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在锦屏二级水电站皮带机隧洞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宁 伍法权 +1 位作者 刘彤 刘建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3-388,共6页
块体理论是适用于分析节理发育破碎刚性岩体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锦屏二级水电站皮带机隧洞岩体不连续面发育,隧洞开挖面是否产生可动块体影响着皮带机隧洞的稳定性。在对皮带机隧洞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基础上,运用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分... 块体理论是适用于分析节理发育破碎刚性岩体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锦屏二级水电站皮带机隧洞岩体不连续面发育,隧洞开挖面是否产生可动块体影响着皮带机隧洞的稳定性。在对皮带机隧洞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基础上,运用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分析皮带机隧洞的稳定性,对各不连续面和开挖面构成的可动块体滑动形式进行判断,得出了块体的失稳形式以单面滑动为主,双面滑动和垂直掉块相对较少的结论;同时得出皮带机隧洞各部分可动块体分布的直观统计结果,即皮带机隧洞左侧墙,左、右顶拱失稳块体较多,右侧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不连续面 块体理论赤平解析 块体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的节理裂隙岩体破坏预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豪伟 蔡美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60,共4页
杏山铁矿区域的节理裂隙比较发育,且具有F9断层等大构造,分析巷道开挖围岩稳定性非常必要。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结构面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分析了巷道开挖面在F9断层、优势节理面J1和J2的影响下形成的可动块体,并对... 杏山铁矿区域的节理裂隙比较发育,且具有F9断层等大构造,分析巷道开挖围岩稳定性非常必要。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结构面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分析了巷道开挖面在F9断层、优势节理面J1和J2的影响下形成的可动块体,并对可动块体的滑动形式进行了研究。可动块体及滑动形式的研究,为巷道围岩失稳预测及其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理论赤平解析 可动块体 滑动形式 失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比拟法的隧道衬砌水压精细化模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月 何川 +2 位作者 何聪 邹育麟 胡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2-449,共8页
为验证温度比拟法在隧道衬砌水压计算中的精度与可行性,在隧道开挖未支护、施作衬砌以及围岩注浆3种工况下,将该法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析法轴对称解、流固耦合法进行对比.针对高速公路典型双车道马蹄形断面建立含有隧道防排水系统的精细... 为验证温度比拟法在隧道衬砌水压计算中的精度与可行性,在隧道开挖未支护、施作衬砌以及围岩注浆3种工况下,将该法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析法轴对称解、流固耦合法进行对比.针对高速公路典型双车道马蹄形断面建立含有隧道防排水系统的精细化模型,研究衬砌外水压力在隧道横断面和纵断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施作衬砌后,衬砌外水压力明显增大,围岩注浆则可在围岩和衬砌之间形成水压过渡缓冲区,使衬砌外水压力减小;衬砌外水压力在纵向排水管以上呈周期性分布,在排水节间中部最大,在环向排水管处最小;横断面水压则呈现倒葫芦形,在拱脚处最小,在拱顶和仰拱处较大;在既定的计算假设下,温度比拟法与轴对称解的最大误差为0.3%,与流固耦合法的最大误差为14.8%,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比拟 衬砌外水压力 理论解析法 误差分析 防排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超细粉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旭 马麟 朱礼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6,共5页
机械粉碎是获得超细粉体的主要手段之一,将超声振动应用于超细粉体的制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超声振动超细粉碎的原理,运用理论解析法设计了一个半波长圆锥形变幅杆,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验证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将设计制作的圆锥形... 机械粉碎是获得超细粉体的主要手段之一,将超声振动应用于超细粉体的制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超声振动超细粉碎的原理,运用理论解析法设计了一个半波长圆锥形变幅杆,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验证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将设计制作的圆锥形变幅杆与其他必要的零件安装在一起,组成超声振动超细粉碎实验装置。以硅酸盐矿石颗粒为对象进行粉碎实验,获得较好的粉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碎 超声振动 圆锥形变幅杆 理论解析法 有限元 粉碎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微细加工辅助用超声振动台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蕾 梁欣 +2 位作者 吕明 王时英 刘建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基于一维纵向振动理论,利用理论解析法设计了机械微细加工辅助用振动平台。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圆锥段的最佳开槽数量和圆柱段的最佳开狭缝数量,改善了工作面的振幅分布均匀性,增大了工作面的振幅;增加圆锥段的长度以减... 基于一维纵向振动理论,利用理论解析法设计了机械微细加工辅助用振动平台。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圆锥段的最佳开槽数量和圆柱段的最佳开狭缝数量,改善了工作面的振幅分布均匀性,增大了工作面的振幅;增加圆锥段的长度以减小振动平台的谐振频率,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振动平台的谐振特性,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尺寸振动体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微细加工 振动平台设计 理论解析法 有限元 谐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顶管底幕法水下沉船打捞顶推力计算模型与施工扰动分析
6
作者 李培楠 刘学 +6 位作者 戴泽余 翟一欣 张弛 寇晓勇 范杰 甄亮 王长虹 《岩土力学》 2025年第S1期403-418,436,共17页
曲线顶管底幕法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沉船打捞技术,因该工法采用了新型竖向小曲率半径顶管,其掘进过程中变深度理论顶推力的计算及对船体及周边的扰动情况还尚未明晰。在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简化管-土的剪切破坏作用,建立了更... 曲线顶管底幕法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沉船打捞技术,因该工法采用了新型竖向小曲率半径顶管,其掘进过程中变深度理论顶推力的计算及对船体及周边的扰动情况还尚未明晰。在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简化管-土的剪切破坏作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推导了竖向曲线顶管的理论推力。并将该理论模型对应推力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以及前人既有理论公式进行对比,验证了推力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同时,建立精细化的曲线顶管底幕法水下沉船打捞有限元计算模型,将理论推力作为模拟输入参数代入数值分析,由此获得了在不同施工顺序下曲线顶管底幕法顶进过程中周边土层和沉船的扰动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曲线顶管顶进时主要是机头后方的管节与土体相接触并发生摩擦,是顶推过程中贡献最大的阻力源。单侧施工与对称施工完成后会对土体产生-15~-16 cm的竖向扰动。但是对称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更均匀对称,对沉船造成的扰动与偏转也更小。提出的水下曲线顶管底幕法推力计算模型与现场实测结果更加接近,研究成果可为水下曲线顶管底幕法的推力计算及精细化分析其施工扰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顶管底幕 水下沉船打捞 顶推力计算模型 理论解析法 施工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