公式的理论误码率分析模型。首先根据星座点分布及其编码特点对星座平面进行区域划分,然后由接收符号落在相应区域的概率推导出各比特的判决错误概率表达式,最后得到理论误码率的精确闭式解。以16APSK和32APSK为例,推导出了其各类星座图的理论误码率计算公式,与Monte Carlo仿真结果非常吻合。模型具有通用性,PSK、QAM、PAM、APSK等调制方式均可利用该模型得到理论误码率的精确闭式解。相较于依赖大量数值计算的复杂二维概率积分方法,所提模型能够更方便地给出M-APSK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相调制 理论误码率 计算公式 闭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协同分集方案的误码性能分析
2
作者 赵贤敬 郑宝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64-1270,共7页
协同分集(cooperative diversity)技术通过为网络中某些单天线用户寻找若干个用户作为"伙伴",并共享彼此天线,形成虚拟的多天线阵列,来实现多天线分集,结合分布式空时分组编码(Distributed Space Time Block Code,DSTBC),可... 协同分集(cooperative diversity)技术通过为网络中某些单天线用户寻找若干个用户作为"伙伴",并共享彼此天线,形成虚拟的多天线阵列,来实现多天线分集,结合分布式空时分组编码(Distributed Space Time Block Code,DSTBC),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多载波码分多址(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MC-CDMA)技术将数据调制到各个子载波上发送,可以有效地抵抗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无线网络中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环境下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空时分组码和MC-CDMA的协同发射分集方案,建立了协同用户间的误码表示模型,基于该模型推导了协同分集方案误码性能的理论表达式,并分析了协同用户间的平均解码差错概率对系统方案误码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DSTBC-MC-CDMA相对于未协同的MC-CDMA系统获得了明显的性能增益,同时仿真也较好地验证了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分集 理论误码率 分布式空时分组码 多载波CDMA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RIS子块与接收天线的索引调制方案性能分析
3
作者 景小荣 万宇 +2 位作者 曾裕 于江 陈前斌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8-1328,共11页
利用大量无源反射器件设计的可重构智能表面(RIS),具有拓展无线通信覆盖范围、降低系统成本/功耗和提升未来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势;而索引调制(IM),通过激活通信资源的子集可实现信息的隐性传输,有望为无线通信带来更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 利用大量无源反射器件设计的可重构智能表面(RIS),具有拓展无线通信覆盖范围、降低系统成本/功耗和提升未来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势;而索引调制(IM),通过激活通信资源的子集可实现信息的隐性传输,有望为无线通信带来更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该论文融合RIS与IM技术,提出一种联合RIS子块与接收天线的IM方案。在该方案中,按照相邻原则,将RIS反射元件分割为若干子块,进而利用RIS子块索引与接收天线索引同时实现附加信息传递,即对待传输比特序列,将其分割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比特被调制为星座符号,第二部分用于指示RIS子块划分,第三部分用于指示接收天线索引;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大似然(ML)检测的成对错误概率(PEP)解析形式,分四种情况,从理论上推导出对应的矩母函数(MGF),得到无条件PEP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得到该方案ML检测的平均误码率(ABER)性能上界。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RIS辅助的IM方案相比,无须增加额外频谱资源,所提方案的系统可达速率和系统差错性能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同时,验证了ML检测的ABER上界具备严格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索引调制 最大似然检测 理论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系统解调损失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清华 丛波 +3 位作者 邱斌 孙建 王志虎 丁风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0-1224,共5页
针对通信系统解调损失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引用理论误码率不准确以及保证置信度情况下的码元测试长度的标准不一问题,对部分常引用错误的调制体制的理论误码率进行了推导分析,对误码率测试长度与置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在置信度... 针对通信系统解调损失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引用理论误码率不准确以及保证置信度情况下的码元测试长度的标准不一问题,对部分常引用错误的调制体制的理论误码率进行了推导分析,对误码率测试长度与置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在置信度0.99情况下码元测试长度应不小于136/Pe(Pe为系统的误码率上限)。开展了验证实验,实验数据表明,错误的引用BPSK以及CPFSK(非相干解调)的理论误码率将引起解调损失误差分别不小于0.7 d B和1.0 d B;相对于136/Pe的码元测试长度下的解调损失的重复性为0.08 d B,10/Pe的码元测试长度下的解调损失的重复性增大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解调损失 理论误码率 误码率置信度 误码率测试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