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青 王子龙 姜秋香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3期265-267,271,共4页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同时该模型计算简单,适应于有评价标准的质量评价问题。表3,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在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永山 郑水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大气污染预测 模糊识别理论模型 大气环流 环流特征月值 预报因子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云成 门宝辉 来海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2-94,共3页
以关中平原为例,探讨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评价法相一致,同时该方法简单、易懂,更... 以关中平原为例,探讨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评价法相一致,同时该方法简单、易懂,更适合于有标准的系统质量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承载力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1 位作者 付强 刘庆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应用属性识别模型对我国的于桥水库、巢湖、玄武湖富营养化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得出 ,于桥水库为中富营养级、巢湖为富营养级、玄武湖为重富营养级 ,这一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同时该方法简单 。
关键词 湖库 富营养化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情报学科理论研究形态及学术影响力的全数据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芳 赵洪 张维冲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8,共14页
理论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具有核心作用,学者在研究中应用和发展理论是其所在领域学术成熟性的标志。长期以来,理论贫困和学科独立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情报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揭示我国情报学研究中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文章对国内... 理论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具有核心作用,学者在研究中应用和发展理论是其所在领域学术成熟性的标志。长期以来,理论贫困和学科独立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情报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揭示我国情报学研究中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文章对国内本学科期刊论文的理论研究形态及其学术影响力进行统计和分析。区别于其他同类研究以关键词检索和抽样统计为基础的一般性分析,文章对2008—2017年52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全部学术论文进行分析:利用规则和人工筛选的方式从107,740篇学术论文中区分出40,260篇情报学研究论文作为数据对象,采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方法构建的理论识别模型,对论文所研究的理论进行自动识别并人工审核;在对情报学理论研究进行时间、来源、主题和形态等多维度统计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其在情报学科、图书情报学科、社会学科和全学科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发现了若干有价值的现象。文章也分析了当前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并讨论了现阶段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结构/关系型理论的研究转向演变型理论研究,科学地构建新的演变型理论和完善现有的演变型理论,并探究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该研究可用于了解情报学的理论研究结构、厘清学科理论研究的不足和需求、指导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理论研究形态 理论研究领域 学术影响力 理论识别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质供水的地下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百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41,44,共4页
在探讨分质供水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优质地下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模型由水资源多目标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和优质地下水价格计算模型2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影响水资源价值的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目标(指标)模糊评价,第二部分是根... 在探讨分质供水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优质地下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模型由水资源多目标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和优质地下水价格计算模型2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影响水资源价值的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目标(指标)模糊评价,第二部分是根据社会对优质水价的承受能力构建水资源价格向量,进而计算优质地下水的水资源价格。以济南市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计算济南市优质地下水的价格,从而为济南市实行分质供水、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质供水 水资源价值 模糊识别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